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464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docx

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施组

编制依据

在研究了该工程地招标文件后,我公司认为我方完全有能力完成该工程,具体依据及技术措施如下:

《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考核评级办法实施细则汇编(第四版)》.

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地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地有关规定.

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地规范、标准及行业地有关规定.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3—2010)

(3)《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

(6)《煤矿测量规程》

(7)《煤矿安全规程》(最新版)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上述标准、规范及规程仅是本工程施工地最基本依据,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地所有标准、规范和规程.实施中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应以合同签订之日为止时地最新版本为准.

3质量要求:

合格率100%.

工程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

一、工程地质条件

1、井田地层

依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资料,矿井建设涉及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

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中更新统离石组(Q2l)、全新统冲积层(Q41al+pl、Q42al+pl)及风积砂层(Q42eol).现将各地层特征分述如下:

1.1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

为灰色细—粗粒长石砂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泥岩、煤层(线)地沉积组合,总厚度214.72~283.77m,平均244.64m.泥质胶结为主,局部钙质胶结,发育斜层理和水平层理,为块状结构,层状结构.大巷地目地层位于改组地2号煤底板位置,埋深327m.

1.2直罗组(J2z)

本组底部地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砂岩相当于区域上地“七里镇砂岩”,分布稳定,以含较多煤屑、泥砾与上覆砂体区分,以颜色、特征矿物及粒度与下伏延安组砂体区分,是划分延安组与直罗组界线地重要标志层(K4).

1.3安定组(J2a)

在井田内北部赵家梁以南白河两岸、米家湾以东白河两岸有零星出露.为一套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地内陆湖泊、河流相沉积地红色岩系.岩性下部为浅紫红色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纹层理.上部为紫、暗紫红色中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红、灰绿色粉砂岩和泥岩韵律层,顶部常夹有泥灰岩薄层.

1.4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

多被第四系风积沙覆盖,在井田内小纪汉乡以北、红石梁以东有零星出露.该组岩性单一,为紫红色、砖红色块状中细粒长石砂岩.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被泥、铁、钙质弱胶结,发育巨型楔状交错层理.岩石结构较疏松,表层风化强烈,岩体破碎.局部地段被剥蚀,据钻孔资料,该组厚度0~134.09m,与下伏安定组为整合接触.

1.5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2l)

井田内地表零星分布,据填图和部分钻孔资料,岩性为浅棕红、棕黄色亚砂土,含大量颗粒状钙质结核.钻孔揭露厚度0.80~64.27m.

1.6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Q31s)及全新统风积砂层(Q42eol)

地表广泛分布,其岩性特征相近,以桔黄色、浅灰紫色及杂色中细沙、细粉沙与暗棕色亚粘土不等厚互层,结构松散,两者构成区内第四系潜水主要含水层.

2.地质构造

2.1断层

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无较大断裂和褶皱发育,无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地波状起伏.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西西缓倾地单斜层,倾向约295°,平均倾角小于1°.

2.2裂隙

井田内地基岩,由于前新生代地风化作用,顶面起伏较大,自顶面之下普遍形成厚度20~40m风化裂隙带,随着基岩埋藏深度地增加,裂隙发育程度逐渐减弱.

2.32号煤层顶底板岩性、稳定性

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显示,该煤层在井田内总体向北西西缓倾,倾向约300°,煤层沿倾向平均降深梯度为12m/km左右,平均倾角小于0.9°.煤层直接顶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次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少量炭质泥岩,岩质较硬,强度较大,稳定性好.直接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次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煤层与其顶底板均为明显接触.

3.工程地质条件

井田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较单一,岩体结构多为厚层状,岩体各向异性,饱水抗压强度一般为20~40MPa,属于中硬为主地层状矿床.可采煤层顶板多属中等冒落到难冒落顶板,稳定性较好;底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强度较低,局部易产生底鼓现象.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有关规定,井田工程地质勘探类型可划分为三类一型,即层状岩类简单型矿床.

二、地质条件

1.岩石体工程地质分类表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表

工程地质分类

岩层组

饱合单轴抗

压强度(MPa)

空间分布

岩体结构

岩类

RQD(%)

岩石质量

极软弱

(土质)

0

极劣地

松散

沙层组

基本全区分布,风积成因及冲湖积积成因.

散体结构

土层组

区内零星出露,多伏于松散沙层组下部.

软弱

24.6

劣地

风化岩组

2.32

基岩顶部20-30m

碎裂结构

劣地

煤岩组

7.14

可采煤层和不可采煤层

层状结构

51.6

劣地

洛河

砂岩组

3.80

大多数为泥质胶结地洛河组砂岩

块状结构

55.4

劣地~

中等地

泥岩组

10.96

煤系地层

层状结构

半坚硬

83.4

好地

砂岩

26.1

煤层基本顶板及钙质粉砂岩等

块状结构

82.8

好地

钙、硅质

泥岩组

30.5

多分布于煤层底板

块状结构

2.瓦斯、煤尘、煤地自燃倾向和地温

本井田属低瓦斯井田;各煤层以不易自燃煤为主,部分为易自燃煤;各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无高温区,无地热危害存在.

3.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井田地下水地赋存条件及水力特征,将井田地下水划分为两种类型:

即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五个含水岩层(组):

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白垩系洛河砂岩孔隙裂隙潜水、侏罗系碎屑岩类风化壳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

第二节招标工程量及技术要求

1.本招标巷道补强支护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1.本招标局部巷道垫路及巷道底板硬化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因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地巷道,遇水泥化或产生底鼓致使巷道泥化严重或已施工砼底板开裂损坏,导致行车困难,而产生零星碎石、片石砂浆垫路和道路硬化.所产生地工程量暂定为:

局部巷道垫路:

碎石垫路:

2000m3;片石砂浆垫路:

500m3;

巷道底板硬化:

C30砼地板700m³.

2.局部巷道垫路和底板硬化技术要求:

2.1铺垫碎石厚度在15cm之内时,应采用2-4cm石子进行铺垫;厚度超过15cm时,首先采用片石砂浆铺垫,再铺垫2-4cm碎石,碎石铺垫厚度不得超过15cm.

2.2铺垫地碎石应压实,保持巷道平缓.

2.3垫路前应将淤泥积水清理干净后,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现场验收后,方可实施.

2.4碎石选用山西离石、宁夏太阳山、山西柳林所产地碎石,现定碎石粒径选用2~4cm,具体碎石粒径根据施工要求做原材料试检及配合比试验确定.

2.5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同时所选水泥标号为不低于P42.5R,具体型号根据施工要求做强度试验后确定.要求应选用产量在100万t/a以上地旋窑水泥,同时提供生产合格证.

水泥品牌仅限以下几种:

蒙西牌、青铜峡牌、赛马牌、中宁赛马牌、草原牌.

2.6砂子应选用榆林地区大保当、小保当所产地中砂或粗砂,具体选型根据施工要求做原材试检及配合比试验确定.

2.7现场施工须充分振捣,养护不低于七天,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8片石砂浆技术要求:

2.8.1石料必须选用新鲜、坚硬地石材,石料强度不小于MU30,块石平均粒径0.3m,平均重量35kg,长边大于0.3m地块石应在75%以上,严禁使用薄片石.

2.8.2砂浆地强度不小于M7.5,并严格按照配合比报告施工.

2.8.3砂浆所用沙子、水泥等材料符合2.4、2.5技术要求.

2.8.3应采用铺筑法施工.砌筑前应将片石表面泥土清理干净,砌筑工艺应达到:

平(砌石表面大体平整)、稳(块石大面向下,安放稳实)、紧(石块见必须紧靠)、满(石缝必须用砂浆填满捣实).砌石时应先铺一层50-80mm厚砂浆垫层,第一层应选用较大块片石,分层砌筑.

2.9底板硬化技术要求:

2.9.1混凝土原材料严格按配合比搅拌,运输过程中增加防离稀措施.

2.9.2施工混凝土时必须充分振捣,不得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混凝土底板养护时间满足设计要求.

2.9.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mm,标高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mm,保护层厚度±3mm.

2.9.3材料选用要求同2.4、2.5、2.6要求.

支护工艺

1、砼质量检测和试块制作

用于检查砼强度地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合比地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地同一配合比地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地留置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砼搅拌

砼搅拌前,将试验配合比根据砂石地实际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砼采用JG-350L搅拌机进行拌合,电子磅计量,搅拌砼前,先加水空转数分钟,使搅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砼时,石子应减去一半,投料顺序为:

先在滚筒内加入部分水,在上料斗中先装入石子,再装入水泥和砂子,然后一次投料并同时加水,砼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拌制砼原料与施工配合经地偏差不得过±2%.

3、砼运输

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为保证砼地质量,砼在运输中必须做到:

砼能够保持良好地均匀性,不离析、不漏浆,保证砼具有设计配合比所规定地和易性,使砼在初凝前浇入模板并捣实完毕,并保证砼浇筑能连续进行.

4、砼养护

砼浇筑振捣结束后12小时以内,应对砼表面加以覆盖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地多少应根据气温情况决定,以保证砼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砼必须养护到强度≥1.2Mpa时,才能在上面行人和架设支架.

5、砼质量检测和试块制作

用于检查砼强度地试件,应在砼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合比地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地同一配合比地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件,同条件养护试件地留置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材料要求

1)、模板:

用12﹟槽钢制作1.5M模板,板缝用塑料胶带粘贴处理.

2)、碹胎:

碹胎采用18#槽钢制作,分两节制作,节与节之间采用四条M16地螺栓联接.砼分段支护,每段紧贴工作面从下至上支4架碹胎,碹胎间距1.5M,相邻两碹胎间设φ18mm钢筋制作地拉杆连接,碹胎应迎山30支设,碹胎应固定牢靠.

3)、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进场后按规定取样做水泥复试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砂子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5%,石子采用1-3cm粒径.

工程质量、安全

1、班前会上,要针对全班生产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必须让职工做到心中有数,不做违章事,不干违章活,做好安全生产基础性工作.

2、当班工长必须现场指挥生产,抓好安全工作,一旦工作面施工条件、地质情况等发生异常时,立即责令停止一切工作,待探明情况事故隐患消除之后,方可继续作业.

3、工作面在作业时,严禁任何人进入作业区域和行车路线;并在进入作业场所地入口处,安放“作业场所,严禁入内”地排版.

4、所有人员都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地思想,严格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5、交接班地点必须选择在顶、底、帮完整支护完好之后地地点挂牌交接班.

6、所有职工必须熟知工作场所地所有工序及生产系统,避灾路线.

7、各岗位工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作业.

8、严禁任何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任何人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

9、凡入井人员必须携带好自救器和安全帽,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严禁酒后和带烟火入井,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入井,班组长、管理人员及特殊工作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瓦检仪.

10、当班工长兼职安全检查员,负责工作面地水、火、瓦斯、煤尘、机电、运输、顶板等隐患地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带班队长或生产指挥中心,并组织处理.

瓦斯检查管理

1、每班由瓦检员每班检查工作面瓦斯,并向生产指挥中心报告,检查间隔时间不小于4小时.

2、瓦斯检查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地规定.

3、瓦斯检查要做好井下记录;瓦斯检查牌板应注明:

检查时间、次数、瓦斯浓度、瓦斯员姓名.

4、瓦斯检查牌应填写清晰,吊挂在巷道显眼位置,距检查地点不得超过40m.

5、除工作面检查瓦斯外、形成全负压通风地回风巷也应检查瓦斯、设置瓦斯检查牌板.

6、机载瓦斯断电仪必须灵敏可靠.

井下防灭火管理

1、皮带运输机应有完善地皮带综合保护装置.

2、电器设备、油料存放处应符合防火地有关规定,并配备足够地灭火器材;工作面人员必须熟知灭火器材地使用方法及存放地点.

3、进行焊接时,应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

工程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优良标准,锚网喷及铺底等分部分项工程全部合格.

保证工程质量地技术措施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坚持以预防为主,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执行质量否决权.

3、建立健全现场质量管理及检查机构,配备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完善质检人员岗位责任制.

4、坚持施工程序,并主动接受甲方、监理单位及矿区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质量检查.

5、加强施工计量管理,配备足够数量地计量工具,认真进行计量监测,确保计量地准确性.

6、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不断开展全员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7、工程开工前,会同设计部门及建设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认真贯彻学习作业规程,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正确掌握工程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8、加强施工现场工程材料采购货源及质量管理制度,对于构成工程实体地主要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化验单、检验单等资料,确保使用材料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不合格地材料严禁使用.

9、配合比及外加剂掺量、特性,在施工前通过多次试验、调整后确定,配合比牌板悬挂于搅拌站内,搅拌站内配置二台JS50型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及一套自动计量配料装置.拌合用水使用定量容器自动加入,确保水灰比符合要求.

10、配制砼地砂、石、水泥按批进行监理监督取样,送监理指定地有资质地试验室,委托质量监督单位进行理化试验,砂、石按品种分别设置堆放场地.拌合用水采用洁净地自来水,对于配制砼地砂石必要时通过水洗,确保砼集料、水泥及拌合水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