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82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4197doc.docx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4197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苏州鑫希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7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苏州鑫希光伏电力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黄岳元

联系人

陈达军

通讯地址

无锡新区梅村街道锡贤路129号530创业中心A栋303室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吴江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六荡、角字荡水面

立项审批

部门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苏发改中心

〔2015〕110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5太阳能发电

占地面积

(平方米)

650亩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800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2.575

预期投产日期

2015-12-31

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

表1-1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设备

规格

数量(单位)

备注

光伏组件

240wp

84480块

/

光伏并网逆变器

625kw

36台

/

箱式升压变电站

1.25MVA

16台

/

光伏组件支架

钢材

1183吨

/

水及能源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水(吨/年)

120

燃油(吨/年)

/

电(万度/年)

/

燃气(标立方米/年)

/

燃煤(吨/年)

/

其它

/

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生活污水、公辅工程、生产废水:

类别

排水量

排放去向

施工期施工废水

50m3/d

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

施工期生活污水

1.2m3/d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运营期生活污水

96m3/a

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保利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团”)是一家专注于清洁能源与新能源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能源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非公有制环保电力控股企业,全球最大的光伏材料制造商。

协鑫集团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把绿色能源带进生活”的理念,持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能源与服务,通过创新,追求卓越,致力成为最受尊重的国际化清洁能源企业。

本次新建分布式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立项文件见附件1。

太阳能是一种可利用的再生能源,是公认的战略替代能源之一,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有新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渔光互补”是一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利用不具备通航、泄洪、军事等目的浅水水产养殖水域进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

这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农业、工业、住宅性用地,只是在原有的水产养殖鱼塘上建设,不仅节约土地,还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值,在发电的同时也不影响水产养殖,提高了经济效益。

从扬州宝应、盐城阜宁已建成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运行情况来看,这种新形式

运行情况良好。

因周围农田环绕,环境较好,灰尘较少,减少了维护次数和难度;光伏

组件在水面上,通风较好,水蒸发带走部分热量,有效降低了光伏组件的温度,提高系

统效率。

光伏电站建设区域较为空旷,应注意防雷措施,水面作业做好防溺水措施,保

障好人员、设备安全。

综上所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形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

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概况

项目建设地位于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六荡、角字荡水面水产养殖区域内,东经:

120.75°,北纬31.10°,厂区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为:

4954.47MJ/m2/a,具有利用太阳能发电较好的条件。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站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田六荡和角字荡,选定站址

区基本以养殖水面为主,站址区交通条件一般,水系较发达。

建设点四周300米范围内无居民住宅等敏感目标。

项目周边概况见附图2。

3、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吴江汾湖高新区石头潭一期20MW渔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规模:

2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占地面积:

650亩;

总投资:

14225.13万人民币;

职工情况:

本项目配置员工8人,不建设食堂、宿舍、浴室。

4、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

本项目占地650亩,总投资14225.13万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内容为装机容量20MW光伏电站的建筑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084.2万度。

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1-2。

表1-2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单项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

主体工程

光伏电池板

(光伏组件)

采用固定安装运行方式,电池方阵的固定倾角28°。

光伏阵列由16个1.2672MW多晶硅光伏组件子方阵组成。

每个子方阵由2个625kw阵列逆变器组构成,每个阵列逆变器组由264路光伏组件组串单元并联而成,每个组串由20块光伏组件串联而成。

逆变器室

36台625kW光伏并网逆变器

电气接入

电站拟以1回35kV专线T接黎里变至莘塔变的联络线后并入电网。

配电房

内含库房、控制室、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资料室、卫生间。

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装机规模

MW

20

主要工程量

土石方开挖

万m3

/

年均发电量

万kWh

2084.2

土石方回填

万m3

/

年均利用小时数

h

1042.1

混凝土

m3

/

静态投资

万元

14000

钢筋

t

/

动态投资

万元

14225.13

建设用地

征地面积

650

单位千瓦静态投资

元/kW

7

临时用地

平方米

2000

单位电量投资

元/kWh

/

工期

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25.13

送出工程投资

万元

400

生产定员

8

项目公辅工程见下表1-4。

表1-4项目公辅工程一览表

类别

建设内容

备注

公用工程

给水

电站周边供水管网取水

/

排水

施工期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对其沉淀后回用

供电

本工程施工用电电源引自场址区附近10kV高压电源,沿光伏电站进场道路布置线路,各标段施工单位由该线路接入各自施工区域。

采暖通风

不消耗燃料,冬季采暖采用电采暖方式。

/

环保工程

化粪池

生活污水采用此装置处理,处理后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

沉淀池

施工期施工废水采用此装置处理,处理后回用

/

5、项目平面布置

本光伏电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境内,邻靠苏同黎公路。

本期建设规模20MWp,采用多晶硅固定式的方阵,占地650亩。

厂内共需建设16座逆变升压子站,1座10kV配电房兼有办公生活功能,内含控制室、开关室、低压配电室、无功补偿室、二次设备室,办公室、值班室、工具资料室、卫生间,建筑面积约390m2。

项目总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3。

6、政策相符性分析

(1)根据发改委《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五项新能源,“太阳能热发电供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利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本项目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项目,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

(2)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和《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是分布式供电及并网技术推广应用,属于鼓励类项目,不属于限制、淘汰类项目。

(3)根据《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太湖一级保护区之内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除外;太湖一、二、三级保护区之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含磷、氮等污染物的项目。

本项目位于太湖三级保护区,项目无氮、磷生产废水排放,不在《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四十五条中禁止、限制类的企业名录内,因此本项目符合太湖流域相关的规定。

(4)根据《关于加强吴江区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内,符合吴江区生态红线区域相关的规定。

(5)根据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关于印发《苏州市吴江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特别管理措施(试行)》的通知,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汾湖高新区田六荡及角字荡,在汾湖高新区(黎里镇)金家坝工业区及芦墟工业区的区域边界内。

本区域禁止类项目为单、双面线路板项目;电子类废弃物处置利用项目;原药生产项目;原糖生产项目;使用传统工艺、技术的味精生产线;主要排放有毒有害工艺废气的项目;轧钢项目;鞋材加工项目;混凝土行业;不在规划区内的铜字加工项目;废油炼脂项目。

区内元荡重要湿地、三白荡重要湿地、白蚬湖重要湿地、汾湖重要湿地、石头潭重要湿地、太浦河清水通道维护区域为生态红线区域,禁止新建工业项目。

本项目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在上述的禁止项目内。

因此本项目符合《苏州市吴江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特别管理措施(试行)》的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评价认为没有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与主要环境问题。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地理位置

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吴江市东南部,位于江、浙、沪交界,紧依上海、杭州、苏州。

距苏州市区40.3公里,上海市区53.3公里,距杭州市区105公里。

东接淀山湖及大观园景区,北连昆山市周庄,南近嘉兴,西连同里古镇,318国道、太浦河和沪苏浙高速公路贯穿其中。

区内湖荡密布,河港交错,水资源十分丰富,一是降水量多;二是河流湖泊多,贮水量大;三是地下水埋藏浅,只有0.3—0.5米。

全境地势平洼,地面高程3—4m(吴淞高程)。

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太浦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

太浦河黎里镇内河宽约120米,平均水深3.5米,主流由西向东,平均流量49立方米每秒。

受黄浦江潮汐的影响,太浦河黎里段有感潮落差约20厘米。

地形、地貌、地质

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区,河汊交织,绝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地形略有起伏。

西北较高,逐渐向东南倾斜,镇郊81.1%地面高程在3.1~3.4米左右,该区地面高程为3.8米左右。

本地区地貌属于新世纪湖泊相沉积平原,太湖流域的虎当平原区。

地质构造比较完整,断裂构造不发育,基底岩系刚性程度低。

第四纪以来,特别是最近一万年以来,无活动性断裂,地震活动少且强度小,周边无强震带通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地震办(1992)160号文,苏州境内50年内超过概率10%的烈度值为Ⅵ度。

从地质上来说,该区域以壤土质的黄泥土和粘土质的青紫泥为主,其次为小粉土,还有少量的灰土和堆叠土地。

地层:

表土层为第四系沉积物,厚度约200m以上,主要为砾石、沙土、淤泥,表土层下为白垩系上统第三系红层。

30m以内浅地基土各土层的岩性和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

染色,主要由粉质粘土杂以房碴土填成,局部可见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变化大。

②粉质粘土:

灰黄──褐黄色,厚0~3.2m,含铁质斑点及植物根须,偶见虫孔,可

塑──软塑,中高压缩性,承载力fk=80~120KPa。

③淤泥质土、淤泥:

灰色,厚1.0~18m,含有机物,流塑,高压缩性,承载力fk=40~60KPa。

④粘土:

褐黄色,厚0~6.0m,含铁锰结核,可塑─硬塑,中偏低压缩性,承载力fk=200~300KPa。

⑤粉质粘土:

灰黄色,厚0~20m,含铁质斑点,具微层理,可塑─软塑,中高压缩性,承载力fk=100~160KPa,夹粉土薄层,局部为互层,呈千层饼状。

⑥粉质粘土:

灰绿色,0~10m,含钙质结核,可塑─硬塑,中偏低压缩性,承载力fk=250~300KPa。

气候、气象

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季风变化明显,春季多东北风,秋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多年平均气温15.8℃,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10.6℃。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16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07.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

多年主导风向为SE,次主导风向为NE。

全年无霜期218天,雾期8天,雪日9天。

主要气象气候特征见表2-1。

表2-1主要气象气候特征统计资料

项目

数值及单位

气候

年平均气温

15.8℃

年最高气温

39.8℃

极端最低气温

﹣10.6℃

气压

年平均大气压

1015.7hpa

霜期

年无霜期

218d

空气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84%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

1016mm

年均蒸发量

1407.3mm

雾况

多年平均雾日数

8d

风向

全年主导风向

SE12%

冬季主导风向

NE10.3%

春季主导风向

SE16.6%

水文、水系

拟建项目所在区位于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属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区,在苏州市的水资源分区中处于淀泖区。

控制灌排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

该区湖荡河网稠密,圩区、半高地、平原三者交错,水流流向不定,是一个水系混乱复杂的地区。

主要河流有太浦河、大窑港、牛长泾、麦盐港、芦墟河、芦墟塘和江南运河港等;主要湖泊有三白荡、元荡、汾湖、南星湖等数十个(其中千亩以上的41个),总称“淀泖湖群”区域内有木瓜荡、杨墅荡、水月荡、邵伯荡、大义荡等水体。

该区主要水源来自东太湖,另有部分水源来自江南运河。

东太湖的出水主要自瓜泾港、三船路、军用线港等通湖诸港。

瓜泾港出瓜泾桥后入运河,会合松陵镇南北诸桥港之水和运河南下之水,经分水墩入吴淞江。

吴淞江东流过程中有部分水量南星湖、白蚬湖、长白荡、白莲湖等淀泖湖群承转后汇入淀山湖下泄归海。

军用线港由海沿槽、直渎港入大浦港,过大浦桥后汇入运河。

运河之水一部分北行至分水墩入吴淞江,主流则经水系中部的大窑港和北大港两路东泄。

大窑港一股在东泄途中会合长牵路来水经南星湖、牛长泾、八荡河、元荡汇入淀山湖。

北大港一股经长白荡、南参荡、元鹤荡、三白荡东泄。

戗港出水一部分东折入横草路至大浦入运河,主流由沧洲荡由沧浦河入太浦河东泄。

(1)三白荡

三白荡在芦墟西北部。

是由北三白、中三白、南三白三个湖荡连缀而成,故名三白荡。

自西北的金家坝、北厍交界的牛长泾塘口起,到东南方向的窑港口,全长5.3公里,三白荡总面积8252亩,湖底平均高程0.4m。

三白荡历史最高水位4.30m(金家坝水文站,1980年),最底水位2.31m(金家坝水文站,1999年),多年平均水位2.89m。

(2)太浦河

太浦河西起江苏省太湖边的时家港,东至上海市西泖河入黄浦江,河道全长57.6km,贯穿江浙沪两省一市,其中江苏段40.8公里。

太浦河河道底宽117—150m,河底高程-5.0—0米,在太湖口建有太浦闸工程。

其中,太浦河在平望大桥以东300米处与京杭大运河交汇。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汾湖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由原本五个行政镇合并成一个镇(汾湖镇),采取一区一镇,区镇合一的行政体系,全区辖48个行政村,4个街道办事处,48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5.3万人,外来人口7.3万人;面积259平方公里。

经济区首期启动区域为318国道以北、建设中的沪苏浙高速公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东共90平方公里的区域。

2012年8月21日,经省政府研究同意,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更名后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面积等不变。

省政府要求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加快研发和转化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

2013年5月,吴江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吴江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汾湖镇更名为黎里镇有关事项的决定》,汾湖镇正式更名为黎里镇。

更名后原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及隶属关系均不变。

黎里镇与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管理体制,更名后的后续衔接和相关事务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黎里镇经济发达,区内目前有内、外资企业2800多家,已经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电子资讯、食品制造等支柱产业。

2014年,汾湖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增长8.8%;工业开票销售收入525亿元,增长4.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4亿元,增长8.4%,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91亿元;新增到账外资2.5亿美元,内资注册资本71亿元,增长41.5%;服务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28.6%,服务业税收6.7亿元,增长4.8%;实现进出口总额13.6亿美元,增长12.3%。

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康力电梯产业园、扬子江海岸药业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永鼎光纤、康普食品等优质项目顺利投产,全年在建超亿元项目30个,总投资超5000万美元重大项目4个,24个入选吴江区2014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5亿元,全年技改投入33亿元,盘活存量土地35宗1154亩。

规模经济支撑明显,28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8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73%。

康力电梯获评“江苏省首批地标型企业”,全年销售超30亿元;销售超10亿元企业达6家,超亿元企业突破100家,以电梯装备、新型食品为代表的主导产业保持良好势头,行业销售增幅达15%以上。

“十一五”期间黎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4%;工业开票销售累计完成1602亿元,年均递增12.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9亿元;累计完成内资注册108亿元;注册外资34亿美元,到账外资11.4亿美元;累计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8.2%。

五年间,黎里先后获评为“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江苏省首批“创新型乡镇”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11年12月,汾湖科创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黎里镇新的中央城区拥有大渠荡、三白荡、元荡、洋砂荡等众多水域,城市依水而建,张扬着水乡特色,特别适宜于居住。

近年来,独岛而居的五星级度假村太阳湖花园一期、二期已建成,由美国佛莱明设计事务所设计的景观湖大渠荡生态公园已全部开放使用,依水而建的湖滨花园正在建设,城市的亮点纷呈,城市的功能日渐完善。

多年来全区绿化投入和面积都很大,近年来地方投资已经超过数亿元,累计至2011年底,仅芦墟绿化面积已达1405万平方米。

黎里镇正全面掀起新一年绿化造林建设新高潮,高起点谋划推进建成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形成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美化升级,有效结合湖泊保护整治规划,加快推进西三白荡景观工程建设,及时启动环湖北路、环湖西路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水面“三网”整治拆除,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向好,一个绿色、生态的环境体系正在形成。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空气质量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G1点引用《吴江市汾湖丰达固废回收处置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G1点南厅村监测数据,为项目西北面方向约2.4km;G2点引用《吴江市汾湖丰达固废回收处置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G3点东湾村监测数据,为项目西北面方向约2.5km。

该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能够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大气环境质量因子现状调查监测见表3-1。

表3-1大气环境质量因子现状调查监测表(mg/m3)

采样地点及编号

分析项目及结果

评价

SO2

NO2

PM10

南厅村

G1

2015-1-15

ND

0.020

0.022

/

ND

0.017

/

0.008

0.013

/

0.007

0.012

/

东湾村

G2

2015-1-15

0.008

0.016

0.027

/

0.009

0.015

/

0.011

0.019

/

0.011

0.014

/

2、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

拟建项目附近水体主要为三白荡,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三白荡规划为Ⅲ类水功能区。

为了解水环境现状,本环评引用《江苏省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中的历史监测数据,监测断面为W1、W2和W3。

监测断面具体情况见表3-2,监测结果见表3-3。

表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

断面编号

河流名称

断面名称

水环境功能

W1

三白荡

芦墟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GB3838-2002

Ⅲ类标准

W2

太浦河汇入三白荡入口处

W3

芦墟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000m

表3-3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汇总表单位:

mg/L(PH除外)

断面

项目

PH值无量纲

SS

COD

氨氮

总磷

石油类

W1

平均值

7.76

17.7

0.181

0.065

0.0325

最小值

7.67

17

0.152

0.057

0.022

最大值

7.84

19

0.201

0.073

0.046

污染指数

0.38

0.89

0.181

0.325

0.65

超标率%

0

0

0

0

0

W2

平均值

7.78

17.7

0.202

0.094

0.033

最小值

7.73

16

0.165

0.061

0.019

最大值

7.85

20

0.259

0.103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