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046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docx

25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

 

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

“十一五”规划编制说明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

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六年八月

目录

一、《规划》的目的、意义3

二、《规划》编制依据4

三、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4

(一)任务来源4

(二)编制过程4

四、技术路线5

(一)基本内涵5

(二)规划定位6

(三)规划编制思路6

(四)规划范围7

(五)规划期7

(六)规划篇章结构7

五、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8

(一)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的确定8

(二)海洋产业发展的思路8

(三)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思路10

附:

《规划》写作的参考文献和资料11

一、《规划》的目的、意义

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口西岸,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地相连,西邻江门,北与中山接壤。

珠海海域面积大,领海基线内面积约6135km2;海(岛)岸线漫长,岸线曲折蜿蜒800多km;海上岛礁星罗棋布,面积大于500m2的148个;港湾与深水岸线众多,通海航道和锚地条件优越,能建成大中小配套、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型港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渔业条件良好;众多的海岛与美丽的海湾、沙滩形成别具风格的亚热带风光的海上旅游资源。

是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中海洋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得天独厚的条件。

“十五”以来,尤其是广东省第五次海洋工作会议和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以及市五次党代会以来,珠海市紧紧围绕实施“率先建成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蓝色产业带”战略目标,加强对海洋经济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加快体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临港工业,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力度和海岛建设步伐,海洋经济有了很大起色。

“十五”期间,海洋经济总量连创新高,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82.82亿元增加到2005年187.31亿元,年均增长17.73%,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珠海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相对于珠海市的资源条件而言,还存在对发展海洋经济的地位认识不足、思路不宽、研究不深、目标体系不明确、引导力度不大,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也直接造成了与国内沿海海洋开发比较好的地区相比,珠海海洋经济无论在总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十一五”时期是珠海市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把建设南方枢纽大港,发展临港工业,打造滨海旅游品牌等事关珠海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列入《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制定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性、综合性、跨部门、跨行业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就显得极为必要。

为此,依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对推动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增创珠海经济特区新优势,加快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编制依据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珠海市渔业发展“十五”计划》、《珠海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法规、规划,结合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资源、社会条件与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编写。

三、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

(一)任务来源

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文件名称)的通知,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编制《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的领导下,《规划》具体编制工作由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承担。

(二)编制过程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接受任务后,成立了由研究所相关专家、教授和海洋与渔业局干部共同组成的编制小组,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6年8月初,编制小组拟定了《规划》编写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规划》编写大纲;

2006年8月20日~25日,编制小组根据编制大纲的要求,赴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旅游局、发改局、规划局、环保局、统计局、交通局、高栏港经济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横琴开发区等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调研,广泛收集涉海行业“十一五”规划以及其他相关基础材料;

2006年8月26日~9月10日,编制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讨论、形成初稿,并对初稿在小组内进行修改;

2006年9月10日~20日,对初稿在校内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后进行修改,于9月20日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2006年9月20日~25日,将征求意见稿送海洋与渔业局征求意见和完善;

2006年9月25日~30日,根据海洋与渔业局意见修改,形成第一稿;

2006年10月7日~15日将第一稿征求珠海市有关部门意见和相关专家意见;

2006年10月16日~25日补充调研,修改形成评审稿。

2006年10月26日~28日,召开专家评审会。

编制组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修改形成送市政府审批的送审稿和送省海洋与渔业局评估的送评稿。

四、技术路线

(一)基本内涵

关于“海洋经济”的定义,近二十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积极的研究探讨,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致性看法。

从目前公开的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海洋经济定义主要有“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海洋经济是活动场所、资源依托、销售或服务对象、区位选择和初级产品原料对海洋有特定依存关系的各种经济的总称”和“人类在海洋中及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统称为海洋经济”等表述。

国家海洋局2000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052-1999)指出“海洋产业是人类利用和开发海洋、海岸带资源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

海洋产业是涉海性的人类经济活动”,并把海洋经济分为15个大类、54个中类、107个小类进行统计。

从2001年开始,我国列入海洋统计的主要海洋产业为12个(即海洋水产、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滨砂矿、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海洋电力和海水淡化、沿海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沿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务)加1个其他综合(即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包括海洋科技与教育、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服务等)。

2003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

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海洋经济”的定义是“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的主要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石油天然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盐及海洋化工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官方对“海洋经济”最为权威的定义。

本《规划》采用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海洋经济定义,根据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涉及的主要海洋产业有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生物制药业、海洋化工业、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信息业,以及以滨海电力业、船舶制造业、临海石化工业和临海钢铁工业为主的临海工业等。

(二)规划定位

《规划》作为珠海市的“十一五”专项规划之一,应充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建议》、《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关建议》的文件精神,宏观规划发展目标,实现从计划向规划的转变,落实市委的“五个统筹”和构建绿色珠海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规划》作为区域经济规划,是包含众多涉海行业的海洋资源和空间利用规划,应以管辖海域和海洋经济发展依托的相关陆域为研究对象,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出发点,以海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和谐为最终目标。

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确定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优化海洋经济区域布局构建海洋产业空间结构的基本框架,充分吸纳区域相关规划内容,促进区域规划之间的衔接。

《规划》作为市级规划,即要突出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更要突出可操作性。

即充分体现国家和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互动,贯彻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协调涉海产业和区域发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强调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区域一体发展;反映发展动态,研究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特色和前沿问题;提出重大项目和主要保障措施,突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三)规划编制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珠海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存在重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资源、环境、科技、体制等瓶颈问题。

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市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

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有利于增强外向型经济带动力度,有利于促进全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缓解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编制《规划》,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对推动我市产业经济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处理“四个坚持”和“三个关系”:

坚持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的统一,体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坚持以增强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为中心,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经济区域布局为主线,推动海陆经济互动和一体化发展;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坚持立足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反映我市经济发展特色。

处理好各产业的关系;处理好海洋产业合理布局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四)规划范围

包括我市管辖的海域以及海洋经济发展依托的相关陆域,重点是海岸带及邻近海域、海岛及邻近海域。

(五)规划期

规划期2006年—2010年,数据基准年为2005年。

(六)规划篇章结构

《规划》由以下六大部分内容组成:

剖析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回顾海洋经济“十五”主要成就,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海洋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各类海洋产业和区域经济布局;制定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的目标与对策;提出规划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附件为重大项目工程表。

规划框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明确发展的具体目标,梳理出主要任务,突出珠海新时期海洋经济的发展方向,结合省、市规划精神把事关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很好地体现在规划的文本之中,并把最终的落脚点放在重点项目上,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带动重点工作突破,带动海洋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目标和发展速度的确定

发展目标的确定是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作为“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要体现指导性、趋势性和控制性。

指导性目标包括海洋产业总产值增长目标,海洋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等;趋势性目标包括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目标等;控制性目标包括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

《规划》编制组确认珠海“十一五”时期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为:

2006~2010年珠海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可以达到20%,到2010年全市海洋总产值达到466.09亿元,占全市GDP的36.73%,海洋经济GDP达到190.38亿元,占全市GDP的15%,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经济发展速度的初步安排,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充分考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

广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2006~2010年我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7%;2011~2020年海洋产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13%,海洋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14%。

二是注意与珠海市发展规划目标相衔接。

《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前两年打牢基础,GDP年均增长13%以上,后三年加快发展,GDP年均增长15%以上,2010年GDP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

三是立足于珠海海洋经济的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珠海市海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期,总量取得了较大突破,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海洋产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82.82亿元增加到2005年187.31亿元,年均增长17.73%。

2005年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11.39%。

综述所述,编制组认为珠海“十一五”时期海洋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可靠、可信、可行的。

(二)海洋产业发展的思路

“十一五”时期,珠海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以制度创新和技术革新为手段,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港口运输及物流业、海洋生物药业及海洋渔业的大发展。

综合考虑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兼容性、排他性、次序和结构,以港口建设为重点,促进港口运输业及物流业再上新台阶;以高栏港经济区为载体,不断壮大临港工业;以创建旅游品牌为核心,推动滨海旅游上档次;积极推进海洋渔业及加工业的转型和结构调整,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引导资源、资金等要素投向海水综合利用及化工产业、海洋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

1.做大临海工业。

充分利用珠海优越的海域和港口优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高栏港经济区重化工业基地建设,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中心,促进产业集群升级。

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潮汐能、海洋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的研究试验工作,积极发展波浪、潮流能等其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洋能源技术。

2.做旺滨海旅游业。

突出“海上云天、天下珠海”形象,塑造“浪漫之城”品牌。

以发展海洋海岛特色旅游为重点,积极开展海滨度假游、海岛观光游和各种涉海专项游活动,大力发展渔业观光旅游、渔区风情游、休闲渔业和游钓业等滨海旅游项目。

对旅游景点进行重新整合,构造各种特色旅游线路,培育具有珠海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品牌线路”;加快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点、景区的形象,延长旅游产业链;拓宽旅游商品的领域,注重旅游产品包装,做到淡季有活动、旺季有高潮、年年有创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沟通与其它旅游城市的合作,构建以珠海为核心的旅游网络;对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进行倾斜,鼓励外来资金积极介入旅游资源的开发。

3.做强港口交通运输及物流业。

构建以“珠海港”为龙头的现代化海洋交通运输网络,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和集散功能,实现珠海由交通末梢向交通枢纽城市转变。

一是抓好港口规划建设,调整港口结构,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形成大中小港口相结合、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港口群,并不断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二是加大对港口及海运业的投入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港口运输竞争力、吸引力与辐射力。

以能源、石化物资为重点,大力发展集装箱贸易。

组建大型运输集团,建立若干定期航线,加强与内地、港澳及东南亚大港口的运输业务联系,积极拓展南太平洋及欧洲远洋货运业务。

三是重点推进高栏港区大型集装箱码头及干散货码头、油气化工码头的建设,增强港口运输、装卸、仓储、中转转换、加工、综合服务功能。

四是抓紧万山港区深水岸线资源的规划研究和开发利用,利用珠江水路连接珠江两岸各中小港口,发展海上中转仓储业(物流业),并加强陆地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努力建设珠江口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是要科学制定海运业发展规划,全面衔接与之密切相关的港口、船舶修造业、临港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态势。

4.做优海洋渔业。

构建多元化、现代化的渔业产业体系,积极进行渔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全面提高渔区的经济水平和渔民的生活水平。

主攻海水养殖、加快海洋捕捞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加快发展渔港经济区、建设区域性水产品交易中心,实现传统的生产性渔业向现代效益型渔业的转变。

5.培植海水综合利用业及海洋化工业。

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化,扩大海水利用产业规模,逐步使海水成为工业和生活设施用水的重要水源,缓解海岛淡水用水紧张。

继续进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化学资源开发的技术革新,加强系列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技术。

对海洋化工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6.提高海洋生物制药业。

充分利用驻珠海现有雄厚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掘海洋生物医药业的发展潜力,加速洋生物医药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重点发展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等生物产品,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7.推进海洋信息业。

加大海洋信息服务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海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和海洋信息化体系,实现海洋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海域受损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海洋产业的资源保护和生态化提升、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等领域发展相关技术,不断提高海洋开发管理水平和控制力。

8.扶持海洋文化产业。

保护和发掘富有珠海特色的海洋文化,重视渔区的非物质遗产,提升珠海文化品味。

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建立珠海南方文化产业园海洋文化区。

实施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模式,大力引进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系,形成以龙头文化企业带动,多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三)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思路

区域海洋产业布局是海洋产业布局的子系统。

任何区域的海洋经济布局都在整体海洋产业布局中占有其地位,通过区域功能的发挥与其它区域相互关联。

因此,必须采用系统联系的方法去把握海洋经济区域布局的规律性。

《规划》注重统筹协调区域布局,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按照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律和珠海海洋产业现有的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着力培育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特色鲜明、竞争有序、产业聚集的“一港二带三区”海洋经济格局,使之成为珠海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1.一港:

珠海港。

根据珠海港性质、功能与岸线利用规划,重点突出高栏港区在综合运输服务中的枢纽性作用,有序调整九洲、香洲、唐家港区的功能,积极发展万山港区,理顺为城市发展服务、以城市建材、生活物质和内河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洪湾、斗门等内河港区,最终形成大中小配套、功能齐全、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综合性大型港口群。

通过五年努力,初步形成华南沿海主枢纽港的基本框架。

2.二带:

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带、西部沿港产业集聚带。

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效益化”,打造东部沿海集聚带、西部沿港产业集聚带,构建各具特色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在做优中做强,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聚集地——东部沿海产业集聚带;在做专中做强,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聚集地——西部沿港产业集聚带。

3.三区:

高栏港经济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横琴经济合作区。

 按照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珠海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淡化行政区域界限,根据区位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着重考虑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调整区域发展布局。

(1)高栏港经济区。

“十一五”以把高栏港经济区建成中国沿海主枢纽港和广东重化工业基地为总目标,努力实现:

①枢纽港规模形成、现代服务功能完善、港口国际竞争力增强,辐射范围广阔、带动作用显著;②优势产业、高新技术成为区域的经济支柱,产业集聚效应明显;③投资强度、收益指标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业链完整;④区域经济总量在资源承受范围内快速增长。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发展”的工作要求,加快与国际国内大型重化产业知名企业的合作步伐,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国内和区域产业分工,着力引进大型项目、龙头企业,努力创建和谐发展的效益港区,加速在珠江口西岸地区崛起。

(2)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

实施外向带动、科技兴海、可持续发展三大策略,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仓储业,目标是把其建设成为富饶的生态海洋渔业示范区、国际性的滨海旅游区和先进的港口经济区。

(3)横琴经济合作区。

积极推进“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开发,编制总体规划,以横琴开发为契机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挥珠海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高起点规划横琴的开发建设,积极探索合作开发模式和口岸管理体制,力争把横琴建设成为广东省扩大对外开放的试验区、粤港澳合作的示范区和促进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平台,实现服务泛珠三角、促进港澳繁荣稳定的功能目标。

附《规划》写作的参考文献和资料:

1、《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粤发〔2004〕3号)、

3《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4、《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

6、《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

7、《珠海市渔业发展“十五”计划》、《珠海市渔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8、《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9、《珠海市万山人工渔礁建设规划》(2002—2011)。

10、2003年、2004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