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61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docx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08年月口至

2008年月

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

4学时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

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

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杲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驶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驶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碳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

难点: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四、课时分配:

4学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ppt)

六、教学过稈: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计算机是电了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H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处理的电了设备。

主要由一些机械的、电子的器件组成,再配以适当的程序和数据。

稈序及数据输入后可以白动执行,用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2、计算机发展过程

阶段

年份

物理器件

软件特征

应用范围

第一代

46-57

电子管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科学计算

第二代

58-64

晶体管

高级语言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第三代

65-70

小规模集成

电路

操作系统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第四代

70至今

大规模集成

电路

数据库网

络等

各个领域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白动化稈度高

4.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

5.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6.通用性强

5、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白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注:

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的发展概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屮要注意强调;对于上机实验的第一节课,要注意强调正确的指法操作。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一节

作业

P30"31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略显多一些,时间较紧张;

实验2学时上机练习指法不够用,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08年月至

2008年月

教学内容

1.2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数据编码和进制的转换

教学重点

1.数据编码常用进制的转换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建议学时

4学时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1.2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由十进制数的概念引入二、八、十六进制的概念;

由此介绍十进制到其它进制的转换;其它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对于整数的情况、小数的情况、混合数据的情况的不同处理。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掌握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数制转换

二、教学基木要求

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

4学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1、编码指采用少量的基木符号按照一定原则,用以表示大量的、复杂多样的信息。

1)BCD编码

BCD码是指“二-十进制码”,即一位十进制对应四位二进制数。

2)字符编码

字符编码采用的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3)汉字编码

输入编码主要分为四类:

数码、音码、形码、音形码。

我国的汉字编码规范采用的是1981年5月国家标准局颁布的GB2312-80标准,称为国标码,包括按拼音排序的一级汉字库3755个,按部首排序的二级汉字库3008个,还有682个字母和图形符号,共计7445个汉字及符号等。

把区位码转换成国标码和机内码的方法是:

首先把1•进制的区位码按区位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并分别加上2020H,即为国标码,再加上8080H,即为机内码。

2、常用进制及其转换

1)常用进制:

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主要概念

基:

某种数制所使用的全部符号的集合。

基数:

基的个数。

位:

每个符号在数中的位置。

权:

每个数位对应的单位值。

3)不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数)下标

4)不同进制数的分解表示法

5)不同进制转换

(1).非十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求和法]对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累加和即可。

(2).-|泄制转换为非十进制

例:

将十进制数105.125转换成二进制。

1)整数部分

[取余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除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直到商为0,取其余数。

(3)小数部分

[取整法]用r进制的基数逐次去乘十进制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

第二步:

将十进制数0.125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

(4)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数据编码在计算机屮的使用。

特别是常用进制Z间的转换。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屮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二节

作业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可以讲完,要求学生课下要复习,否则容易忘记,对于小数部分的转换要注意强调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08年月口至

2008年月曰

教学内容

1.3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备部分的主耍功能

教学难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

4学时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

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板书设计

计算机系统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主要内容

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彖概念有较深刻的印彖。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

难点:

计算机基木工作原理

四、课时分配:

4学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统一体。

1、计算机硬件系统

硬件系统组成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1)中央处理器CPU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屮央处理单元,简称CPUo

CPU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存取数据或指令、协调各部件工作等。

2)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保存数据和稈序。

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存又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外存分为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它们的特点和缺点

存储器的有关术语简述如下:

*位(Bit):

存放一位二进制数即0或1。

位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

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为了便于衡量存储器的大小,统一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单位。

字节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木单位

*地址:

幣个内存被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一般可存放8位二进制(字节编址)。

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放数据或稈序代码。

为了能有效地存取该单元内的内容,每个单元必须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地址)来标识。

*读操作(Read):

按地址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不破坏原有的内容,称为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

*写操作(Write):

把信息写入存储器,原来的内容被覆盖,称为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

*主频主频是衡量CPU运行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系统时钟脉冲发生器输出周期性脉冲的频率。

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目前的奔腾VI微处理器的主频己高达1.5GHz.2.2GHz0

*字长字长是CPU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

如64位微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64位二进制数据。

常用的有16位、32位、64位微处理器。

3)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稈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形式存放到内存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数字化仪、麦克风等。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常用的输出设备

有: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软件

(5)常用的服务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

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

主要功能有:

用户与计

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2)语言处理稈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冷:

Basic语吉、Pascal语甘、C语肓、Java■语言等。

(3)实用程序

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

编辑稈序EDIT,调试程序DEBUG,诊断程序等。

4)数据库系统

按数据模型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

目前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有FoxPro.Oracle、SQL等。

教学小结

这一节报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对于上机实验的第一节课,要注意强调正确的指法操作。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上机操作时,要注意强调正确指法的操作。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三节

作业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理论2学时,内容略显多一些,时间较紧张;

实验2学时上机练习指法不够用,学生应在课余时间多加练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08年月口至

2008年月口

教学内容

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重点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

教学难点

硬件组成

建议学时

4学时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基木配置

微型计算机的使用环境及系统维护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二、教学基木要求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

难点:

硬件组成

四、课时分配:

4学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数据编码和进制转换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祁安装在一块电路

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为了与外围设备连接,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如打印机。

■计算机屮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BUS)。

按照总线上传输信息的不同,总线可分为:

(1)数据总线(DB):

用来传送数据信息,它主要连接了CPU与各个部件,是它们Z间交换信息的通路。

数据总线是双向的,而具体的传送方向由CPU控制。

(2)地址总线(AB):

用来传送地址信息。

CPU通过地址总线屮传送的地址信息访问存储器。

通常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3)控制总线(CB):

用来传送控制信号,以协调各部件之间的操作。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2)MCA总线

(3)EISA总线

(4)VESA总线

(5)PCI总线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行显示器、键盘、鼠标器及外存储器。

外存屮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软磁盘(软盘)和光盘。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同时为了联网,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101键、104键等几种,H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键盘。

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主键盘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显示器种类杂多,分类方法也有多种,如下所示。

■按显示内容可以分为:

字符显示器、图形显示器、视频显示器。

■按显示颜色可以分为:

单色显示器、彩色显示器。

■按显示分辨率可以分为:

低分辨率(300X200)、屮分辨率(600X350)、高分辨率(640X480或1024X768以上)。

分辨率越高,组成字符与图形的点密度越高,显示器显示的画面越清晰。

■鼠标器(Mouse)简称鼠标,也是-•种常用的输入设备。

它通过串行接口与主机相连。

其使用方法有移动、点击和拖曳三种。

从结构和原理上进行分类,鼠标可分为多种,如机械鼠标、光学鼠标、光机鼠标、两键鼠标、三键鼠标等。

■微型机配备的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两大类。

微型计算机的基木配置

——

IBMPC/XT

386机

486机

奔腊机

奔4机

王CPU

8088X8086

80386

80486

Pentium

P4

内部

16

32

32

32/64

64

外部

8

16

32

32

32

主频(MHz)

4.77-8

16-33

25-80

75^500

800以上

内存

256~640KB

1^4MB

2-8MB

16-128MB

64256MB

5寸360KB

5寸1.2MB

3寸1.44MB

5Th1.2MB

3寸1.44MB

3寸1.44MB

3寸1.44MB

5寸10MB

80^300MB

200^500MB

600MB^10GB

20GB以上

2X^4X

CD-ROM

12X^40X

CD-ROM

40X以上

CD-ROM

84/101健

101褪

101健

104铿

104健

显示卡

MDA/CGA

VGA

VGA

SVGA

SVGA

掾作系统

DOS3.0

DOS4.0以上

DOS6.0以上

Windows95

Windows98

程序语言

多种

多种

辜种

丰种

辜种

系统维护

(1)微型机开关的顺序。

(2)机器应常处于运行状态,不应长期闲置不用。

(3)软盘的使用及保存过稈屮应防磁、热、强光或受潮霉变。

(4)T作过程中不应经常搬动,它会使软盘、硬盘磁头受到伤害。

(5)显示器的保护应做好防强磁场的措施。

(6)打印机必须在干净无尘的环境屮丁•作。

教学小结

这一节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使用。

特别是硬件的组成。

学习指导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对计算机屮的编码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阅教材

第一章第四节

作业

教学后记

该节内容可以讲完,要求学生课下要复习,否则容易忘记,对于计算机驶件,注意强调对特殊情况的处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2008年月II至

2008年月11

教学内容

第二章Windows2000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概述,2.2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木概念、功能、分类和Windows2000的发展;

2.掌握Windows2000的启动、退出、Windows的桌面、窗口的使用;

3•应用程序的操作、鼠标的操作。

教学重点

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应用稈序的操作、窗口的使用。

教学难点

应用程序的操作

建议学时

6学时教学教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方法

理论: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

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

板书设计

1作系统概述,2.2Windows基础知识和基木操作1计划内算机概述

教学过程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其发展:

课程导入主要内容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的发展;

如何启动和退出Windows2000:

Windows2000桌血的介绍;鼠标的使用;应用稈序的操作;窗口对话框的使用;如何获得Windows2000帮助信息。

详细内容及要求

第二章Windows2000操作系统

1.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微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用户界面的概念;中文Windows2000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Windows2000资源管理;Windows2000文件和文件夹操作;Windows2000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Windows2000常用附件的使用(系统维护、记事本、写字板、计算器、画图、录音机、媒体播放器)。

2.教学基木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

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了解Windows2000控制血板与环境设置。

掌握Windows2000常用附件的使用。

3.重点与难点

重点:

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难点:

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

Windows2000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

四、课时分配:

讲授4学时、实验4学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和基木操作

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是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硬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稈、方便用户充分而高效地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集合。

2、操作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常用的分类标准有:

1)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

2)按能够支持的用户数分类

3)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为标准分类3、Windows2000的新特性

1)个性化的欢迎界血和用户间快速切换。

2)幣个系统提供了更加简单的操作。

3)Windows2000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娱乐功能。

4)Windows2000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频编辑器WindowsMovieMaker0

5)Windows2000提供了更好用的网络功能。

6)Windows2000的计划任务将在系统后台自动执行。

7)远稈支援。

8)内置网络防火墙功能。

9)“智能标签”软件。

4、Windows2000启动和退出

1)启动开机后系统硬件H检,然后白动启动计算机系统。

先开显示开关,再开主机开关。

2)退出

(1)正常退出

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窗口;

[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确定];

关闭主机和显示电源。

(2)非正常退出

使用复合键KAlt>+进行热启动。

5、Windows2000的基木元素及其操作

6、鼠标操作

1).指向2).单击3).双击4).拖曳5).单击右键

7^Windows桌面

1)・桌面:

指Windows2000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画面。

2).桌面的组成

(1)任务栏:

一般在桌面的下方,位置可调整。

包括“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区、应用程序图标、“计划任务程序”按钮、输入法状态、时钟等基木元素。

(2)桌面图标:

桌面上显示的一系列图标。

1系统组件图标:

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InternetExplorer、冋收站、我的公文包等。

2快捷方式图标:

用户在桌血上创建的。

3文件和文件夹图标:

用户在桌血上创建的文件或文件夹。

8、Windows口操作移动窗口:

鼠标指向标题栏,按下鼠标左键同时拖动。

a)最小化窗口: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最小化”按钮。

b)最大化窗口: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最大化”按钮。

0)恢复窗口: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还原”按钮。

d)改变窗口大小:

鼠标指向窗口边界,单击同时移动鼠标。

e)关闭窗口:

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9、对话框的选项和组成元素有:

标题栏、标签、单选框(•)、复选框(丁)、列表框、下拉列表框、文木框、数值框、滑标、命令按钮、帮助按钮等。

10、Windows2000菜单操作

1)菜单分类:

层叠菜单、下拉菜单、弹出菜单等三类。

2)菜单屮常见标记说明

a)(•)表示目前有效的单选框。

b)(V)——表示目前有效的复选框。

0)(AI.T+字母、CTRL+字母)一一表示键盘快捷键。

d)(-)表示执行该命令会引出一个对话框。

e)(▲)——表示执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子菜单。

f)“变灰的命令”——表示该命令当前不能使用。

11、剪贴板

剪贴板是WindowsXP中用得最多的实用工具,它在Windows程序之间、文件之间交换信息时,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一块内存空间。

剪贴板不但可以存储正文,还可以存储图像、声音等信息。

通过它可以把各文件的正文、图像、声音粘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文档。

利用“剪贴板”交换信息的一般过程:

1)选取文件、文件夹或文件屮的信息等对象。

2)将选取的对象放到剪贴板上,即“复制”、“剪切”操作。

3)从剪贴板取出交换信息放在文件屮插入点位置或文件夹屮,即“粘贴”操作。

1、了解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