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807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品材料与工艺.docx

产品材料与工艺

一、产品设计材料工艺概论

二、金属材料与工艺

三、有机高分子材料与工艺

四、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工艺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艺

六、纤维复合材料与工艺

七、发展中的新材料

八、产品设计程序与选材方法

九、涂装工艺

十、电镀工艺

十一、金属的氧化与着色工艺

十二、其他装饰工艺

绪论产品设计材料概论

1.学习材料的重要性

2.设计专业学习材料课程的特点

3.设计材料的分类

4.材料的特性

5.材料的感觉特性

6.材料的美感和设计应用

7.材料和环境

8.材料发展趋势

 

1.1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材料和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设计的必要条件。

设计通过材料和工艺转化为实体产品,材料和工艺又通过设计实现自己的价值。

任何一个产品设计,只有选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性能相一致,才能实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1与工科院校课程的区别

作为射击类院校对于材料的教学应该和其他工科类院校教学有所不同。

在学习和掌握的重点等方面有所区别。

这种不同正式又两类院校的学生的四围特点、接受能力和知识构架来决定的。

工科的材料学(微观方面)

工程力学,物理学,机械,垫子,分子间距,应力等

设计类材料学(宏观方面)

材料和工艺,材料的没敢,材料的机理应用

2.2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

具备相关的材料和工艺的知识;

了解材料的基本性能;

会应用材料工艺学知识解决设计的问题;

在设计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和工艺;

能运用材料的自然美使产品具有美感;

使加工工艺符合材料的性能。

3.设计材料的分类

3.1按材料发展史分类

3.2按材料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及用途分类

3.3按材料的来源、成分、状态、构造、形态、组合等分类

3.4按照材料的形态分类

3.1按材料发展史分类

Ø天然材料(石头、木头等)

Ø加工材料(矿物通过冶炼、烧结,制成金属和陶瓷材料)

Ø合成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

Ø复合材料(指用有机、无机分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Ø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指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拥有潜在的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

3.2按材料的物理状态、化学性质及用途分类

Ø按材料物理状态分类:

气态、液态、固态

Ø按材料化学结构分类:

金属、无机、有机(包含高分子)

Ø按材料用途分类:

行业不同材料不同:

机械、电器、化学、土建、医用、农业等。

建筑材料、电工材料、结构材料、垫子材料、淹没材料、光学材料、耐火材料、感光材料、耐腐蚀材料、包装材料等。

(为方便,但不系统)

3.3按材料的来源、成分、状态、构造、形态、组合等分类

Ø按材料来源分类:

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合成材料

Ø按材料成分分类: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其他材料

Ø按材料状态分类:

按原有的状态或伴随有变化使用的材料、气体材料、液体材料

Ø按材料的构造分类:

晶质材料:

非晶质材料、晶质与非晶质混合材料

Ø按材料形态分类:

一次元材料、二次元材料、三次元材料

Ø按材料组合分类:

单一材料、复合材料

Ø按照材料的形状分类:

线状材料、板状材料、块状材料

4.材料的特性

设计材料的特性包括:

固有特性:

力学特性、热性能、电磁性能、防腐性能等

派生特性:

加工特性、感觉特性和经济特性

其中牵涉到了材料的密度、强度、弹性、耐磨性、导电性、磁性等各个方面的多种特性。

了解它们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前提,了解它们是产品能够成功实现功能的保证。

5.材料的感觉特性

感觉特性是人的感觉系统因为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应或者由人的直觉系统从材料的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做出的综合印象。

5.1材料的触觉特性

5.2材料的视觉特性

材料的视觉特性是靠眼睛的视觉来感知的材料表面特征,是材料被视觉感受后经过大脑处理昌盛的一种对材料表面特征的感觉和映像。

6.材料的美感和设计应用

材料美是产品造型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触觉、联想、心里感受和审美情趣,如黄金的福利汤焕,白银的高贵,刚才的朴实,锌的评理轻快,木材的轻巧自然,玻璃的清澈光亮。

6.1材料的色彩美

6.2材料的机理美

6.3材料的光泽美

6.4材料的质地美

6.5材料的形态美

 

7.材料和环境

1.为什么要有环境意识;

2.材料选择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3.提高效能,延长生命周期,降低产品的淘汰率;

4.减少对环境有破坏和污染的材料的使用,避免使用有毒材料。

 

新材料发展趋势

1.高分子材料,资源丰富、原料广,轻质,高强,成型工艺简易,提高工作温度是研制的重要课题。

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将有很大发展,成为重要的新材料

4能源材料。

太阳能、磁流体发电、氢能等新能源发展,同时促进了各种高温耐热、储能、环能材料的发展。

5高性能、高强度结构材料。

6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型,弥散粒子型,叠层复合型复合材料以及碳纤维,石墨纤维,硼纤维,金属纤维,晶须的研制发展,将使被称为“21世纪材料”复合材料更放光彩

7金属新材料,非晶态金属(金属玻璃)、记忆合金、防震合金、超导合金和金属氢等

8极限材料

9原子分子设计材料

10稀土材料

 

产品设计中的材料因素

1.使用功能是首要的,他决定着产品造型的基本形式

2.材料和工艺是保证产品造型付诸实现的物质技术条件,他是产品功能和艺术处理的具体体现

3.产品造型的艺术处理,决定着形式的美观与否,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质感运用的形式美基本法则

1.配比率

调和法则——使整体各个部位的物面质感统一和谐

对比法则——对比法则就是整体哥哥部位的物面质感有对比的变化,形成材质的对比、工艺的对比。

2.主从率

强调在产品的质感设计中要有重点。

所谓重点是反应失误的外在因素在排列组合式要突出中心,主从分明

3.适合率

各种材质有明显的个性,在质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材质的功能和价值,质感应与适用性相符。

质感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

1.提高实用性——良好的触觉质感设计,可以提高整体设计的适用性。

2.增加装饰性——良好的视觉质感设计,就可以提高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装饰性,还能补充形态和色彩锁难以替代的形式美。

3.获得多样性和经济性——良好的认为质感设计可以替代和不救自然质感,可以节约大量珍贵的自然材料,达到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多样性和经济性。

4.表现真实性和价值型——良好的质感设计往往决定整体设计的真实性和价值型

 

二、金属材料与工艺

3-1金属材料概述

3-1.1金属的造型特征

1.具有特有的颜色,良好的反射能力,不透明性及金属光泽

2.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塑性变形能力)——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金属表现出良好的承受塑性变形的能力。

3.表面工艺性好——在金属表面可进行各种装饰工艺获得理想的质感。

4.其他性能——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上述特征明确地反映了金属的本质,因此,在工业产品材料中,常常把金属视为特殊光泽、优良导热和良好塑性的造型材料。

非金属也可能有上述特性中的一种或几种,但不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特性,达不到金属具有的那样高的性能水平。

3-1.2金属的分类

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以金属为主的合金

金属材料分类如下

 

有色金属:

轻金属(密度≤4.5g/cm3)、重金属(密度≥4.5g/cm3)

金属的性能:

机械性能:

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弹性

工艺性能:

铸造型、锻压型、焊接性、切削加工型

机械性能

1.强度:

强度是金属材料抵抗外力荷载而不致失效的能力

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3.硬度:

硬度是金属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4.韧性: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5.疲劳强度:

疲劳强度是指材料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时的最大应力

6.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实质材料在产生变形之后,取消应力,可以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各种机械性能并非相互孤立,二十有一定联系的,通常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则往往会降低其塑性、韧性。

为了提高塑性、韧性,有时就会削弱其强度。

工艺性能

1.铸造性:

是指金属材料的铸造时的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倾向等。

2.锻压型:

是金属能否用断崖方法制成优良锻压件的性能。

3.焊接性:

是指金属材料易于用焊接方法连接起来,而且不需附加特殊措施即能获得优良焊接质量的性能。

4.切削加工型:

金属材料是否易于被道具切削的性能,成为切削加工型。

黑色金属:

铁、钢、铁的粉末冶金术

铁:

铸铁

钢:

碳钢、铸造、合金钢、铸钢、工具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强度钢、

3-3.1铁

纯铁

纯铁有极好的铁磁性,主要用于制造磁铁货磁极的铁心,通常不用纯铁来制造具有强度要求的结构和外观材料。

铸铁

铸铁用于锻造或铸造。

铸铁中至少含有2%的碳以及1%~3%的硅。

铁通常有以下几种:

灰口铸铁:

由于碳在铁的晶阵中过饱和溶解,灰铁具有极好的抗疲劳性和减震性。

球墨铸铁:

由于其可加工型、抗疲劳强度以及高得弹性模量、一般应用于机轴和重型齿轮等。

白口铸铁:

得名于它发白的外观,是铸型总灰铁或球墨铁局部急剧冷却造成的。

可锻铸铁:

是一种用于汽车、卡车以及铁路车辆的重型轴承的表面

3-3.2钢

钢是含碳量在0.02%~2.11%之间的铁碳合金。

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钢的分类:

碳素钢:

普通碳钢、优质碳钢

合金钢:

合金结构钢:

低合金结构、渗碳钢、滚动轴承钢、调质钢、弹簧钢

合金工具钢:

易切削结构钢、刃具钢、模具钢

特殊性能钢:

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

合金:

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另外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主要表现为金属特性的材料。

有色金属:

低成本中等成本标准产品:

铝、铜、镁、锌

低熔点到高熔点低成本到高成本合金:

铅、贵金属、锡

高熔点高性能高成本合金:

3-4.1铝及其合金

1.纯铝:

纯铝分为高纯铝和工业纯铝两类。

高纯度铝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及制造电容器。

工业纯铝课制作电线、电缆和器皿等。

2.铝合金

铝合金是以铝位基础加入其他合金元素(铜、硅、镁、铝、锌、锰等)而组成的合金,铝合金质轻,强度高,比强度值接近或超过钢,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和抗浊性,易加工,耐冲压,并且可阳极氧化成各种颜色。

铝合金分类:

铸造铝合金、变形铝合金

铝的特性:

密度约为钢铜等较重金属的三分之一,往往用来制造飞机、仪器仪表,导电导热性好,常用来制炊具、散热器材,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约占地壳金属含量的三分之一,强度高塑性好,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且不具备铁磁性,不能自燃,无毒性

3-4.2铜及其合金

1.纯铜

纯铜是玫瑰红色金属,常见紫红色,故又名紫铜。

纯铜的耐腐蚀性优良,可制作各种实用品及工艺美术用品。

纯铜一般不宜用于制造手里的结构零件。

铜合金分类:

普通黄铜: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工艺性能好,价格比纯铜低

特殊黄铜:

黄铜中加入铝铁硅锰铅锡等金属元素,工业常用的有铝黄铜、硅黄铜、铅黄铜

3-4.3其他有色金属

镁和镁合金

镁是一种对于产品设计非常重要的金属,因为他是日常应用中最轻的结构金属。

镁合金是在纯镁中加入铝锌犁锰锆和稀土元素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

镁合金:

铸造镁合金、变形镁合金

钛及钛合金

钛的耐腐蚀性极好,对海水的耐腐蚀性与白金相同,熔点高,耐热性能好,常用于航空工业,火箭导弹化学用耐腐蚀零部件也有应用。

 

3-5金属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按其特点分为:

冷加工和热加工

热加工成型有:

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固态成型三种方法

3-5.1金属材料的热成型工艺

液态成型

金属的液态成型工艺(铸造)是指金属受热融化冰教主道预先制作好的铸型内,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成型方法。

分类

一次铸型:

砂型、石膏型、陶瓷型

永久铸型:

石墨型、金属型(铸铁)、压力铸造(工具钢)\金属压铸

塑性加工

又叫压力加工,塑性成型即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通过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分类

锻造:

锤锻、落锤模锻、压力锻造、模锻、钳锻

轧制:

冷轧、热轧

钢丝拉拔

挤压:

直接挤压、冲挤

固态成型

固态成型是成型金属板料、棒料、线材和管材的工艺,通常在室温下进行。

分类

纯弯曲低成本到中等成本:

弯曲、滚轧、连续滚轧

复合成型中等成本到高成本:

旋压、液压成型、拉深

成型和冲载高成本:

进给模、自动送给模、多工步模

3-5.2金属材料的切屑加工工艺(冷加工)

利用道具和工件做相对运动,从毛坯上切去多余的金属以获得所需集合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这种加工方法称为冷加工

板材加工

板材操作:

剪切、冲压/空白切口/板口切开/裂缝、带旋转工装的旋塔冲床、激光加热/等离子弧

有屑切削

在这个部分,“切削”是指通过去除切削。

而是材料分离或者减少。

、这些工艺能够切削大多数材料

金属连接

焊接: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同时运用,使两个分离的物体产生原子间结合力而连接成一体的成型方法

分类:

熔焊:

酱工件焊接处局部加热到融化状态,形成熔池(通常还加入填充金属),冷却结晶后形成焊缝,被焊工件结合为不可分离的整体。

常见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等

压焊:

在焊接过程中无论加热与否,均需要加压的焊接方法

常见有电阻焊,摩擦焊,冷压焊,扩散焊,爆炸焊

钎焊:

采用熔点低于被焊金属的钎料(填充金属)融化之后,填充街头间隙,并与北韩金属相互扩散实现连接。

3.6金属的表面处理技术

3.6.1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是将金属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到适宜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中保持一定时间后,又以不同速度冷却,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工艺

分类

热处理:

退火,正火,回火,淬火

3.6金属的表面处理技术

3.6.2金属材料表面装饰技术

金属表面装饰技术一方面是保护产品,即保护材质本身富裕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和肌理等而呈现出的外观美,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由此有效地利用了材料资源,另一方面是根据产品造型设计的一图,给产品表面附加上更丰富的色彩、光泽和肌理等变化,使产品表面根由节奏感;有时也是造型材料本身具有的外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进行调整,已达到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分类:

金属表面机理工艺:

表面切削和研磨加工,表面抛光,表面镶嵌,表面蚀刻,拉丝

金属表面着色工艺:

镀层被覆,涂层被覆,化学着色,电解着色

4-1木材概述

4.1.1木材应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木材是人类使用最早的一种造型材料,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再生绿色资源。

人类对木头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情,这可以从中国传统“崇尚自然”的文化观念中去寻找。

考古材料已经证实,中国古代早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就使用木头来制作漆器,漆器的前身就是木器,这事不言自明的

木材的现代应用领域:

建筑用材,工业用材,

4-2木材的一般特性

木材的一般特性:

质轻、具有天然的色泽和美丽的花纹、具有平衡调节空气中湿气的功能、具有可塑性、易加工和涂饰、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易变型、易燃、各向异性

4.2.2木材的设计特性

视觉感受:

色彩:

变幻的木材纹理富裕了木材生活的气息,也更富有材质的情趣性。

木纹:

色彩是决定木材印象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设计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因素,木材的明度和混度也会产生不同感觉

触觉感受:

冷暖感:

木材除材色为暖色,从视感上给人温暖感外,与其他材料相比其触感也是温暖感较强的材料。

干湿感:

温度与湿度是构成材料,舒适与否的主要条件,对人们心里活动的影响极为明显。

按生长状况分:

外长树、内长树

按材质分:

软质、硬质

按树叶外形分:

针叶树(红松、马尾松、杉木、红豆杉、银杏)、阔叶树(白毛杨、白桦、紫椴、水曲柳,紫檀)

缺点:

有节,虫害,裂纹,易燃,易腐蚀,易弯曲

常用木材:

原木,人造板材

人造板材:

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空心板、塑料贴面板

新奇的木材:

特硬木材(加拿大)、有色木材(日本)、陶瓷木材(日本)、染色木材(美国)、防火木材(保加利亚)、铁化木材(前苏联)、模压木材(中国)、浇筑木材(日本)

木材选用的基础条件:

1.有一定的强度及韧性、刚度和硬度,重量适中,材料结构应细致。

2.有美丽的自然纹理,材质感悦目

3.干缩、湿胀和翘曲变形性小

4.易加工、切削性能良好

5.胶合、着色及涂饰性能好

6.弯曲性能良好

7.有抗气候和虫害性

4-7木制品的加工工艺

4.7.1木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配料——构建加工(配料加工、基准面加工、向对面的加工、榫头和榫孔的加工)——装配——表面涂饰(表面处理、木材着色、涂饰涂料)

四、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工艺

4-1工程塑料概述

塑料:

合成树脂加入固化剂、着色剂、填料、润滑剂、增塑剂等而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1.1塑料的组成及分类

塑料的组成:

1.合成树脂

2.填充剂

3.增塑剂

4.润滑剂

5.着色剂

6.固化剂

7.稳定剂

8.阻燃剂

9其他添加剂

塑料的分类:

按树脂受热时的行为分:

热固性塑料:

指在加工成型后,加热不会再软化,或在溶剂中,不在溶解的高分子材料

酚醛塑料——电木,用作绝缘材料,日用品等

氨基塑料——电玉,制造颜色鲜艳的产品

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

热塑性材料:

指受热时软化,可以加工成一定的形状,能多次重复加热塑制,其性能不发生显著变化的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等

聚氯乙烯——氯纶,台布、雨衣、人造革、板材等

按塑料的使用范围分:

通用塑料——指那些生产量大、货源广、价格低、适于大量应用的塑料

工程塑料——多在工程技术中做结构、外观材料的有的塑料

特种塑料——有某种特殊功能、适于某种特殊用途的塑料,如用于导电、压电、液晶、高分子分离膜等

4.1.2塑料的一般特性

设计上的优良性能:

质轻和强度高——优良的耐磨性、减摩性和自润滑性——优美舒适的质感

化学稳定性好——良好的消声性和吸震性——光学性能好

优异的电器绝缘性能——独特的造型工艺性——具有多种

防护性能

塑料的弱点:

1.不耐高温,低温容易发脆

2.塑料制品易变型

3.有老化现象

4-2产品设计中常用的工程塑料

4.2.1ABS塑料:

A丙烯晴——B丁二烯——S丙乙烯

丙烯晴:

刚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

丁二烯:

抗冲击性、耐低温性

丙乙烯:

表面光泽、尺寸稳定

ABS塑料:

耐热、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耐化学性能及电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

ABS特性:

成型加工性好,加工方式有磨、锯、锉、锻、模压,三氯甲烷作粘着剂,强度高,硬度大,质轻,易电镀,易表面喷涂抗、抗蠕变

种类:

耐热ABS、高抗ABS(强度)、高光泽ABS

4.2.2聚烯烃塑料

聚乙烯(PE):

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不高,表面难于涂装(热塑性)

聚丙烯(PP):

常用塑料中最轻的一种,耐热性能良好

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着色容易电性能优良

聚乙烯特点:

在所有塑料中密度最小,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呈乳白色,似蜡手感,无毒无味,耐磨性、耐热性好,加工成型性好,易老化

生产方式:

吹塑、挤出、注射

聚丙烯特点:

半透明,无毒无味,质轻、耐弯性、电绝缘性优良、成型尺寸改变小、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强

生产方式:

吹塑、挤出、注射

聚氯乙烯特点:

耐酸碱、耐水、无毒、不易燃、电绝缘性良好、耐多种溶剂

4.2.3聚碳酸酯

聚酸酯:

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目前在机械、仪表、电讯、交通、航空、光学照明、医疗器械等方面广泛引用

特点:

具有优良的机械(耐冲击强度高)性能、耐热、耐寒、电性能好、具有自燃性、一般是无色或微带褐色的透明材料

耐疲劳性能差于聚缩醛、聚酰胺树脂差

抗张强度与聚缩醛、甲基丙烯酸树脂相当

4.2.4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

具有高透光性、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耐大气老化、质地高雅

4.2.5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

刚性大,冷流性小。

颜色总是比较深,明度低,不能制成浅色、明度高、色泽鲜艳的制品,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受到限制

4.2.6其他塑料

聚酰胺、聚甲醛、聚砚、聚苯醚、环氧塑料、氨基塑料、聚酯树脂、聚氨酯、氟塑料、有机硅

氟塑料:

机械性能不突出、硬度小、易擦伤、相互摩擦时耐磨耗性明显降低;耐腐属性较强,不受一般溶剂腐蚀,热稳定性好,可在260℃下长期使用,在-250℃下仍不脆变,绝缘性好

4.2.7产品设计中塑料零件的选材

设计选材

要求透明的零件

选用有机玻璃、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

一些要求进行表面装饰的壳体

最常用的是ABS

产品常与热水或蒸汽接触,或制作稍大的壳体零件

可选用聚碳酸酯或聚苯醚

一般结构件

通常选用价格低廉、成型工艺性好的塑料。

如低压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ABS、聚氯乙烯、改性聚苯烯塑料等

4-3塑料的成型

4.3.1塑料零件的成型

塑料零件的成型

注射成型——真空成型——加工新工艺:

冷挤压、电火花加工、低压铸造、精密铸造

挤出成型、压制成型、吹塑成型、压砚成型、传递成型、滚形成性、熔塑成型

注射成型的步骤:

定量加料——熔塑化——施压注射——冲模冷压——起模取件

挤出成型优点:

1.设备成本低、制造容易、占地面积小、生产环境清洁、劳动条件好

2.生产效率高

3.操作简单,工艺过程容易控制,便于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4.产品质量均匀、致密

5.可以一机多用、进行综合性生产

工艺控制要点:

1.挤塑温度2.螺杆转速3.机头压力4.牵引速度

塑料的二次加工:

采用机械加工、热成型连接、表面处理等工艺,将一次成型的塑料板材、管材、棒材、片材等制成所需制品的加工方法

二次加工的注意事项:

1.温度的把握2.回弹性大、表面粗糙、尺寸不精确、易变型3.开裂、分层、起毛、崩落

塑料的连接方式:

热熔粘接、溶剂(丙酮、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甲苯)粘接、胶贴剂粘接

塑料的表面处理:

喷涂、镀饰、烫印等

塑料的机械加工注意事项:

1.为保证制件表面质量,切削、锯割等工具必须经常保持锋利2.多数塑料制件对加工表面的刀痕等缺陷较敏感,会导致材料机械强度显著降低,所以加工完毕的制件应注意保持表面平整、光洁,不同截面间应有圆润的过度3.加工时,工件不宜夹持过紧,加工设备的动平衡性能应保持良好

4-4塑料制作的工艺设计

塑料的工艺设计

1.形状——塑件要尽量的避免旁侧凹陷部分

2.斜度——在塑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沿脱模方向均应设计足够的脱模斜度

3.壁厚——具有的强度和刚度;脱模时能经受冲击与震动,装配能承受紧固力

4.加强筋与其他防止变形的结构设计——加强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制品强度和避免制品变形翘曲

5.支撑面——常以凸出的底脚(三点或四点)或凸边来做支撑面

6.圆角——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其余所有转角处应尽可能采用圆弧过渡

7.孔的设计——孔应设置在不宜削弱塑件强度的地方,在孔间和孔与壁间应留有足够距离

8.嵌件设计——为了增加塑件制件的性能而采用嵌件

4-5塑料的着色

4.5.1颜色作为设计元素

作为设计元素毫无疑问是颜色最重要的应用。

一个物体有优美的外形,良好的功能,但是如果他有一个“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