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165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docx

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世界

1、水里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很小很小的生命体,它产被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水、泥土里,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6、海洋中的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7、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

瓜果上的毒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发霉变馊的食物……这些都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

虽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但是可以发现物体上的毒斑慢慢扩大,皮肤逐渐发炎馈烂,病毒感染的人群起来越多,病情越来越重,食物变质逐渐腐烂等。

2做酸奶

1、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2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自制酸奶要注意的事项:

(1)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放太久。

(2)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3、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4、细菌的特点:

(1)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有三种形态:

杆菌、球菌、螺旋菌。

(3)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4)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5、细菌的功与过:

功(好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有用的):

(1)生产腐殖质(苹果从树上掉下、腐烂、细菌分解、变成腐殖质)

(2)生产新食物(果酒、泡菜)(3)生产药品(4)生产塑料餐具

过(害处。

对人类或大自然无益的):

有的细菌会致病,如会传染感冒等疾病。

6、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4)注意清洁卫生。

3馒头发霉了

1、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2、霉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丝状、棉絮状等。

3、食物和其它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4、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5、防止食物和其它物品发霉的方法?

(1)真空包装;

(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6、霉的功与过

功(好处):

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害处):

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它物品变质。

有的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如霉变的食物。

7、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不但生产出能治病的青霉素,还利用其他的霉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多种抗生素。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人体和其他的很多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大多数的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3、人体的骨骼、肌肉、血液、皮肤、脂肪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4、动物、植物、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统称为“生物”。

5、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细胞也是有生命的,它会繁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

7、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8、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9、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他发现软木薄片上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长方形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10、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

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1、人类对的地球形状的认识和探索从古至今就没有停止过。

2、古代印度人认为:

大地是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3、古代中国人认为:

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大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4、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使古人作出了别一种猜想。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

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5、亚里士多德的猜想:

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6、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

进港船只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船只总是出港船只的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据此人们猜测……地球是球形的。

7、由于相信地球是球形的,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8、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了。

10、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1、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12、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13、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他说:

“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14、地球赤道周长:

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

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

510067866平方千米。

2地球的表面

1、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深浅不一的沟壑,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

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

2、地图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蓝色表示水,绿色表示、平原、森林,黄色表示山地、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3、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面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

4、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使获得的图片更清晰、更精确。

5、地球表面的形态有:

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沟壑、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溶洞等。

3地球的内部

1、科学家们早就想钻孔探测地球的内部结构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14千米,如果把熟鸡蛋比做地球,就连蛋壳也还没能钻透呢!

2、但是科学家还是用其他的方法打探到地球内部的一些秘密:

他们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的——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3、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

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构成。

把地球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4、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构成的。

5、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发生折射的不同推测出来的。

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等我们去研究。

6、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5千米。

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

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

7、地壳下面是地球的中间层,叫做“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层。

8、地核:

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为3480千米。

4火山和地震

1、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2、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3、地表下面,越深温度越高。

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形成岩浆。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

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火山。

4、为研究火山活动而献身的科学家,是法国火山学家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

他俩在1991年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

5、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和城市。

6、火山喷发也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能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

7、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zhězhòu),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8、地震也是地球上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9、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近8万人死亡或失踪。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造成1484人死亡和312人失踪。

11、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是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它构思巧妙,当地震发生时,朝着地震的方向龙嘴里的小球就会掉到下面的蟾蜍的口中,这样主河以确定地震的方位了。

现代的地震监测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

12、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子、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13、地震发生时会有什么样的预兆?

井水水位变化、动物行为异常、不寻常的微波、大地变形、瓦斯泄漏、出现地光等奇异现象。

14、地震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房屋倒塌、财产损失、人畜伤亡、传染病等。

5地表的变迁

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高的山脉。

2、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

3、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却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

同时人们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4、鱼龙,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的海洋霸主。

5、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6、沈括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就阐述了关于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精辟见解。

他考察雁荡山时注意到地质作用的存在,认为河流对地表有巨大的改造作用。

他还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在远古时代是海滨,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7、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8、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9、海边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而形成的。

10、火山湖口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11、风蚀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在些巨大的岩石会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物体的热胀冷缩等作用下就会使岩石破碎,经过侵蚀的过程最后变成沙子和泥土。

12、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13、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14、人类的哪些活动能改变地表?

产生了什么影响?

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这些都能改变地表。

它们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妨碍水循环、影响气候、造成自然灾害。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一、通过研究蜡烛的变化,认识物质的两类基本变化

1、蜡烛加热时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由固体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硬凝固成为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3、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4、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的表现为性质改变,如生鸡蛋加热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有的颜色发生变化,如树叶的颜色由绿变黄或变红;有的出现了发光发热现象,如点燃火柴;有的产生了气泡,如盐酸滴在石灰石上,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通过动手实验,在观察、研究中判断所做实验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型

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人一个生鸡蛋。

发现蛋壳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新物质。

2、压扁饮料罐。

是饮料罐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

3、在碱水中倒人少量白醋。

碱块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别的物质。

4、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看见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

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

5、将白糖加热至溶化。

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白糖会变成褐色或黑色,说明白糖已经生成了别的物质。

2铁钉生锈了

1、想想看,你在哪里见过铁锈?

答:

厨房里切过咸菜的刀,没有洗净的铁锅,锄过地的铁锄、铁钉、铁撮子等工具,江边的铁船等。

2、铁制品生锈的部分叫做铁锈,它是暗红色疏松的物质,容易脱落。

3、铁钉在有空气、有水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铁接触酸、碱、盐等物品也容易生锈。

5、带一些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答:

没有生锈的铁制品是银白色、有光泽、很坚硬的,生锈的铁制品是暗红色、没有光泽、很疏松、易脱落的等。

5、化学家们证明:

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另外,光有水也不会使铁生锈,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块铁放在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并不会生锈。

只有把铁放入含有氧气或二氧化碳的水里,铁才会生锈。

6、铁锈又松又软,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得更快,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还有不少原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等。

7、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等,不锈钢也能防锈,是因为在里面添加了其他金属。

3变色花

1、像白醋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2、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3、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4、你若有呕吐的经历,就会感到胃里有酸水;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就因为胃和肌肉产生了酸性物质。

5、你吃未熟透的柿子时,会感到有涩味;你用肥皂洗手时会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含有碱性物质。

6、橙子、西红柿中有维生素C,蔬菜中含有叶酸,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7、农田、果园中施用的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8、做面包用的小苏打是碱性物质。

9、家用清洁剂大多是碱性物质。

10、用紫甘蓝做试剂。

(1)将紫甘蓝(约50克)撕成小碎块,装人厚的透明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人半杯温水(约50℃至60℃)。

(3)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

(4)将紫甘蓝汁倒人小烧杯中。

11、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

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12、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亡。

13、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来改良土壤。

4洗衣服的学问

1、洗衣服时,不管我们选用哪种洗涤用品,目的都是为了使污物发生变化,溶解到水中,从而除去衣物的污物。

2、在做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的实验时,实验条件保持一样的是:

污物的大小、水量的多少、洗涤用品的用量、揉搓时的力量,不一样的条件是:

洗涤用品。

3、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这是因为碱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擦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服也就洗干净了。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1登月之旅

1、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

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3、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米之间。

4、月球像地球的卫士一样绕地球环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5、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登月计划,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3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以每小时40000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

3天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离开指挥舱,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

阿姆斯特朗激动地说: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6、当月亮神秘的面纱被撩开后,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到100℃,最低可达零下170℃,有趣的是,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7、你想去月球旅行吗?

设想一下,去月球旅行要做哪些准备?

答:

应该准备氧气和水,穿密封的和有防辐射功能的太空服,还应带上对讲机等通讯工具。

2太阳系大家族

1、太阳系由太阳和围绕它旋转的一群天体组成,如果把太阳系比作一个家庭,太阳就是一家之主。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着自己运动。

3、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做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4、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5、用儿歌记住太阳、地球、月球是怎样运行的。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

6、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运动关系图。

7、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倾斜。

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上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的半球就处于冬季。

8、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南半球均受太阳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更斜则为冬季;而当地球绕太阳转到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

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倾斜着身休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

9、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

在两个一样的信封中分别插人温度计。

一个平放,一个斜靠着,都放在阳光下。

过几分钟观察温度计刻度的差异。

答:

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能,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

10.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

11、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

目前,我们已知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

12、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3、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是海王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距离地球最远的是海王星。

14、概括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因此看起来比其他恒星更大更亮。

与其他恒星一样,太阳是一颗充满燃烧气体的火球。

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5500℃,中心温度达到1500万℃。

科学家们认为太阳已经存在了46亿年,并且还能够继续燃烧照耀50亿年,然后灭亡。

到那个时候,它会慢慢褪色,缩小成一个烧烬了的黑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

15、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

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它们到太阳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越远,周期越长;距离越近,周期越短。

序号

行星名称

运行周期(公转)

时间单位

1

水星

87.97

2

金星

224.70

3

地球

365.26

天(约为1年)

4

火星

687

5

木星

11.86

6

土星

29.5

7

天王星

84

8

海王星

164.8

3看星座

1、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这些恒星因为离我们太远,才会看上去是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星星。

2、在天空中选择几颗特别的星星组成一个特别的图形,建立一个“我的星座”。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的图形。

古代人发挥想象,常用神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星。

5、在星座中,北斗七星的斗柄是大熊长长的尾巴,斗勺的四星是大熊的身躯,另外一些较暗的星构成大熊的头和脚。

6、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运转,斗柄指东是春季,斗柄指南是夏季,斗柄指西是秋季,斗柄指北是冬季。

7、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处,这就是寻找北极星的方法。

8、不同季节夜晚的星空是不一样的。

一个地区所能观察到的星座,有一半只能在夏季看到,另一半只能在冬季看到。

9、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10、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

实际上一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

11、太阳是银河中的一颗恒星。

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在太空中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旋涡。

4探索宇宙

一、望远镜

1、起初,我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太空,后来,望远镜的出现让我们能看得更远。

几百年来,用望远镜观测太空的技术不断更新,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宇宙深处。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亲手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3、空间天文望远镜能够看到更远、更清楚的宇宙景象。

著名的空间天文望远镜有哈勃太空望远镜、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4、射电望远镜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它揭示了光学望远镜无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

5、你知道哪些天文望远镜?

答:

(l)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

(2)天文台的光学望远镜;(3)哈勃太空望远镜;(4)射电望远镜。

二、运载火箭

6、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更想冲出地球,飞向宇宙探个究竟。

冲出地球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实现了。

7、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

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

8、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逐级加速的多级火箭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出来的。

三、航天器

9、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

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将人们带进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探索更加遥远的宇宙深处。

10、“先驱者10号”于1972年升空,1983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太空探测器。

2003年1月22日人们接收到它的最后一次信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