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110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docx

高速公路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技术标书

+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

(XXX合同段)

 

投标文件

(技术文件)

 

投标人:

XXXXXXXXXX单位(盖单位章)

2016年9月7日

目录

1.作业依据1

2.技术路线与作业方法1

2.1技术路线1

2.2作业方法2

2.2.1资料准备2

2.2.2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3

2.2.3外业调绘或转绘3

2.2.4平面控制测量4

2.2.5界址点放样及界址桩埋设5

2.2.6界址点测量7

2.2.7面积量算8

2.2.8勘测定界图9

2.2.9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10

3.成果要点分析10

3.1控制测量10

3.2外业调查10

3.3勘测定界图绘制11

3.4面积测算11

3.5勘界报告11

4.拟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11

4.1拟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1

4.2主要仪器设备清单12

5.后期服务承诺13

5.1质量保证措施13

5.2廉政建设承诺15

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1.作业依据

GB/T14912-20051:

5001:

10001:

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

5001:

10001:

2000地形图图式

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17941-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17796-2009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TD/T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

TD/T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

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

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技术路线与作业方法

2.1技术路线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及放线定桩工作,严格按照《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执行,具体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

图1-1技术路线图

2.2作业方法

2.2.1资料准备

1)资料收集

为确保勘测定界项目顺利实施,应收集勘测定界区域内及周边有测绘资质单位施测的比例尺不小于1:

2000的地籍图或地形图。

此外,还应尽量收集勘测定界区域内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函》、《土地储备函复意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房地产权证、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基本农田保护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附近控制点坐标成果等相关资料。

2)现场踏勘

根据勘测定界范围及用地要求,进行现场踏勘,调查勘测定界区域内的行政界线、地类界线等,用铅笔或彩色笔标绘于工作图上,并了解勘测的通视条件及控制点标石的完好情况。

实地踏勘发现现有图纸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2.2.2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勘测定界坐标高程系统采用甲方提供的控制成果所使用的坐标高程系统,成果提交按甲方要求执行。

2.2.3外业调绘或转绘

1)工作底图

外业调绘工作底图应采用勘测定界区域比例尺不小于1:

2000的地籍图或地形图。

工作底图的地形变动面积超过30%或成图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对勘测定界区域内的地形进行修测或补测。

2)权属界线的调绘与转绘

权属界线的调绘与转绘时,应注意几点:

(1)查阅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有关资料,将用地范围内无争议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并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核实。

(2)土地权属界线的确认需要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下,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委派人员、用地单位委派人员、相关权利人和勘测定界单位人员一道,按照《地籍调查规程》要求执行,共同现场指定界址位置,埋设界址桩,将权属界线调绘到工作底图上并签章认可。

3)土地利用类型及界线的调绘

土地利用类型及界线的调绘,应依据《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利用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形图上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界线,通过外业现场调查及实地判读,将土地勘测定界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界线测绘或调绘在工作底图上,同时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核实。

工作底图与实地不一致的,按变更地籍调查的有关规定处理。

其中,应正确处理可调整地类、撂荒的耕地、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或不符合建设用地管理的疑似建设用地等特殊情况。

4)基本农田范围界线的转绘

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查阅用地范围区域的最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

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基本农田保护块界线转绘在工作底图上,图上确定项目用地占用基本农田的范围、面积。

5)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转绘

如果勘测定界区域项目用地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批准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应将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界线绘制在工作底图上。

2.2.4平面控制测量

1)勘测定界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

(1)土地勘测定界首级控制网可采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GNSS网络布设,若采用传统测量技术布设首级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以下规定:

控制区面积/km2

>10

5~10

<5

<0.1

首级控制等级

四等以上控制网

一级导线(三角)

二级导线(三角)

图根

(2)首级控制点的选点、埋石等按照《城市测量规范》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标准执行。

2)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加密

(1)土地勘测定界平面控制网分为首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各等级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直接利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GNSS网络加密。

(2)根据勘测定界区域已有首级平面控制点的情况,可采用静态、快速静态全球定位系统方法加密下一级平面控制点。

也可采用光电测距导线等方法加密一、二级平面控制网点。

加密各级控制时,应联测3个以上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图根导线测量。

(3)若采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GNSS网络加密时,可根据勘界需求,直接加密施测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点或图根控制点。

(4)控制点的选点、埋石等按照《城市测量规范》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标准执行。

3)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测距导线、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GPS-RTK测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等标准相关规定。

4)控制网(点)观测和计算

控制网(点)的观测和计算按照《城市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等标准执行。

2.2.5界址点放样及界址桩埋设

1)界址点放样方法

界址点是用地相邻界址线的交点。

界址点坐标可由相关单位提供或根据初步设计图及规划用地范围图,图上拟定界址桩位置,并图解获得拟用地界址点坐标;或利用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给定的拟用地界址点坐标。

界址点放样可采用以下方法:

(1)RTK放样。

利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GNSS网络,通过已知的坐标转换参数,采用RTK放样拟用地界址点,埋设界址桩。

(2)极坐标法放样。

以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坐标为已知数据,计算出控制点(或明显地物点)与界址点坐标的相关数据,利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极坐标法放样,并埋设界址桩。

(3)关系距离法放样。

根据初步设计图、规划用地范围图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图上拟定界址桩位置,并在图上量出界址点与邻近现有明显地物点的边长(三条以上),或利用给定的拟用地边界与现有地物的距离夹角等确定界址点的位置,并埋设界址桩。

2)界址桩埋设和类型

界址桩是埋设在界址点上的标志,主要类型有:

混凝土界址桩、带帽钢钉界址桩、喷漆界址桩、木质界址桩。

(1)混凝土界址桩:

用地范围地面建筑已拆除或界址点位置在空地上,可埋设混凝土界址桩。

(2)带帽钢钉界址桩:

在坚硬的路面、地面或埋设混凝土界址桩困难处,可钻孔或直接带帽钢钉界址桩钉入地面。

(3)喷漆界址桩:

界址点位置在永久明显地物上(如房角、墙角等),可采用喷漆界址桩。

(4)木质界址桩:

界址点位只做过度临时设定时,可采用木质界址桩。

本项目采用

(1)类界桩,预制10*10*10CM宽、60CM长的三角形含筋水泥桩,外观有公路标识符。

界址桩埋设时,相邻界址桩之间应尽量通视,相邻界址桩之间的距离,平均长度不超过20米,明显转折点应设置界址桩。

3)界址桩的编号

用地单位的界址桩在图纸上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顺序编号;界址桩编号可用字母J加数字表示,如J1、J2、J3……等。

4)界址点点之记

主要拐点界址点应做点之记。

界址点点之记一式三份,分存用地单位和批准用地机关及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

5)界址点放样检核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用极坐标法或RTK进行界址点测量。

界址点放样检核精度按界址点测量检核的相关规定执行。

2.2.6界址点测量

1)界址点测量方法

界址点测量时,应充分利用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GNSS网,并采用RTK直接坐标法测量界址点。

不具备RTK测量条件时,宜采用极坐标法测量界址点。

有时也可按《地籍调查规程》相关规定采用图解法测量界址点。

(1)界址点测量采用极坐标法时,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

角度半测回测定,仪器对中中误差不得超过±3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30〞;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时,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个别放宽至300m,使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2尺段。

相邻测站应检测不少于一个界址点。

(2)界址点测量采用RTK进行测量时,每个界址点独立测量两次,每次测量间隔不小于2分钟,两次测量较量小于±5cm时取其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界址点精度要求应符合《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标准相关规定。

2)界址点测量误差

采用极坐标法、RTK测量时,界址点测量误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极坐标法、RTK测定的界址点坐标相对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

(2)极坐标法、RTK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原拟地用界址点坐标之差的中误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允许误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3)两相邻界址点间,界址边丈量中误差控制在±5cm范围内,坐标反算距离与实地丈量距离的较差应控制在±10cm范围内。

3)界址点测量检核

(1)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坐标时,作业开始与结束均应对已测点、高等级或同等级已知点进行检测,每个检测点采用极坐标法获取不少于一个观测值。

高精度检查时,平面检测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7cm;同精度检查时,平面检测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5cm。

(2)RTK测定界址点坐标时,作业开始与结束均应对已测点、高等级或同等级已知点进行检测。

检测时,确保RTK接收机配置、仪器高设置等与测量时一致,外业检测每个检测点要求至少观测一个测回。

高精度检查时,平面检测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7cm;同精度检查时,平面检测点位中误差应不大于5cm。

2.2.7面积量算

1)面积量算原则

(1)宗地的地类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执行。

(2)宗地内有不同的地类,须分别计算每地类的面积。

(2)宗地内有若干权属单位,须分别计算其用地面积。

2)面积量算精度

面积量算时,利用勘测定界用地总面积控制用地范围内原不同权属单位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之和,当其相对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

2.2.8勘测定界图

1)勘测定界图编制要求

(1)勘测定界图是利用实测界址点坐标和实地调查测量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型等要素在地籍图或地形图上编绘或直接测绘。

(2)勘测定界图比例尺应与原地籍图或地形图比例尺一致。

若原无地籍图或地形图的比例尺可规定为1:

500或1:

1000;大型工程、管线工程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比例尺可定为1:

2000。

(3)土地勘测定界范图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采用引线(黑色)划在空余处注记。

2)勘测定界图主要内容

包括用地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线、用地总面积;用地范围内各权属单位名称及土地利用类型代号;用地范围内各地块编号及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用地范围内行政界线、基本农田界线等;地上物、文字注记、数学要素等;勘测定界图表示内容可依据项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

其中,文字注记、符号、勘测定界图平面位置精度等,按《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规定执行。

2.2.9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编写要求

(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由勘测定界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编写。

勘测定界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对报告的客观性、完整性等进行审核并签字,并对编写质量负责。

(2)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要求内容要真实、完整。

文字要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应准确。

2)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主要内容

包括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面积表、勘测定界略图、用地红线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等。

3.成果要点分析

3.1控制测量

(1)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和标志的埋设是否符合要求

(2)各种观测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

(3)各类控制点的观测方法、扩展次数及各种限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4)起算数据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平差的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3.2外业调查

(1)权属调查的内容与填写是否齐全、正确。

(2)土地面积汇总表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是否一致。

3.3勘测定界图绘制

(1)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图廓整饰等是否符合要求。

(2)勘界要素的表述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要求。

(3)对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是否合理。

(4)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3.4面积测算

(1)勘测定界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2)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

3.5勘界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含图)是否满足相关技术规范及是实际工作需要。

4.拟投入的人员及仪器设备

4.1拟投入专业技术人员

为了项目能够顺利推进,拟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5名负责项目的具体工作(1名正高级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6名注册测绘师),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结束,人员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姓名

年龄

专业

拟在本项目中担任的职务

技术职称或专业技术执业资格

备注

孔庆勇

49

土地资源管理

项目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曾科

35

测绘工程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李永旭

53

地图制图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刘科

34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汪陵

47

计算机科学技术

方案制定

正高级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包义超

40

国土资源管理

质量检查

高级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杨洪黔

55

测绘

质量检查

高级工程师

 

彭正涛

39

国土资源管理

质量检查

高级工程师

 

张海珍

36

测绘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黎力

35

测绘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杨凯

33

测绘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刘智华

39

测绘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刘华

51

测绘

技术员

高级工程师

 

宋罡

52

测绘

技术员

工程师

 

邓禹

35

测绘

技术员

工程师

 

4.2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其他说明

1

全站仪

LeicaTS06

13台,用于外业数据采集

2

RTK

TrimbleR6、R8

中海达V30

6台,用于外业数据采集

3

手持测距仪

徕卡D2

6台,用于外业数据采集

4

清华山维全息测图系统

EPS2008(勘测定界版)

10套,用于内业制图建库软件

5

台式电脑

HP

10台,用于数据处理

6

笔记本电脑

HP

10台,用于数据处理

7

打印机

HP

5台,用于资料打印

8

绘图仪

HP

2台,用于图件打印

5.后期服务承诺

5.1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服务人员保障

我单位将在项目办理土地手续的全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衔接有关人员。

为办理土地手续提供所需的资料、提供技术服务并协调手续办理过程中各方的关系,确保用地各种手续顺利办理。

2)质量保障体系

我单位已通过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的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单位项目开展将严格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下,参照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及TD/T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建立质量管理的流程,加强对资料的收集处理、外业调查、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检查等工作环节的监管,以保证项目成果的质量。

3)内外业质量保障措施

(1)外业质量保证措施:

①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任外业小组组长,及时协调并解决出现的有产技术质量问题。

同时,为了提高成果质量与工作效率,项目负责人及我单位质检部门成员将跟踪进行技术指导与质量监督,随时解决技术问题。

②组织外业作业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定,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作业。

③开始作业前,对所有使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检查与鉴定。

④项目实施前,将组织项目所有有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技术设计书,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⑤根据有关规范规定组织作业,由质检人员对作业的全过程实行质量检查。

(2)内业质量保证措施:

①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内业整理,包括: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书的编制、勘测定界图的编制、合同要求的其他资料。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书主要包括技术说明、勘测定界表、勘测面积表、土地分类表、勘测定界略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

②由质检人员对成果成图实行100%内业质量检查。

4)检查验收制度

为了保证成果的质量,加强对最终成果质量控制,我单位严格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严把质量关。

“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组织方式,按照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以及TD/T1008-2007《土地勘测定界规程》等相关技术文件执行。

(1)部门检查

作业小组对完成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必须进行自查互查,自查资料应齐全,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作业部门检查,作业部门进行内、外业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作业部门将修改后的数据和检查记录,一并上交我单位质检部门进行内、外业检查。

(2)院级检查

我单位质检部门在作业部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对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和部门检查记录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对检查不合格成果,作业部门应立即查明原因并返工修改,同时要做好修改记录,返工后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须重新经过两级检查直至合格。

(3)验收

我单位汇总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提交甲方组织的相关专家进行验收。

5.2廉政建设承诺

我单位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廉政要求,并郑重承诺:

1)不向招标有关的工作人员赠送礼金礼物、有价证券、回扣以及中介费、咨询费等好处费;

2)不串通报名投标,不弄虚作假,

2)不为招标相关工作人员报销应由相关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

3)不为招标相关人员个人装修住户、婚丧嫁娶、配偶子女工作安排以及出国(境)旅游提供方便或者提供其它好处;

4)不向招标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可能影响公正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宴请和健身娱乐活动;

5)不接受招标人员介绍的与招标项目有关的设备采购、项目分包、劳务等经济活动,不接受招标人推荐分包单位的要求购买规定以外的材料、设备。

我单位将认真履行以上承诺,并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检查,若有违反,由此引起的相应损失由我单位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