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81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docx

上海徐汇高三二模语文考试试题卷

2013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2014.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

①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

尽管人的幸福感各有差异,但幸福感的存在是有科学依据的。

②对进化论的解读使我们发现,人类的形态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由于直立行走使骨盆变得狭短,人类的婴儿比其他动物的婴儿更加脆弱,更需要保护和关怀,这决定了人类必须关照自己的后代,否则很难生存。

人类的毛发少而裸露的皮肤多,拥有发达的触觉,需要接触,需要抚摸。

人类还有巨大的脑,大脑皮质相对于身体特质的比例居动物之首,因而人类是唯一具有灵性的动物,能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

可见,进化决定了人类的本性是善良、友爱、相互支持的,具有获取幸福感的基础。

③一些新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幸福感产生的生理机制。

④通过对大脑进行核磁共振的扫描,科学家发现积极的情感对应的是大脑前额叶左边的皮层活动,消极情感则对应同一个区域右边的皮层。

扫描还显示,脑部所分泌的Oxytocin能抑制杏仁核区域(脑部处理恐惧和危险的部位)和纹状体区域(脑部凭借过去的回馈来指引未来行为的地带)的活动,从而降低人的防卫心和恐惧感,让人忘掉过去的痛苦,更相信他人。

Oxytocin在中国被翻译成“催产素”,但它实则是一种男女皆有的神经激素,不仅可在女性生育时促进产道的收缩,还有更多其他的心理影响,尤其对于抑郁症和孤独症患者会有很大帮助。

⑤科学家们继而发现迷走神经与人类积极的体验和亲社会行为有关。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脏的感觉、运动和腺体的分泌,所以人一旦遇到激动、兴奋的事件,心胸便比较开阔。

当人在进行利他服务的时候,迷走神经是张开的,会感到特别舒畅、痛快。

⑥此外,大脑伏隔核中的多巴胺和阿片受体两种神经递质也对幸福感起到重要的作用:

多巴胺系统帮助人去“寻求”,阿片系统则负责“咂摸”。

这也意味着幸福知觉包含了不同的阶段。

  ⑦对幸福感的实证研究还有其他发现。

例如,欧洲心理学家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快乐的修女一般比不快乐的修女多活7.5岁,而吸烟对人类寿命的影响是2到3年,所以不幸福对人的伤害远胜过吸烟所造成的危害;科学也证明了糖尿病与焦虑水平相关,乐观主义者甚至还能使自己罹患癌症的概率降低2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费迪逊教授在“9·11事件”之后,对受害者进行了跟踪分析。

他发现在灾难发生前幸福指数低的人相对幸福指数高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平复心情,这说明特别不快乐的人得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比例相应会高出很多。

非常幸福的人,即使也经历同样的痛苦和伤害,幸福感也会帮助他们迅速恢复。

⑧这些科学数据都在告诉人们:

⑨然而,如今仍有不少人觉得幸福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还有人坚信,幸福只有在获得了充分的物质满足之后才能体会。

这些都是认识的误区。

⑩现代化的确带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但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人类的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一种现代化的困境。

社会心理学中所谓“3000美金心理阈限”【注】指向的就是这种困境。

2008年时,中国的人均GDP已经基本达到3000美元,这恰好能够解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为何正面临着幸福感的迷失。

⑪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

如今的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幸福?

⑫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

但是人类有智慧,有灵性,能移情,会共享,也拥有自由的意志和理性的控制力。

凭着这些,我们便可以始终行进在寻求幸福的路上。

【注】3000美金心理阈限:

由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世纪40年代研究提出,指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个体的幸福感与财富不再构成正相关。

1.第⑥段加点词“咂摸”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

(2分)

3.联系上下文,在第⑧段划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

(2分)

4.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的幸福感与生俱来,各人对幸福的主观体验大体相近。

B.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

C.收入水平与幸福指数相关,只要提高收入就能提升幸福感。

D.尽管目前正面临幸福感的迷失,但国人终究能够找到幸福。

6.本文如何说明了幸福感存在的科学依据?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

(20分)

人间四月天阿贝尔

林徽因的“四月天”是1934年的四月天,梁从诫一岁零七个月,也是少妇母亲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客观地说,北纬31度55分的四月天,比林徽因诗里的四月天还要美。

只是林徽因的美由心生,而这岷山里的美由天地生。

四月天首先是天,它高了,蓝了,润了,空气里到处是一种“萌的离子”。

花树受了这离子,开出了百花,结出了青果。

溪河受了这离子,涨起桃花水,水也由碧绿变得微微浑浊。

四月天的生命比起三月是明朗了许多,不管是庙里的百年老树,还是路边头年栽的小树;不管是房前屋后高大的乔木,还是河畔溪边低矮的灌木,都在春雨后生长起来。

岷山里四月天的美最初是稀疏的,只能算一种点缀。

也像是绿火苗,先是在河谷一带,一夜、几夜春雨过后,便往上窜了一大片。

蕨类植物的苔,椿树、臭椿树、桤木树的叶芽,油菜花和豌豆花,都像是些精灵。

清明青半山,山脚河谷里已经变青,半山以上还是冬景,只有野樱花、苦桃花烂漫。

从清明到月中这些天,每棵树、每棵草都是一天一个样,每座山、每片山林也都是一天一个样,像是有个无形的人拿了画笔,蘸了颜料,在暗中作画。

特别是春雨之后,作画的笔触格外重,春色一下浓了许多。

有时接连夜夜春雨,每天清晨都会发现绿叶绿枝多出了许多,春意也浓了许多,就会去猜想那位画师是潜伏在夜里用笔的。

这些时候,我差不多天天出门去到山野,觉得这么一个充满变量的美的时光不出去走走太可惜太对不起自己了。

山野里那么多的花花朵朵,那么多的绿,那么多的带了百花香的风,原本就是给我们享用的,更别说乍泄的春光和宜人的气温了。

几天前走这些山野的时候还是满目荒芜,今天一下子就置身丛林了。

丛林也在变换,前天还稀稀疏疏,漏得下很多的春光,今天就变得茂密了,里面全是绿荫。

山道旁的豌豆花也变成了豌豆荚,不几日前豌豆荚还扁扁的,嫩生生的,今天已经胀开了。

樱桃树的叶子最先长圆,接着是杏树、白杨树、桤木树、青杠树。

青樱桃躲在叶丛背后,涩涩的,可以读成整个四月天。

四月天是十七八岁,不能超过二十岁,它的“萌”已经绽开,大量的“昧”化作绿色,又没能化完,所以翠翠的,带一点鹅黄。

我也去北山青杠林,走那些石级,看那些青杠树。

它们三月发芽,清明也只是浅青,清明过后便疯长起来。

我通常都是在午后去青杠林,几百公顷的林子里就我一人,听得见树叶生长的声音。

午后的阳光极好,从略显稀疏的嫩叶间漏下来,投在石径和树干上,出奇地清晰。

阳光来得有多远,青杠树来得有多远,又同时遇见春天遇见我,说不清是幸福还是感动。

不时有壁虎从石径上跳进木叶,它们丑陋的样子和敏捷也来得极远。

它们从我的眼前倏地逃走,但我知道,它们是渡了千万年的海才来到岷山间的这片林子里的。

有两个下午,青杠林已经长得很茂密了,石级上漏不下多少阳光了,只是叶子都还是嫩嫩的翠色,我走在林间的环路上。

我熟悉这片林子,我在里面走了三十年,石径边的每一棵树我都摸过、抱过。

都是民国时栽种的树,已经足够老了,还发芽长叶,一到四月天便遮天蔽日;这也让我遐想,让我感动。

走在石级上,上上下下,青杠树把它们的绿荫投在我身上。

树上遮天蔽日,树下却极通透、开阔,不管从哪一角度看,都能看见大片的树木。

树干黑涔涔的,树冠却是翠绿。

光是走着,不去想也罢了,一想感觉就上来了,视觉、味觉,尤其直觉,它捕捉到了最单纯、也是最本真的生命境遇,宛如鱼儿在溪水里。

在享用四月天的美的同时,我更多体验到的是这美的虚幻。

这美太明媚,太鲜嫩,太不确定,因此在我的直觉里显得不真实,犹如青杠林中的午后时光,光团摇曳,绿荫摇曳,刹那的永恒之后是万古的虚幻。

是啊,一夜春雨之后树芽可以长出那么多,几夜春雨之后原本黛色棕色的山一下就变青了。

四月天没有永恒的美,所以艾略特才说:

“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在荒地上养育出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它的变化来得太多太突然,转逝得也太突然。

四月还不是一年最葱笼的时候,但它呈现出的葱笼却是最具美学价值和生命力的,亦是最虚幻的。

正是借了它的美与虚幻,那些午后我才有了对人生和时间更多的冥想。

⑪人生四月,人间四月天,美轮美奂,我们只能经过,不可挽留。

⑫林徽因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梁从诫走了,我的四月天也成了记忆。

最美人间四月天,我想,人类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也过去了,只是我们不曾留意,总以为最美的月份还在后面。

(选自2013年《散文·海外版》,有删改)

7.第

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2分)

8.作者说四月天是“十七八岁,不能超过二十岁”,因为。

(2分)

9.第

段作者引用艾略特诗句的作用是。

(3分)

10.对本文分析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由林徽因的诗起笔,意在将诗中的四月天与岷山的四月天构成对比。

B.作者在描写中列举大量树木的名称是为了说明他对四月的岷山十分熟悉。

C.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借由联想,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受。

D.本文以游历岷山的行踪为序,从各个角度描写出岷山四月天的自然之美。

11.简析第⑫段画线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分)

12.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描摹景物,请结合第

两段,对此加以赏析。

(6分)

(三)默写。

(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⑶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

⑷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⑸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⑹回看天际下中流,。

(柳宗元《渔翁》)

⑺,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⑻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

庆清朝慢·踏青①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②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③。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④,有许多般。

须教撩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注】①北宋词,出自《冠柳集》。

“庆清朝慢”由王观创调。

②东君:

司春之神。

③小双鸾:

鞋面所绣的双鸾图案。

④则个:

语助词,表示动作进行,近似于“着”。

饾饤(dòudìng):

喻指杂凑堆砌。

14.王观将词集取名为“冠柳”,表示其创作欲高出词人(人名)之意。

(1分)

15.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调雨为酥”和“催冰做水”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与变化,表现春神的运行造化。

B.“何人……点破残寒”的疑问,既让表达跌宕生姿,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好奇。

C.作者化用了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诗句,写出了烟郊外迷蒙的春色。

D.过片“晴则个”等三句运用口语,描绘出天气的阴晴不定,活泼而富有意趣。

16.这首词的下片巧妙地表现了姑娘们在踏青中的情绪变化,请就此加以赏析。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6分)

刘勰传

①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

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

父尚,越骑校尉。

勰早孤,笃志好学。

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

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②天监初,起家奉朝请①。

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

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

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

时七庙飨荐②,已用蔬果,而二郊③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

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

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③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其序曰: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既成,未为时流所称。

勰欲取定于沈约。

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

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

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

未期而卒。

文集行于世。

(选自《<文心雕龙>译注·梁书刘勰传》)

【注】①奉朝请:

官名。

②飨荐:

祭献。

飨通“享”。

③二郊:

祭天地。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⑴笃志好学⑵除仁威南康王记室

⑶乃负其书⑷未期而卒

18.下列加点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而二郊农社B.犹有牺牲

C.引而次之D.言为文之用心也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⑵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20.第③段“初,勰撰《文心雕龙》……常陈诸几案”这部分,表现了刘勰对自己撰写的《文心雕龙》□□的心理。

(1分)

21.概括刘勰一生中三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

慎人

①功名大立,天也。

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

夫舜遇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

夫禹遇舜,天也;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水潦川泽之湛滞壅塞可通者,禹尽为之,人也。

夫汤遇桀,武遇纣,天也;汤、武修身积善为义,以忧苦于民,人也。

②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

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

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无不戴说。

……

③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以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三日,请属事焉。

缪公曰:

“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

”公孙枝对曰:

“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

”缪公遂用之。

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

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

今焉知世之无百里奚哉?

故人主之欲求士者,不可不务博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22.根据文意,题目“慎人”的含义是。

(1分)

23.对“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舜作为贤者和不肖之人与天子完全一致。

B.舜的才能其实与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C.舜的贤与不肖和后来做天子时是一样的。

D.舜很圣明,这不像他后来做天子时那样。

2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省略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⑴所以见尽有之也。

⑵舜自为诗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⑶时使然也。

⑷尽有之,贤非加也;尽无之,贤非损也。

A.⑴⑷⑶⑵B.⑵⑴⑷⑶

C.⑶⑵⑴⑷D.⑷⑵⑴⑶

25.公孙枝认为缪公不会“为天下笑”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26.简析本文举例论证的特点。

(4分)

二写作70分

27.作文。

《汉书·艺文志》中有“安其所习,毁所不见”一语,大意是指:

人往往安于自己所习惯、所熟悉的事物,对从没见过,或未能直接、间接经验过的事物,则常常予以否定。

对这种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

要求:

⑴题目自拟;⑵全文不少于800字;⑶不要写成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