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1540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doc

密山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教育信息化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普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手段都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省、市有关工作精神,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结合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远景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以服务教育、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和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课程改革为核心,提升教育信息化在实现教育优先发展中的作用。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宏观战略研究和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指导,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化的师资队伍服务,为培养跨世纪创新和创造型人才服务,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二、总体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教育信息中心,构建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为中小学搭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即实现“班班通”工程目标,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2、教育资源建设

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并使其在教学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3、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学科教师队伍。

4、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益。

5、办公自动化建设

建立教育信息网站,实现对外信息发布网络化。

以此为基础构建全市联网的教育系统电子政务(校务)办公体系,实现对教育管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传输,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推进农远工程

加快农村中小学“班班通”进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发挥农远工程的最大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增强管理和决策能力,创设全新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育资源和应用的整合与融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出教育信息化的最大效益,在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

积极筹建教育信息中心,并逐步将其建设成集网络平台、信息发布、资源集成、数据统计、网络教学、远程培训、视频会议、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教育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发挥网络媒体方便快捷的优势,全方位为我市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继续加强学校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

升级学校的网络宽带接入方式,依据学校规模大小和实际需要,全部以10M-100M光纤模式接入互联网,为学校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

建设学校基础网络环境,实现学校所有办公室、教室都能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为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师教学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提供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初步形成数字化校园网络环境。

实施“班班通”工程,积极推进多媒体进课堂;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按照国家标准为学校配备计算机,按照“适时、适用”的原则为学校建设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尽快全面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环境,实现“数字教育”。

2、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教育资源库。

根据国家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密山教育信息网,建设市、县(区)两级教育资源中心和学校管理平台,各学校在使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本地需求并且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定期组织资源评比,有效整合优质资源。

逐步建立起教学资源服务体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中级、高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的要求,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市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针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制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并列入教师考评晋级范畴;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竞赛活动,评选优秀课件、课例、教育技术标兵、优秀教师博客,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支点。

在教育教学上积极鼓励教师探索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信息素养,使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益。

在教育科研上抓好规划、管理、推广三个环节,整体推进相关课题研究工作进程,搞好课题的管理评估,做好课题研究的培训和过程性指导。

5、加快办公数字化建设,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

办公数字化是推进教育管理改革的突破口,是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建成网上办公平台,在教育管理上使文件处理、公文流转、信息查询等主要业务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其次要建成政务信息平台,实现实时发布政务信息,及时受理公众需求,公开接受社会公众投诉等。

三是要建成教育数据统计平台,逐步将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子系统整合为统一标准的动态教育基础数据库系统,为办公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6、加快推进农远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把农远工程各种模式的应用作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结合“班班通”工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设备使用率,逐步形成农远设备会用、用好的良好态势,发挥出农远工程设备的最大效益,尽快实现中小学校多媒体设备进教室,城镇中小学普及交互式电子白板,使中小学校班班都配有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机+电子白板或计算机+平板电视机等),具备电视节目接收、课件播放、网络浏览及互动教学等功能。

7、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建设。

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将决定一所学校的现状,更会左右学校的未来。

校长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把自身发展得更好,把学校发展得更好。

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修培训势在必行。

我们将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外出参观、校长论坛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校长的信息素养,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

四、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于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站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深层次挖掘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和内涵,认清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广大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意识,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2、统筹规划,逐步推进,试点先行,加强管理。

统筹规划,实施逐步推进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涉及很多方面,不能盲目建设。

应结合本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现状,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分年度的推进计划。

加强教育行政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解决突出困难和重点问题;加强与外省、市教育信息化发达地区的交流,根据我市实际发展现状、结合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在发展中不断改进规划,引导我市教育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

试点先行,加强管理。

有针对性的设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试点校,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设立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项目的规划、论证和试点校建设工作,明确任务和责任,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并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并技术加以推广普及,以点带面,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3、强化应用,鼓励创新。

把教育信息化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立足点,鼓励教师走创新之路。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探究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引导教育信息化沿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要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为先导,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规律的研究,逐渐由授课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要在家庭教育方面逐步推进信息化,建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学习型家庭,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地开展教育信息化探索与实践,要以科学的、创新的工作方法来推进教育信息化。

4、加强领导、完善机构。

建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做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机构,对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设备配置、软件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工作进行统筹领导与协调。

各学校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本校教育信息化的日常工作,各学校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定期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形成层层推进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明确信息化工作管理职能,深化信息化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息化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职能、理顺关系。

5、健全机制,科学评估。

强化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完善各项规划和管理制度,完善软硬件建设和设计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加强国标、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的统筹协调,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做好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交换标准和教育从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组织制定,并不断强化标准的贯彻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制定教育信息化评估标准,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评估体系的建立以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质量和效率为根本判断标准,各校应依据《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细则,科学、规范地管理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保证项目高质量完成,项目成果标准化和共享,对业绩突出的学校将给予奖励。

6、加大投入,注重效益。

教育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硬件环境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对上争取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确保计划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设。

三是要设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专项经费,在教育经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使教育信息化投入制度化,常态化。

同时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与管理,努力提高投入效益。

争取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体制。

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特别是向乡镇中小学捐赠设备和教育资源,倡导有关企业和公司以市场运作方式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根据实际现状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经费投入比例,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发挥的效益达到最优化。

7、培养队伍,提高素质,加强监督,安全运行。

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覆盖教学应用、行政管理、技术维护、理论研究的教育信息化队伍。

要为信息技术人员队伍创设更好的工作条件,在任职资格、人员编制、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明确政策支持。

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对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力度。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基层信息化推广带头人。

各学校要制定师生信息能力培训规划,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使师生能不断增长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开展网络教学的绩效考评,激励教师参与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库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和上传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信息化各项应用的使用效果,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宣传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网络道德、健康网络行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创新型人才。

加强信息内容管理,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定期开展全市信息安全检查和态势评估,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基础数据的安全。

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技能,进行信息安全普法和守法的教育。

建立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

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另一方面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全面实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

加强信息安全培训,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人员执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