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165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docx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

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

(1)取拌好的沥青混合料,秤取一个试件所需用量(约1200g)。

(2)预热试模及套筒,将试模装在底座上。

按四分法取料装入试模内。

用插刀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弧面。

(3)插入温度计,检查混合料温度。

(4)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置于击实台上,将压实头插入试模,开启开关,击实锤从457mm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

(5)击实一面后用同样的方法击实另一面。

(6)击实结束后,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计算试件高度。

如高度不符合要求,试件作废,调整试件的混合料数量,使高度符合(63.5+1.3)mm的要求。

(7)卸去套筒和底座,冷却至室温后,用脱模机脱模,在室温下静置过夜供试验用。

2、试述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步骤

(1)将试件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湿。

标准马歇尔试件30-40min,大马歇尔试件45-60mm。

同时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也放入水槽中达到同样温度。

(2)将压头从水槽中取出,擦拭干净,连同试件一起安在加载设备上。

(3)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好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

(4)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时,将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好。

(5)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50+5mm/min。

传感器自动记录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存入计算机。

(6)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的时间不得超过30s。

3、简要写出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

(1)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

(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3)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优选1-3组不同矿料级配。

(4)对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拌合混合料,制作马歇尔试件。

(5)确定理论最大密度,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进行马歇尔试验。

(6)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1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7)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矿渣膨胀试验等。

(8)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交材料品种、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4、简要写出SMA改性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流程

(1)材料选择、试验

(2)选择初始级配,以4.72mm(公称最大粒径≤9.5mm时为2.36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中值及中值±4%三个档次,设计3组配合比。

(3)选择初始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

(4)分析VMA、VCA,确定设计级配。

(5)对设计级配变化沥青用量做马歇尔试件。

(6)分析VV、VFA等,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7)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查稳定度、流值。

(8)进行各种配合比设计检验。

(9)确定配合比、沥青用量。

5、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

(1)计算初步配合比

(2)提出基准配合比(3)确定试验室配合比(4)换算工地配合比

6、简要写出基层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1)材料试验

(2)按5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样品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分别为3%、4%、5%、6%、7%(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至少进行3个不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中间、最大剂量(4)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剂量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5)按最佳含水率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6)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7)计算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8)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R≥Rd(1-ZaCv)(9)工地实际采用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剂量多0.5%-1.0%(10)选定水泥剂量

7、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使用范围

(1)坍落度法:

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2)韦勃稠度试验:

适用于干稠性水泥混凝土,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塑性混凝土(3)扩展度法:

适用于坍落度220mm以上的大流动性的混凝土拌合物。

8、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浸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约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插捣底部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头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3)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合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立即垂直的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超过2.5min(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件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5)同一次拌合的混凝土拌合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做第三次试验(6)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以mm计,结果精确至5mm。

9、EDTA滴定测水泥或石灰含量

(1)准备标准曲线

(2)

10、请简述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含水率试验步骤

(1)取洁净干燥的铝盒,称其重量m1,精确至0.01g。

取约50g试样,经手工木锤粉碎后放在铝盒中,尽快盖上盒盖,尽量避免水分散失,称其重量m2,并精确至至0.01g。

(2)对于水泥稳定材料,将烘箱温度调到110℃;对于其他材料,将烘箱调到105℃。

待烘箱达到设定温度后,取下盒盖,并将盛有试样的铝盒放在盒盖上,一起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需要的烘干时间随试样种类和试样数量而变化。

(3)烘干后,从烘箱中取出盛有试样的铝盒,并将盒盖盖紧(4)将盛有烘干试样的铝盒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然后称铝盒和烘干试样的质量m3,精确至0.01g。

11、试述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1)制备高径比为1:

1的时间,每组试件,小试件不少于6个,中试件不少于9个,大试件不少于13个

(2)把试件按标准养生方法进行7d养生(3)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拉力机(4)将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擦拭表面可见水,秤取试件质量m(5)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h(6)将试件置于路面材料强度试验机的升降台上,进行抗压试验。

加载速率1mm/min。

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N)(7)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w(8)计算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Rc。

12、简述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

(1)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2)选择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3)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0.25-0.5mm的细砂,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顶面边加压边旋转,使细砂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面积。

(4)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5)将带有试件的侧性变装置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6)预压:

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接触。

第2次卸载后等待1min,然后将千分表的短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7)回弹形变测量:

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等分,作为每次施加的压力值。

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预定基数增加一级。

施加第1级荷载(预定最大荷载的1/5),待荷载作用达1min时,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同时卸去荷载,让试件的弹性形变恢复到0.5min,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卸去荷载,卸载后达0.5min时,再记录千分表的读数,并施加第3级荷载。

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荷载下的回弹形变。

13、简述灌砂法检测压实度的试验操作过程

1)准备试验仪器。

2)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3)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4)选一块平坦表面,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的面积。

5)将基板放在平坦的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要考虑粗糙表面砂的质量。

6)沿基板孔凿洞,并将洞内所材料取出称重。

7)灌砂:

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砂不流时,关闭开关,并称取灌砂筒内剩余砂的质量。

8)计算试坑内砂的质量。

9)测定试样的含水量。

10)计算试坑内材料的湿密度、干密度以及压实度。

14、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灌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15、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lmL。

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lg。

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

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⑤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16、压实度的含义

对路基与路面基层的压实度是工地实际达到的土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测得的最大土密度的比值。

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17、环刀法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准确至0.1g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将下层扰动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入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入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⑤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试样挖出⑥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⑦擦净环刀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⑧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w

18、环刀法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

①如为湿润的砂土,试验时不需要使用击实锤和定向筒。

在铲平的地面上,细心挖出一个直径较环刀外径略大的砂土柱,将环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上,用两手平稳地将环刀垂直压下,直至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约2cm时为止②削掉环刀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③在环刀口上盖一块平滑的木板,一手按住木板,另一手用小铁锹将试样从环刀底部切断,然后将装满试样的环刀反转过来,削去环刀刃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④擦净环外壁,称环刀与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⑤自环刀中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19、3m直尺测平整度的步骤

测点选取:

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①当为施工过程检测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②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

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ocm)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③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

 测试要点:

①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②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③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④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调》(JTJ071-98)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计算: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20、连续式平整度仪法测平整度

(1)选择测试路段路面测试地点,同3m直尺法。

(2)将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3)在牵引汽车的后部,将平整度的挂钩挂上后,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拧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

如检测设备中某项仪表发生故障,即停车检测,牵引平整度仪的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

21、简述用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的步骤

1)准备试验仪器:

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并在车后轴加放加劲小梁1根,刚性承载板1块、路面弯沉仪2台,千斤顶1台等2)根据需要选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要均匀,不得有杂物。

3)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

4)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于水平状态。

5)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6)在承载板上安放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7)安放弯沉仪,将两台弯沉仪的测头分别置于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在分表对零或其它合适的初始位置。

8)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0.05Mpa,稳压1分钟,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1分钟,将指针对零或初始读数。

9)测定土基的压力-变形曲线,用千斤顶加载,采用逐级加载卸载法,用压力表或测力环控制加载量,荷载小于0.1Mpa每级增加0.02MP,以后每级增加0.04Mpa左右。

每次加载至预定荷载后,稳定1分钟,立即读取两台弯沉仪百分表数值,卸载至0,待稳定1分钟后,再次读数,每次卸载后面分表不再对零。

当回弹变形值超过1毫米进,即可停止加载。

10)计算各级荷载的回弹变形和总弯形。

回弹变形(L)=(加载后读数平均值-卸载后读数平均值)*2,总变形量(L')=(加载后读数平均值-加载初始前读数平均值)*2。

11)测定总影响量a,最后一次加载卸载循环结束后,取走千斤顶,重新读取百分表初读数,然后将汽车开出10米以外,读取终读数,两只百分表的初、终读数差之平均值即为总影响量。

12)在测定地点取样测定含水量。

13)在紧靠试验点旁边适当的位置,用灌砂筒或环刀法测定地基的密度。

14)计算回弹模量。

22、简述贝克曼梁法测定回弹弯沉的试验步骤

1)准备BZZ-60或BZZ-100测试车、5.4米或3.6米贝克曼梁(使用3.6米贝克曼梁要进行支点修正)、百分表、温度计等。

2)检查并保持测试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是否良好,轮胎内气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并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度。

3)在测试路段内布点,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

4)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轮隙中心前方3-5厘米处。

将弯沉仪调平,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

5)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着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

表针反向回转,待表针转稳定后读取终读数。

6)测点弯沉值的计算,测点回弹弯沉=(初读数-终读数)*2。

当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厘米时且路面温度超过(20±2)℃范围时,回弹弯沉要进行温度修正。

23、手工铺砂法测构造深度  

  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x30cm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镭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24、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板块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x300mmx50mm)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试验仪具 1)车辙试验机:

2)恒温室:

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3)台秤:

称量15kg,分度值不大于5g。

试验方法:

(1)测定试验轮压强[应符合(0.7±0.05)MPa],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

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二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

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

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4)结果计算①从曲线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精确至0.01mm。

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

②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

(5)报告:

①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至少平行试验3个试件。

变异系数小于20%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原因,并追加试验。

25、根据“评定标准”规定,可以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性能测试的方法有哪些?

并简述各方法的测试原理

①摆式仪法:

测定指标为摩擦摆值BPN,测定原理为摆式仪的摆锤底面装一橡胶滑块,当摆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摆时,滑块面同试验表面接触。

由于两者间的摩擦而损耗部分能量,使摆锤只能回摆到一定高度。

表面摩擦阻力越大,回摆高度越小(即摆值越大)。

②铺砂法(手工铺砂法或电动铺砂法):

测定指标为构造深度TD(mm),测定原理为将已知体积的砂,摊铺在所要测试路表的测点上,量取摊平覆盖的面积。

砂的体积与所覆盖平均面积的比值,即为构造深度。

③摩擦系数测定车,测定路面横向力系数:

测定指标为横向力系数SFC,测定原理为测试车上安装有两只标准试验轮胎,它们对车辆行驶方向偏转一定的角度。

汽车以一定速度在潮湿路面上行驶时,试验轮胎受到侧向摩阻作用。

此摩阻力除以试验轮上的载重,即为横向力系数。

26、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步骤

1、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钢板上,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3、在插捣顶层完毕后,将捣棒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坍落后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每次需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27、简述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标准养生方法

标准养生是指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规定标准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强度增长的过程。

(1)试件从试模内脱出并称重量高后,放入塑料袋内。

试件装入袋后,将袋内空气排净,将包好的试件放入养护室。

(2)标准养生温度为20+2℃,标准养护湿度为≥95%。

试件放在铁架或木架上,间隔10-20cm。

(3)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养生时间为7d,最后1d浸水。

对弯拉强度、间接抗压强度,水泥稳定材料类养生90d,石灰类养生180d。

(4)养生最后一天,将试件取出,观察边角有无磨损,并量高称重。

然后将试件浸泡于20+2℃的水中,使水面在试件上约2.5cm。

28、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分项工程质量等级如何评定?

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

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复评分值的90%计算。

29、叙述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有哪些测定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1)射线法:

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使用,以快速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

(2)离心分离法:

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以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

此法也适用于旧路调查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用此法抽提的沥青溶液可用于回收沥青,以评定沥青的老化性质。

(3)回流式抽提仪法:

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用量检测使用,以评定施工质量,也适用于旧路调查中检测沥青路面的沥青用量。

但对煤沥青路面,需有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的原始测定数据。

(4)脂肪抽提器法:

适用于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以评定拌和厂产品质量,此法也适用于旧路调查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

30、压实度的评定及评分

K=k-ta/√ ̄n*S≥K0

路基、基层和底基层:

K≥K0,且单点压实度Ki全部大于等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当K≥K0,且单点压实度全部大于等于规定极值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2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

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度应点点符合要求,且样本数不少于6个。

沥青面层:

当K≥K0且全部测点大于等于规定值减3个百分点时,评定路段的压实度合格率为100%:

当K≥K0时,按测定值不低于规定值减1个百分点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K

31、厚度的评定及评分

XL=X-ta/√ ̄n*S

当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则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来计算合格率;当厚度代表值小于设计厚度减去代表值允许偏差时,相应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

沥青面层一般按沥青铺筑层总厚度进行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2~3层铺筑时,还应进行上面层厚度检查和评定。

32、数字修约的计算法则

4舍6入5考虑,5后非0则进1,5后为0看奇偶,5前为奇则进1,5前为偶则舍去

33、石灰土底基层在验收时,应试验检测哪些内容?

有哪些检测方法?

压实度灌砂法

平整度3m直尺法

厚度钻芯

强度7天抗压强度试验

1、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答:

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

称取装人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可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

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

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

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γ。

答:

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

②在储砂筒中装人砂并称重,并将灌砂简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