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778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docx

生态学PPT名词解释填空答案汇总

山东大学生态学(群落部分)ppt课后练习答案

一、群落的组成

1.翻译并解释

⑴.Community生物群落:

指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⑵.Vegetation植被:

一个地区所有植物群落的总和。

⑶.dominantspecies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⑷.abundance多度:

样方中某种植物个体的多少程度的一种估测指标。

⑸.dominance优势度:

通常是种的盖度,多度,频度,高度等特征的综合,表示种在群落内的地位与作用。

⑹.importantvalue重要值:

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⑺.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

指生物中的多样化(varie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⑻.speciesrichness种的丰富度: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⑼.speciesevenness种的均匀度:

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2.填空

⑴.群落的三要素是(外貌、种类组成、群落结构)

⑵.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⑶.物种多样性具两种涵义(种的丰富度)(种的均匀度)

3.阅读

第21章群落结构

二、群落结构

1.翻译并解释

⑴.lifeform生活型:

生物对外界环境综合适应的外在表现形式,相同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活型。

⑵.lifeformspectrum生活型谱:

生长在同一地区的所有植物中各生活型的数量比例(百分数表示)。

⑶.leafareaindex叶面积指数(LAI):

植物叶面积总和与植株所覆盖的土地面积之比值。

⑷.Synusia层片:

是指由属于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组成的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

⑸.mosaicism镶嵌性:

二个以上的层片在二维空间中的不均匀分布,使群落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称为镶嵌性,具有这种特征的植物群落叫做镶嵌群落。

⑹.physiognomy外貌:

是认识植物群落的基础,也是区分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标志,决定于群落的优势生活型和层片结构。

⑺.seasonalaspect季相:

季节性的外貌变化。

⑻.ecotone群落交错区:

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⑼.Edgeeffect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⑽.guild同资源种团:

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同种团之间的竞争造成生态位分化,使各自均能与其他种共存。

⑾.Keystonespecies关键种:

对群落具有最重要影响的物种。

⑿.disturbance干扰:

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正常的进程被打断或妨碍。

⒀.intermediatedisturbancehypothesis中度干扰理论: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的物种多样性。

⒁.spatialheterogeneity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

⒂.metapopulation集合种群:

指的是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⒃.localpopulation局域种群:

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⒄.corridor廊道:

如果景观具有廊道(corridor)或绿色通道(greenways)的话,集合种群之间的物种移动将会很便利

2.填空

⑴.群落空间结构决定于两个要素,即(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活型)及(相同生活型的物种所组成的层片),它们可看做群落的结构单元。

⑵.一般层片Synusia比层layer的范围要(窄),一个(层片)只有同一个生活型,一个(层)的植物类型可包含若干生活型的植物。

3.阅读

第21章群落结构

4.填图

群落的结构

最佳叶子大小模型(Krebs,1985)

三、群落的动态

1.翻译并解释

⑴.dynamics生物群落的动态:

指的是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

⑵.fluctuation波动:

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的变动。

这种变动也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一般称为波动

⑶.Succession演替:

某一地区内一种群落代替另一种群落,向一定方向自然演变的过(植物为主)。

⑷.sere演替系列:

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的过程。

包含不同演替阶段。

⑸.primarysuccession原生演替:

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⑹.secondarysuccession次生演替:

是指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⑺.hydrorarchsuccession水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

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⑻.xerarchsuccession旱生演替: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

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⑼.monoclimaxhypothesis单元顶级论:

该学说由美国的Clements(1916)提出,认为一个地区的全部演替都将会聚为一个单一、稳定、成熟的植物群落或顶极群落。

这种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

⑽.polyclimaxhypothesis多元顶级论:

一个区域内可以有多个顶极:

气候、土壤、地形、火及其组合顶极由英国的A.G.Tansley(1954)提出,这个学说认为:

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是顶极群落。

⑾.climax-patternhypothesis顶级-格局假说:

顶极群落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构成连续变化的格局。

2.填空

⑴.演替系列的初始阶段取决于(干扰强度)和(范围),但终点反映(气候)和(地形状况)。

⑵.原生旱生演替系列以岩石风化开始,经过(地衣植物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植物阶段)、(乔木植物阶段),形成森林。

3.思考

举出一个撂荒地演替的例子

4.阅读

第22章群落发育

四、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翻译并解释

⑴.classification分类:

是对所研究的群落按其特征属性反映出的相似关系进行分组,使同组中的群落尽量相似,不同组间的群落尽量相异

⑵.ordination排序:

是把一地区所有调查的群落样地,按其相似度(similarity)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以分析各样地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相互关系

⑶.association群丛:

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

⑷.formation群系:

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⑸.vegetationtype植被型:

植物群落分类的单位。

⑹.directordination直接排序:

利用环境因素的排序。

又称为直接梯度分析(directgradiantanalysis)或者梯度分析(gradiantanalysis)。

⑺.indirectordination间接排序:

利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如种的出现与否,种的频度、盖度等等),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称为间接排序(indirectordination),又称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gradiantanalysis)或者组成分析(compositionalanalysis)。

⑻.gradiantanalysis梯度分析:

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排定样地生境的位序。

⑼.compositionalanalysis组成分析

⑽.Biome生物群区:

大区域或全球性生物群居地,如草地或沙漠,主要以占优势植物和最常见的气候为特征。

2.填空

⑴.从赤道到极地依次出现的地带性生物群落类型有(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冻原)。

⑵.从沿海向内陆依次出现的地带性生物群落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

⑶.三向地带性指(纬向地带性、径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⑷.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受前苏联学派的影响较大,以(群丛)(群系)(植被型)为基本分类单位。

3.阅读

第5章生物群落:

生物群系的概念

五、群落调查原理与方法(无)

生态系统生态学

一、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翻译并解释

⑴.Ecosystem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共同栖居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⑵.ecologicalsystem同上。

⑶.Biogeocenosis生物地理群落。

⑷.producer生产者:

主要是能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食物)的绿色植物,也包括光合细菌和化能细菌。

⑸.consumer消费者:

主要指动物,属于异养生物,自己不能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依靠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从中获得能量。

主要包括植食(herbivores)、肉食(carnivores)杂食(omnivores)及腐食(detritivores)动物和寄生生物等。

⑹.reducer还原者:

也属异养生物,是小型消费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其功能是把复杂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食物和能量。

由于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作用,所以也称为分解者。

⑺.decomposer分解者:

异养生物,主要是菌类,他们的功绩在于把动植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自然界,从而可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⑻.abioticenvironment非生物环境:

⑼.primaryconsumers初级消费者或一级消费者:

直接以植物为营养的动物。

⑽.secondaryconsumers二级消费者:

以草食动物或其它动物为食的动物。

⑾.thirdconsumers三级消费者:

以第一级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

⑿.foodchain食物链:

是指由于营养关系在生物之间形成的一种链索关系,即能量和物质从植物开始,并一级又一级地转移到消费者动物。

⒀.trophiclevel营养级: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称为营养级。

⒁.Foodweb食物网:

由于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

⒂.biologicalmagnification生物放大:

生态系统中某些营养元素或化合物通过食物链而逐渐富集的过程。

⒃.ecologicalpyramid生物金字塔:

生态系统的物、能流沿食物链流动穿过各营养级时急剧减少,逐级形成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称生物金字塔。

⒄.ecologicalefficiency生态效率:

是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

⒅.Ecologicalbalance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内部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达到一种协调的平衡状态(稳态),保持成分、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称为生态平衡。

⒆.ecologicalthreshold生态阀限: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

⒇.ecologicalcrisis生态危机:

由于人类盲目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导致的局部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调。

(21).sustainable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

2.填空

⑴.生态系统的两大组成成分是指(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⑵.生态系统的四种基本成分是指(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

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而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⑷.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3.阅读

第6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4.填图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翻译并解释

⑴.primaryproduction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也称第一性生产。

⑵.secondaryproduction次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亦称第二性生产。

⑶.grossproduction初级生产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数量称为初级生产量。

⑷.netprimaryproduction净初级生产量:

从总初级生产量(GP:

grossprimaryproduction)中减去植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R:

respiration)就是净初级生产量(NP),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P=NP+R;NP=GP–R

⑸.netprimary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

⑹.biomass生物量:

是指某一定时刻单位面积内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数量。

⑺.ecologicalefficiencies生态效率: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消费效率*同化效率*生长效率。

⑻.decomposition分解作用:

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

⑼.mineralization矿化:

分解时,无机的元素释放出来,称之为矿化。

⑽.lawofconservationofenergy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能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太阳光能被地表物体吸收后可以转化为热能;或被绿色植物吸收后,通过光合作用可以转化为化学能;能量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不会消失。

⑾.lawofentropyincrease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除向热能转变这一自发的不可逆过程外,能量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变(作功)的过程中,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有效。

即能量在转变过程中,总会有热损耗产生,其中一部分能量转化为无法利用的热能向周围散失。

2.名词解释

⑴.同化效率

⑵.生态效率

⑶.林德曼效率

⑷.生物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⑸.生态金字塔

3.简答题

⑴.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⑵.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功能类群的基本功能

⑶.简述次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⑷.在常见的三种金字塔中,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可以呈现倒金字塔形,但能量金字塔却无论如何不会呈倒金字塔形。

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⑸.试比较三类生态金字塔的优缺点。

4.填图

次级生产量的一般过程图解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翻译并解释

⑴biogeochemicalcycle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区别于生物小循环:

生态系统内部的直接物质循环;地质大循环:

地球水+气+岩圈层间物质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这两个循环的结合,与此二循环最主要的不同在于物质进入了食物链,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参与流通与循环。

⑵pool库:

物质在环境或生态系统中的贮存场所,可分为交换库和贮存库,后者容量大、流速慢。

⑶fluxrate流通率: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流通量。

⑷turnoverrate周转率:

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

特定流通过程在有关各库间的相对移动量,周转率越大,周转时间就越短。

⑸hydrologicalcycle水循环:

自然的驱使者;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⑹gaseouscycle气体型循环:

包括N、C、O等的循环,其特点是:

贮库为大气和海;循环性能完善,周期短,扩散性强,具有明显全球性质。

⑺sedimentarycycle沉积型循环:

包括P、S、Ca等的循环,其特点是:

贮库为岩石、沉积物和土壤;循环过程缓,不完全,易出现局部短缺。

⑻lithosphericcycle同上。

⑼greenhouseeffect温室效应:

2.思考

3.阅读

第7章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循环途径

4.填图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关系比较

四、生物地理学、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1.翻译并解释

⑴.Biome生物群系:

大区域或全球性生物群居地,如草地或沙漠,主要以占优势植物和最常见的气候为特征

⑵.lifezone生命地带:

地球表面的生物群落组合可以在热量、降水与湿度3个气候变量的基础上予以限定,这种组合称为生命地带。

⑶.tropicalrainforest热带雨林:

分布在赤道南北的热带界线内,是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

⑷.monsoonforest季雨林:

不连续地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

它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大。

它的特点是在干旱季节部分落叶或全部落叶。

⑸.evergreenbroad-leavedforest常绿阔叶林:

又称樟叶林(Laurilignosa)生态系统,处于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⑹.deciduousbroad-leavedforest落叶阔叶林:

其植物群落为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summergreenforest)或夏绿木本群落(aestilignosa)。

它是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的植被。

⑺.grasslandecosystem草原生态系统:

是以各种多年生草本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成的功能综合体,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⑻.puszta普斯塔草原:

地球上最辽阔的欧亚大陆草原,自欧洲多瑙河下游起,经匈牙利,这里分布的植被称为“普斯塔”草原。

⑼.steppe干草原:

分布在罗马尼亚、前苏联、蒙古,并直达中国境内,有干草原之称。

⑽.prairie普列里草原:

北美大陆草原,分布也极辽阔,北起加拿大南延美国得克萨斯州,这里是普列里草原。

⑾.pampas盘帕斯草原:

南美草原主要分布在阿根廷中部平原,称为盘帕斯草原。

⑿.savanna萨王纳草原:

热带、亚热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和澳洲的半干旱地区。

是以高大禾本科植物(常达2-3m)为主,其中常散生一些不高的乔木和灌木,故称稀树草原或者叫萨王纳。

⒀.meadowsteppe草甸草原生态系统:

是最湿润的类型,多分布在森林与干草原的中间地带,这里年降水量为350~420mm,年均温为-2.8~3.1℃。

⒁.tallgrassprairie高草草原:

即草甸草原,生产力较高,是优质草场。

⒂.typicalsteppe典型草原生态系统:

是草原中的典型类型。

分布于比草甸草原更干燥的地区,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代表的类型,这里年降水量为218~400mm,年均温为-2.3~4.5℃。

⒃.desertgrassland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是草原中最旱的类型。

分布在锡林郭勒往西到二连浩特、鄂尔多斯西部一带。

生长力较低。

⒄.mountainsteppe山地草原生态系统:

是指新疆原来是气候非常干旱的荒漠地区,年平均气温多在-5℃,年降水都在150~500mm,但在山地由于地面海拔升高,气候变为冷湿的条件下形成的草原生态系统。

⒅.alpinemeadow高寒草原生态系统:

是草原中高寒类型,是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条件下,由非常耐寒的旱生矮草本植物为优势。

⒆.sandydesert沙漠:

沙质的荒漠为沙漠。

⒇.Desertification荒漠化或沙漠化。

(21).tundra苔原生态系统:

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主要特征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

(22).wetlandsystem湿地生态系统:

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

湿地是开放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性的生态系统,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23).marsh以传统的草本植物为主的湿地。

(24).swamp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湿地。

(25).bog富有泥炭的贫养泥炭湿地。

(26).waterecosystem水域生态系统:

中有广阔的海洋、江河和湖泊等,占地球广大的面积。

水域中物质循环速度比陆地的快,可划分为淡水和海洋两类生态系统。

(27).freshwaterecosystem淡水生态系统

(28).lenticwater静水

(29).loticwater流水

(30).marineecosystem海洋生态系统

(31).phytoplankton浮游植物

(32).Zoo-plankton浮游动物

(33).redtide赤潮:

是海水受到赤潮生物污染而变色的一种现象。

这种污染使海洋多呈红色斑块状或条带状,故称赤潮(redtide)。

(34).Landscape景观:

是由一组以相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论述

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典型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类型、气候带、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群落结构、代表植物、动物等。

3.阅读

第24章历史与生物地理学

4.填图

地球生物群区分布基本规律的模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