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19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docx

九年级下册练习学生用

练习一《诗两首》

 

1、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他的第一部诗集为()。

此诗中表达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诗句为()。

2、《乡愁》的作者是台湾诗人()。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鸟”是一个怎样

的形象?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三、《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的结尾用省略号有何作用?

五、请写出“土地”与“乡愁”的含义。

土地:

乡愁:

六、语言运用。

据说有个国王为了显露自己写诗的“才华”,叫阿凡提来品评他的诗作,阿凡提看了以后规劝国王不要写诗,国王大怒,将阿凡提关进了驴圈,不久,国王又挑了一首得意之作,再给阿凡提品评,阿凡提看了一眼便转身就走,国王喝道:

“到哪里去?

”阿凡提说:

“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不超过10字概括)

 

练习二《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作者,是现代有名的“雨港诗人”。

本诗线索:

二、注音。

锦幛()()蓬蒿()()

荇藻()()蝼蚁()()

灰烬()()蹂躏()()

河堤()()虔诚()()

三、阅读全诗,思考下列问题。

1、“广大的土地”象征。

“残损的手掌”既是,又表明诗人。

2、“象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3、从感情色彩上看,诗的前部分与后部分有什么不同?

4、“那里是太阳,是春”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四、语言运用。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大陆的高中生进行“最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

名次

日本15所高中

学生1303人

美国13所高中

学生1051人

中国22所高中

学生2201人

第一名

父亲

父亲

第二名

母亲

第三名

母亲

第十名

母亲

第十一名

父亲

1、用文字表述上面的调查结果。

日本:

美国:

中国:

2、从这份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建议。

练习三《孔乙己》

一、作者,著名家家家,课文选自,

本文体裁。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羼蘸阔绰颓唐

拭砚亨打折

三、解释下列词语。

阔绰君子固穷

间或拭

绽出营生

格局污人清白

四、阅读下列文段,思考下列问题。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此句怎样理解?

(2)(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一句中,“排”字的运用有何妙处?

(3)孔乙己说:

“回字有四样写法。

”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4)“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中秋过后,秋天是一天凉比一天……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1)“中秋过后,秋天是一天凉比一天。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理解: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3)文章以“乐”写“悲”,这样有什么效果?

(4)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练习四《变色龙》

一、作者,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

剧本。

小说的主人公,俄语这

个词的本意是,用它作姓,有之意。

二、作者以“变色龙”为题,其作用是

本文主旨:

三、注音。

敞()崽()恐吓()()戳()

4、阅读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分别有何作用?

(1)

(2)

(3)

2、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五、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没错儿,将军家的!

’人群里有人说……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1、从故事情节看,选段属于哪个部分?

2、奥楚蔑洛夫有何性格特征?

3、小说中,奥楚蔑洛夫进行了几次表演?

变了几次色?

他变色是为了什么?

4、小说对奥楚蔑洛夫穿军大衣、脱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5、从表达技巧上任选一点对该文段进行赏析。

练习五《谈生命》

一、作者,代表诗作。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骄奢()清吟()

荫庇()芳馨()

怡悦()云翳()

枭鸟()一泻千里()

三、解释下列词语。

清吟:

荫庇:

芳馨: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

1、“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中“新生的力量”指的是:

2、文中说:

“生命象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此处一共勾勒了几幅画面?

说说你对每幅画面含义的理解。

3、文中加点的动词有:

奔腾、怒吼、回旋、起伏催逼、冲倒、一泻千里。

写出这些动词在文中的妙处。

4、文中“啊……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一句中“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的说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练习六《那树》

1、本文作者,体裁,主旨:

二、注音。

倒坍()引颈就戮()

虬须()佝偻()

周道如砥()喃喃()

泥泞()焦躁()

三、解释下列词语:

倒坍

周道如砥

四、那树具有怎样的价值和品格?

最后遭到如何的命运?

五、理解: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形成什么关系?

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六、理解: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圈白森森的骨粉。

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七、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A、痛失参加决赛的资格使她哭得声色俱厉。

B、这次让人痛心疾首的事故本可以不发生的。

C、外面的吵闹使他简直无法读书,他愤愤地往耳朵里塞了点棉花,这就充耳不闻了。

D、会场上大家慷慨解囊,纷纷捐钱捐物赞助这个来自边区的贫困生。

练习七《威尼斯商人》《变脸》

《威尼斯商人》

一、作者,国作家。

本剧按表现形式属,

按内容性质属。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恻隐:

()

庖代:

()

中流砥柱:

()

尊翰:

遍稽群籍:

()

延纳:

钧裁:

()

有例可援:

3、本文的矛盾冲突是

 

《变脸》

一、本文节选自,全剧共场,本文节选的是第场,变脸原指,后来指。

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剧最为著名。

二、本文作者,体裁。

三、本文的矛盾冲突是

四、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道我国体育健儿夺得体育竞赛第一名的消息。

“获得第一”有许多种说法,如“夺冠”。

你能再说出几种来吗?

五、根据诗句判断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①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②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练习八《公输》

一、本文选自,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学派创始人。

《墨子》是一本散文集。

《公输》一文体现墨子“”

的思想主张。

二、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公输盘()不说()郢()诎()

以牒()为械()敝yú()zhì()兔

fù()鱼犀sì()守圉()

三、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吾请无攻宋矣。

’”

1、释词:

文轩犀

敝舆机变

短褐待楚寇

2、写出通假字:

子墨子九距之“距”通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通

公输盘诎“诎”通

3、翻译下列句子。

(1)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虽杀臣,不能绝也。

4、子墨子讲一个“有窃疾”的人的丑行,目的是什么?

楚王挨了骂,为什么还说“善哉”?

四、阅读下列语段,回答: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1、释词:

起于鲁不可谓知类

吾义固不杀人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2、“墨子起于鲁,行十日夜,见公输盘”的目的是,体现了墨子

的主张。

五、课外阅读: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檐息树荫。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

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

“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群下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淂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1、李惠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翻译:

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3、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练习九《孟子》两章

一、孟子,名,字,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后世常以“”并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二、请写出有关孟子的故事、语录各一。

故事:

语录:

3、写出本文的通假字。

四、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得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得道多助”中,“道”指。

3、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

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本文两处运用了排比句,突出强调了“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

性,进而推出了“战必胜”的结论。

C、本文反映了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D、作者写本文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五、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问题。

1、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本文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再举两个例子。

练习十《鱼我所欲也》

一、选自。

二、现在人们常用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来表明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注音:

蹴羹

四、阅读第一段,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这个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中对“心”的解释与之不同的例句是

4、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6、找出本段中的通假字:

五、阅读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面句中加点词注音并释义。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而与之(  )弗得则死(  )

妻妾之奉(   )何加焉()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然后释义。

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通________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通________ (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通________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通________ (   )

3、翻译下列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5、“舍生取义”者在中国历史上一贯受人崇敬,请举出一位因“舍生取义”而令你崇拜的英雄人物,并写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响你的名言。

练习十一《庄子》故事两则

一、选自,《庄子》一书是的著作集,是家的经典之一,庄子是时人,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二、《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三、《惠子相梁》中庄子讲鹓雏的故事,其目的是:

四、《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两人争论的焦点是:

五、惠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

(2)是鱼之乐也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仰而视之曰:

“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固不知子矣。

(4)请循其本。

八、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速去!

”巨伯曰:

“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

”贼既至,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加点的词。

 远:

既:

2、翻译句子:

(1)吾今死矣,子速去!

(2)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

练习十二《曹刿论战》

一、选自,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人所编,是一部名著和名著。

二、注音:

曹刿()又何间焉()辙()

靡()玉帛()夫战()

未孚()未编()

三、找出文中通假字:

四、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又何间焉彼竭我盈

小惠未徧小信未孚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望其旗靡忠之属也

牺牲玉帛小大之狱

肉食者鄙神弗福也

再而衰

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夫战,勇气也。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曹刿请见的原因:

4、曹庄公政治上取信于民的一句话是:

5、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

军事上:

6、下边加点的字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战则请从B、小大之狱C、再而衰D、肉食者鄙

五、“一鼓作气”在文中的意思是,现在常用的意思是。

练习十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选自“讽”的含义:

;“纳”的含义。

二、注音。

昳丽()期年()朝服衣冠()

三、找出文中通假字。

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能谤讥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第三段有一个成语,它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形貌昳丽朝服衣冠

窥镜不若

私我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5、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后,有什么表现?

(用原文回答),这些说明了什么?

6、邹忌向齐王进谏时,为什么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

7、邹忌进谏后,齐王的反应只有“王曰:

‘善。

’”“乃下令……”两个举动,这

反映了齐王是怎样的一个人?

8、选文叙事简洁,善于从侧面暗示。

请你仔细品味下面的语句,简要分析它的

“言外之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9、邹忌劝齐王纳谏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何启示?

练习十四《愚公移山》

一、选自,该文寓意是

二、注音。

仞()惩()匮()迂()荷()箕()孀()始龀()叟()

三、找出本文的通假字。

四、根据课文内容用原句答题。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五、京城氏之子也“跳往助之”说明了什么?

六、解释下列词语。

河阳:

惩:

迂:

平险:

杂然:

子孙:

叩石垦壤:

箕畚:

遗男:

易节:

始一反焉:

穷匮:

感其诚:

厝:

陇断;

七、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去:

距离

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议:

诽谤

C、愿王察之察:

观察

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罢:

结束

2、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

4、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练习十五《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体,又称,亦简称“诗”,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括、、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二、注音。

雎鸠:

窈窕:

芼:

逑:

寤寐:

蒹葭:

溯洄:

湄:

坻:

晞:

跻:

涘:

沚:

三、诵读这两首诗,简要说说它们各自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关雎》:

《蒹葭》:

四、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五、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

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七、楚庄欲伐魏。

杜子谏曰:

“王之伐魏,何也?

”曰;“政乱兵弱。

”杜子曰:

“臣患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魏,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

“自见之谓明。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只划一处)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译文: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成语:

解释: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楚庄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九年级下册语文练习

 

班级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