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1722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贫困退出实施办法附件4--12--16.doc

附件4:

贫困退出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一、贫困户退出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贫困家庭常住人口数。

指贫困户本年度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贫困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该项指标值大于当年国家脱贫标准得满分,小于等于当年国家脱贫标准不得分。

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

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包括受雇于单位或个人、从事各种自由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福利。

经营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是全部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红利收入、储蓄性保险净收益、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租金净收入、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

转移净收入计算公式为:

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包括政府、非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转移的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惠农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报销医疗费等;住户之间的赡养收入、经常性捐赠和赔偿以及农村地区(村委会)在外(含国外)工作的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带回的收入等。

转移性支出,指住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

包括缴纳的税款、各项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经常性捐赠和赔偿支出以及其他经常转移支出等。

2.有安全住房。

原有房屋应达到住建部2009年印发的《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中“A、B”级标准。

新改造房屋应达到住建部2011年印发的《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标准。

无论原有房屋或新改造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都应达到7度以上。

“有安全住房”得满分,“无安全住房”不得分。

A级标准:

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未发现危险点,房屋结构安全。

A级标准要点为: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2.墙体:

承重墙体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

非承重墙体可有轻微裂缝;3.梁、柱:

梁、柱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4.楼、屋盖:

楼、屋盖板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板与梁搭接处无松动和裂缝。

B级标准:

结构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个别结构构件处于危险状态,但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基本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B级标准要点为: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保持稳定,无明显不均匀沉降;2.墙体:

承重墙体基本完好,无明显受力裂缝和变形;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无松动、脱闪现象;3.梁、柱:

梁、柱有轻微裂缝;梁、柱节点无破损、无裂缝;4.楼、屋盖:

楼、屋盖有轻微裂缝,但无明显变形;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轻微裂缝;屋架无倾斜,屋架与柱连接处无明显位移;5.次要构件:

非承重墙体、出屋面楼梯间墙体等有轻微裂缝;抹灰层等饰面层可有裂缝或局部散落;个别构件处于危险状态。

“C、D”级标准属于危房。

C级标准:

部分承重结构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C级标准要点为: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尚保持稳定,基础出现少量损坏;2.墙体:

承重的墙体多数轻微裂缝或部分非承重墙墙体明显开裂,部分承重墙体明显位移和歪闪;非承重墙体普遍明显裂缝;部分山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松动、脱闪现象;3.梁、柱:

梁、柱出现裂缝,但未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个别梁柱节点破损和开裂明显。

4.楼、屋盖:

楼、屋盖显著开裂;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明显裂缝,个别屋面板塌落。

D级标准:

承重结构已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

D级标准要点为:

1.地基基础:

地基基本失去稳定,基础出现局部或整体坍塌;2 .墙体:

承重墙有明显歪闪、局部酥碎或倒塌;墙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普遍松动和开裂;非承重墙、女儿墙局部倒塌或严重开裂;3.梁、柱:

梁、柱节点破坏严重;梁、柱普遍开裂;梁、柱有明显变形和位移;部分柱基座滑移严重,有歪闪和局部倒塌;4.楼、屋盖:

楼、屋盖板普遍开裂,且部分严重开裂;楼、屋盖板与墙、梁搭接处有松动和严重裂缝,部分屋面板塌落;屋架歪闪,部分屋盖塌落。

3.无因贫辍学学生。

“无”得满分,“有”不得分。

4.有安全饮水。

农村安全饮水标准是:

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24项常规检测指标,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20-40升,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

“有”得满分,“无”不得分。

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加”得满分,“未参加”不得分。

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参加”得满分,“未参加”不得分。

7.家庭主要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

“参加”得满分,“未参加”不得分。

二、贫困村退出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贫困发生率。

反映本村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

村贫困发生率=(村贫困人口数÷村人口数)×100%。

村贫困发生率小于等于5%得满分,大于5%不得分。

该项指标为“否决指标”,即村级贫困发生率仍在8%以上的,不论总分值是否在80分以上,该村均不认定为脱贫村。

2.有通乡镇的硬化路。

指贫困村有通往所在乡镇的沥青路或水泥路。

有一条及一条以上得满分,没有不得分。

3.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有安全饮水的贫困户÷贫困户总数)×100%。

安全饮水概念参照“有安全饮水”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4.通动力电的自然村比率=贫困村通动力电的自然村数÷贫困村全部自然村数。

动力电指有用于生产的三相动力电。

对于大电网无法延伸的甘南州玛曲县等部分贫困村的自然村,配备了柴油发电机等方式解决动力电问题的视为通动力电。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5.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

有安全住房概念参照“有安全住房”指标解释。

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有安全住房的贫困户÷贫困户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有安全住房的贫困户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起点值但小于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起点值)÷(目标值-起点值)]×权重。

6.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有”得满分,“无”不得分。

7.有互助资金协会(社)。

“有”得满分,“无”不得分。

8.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学前三年在校幼儿数÷3-5岁学龄儿童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入园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起点值但小于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起点值)÷(目标值-起点值)]×权重。

9.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标准化村卫生室参照卫生部门相关标准,卫生室建筑面积在60㎡以上,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配备乡村医生。

“有”得满分,“无”不得分。

10.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

指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等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简称“乡村舞台”。

有”得满分,“无”不得分。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贫困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贫困村农村常住人口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参合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起点值但小于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起点值)÷(目标值-起点值)]×权重。

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户籍人口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参保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3.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参加培训比率=(接受了培训的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人数÷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培训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三、贫困县退出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1.贫困发生率。

反映本县贫困人口占比的指标。

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数÷农村人口数)×100%。

贫困发生率小于等于4%得满分,大于4%不得分。

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依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公布的当年和上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当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可支配收入增幅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3.未脱贫的贫困村占行政村比率=(县(区)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数÷县(区)行政村总数)。

贫困村指2013年全省建档立卡的6220个贫困村。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大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小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小于脱贫起点值但大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脱贫起点值-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权重。

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比率=(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行政村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5.饮水安全贫困户比率=(有安全饮水的贫困户÷贫困户总数)×100%。

安全饮水概念参照“有安全饮水”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6.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通动力电的贫困村的自然村数÷贫困村的自然村总数)×100%。

动力电概念参照“通动力电的自然村比率”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覆盖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7.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有安全住房的贫困户÷贫困户总数)×100%。

有安全住房概念参照“有安全住房”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有安全住房的贫困户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起点值但小于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起点值)÷(目标值-起点值)]×权重。

8.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率=(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贫困村÷贫困村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覆盖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9.贫困村互助资金协会(社)覆盖率=(有互助资金协会(社)的贫困村÷贫困村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覆盖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0.贫困户占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比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实施易地搬迁的所有农户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比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1.贫困村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贫困村学前三年在校幼儿数÷贫困村3-5岁学龄儿童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入园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起点值但小于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起点值)÷(目标值-起点值)]×权重。

12.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毕业班学生数/(该年级小学一年级时在校生数+上年级休学后复学至本年级学生数+转入学生数-本年级休学学生数-本年级死亡学生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巩固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县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县域农村常住人口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参合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4.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

标准化卫生室概念见“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指标解释。

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有标准化卫生室的贫困村÷贫困村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覆盖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5.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覆盖率=(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的贫困村÷贫困村总数)×100%。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概念见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指标解释。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覆盖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6.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户籍人口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参保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17.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参加培训比率=(接受了培训的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人数÷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总数)×100%。

该项指标是区间得分指标,计算方法为:

培训率实际值小于等于脱贫起点值不得分,大于等于脱贫目标值得满分,大于脱贫起点值但小于脱贫目标值,得分计算方法为[(实际值-脱贫起点值)÷(脱贫目标值-脱贫起点值)]×权重。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