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1595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 推荐.docx

规模化猪场作业指导书推荐

 

生产流程

扩繁场生产流程图:

测定

保育

分娩

妊娠

配种

后备猪

上市

公猪站

商品猪场生产流程图:

 

上市

保育

分娩

妊娠

配种

后备猪

商品猪配套系杂交生产模式(后期)

祖代AB

♀(Y)×♂(L)

父母代AB×C

♀(LY)♂(D)

商品代CBA

猪场消毒制度

一、目的

规范消毒作业,减少生活区、生产区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二、范围

整个猪场

三、职责

1.猪场场长全面负责消毒工作;

2.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消毒工作;

3猪场全体员工参与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四、工作程序

(一)消毒的范围与时间

1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1号和15号大消毒一次。

2售猪周转区:

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生产区正门消毒池:

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1次,保持有效浓度。

4车辆:

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5更衣室、工作服:

更衣室每周末消毒2次,工作服随换随消毒清洗。

6生产区环境:

生产区道路两侧5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月至少消毒2次。

7消毒池与盆:

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2次,保持有效浓度。

8猪舍、猪群:

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保育、生长舍每周至少消毒2次,冬季消毒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防止腹泻。

9人员消毒:

进入猪舍人员必须脚踏消毒池,手洗消毒盆消毒。

10一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药物灭鼠,平时动员员工人工灭鼠。

夏季做好定期灭蝇灭蚊。

(二)消毒方法

1环境消毒(猪场和外界间的消毒):

先清除环境中的杂物,再用10-20%石灰乳喷洒消毒,被污染处加入2-3%烧碱。

每月一次。

2车辆消毒:

场门口设消毒,用2-3%烧碱溶液,3天更换,水深为1/2轮胎,长度为车轮2周半,运猪和料车用消毒威1:

500倍稀释或0.5-1%过氧乙酸喷雾消毒。

3道路消毒:

每隔2周,用2-3%烧碱溶液喷洒或10-20%石灰乳喷洒消毒。

4场地消毒:

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20%石灰乳喷洒消毒。

5工作人员消毒

更衣室入生产区间的消毒池,选用2-3%烧碱,每周更换1次;

工作人员:

洗澡,更换防疫服、鞋帽采用消毒威400倍浸泡消毒;

猪舍门口消毒池:

选用2-3%烧碱,每周更换1次,工作人员进入须脚踩消毒池;

人员洗手消毒:

猪舍门口洗手盆用0.1%新洁尔灭溶液,工作人员洗手后,清水清洗干净;

6设备用具随时使用随时清洗消毒,非生产性用具(现金等)不准进入生产区。

7空猪舍消毒:

空栏彻底冲洗消毒,一般要求程序是:

打扫卫生→清水冲洗→2—3%烧碱消毒→半小时后进行高压清洗→消毒→干燥3-5天后进猪。

8母猪、公猪、保育和生长肥育猪用消毒威、复合碘、酚类、过氧乙酸等轮流交叉使用,哺乳仔猪对传染因素引起的稀粪,应尽快扫净,擦干净。

(三)各种消毒药的使用

药物名称

配制浓度

使用范围及方法

注意事项

烧碱

2-3%

大门消毒池、道路、环境及猪舍空栏消毒

有强腐蚀性

生石灰

直接用或调制成10-20%石灰乳

道路、环境及猪舍墙壁、地面、污水沟

现配现用,久置易失效

圣百杀

1:

400

饲养场地、设施、运输工具

圣洁

1:

200

饲养场地、设施、运输工具及带猪消毒

圣碘

1:

300

饲养场地、设施、运输工具及带猪消毒

高锰酸钾

0.1%

皮肤、粘膜及深部伤口的冲洗

碘酊

3-5%

皮肤、伤口

酒精

75%

皮肤、注射部位

易挥发

 

五、猪场消毒记录表

猪场消毒记录表

消毒日期

消毒药名称

配制浓度

消毒地点

实施人

猪场防疫制度

一、目的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减少、杜绝疫病的发生,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客户、养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合格的商品猪。

二、范围

整个猪场

三、职责

1.猪场场长全面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2.猪场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工作

3.猪场全体员工参与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四、工作程序

(一)防疫区域划分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

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技术部经理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二)生活区防疫制度

1.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一次消毒液。

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3.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或其它宠物。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或屠宰户、其它猪场、养猪户(家)逗留。

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48小时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6.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三)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2.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3.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毒;生产线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驾驶室。

(四)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必须经过检疫,并在猪场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为无传染病的健康猪,经过清洗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2.出售猪只时,须经猪场技术人员临床检查,无病方可出场。

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猪场疫苗的使用制度

一、目的

为保证疫苗的质量(正确的运输保存)和免疫接种的计划、统一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减少疫苗接种误差和疫苗的浪费。

二、范围

猪场各生产线

三、职责

1仓管负责疫苗的质量(正确的运输保存),疫苗稀释的规范和接种的计划与协调。

2猪场场长全面负责监督免疫接种工作。

3猪场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免疫接种工作。

四、工作程序

(一)疫苗的运输和储存

1、运输

所有疫苗(大肠杆菌四价苗除外)应在8℃以下冷藏条件下运输,液体苗应避免过分震荡。

2、贮藏

疫苗必须按要求进行保存,猪用疫苗大致可分为冻干苗和液体苗,一般冻干疫苗需冷冻保存,液体油苗需2-8℃保存。

由仓管每天(上午2次,下午2次)对储存冰箱温度进行检查.

(二)、疫苗质量的监控

1、进仓前的监控,由仓管负责

疫苗进仓前要检查生产日期,有效期及批号,若发现无标签,标签不清,失效或接近失效的疫苗应及时通知技术部处理;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放疫苗到冰箱的冷藏室或冷冻室保存。

2、使用时的检查,由组长负责

(1)颜色:

病毒性疫苗一般为粉红色,褪色的或变色的不能使用(冻干苗稀释前为淡黄色,稀释后为粉红色,猪瘟除外。

四价苗正常为白色或淡黄色,如变黑则为霉变)。

(2)失去真空:

冻干苗为真空包装,如失真则不能使用。

(3)分层:

冻干苗、液体苗分层则不能使用。

(4)稀释液:

发现内含不能溶解的棉絮状物质为霉苗,不能使用。

(5)各主管负责人在使用时,若发现其他可疑情况应通知生产主管及时处理。

(三)、疫苗稀释

1、细菌冻干苗:

一般的细菌苗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

2、病毒冻干苗:

猪瘟苗用生理盐水稀释。

3、蓝耳、乙脑、伪狂犬苗、四价苗等用专用稀释液稀释。

4、口蹄疫苗、细小病毒苗为液体苗,不用稀释。

5、不同疫苗稀释时要求使用不同注射器、针头;稀释后低温保存,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6、由仓管统一稀释(见统一稀释制度)后发放,领取疫苗后至稀释接种时间越短越好,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

(四)、猪群的健康

1、体弱有病的猪注苗后易发生不良反应,产生的主动免疫力也较低,配种后2周内及临产前2周内的母猪易发生流产、早产,在无疫情时可暂缓注射,但应做好记录,适时补打,防止漏打。

2、注苗前2~3天最好用双微乐、圣能等拌料喂,以提高免疫能力和降低应激。

3、注射细菌、病毒苗前后一周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五、疫苗注射

1、注射用的针筒要求不漏气、不漏水,剂量调节螺旋要准确,注射针头大小合适。

猪只接种疫苗所用针头标准:

猪只类别

规格号

针头长度

7日龄仔猪

7—9号

1.3cm

2—3周龄仔猪

12号

1.3cm

4—7周龄仔猪

12号

2.0cm

8周龄—育肥大猪

16号

2.0cm

后备猪、生产种猪

种公母猪打口蹄疫疫苗

16号

16号

2.5cm

3.8cm

   

2、注射用具必须清洁干净,经煮沸时间不的少于15分钟。

待针管冷却后方可使用,注射用具各部分必须吻合良好。

3、针头更换原则:

种猪一注射器换一个针头,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

每次吸取疫苗都必须换针头或在稀释后的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

每次吸取疫苗都必须换针头或在稀释后的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

注射器内的疫苗不能注入疫苗瓶,避免整瓶疫苗污染。

4、严禁使用粗短针头和打飞针。

如打了飞针或注射部位流血,一定要补一针疫苗。

注射疫苗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只,可用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抢救。

5、注射时间、剂量应按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严格按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执行,免疫日龄最多相差±2天,作好免疫计划,计算好疫苗用量。

6、注射时应适当对猪只进行保定,并对已注苗猪只做好标记,以免漏打或重复注射,注射时要求针头在耳根后缘肌肉处或45℃角插入,这样可避免拔出时疫苗漏出及针头折断。

注射疫苗后发现严重漏出或流血的要补打。

7、两种疫苗不能混合使用。

同时进行两种疫苗注射时,要求分两侧不同部位注射。

8、注射疫苗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只,可用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抢救。

9、用过的疫苗瓶及未用完的疫苗应作无害化处理,如有效消毒水浸泡、高温蒸煮、焚烧、深埋等。

10、由专人负责注射疫苗,作好免疫记录,以备以后查看。

记录需保存一年以上。

附记录表格各类猪群表格不同(样式如下)

新希望沙湾种猪场免疫周报表

第()周

免疫日期

疫苗名称

疫苗来源

生产日期

批号

规格

剂量

天龄

头数

注射人

备注

 

 

 

 

 

 

 

 

 

 

 

 

 

 

 

 

 

 

 

 

 

 

 

 

 

 

 

 

 

 

 

 

 

猪场驱虫制度

一、目的

控制、净化猪场寄生虫,使猪群不受体内外寄生虫的困扰,提高饲料报酬和繁殖水平。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猪场

三、职责

1.养猪事业部技术部负责制定驱虫药物添加方案。

2.兽医技术员负责按技术管理部制定的驱虫药物添加方案在饲料中添加药物。

3.猪场认真执行技术管理部下发的驱虫方案。

四、工作程序

(一)后备猪:

由隔离舍饲养员按本场技术人员要求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进行驱虫。

1.从其他外公司引进一周内驱虫一次。

2.本公司后备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二)成年公母猪:

1.每季度驱虫一次,分别在每年的3、6、9、12月通过饲料添加药物。

2.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由饲养员按兽医技术员的要求配制药物进行驱虫消毒。

3.及时收集驱虫后的粪便,进行生物热堆积发酵(外覆薄膜),防止虫卵扩散。

4保育舍仔猪:

出保育舍前一周驱虫。

(三)体外驱虫:

1.每月对种猪和中大猪带体驱体外寄生虫消毒一次。

2.产房进猪前用1—2%敌百虫等空栏驱虫消毒一次,临产母猪上产床前和当天驱体外寄生虫各一次。

(四)猪场驱虫记录表

猪场驱虫记录表

驱虫时间

加驱虫药的饲料品种

领用含驱虫饲料数量(包)

饲喂使用量(包)

环节主管

猪群药物保健制度

一、目的

确保猪群的健康稳定,有效地控制疫病传播,减少疾病发生,保证生产正常。

二、范围

猪场各生产线

三、职责

1.审批猪场药物保健方案。

2.检查监督猪场药物保健开展工作,并执行奖罚工作。

3.猪场场长:

落实并跟踪保健方案的实施情况.

兽医技术员

1拟定猪群的药物保健方案。

2.落实并跟踪保健方案的执行情况.

3.各生产线:

负责药物保健方案具体操作

四、工作程序

(一)母猪群保健:

1.每季度一次添加药物保健。

2.母猪分娩前1周与产后1周添加药物保健。

  

3.炎热季节母猪分娩时静脉注射100ML甲硝唑,冬季顺产的可以不用。

(二)公猪的保健:

1.每季度一次添加药物保健。

·

2.炎热季节(4-9月份)添加适量的电解多维,VC和VE等抗应激药物,连用5-10天/月。

(三)后备母猪的保健:

1.对新引进的种猪,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和抗应激药,连用5-7天。

(建议采用脉冲式加药)

2.对新引进的种猪坚持规范消毒,一般包括进场时车辆消毒和日常消毒,(带猪消毒一般用刺激性小无腐蚀的消毒药,如氯制剂、聚维酮碘、戊二醛等)各种消毒药轮替使用,每周消毒2次。

3.对新进种猪在猪群稳定后按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四)仔猪:

3日龄内肌注铁剂(富多乐)。

(五)小猪

1.保育舍小猪刚转入1W内和转栏前3-5天添加抗生素和抗应激药。

2.保育舍小猪刚转入生长育肥舍1W内添加抗生素和抗应激药。

(六).生长育肥猪:

经过以上保健后中大猪,根据情况用药,原则上猪群稳定可不用药。

4.7.药物的选择要求根据季节和猪群的健康壮况而定。

猪场药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猪场药物的管理,规范药物的申领和发放。

二、范围

猪场药物仓库和各区(场)药物库房管理岗位

三、职责

1.仓库管理员

2.负责库存药物品种、数量统计和动态库存数量的监控

3.负责制作药物入库、出库的报表的制作和月末盘点工作

4.负责药物的日常发放工作

5.区长或分场场长:

负责各区(分场)药物的申领。

四、工作程序

(一)药物库存管理

1.凡属违禁使用的药物和化学物,一律不准进仓。

2.药物仓库内各种药物、化学物必须分类、分品种按使用说明书保管存放;每个药物品种挂上明显的标志牌,标明药物的名称或药物主要成份;消毒药物及挥发性和腐蚀性大的化学药物不能与其它药物混放。

3.每批药物采购回来要经过申请批准后,凭《药物入库单》验收无误方可进仓,相关的单据要交给财务。

4.仓库保持干净卫生、通风、整齐有序;仓管每周末对药物的库存进行周报填写,发现有快要过期的药物和怀疑或已经变质失效的药物要向技术部或场长汇报。

坚持旧货先用的原则。

每月最后一周周末仓管要认真清点库存药物。

5.各环节主管方能领用药物。

所有药物出仓必须填写《药物领用单》后才能被领取,每周可领取两次,每次不能领取过多药物。

6.凡属受限制使用的药物,必须有兽医主管或场长签名才能出仓。

7.所有药物进出仓必须由仓管员经手,其它人员不得代办。

特殊情况可由场长指定人员代理。

8.仓管员如因违反管理制度或工作不负责任而致猪场生产和公司利益受损的,将追究个人责任。

9.所有物料的存放、出仓入仓的登记都要结合财务和电脑系统(周报表)进行管理。

每月要对药物有效期实行月统计(剩余期限1月、2月、3月),并及时提前一个月对过期药物上报,过期药物要上报作废处理,周清月整杜绝过期药物生产线存在和使用过期药物。

(二)猪舍药物的管理

1.每条线设一个小药房,由线经理负责到猪场药房领药。

2.生长线经理负责药房的发药和药物盘点。

3.主管负责登记所在环节的饲养员每日用药情况,线经理每周要负责统计整个区的用药情况。

4.饲养员不允许到仓库领药。

5《药物入库单》、《药物领用单》、《药物库存周报表》

药物入库单

发货单位:

年月日

品种名

规格

数量

金额

出厂日期

库管验收意见

签名:

场长意见

签名:

备注

药物领用单

年月日

品种名

规格

数量

领用原因

库管签名

签名:

线经理签名

签名:

备注

精液生产、贮存、运输制度

一、目的

规范公猪站按照严格的操作规程进行精液生产,减少次品精液的发生率,确保人工授精所用精液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范围

适用于公猪站及猪场化验室。

三、职责

1.采精员负责采精公猪的调教和采精工作。

2.公猪站化验室负责公猪站所在猪场所有公猪的精液品质检查;化验员负责检测精液的活力和配制精液分量(根据上报代配的母猪数)。

3.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配制稀释液和精液的稀释工作。

4.公猪站实验室负责精液的分装与保存;

四、工作程序

(—)公猪的调教

1.后备公猪在8月龄开始采精调教。

先调教性欲旺盛的公猪,另一头隔栏观察、学习。

2.挤出包皮积尿,清洗公猪的后腹部及包皮部,按摩公猪的包皮部。

3.诱发爬跨:

用发情母猪的尿或阴道分泌物涂在假母猪上,同时模仿母猪叫声,也可以用其他公猪的尿或口水涂在假母猪上,目的都是诱发公猪的爬跨欲

4.上述方法都不奏效时,可赶来一头发情母猪,让公猪空爬几次,在公猪很兴奋时赶走发情母猪,也可采取强制将公猪抬上假台畜的方法。

5.公猪爬上假母猪后即可进行采精。

6.调教成功的公猪需要连续采精3次,隔天采一次,以巩固其记忆,形成条件反射。

对于难以调教的公猪,可实行多次短暂训练,每周4~5次,每次15~20分钟,调教成功以后,每天采一次,连采3至5次。

如果公猪表现任何厌烦、受挫或失去兴趣,应该立即停止调教训练。

7.注意:

在公猪很兴奋时,要注意公猪和采精员自己的安全,采精栏必须设有安全角。

无论哪种调教方法,公猪爬跨后一定要进行采精,不然,公猪很容易对爬跨假母猪失去兴趣。

调教时,不能让两头或以上公猪同时在一起,以免引起公猪打架等,影响调教的进行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采精

1.采精杯的制备:

先在保温杯内衬一只一次性采精袋,再在杯口覆一层过滤纸,用橡皮筋固定,要松一些,使其能沉入2cm左右,制好后放在37°C恒温箱备用。

2.在采精之前先剪去公猪包皮上的被毛,防止干扰采精及细菌污染。

3.将待采精公猪赶至采精栏,挤出包皮积尿,用0.1%KMnO4溶液清洗腹部及包皮部。

4.用清水洗净,抹干。

按摩公猪的包皮部,待公猪爬上假母猪后,用温暖清洁的手(有无手套皆可)握紧伸出的龟头,顺公猪前冲时将阴茎的"S"状弯曲拉直,握紧阴茎螺旋部的第一和第二摺,在公猪前冲时允许阴茎自然伸展,不必强拉。

充分伸展后,阴茎将停止推进,达到强直、“锁定”状态,开始射精。

射精过程中不要松手,否则压力减轻将导致射精中断。

(注意在采精时不要碰阴茎体,否则阴茎将迅速缩回。

5.出现乳白色精液出现时开始收集,直至公猪射精完毕(阴茎变软,停止抽动)时才放手,注意在收集精液过程中防止包皮部液体或其他如雨水等进入采精杯。

6.采精完毕立即登记《公猪采精登记表》。

7.下班之前彻底清洗采精栏。

8.采精频率:

成年公猪(18月龄)每周二次,青年公猪(8—17月龄)每周一次,最好能固定每头公猪的采精频率。

(三)精液品质检查

1.检查项目与方法

整个检查过程要迅速、准确,一般在5~10分钟内完成,以免时间过长影响精子的活力。

精液质量检查的主要指标有:

精液量、颜色、气味、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畸形精子率等。

1)精液量后备公猪的射精量一

2)般为150~200毫升,成年公猪为200~600毫升,称重量算体积,1克计为1毫升。

3)颜色正常精液的颜色为乳白色或灰白色。

如果精液颜色有异常,则说明精液不纯或公猪有生殖道病变,凡发现颜色有异常的精液,均应弃去不用。

同时,对公猪进行检查,然后对症处理、治疗。

4)气味正常的公猪精液具有其特有的微腥味,无腐败恶臭气味。

有特殊臭味的精液一般混有尿液或其它异物,一旦发现,不应留用。

并检查采精时是否有失误,以便下次纠正做法。

5)密度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它是用来确定精液稀释倍数的重要依据。

正常公猪的精子密度为2.0~3.0亿/毫升,有的高达5.0亿个精子/毫升。

检查精子密度的方法常用以下两种:

A、用精子密度仪测量法:

它极为方便,检查时间短,准确率高。

若用国产分光光度计改装,也较为适用。

该法有一缺点,就是会将精液中的异物按精子来计算,应予以重视。

B、红细胞计数法:

该法最准确,但速度慢,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用不同的微量取样器分别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精100微升和3%的KCl溶液900微升,混匀。

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上放一盖玻片,取少量上述混合精液放入计数板槽中。

在高倍显微下计数5个中方格内精子的总数,将该数乘以50万即得原精液的精子密度。

6)精子活力精子活力的高低与受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有较大的关系。

因此,每次采精后及使用精液前,都要进行活力的检查,检查精子活力前必须使用37℃左右的保温板预热:

一般先将载玻片放在38℃保温板上预热2至3分钟,再滴上1小滴精液,盖上盖玻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精子活力一般采用10级制,即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视野内作直线运动的精子数,若有90%的精子呈直线运动则其活力为0.9;有80%呈直线运动,则活力为0.8;依次类推。

新鲜精液的精子活力以高于0.6为正常,稀释后的精液;当活力低于0.6时,则弃去不用。

7)畸形精子率畸形精子包括巨型、短小、断尾、断头、顶体脱落、有原生质滴、大头、双头、双尾、折尾等精子。

它们一般不能作直线运动,受精能力差,但不影响精子的密度。

公猪的畸形精子率一般不能超过18%,否则应弃去。

采精公猪要求每两周检查一次畸形率。

每份经过检查的公猪精液,都要登记《公猪精液品质检查记录》,以备对比和总结。

.

2.《五周四次精检法》

1)首次精检不合格的公猪,7天后复检。

2)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天后采精,作废,再隔4天后采精检查。

3)仍不合格者,10天后再采精,作废,再隔4天后作第四次检查。

4)经过连续五周四次精检,一直不合格的公猪建议作淘汰处理,若中途检查合格,视精液品质状况酌情使用。

3.不合格公猪或精液的处理办法

1)各猪场实验室经精检发现精液不合格的公猪绝对不可以用于配种;

2)公猪站发现不合格的精液一律作废,不得用于生产。

(四)精液稀释

1.精液稀释液的配制

常用稀释剂配方:

保存天数

3

3

类型

BTS

KIVE

葡萄糖(g)

3.715

6.000

柠檬酸钠(g)

0.60

0.37

碳酸氢钠(g)

0.125

0.12

EDTA钠(g)

0.125

0.37

氯化钾(g)

0.075

0.075

青霉素(g)

0.06

0.06

链霉素(g)

0.1

0.1

蒸馏水加至(ml)

100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