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208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doc

事业单位改革总结

目前,励家镇共有事业单位11家(包括中小学校、卫生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9人。

近年来,依据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中央及省、市、县关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示精神,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1997年7月开始,我市在古港镇试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依据“积极推进、竞争上岗、因乡制宜、减员减负”的原则,合理设置乡镇政府内部机构,建立事业单位法人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联绩计酬,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得到了省委副书记胡彪同志的充分肯定。

1997年12月,原国家教委将我市列入全国教育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998年12月,我市推行的中小学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三制”改革,即目标管理制、教师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被评为湖南省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1999年,我市澄潭江镇逐步推行以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人事管理事业化、财政管理企业化的新路子。

2000年,我市在全市完成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全市所有的事业单位都成为独立的法人,承担独立的法人责任,完善了事业单位的法人体制。

随后,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我市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市直部门和各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推开,拉开了我市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新的一幕。

二、结合特点,多头铺开

依据省、市指示精神,根据自身特点,我市采取符合自身事业发展要求的改革办法。

1、全面规范事业单位运行体制

2002年我市出台《浏阳市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采取以下措施对乡、镇事业单位进行改革:

一是精简事业机构;二是理顺事业机构管理体制,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基本思路,逐步建立适应乡镇主体经济、农村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三是精简人员编制,减轻农民负担;四是确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五是调整乡镇学校布局,优化乡镇教师队伍结构。

同时,通过创业安置、鼓励辞职、停薪留职、自谋职业、返回归队、后勤脱钩、工人改编、学习培训、到龄退休、提前退休、提前离岗等形式,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2002年的事业单位改革,全市乡镇事业单位由519撤并为352个,分流人员664人,具体分流途径是:

提前退休116人,提前离岗休息385人,自愿辞职及自谋职业36人,创办经济实体50人,充实基层6人,合办企业16人,学习培训4人。

按照社会办事业的指导思想,我市在事业社会化方面迈开了坚定的步伐。

卫生系统于2001年在文家市镇医院率先推行股份制改造,触及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两个打破,两个分离,两个建立”,即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打破所有制界限,将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职能与医疗分离,将卫生监督、卫生执法与技术服务、卫生监测等分离,建立起浏阳医疗卫生新体制。

市旅游局对所属旅行社和旅游学校也实行了人员身份和产权两项置换,实现了社会办事业的格局。

2、深入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我市教育系统和广播电视局全面推行了聘用制,实行公开招聘、签订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亲属回避及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单位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

教育系统的改革措施主要是:

一是以“双聘制”为轴心,即对中小学校的教师(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和聘任合同制,利用聘用合同确立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利用聘任合同确立单位与个人的岗位工作关系;二是以实行“三个代表”为主线,即实行教师

资格制度,实行教师职务制度,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

广播电视局实行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运行机制,在全系统各单位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整个系统分解为局机关、浏阳电视台、浏阳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浏阳国安广电宽带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国安浏阳宽带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浏阳市广播电视广告信息有限公司、浏阳市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全面实施政企、政事分开和分级分类管理,所有职工都解除身份,与单位签订聘任合同,人事档案关系全权委托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管理。

为确保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全面推行,我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全面开展了档案委管和人事代理业务。

目前,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共有1300余人,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了档案委管的单位共有99个。

同时,我市于2001年成立了人事参议仲裁委员会,全面负责人事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对新的体制下的人事矛盾进行依法调解处理,保证了改革的稳定推进。

另外,市里面成立了增人计划领导小组,实施《增人计划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员进出实行了宏观调整。

再次是改革职称工作,推行初级职称公开评定和技术岗位竞聘工作。

在卫生系统2001年首次推行公开评定初级职称,在中医院等单位实行了岗位竞聘,高职低聘。

3、努力改革事业单位分配制度

市日报社冻结档案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制,取消一切补助,用作实绩考核奖励,实绩考核奖励根据不同岗位目标任务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对采编部门和人员,突出稿件和报纸质量要素,对经营单位和员工,突出经济效益要素,对行政后勤部门,突出服务和质量要素。

市广播局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收入分配制度。

市规划局也实行按绩定酬的动态分配机制,全面实现绩效挂钩。

总之,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我市各行业各部门已逐步铺开,正向纵深发展,按照中央指示,我市新的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即将全面启动,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创事业单位改革的全新局面。

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的实践与思考

阜阳市人事局

我市在全面实施乡镇机构改革中,为推动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干部职工心理承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等不靠,克服困难,积极探索,认真推行了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截止到2008年10月,全市乡镇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了聘用制,5262名乡镇事业单位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

下面,就我市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等几点意见。

一、主要做法

在推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中,我们本着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积极稳妥的工作思路,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平的原则,认真实践,不断总结完善,保证了聘用制的平稳推行。

1、抓住机遇,推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

2000年年底,我市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启动,通过调整部局、精简机构和人员,优化组织结构,对职能弱化、经济和社会效益低下的

事业单位予以撤消,对业务相似、职能相近的“七站八所”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大力精简事业单位机构,按照“减人、减事、减支”的原则,重新核定了乡镇(办事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

通过改革,乡镇(办事处)事业单位由改革前的平均14个左右减少到6至7个,全市共减少1611个,这就会为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任制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在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中,对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专门作出规定,要求新设立的事业单位全面实行聘用制,并将其作为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验收的一个主要项目。

2、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积极推行聘用合同制。

多年来对这件事说的多,做得少,更没有经验。

为了把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推行好,我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

我市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大体上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组织竞争上岗。

我市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精简率一般在70%左右,因此人员竞争上岗十分激烈。

在组织竞争上岗过程中各县市区都严格按照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文化考试、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程序进行。

做到公开、公正,上岗合理,下岗服气;第二步对竞争上岗胜出人员实行聘用制。

多数县市区在实施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过程中,按照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聘用办法和细则,对聘用程序、聘用合同、岗位职责、考核奖惩、辞聘、解聘及聘用期限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对上岗人员逐人签字了聘用合同,建立起单位和被聘人员之间的聘约人事关系。

3、强化监督,实际阳光操作。

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竞岗、聘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了四严五公的原则,即严格程序、严格条件、严格纪律、严格政策,公开、公正、公平、公论、公示,实行阳光操作。

在竞岗、聘用过程中,一方面请县、乡纪检人员、乡镇人大代表、村组代表、农民代表,对竞岗、聘用的人员的考试考核、民主测评、聘用决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另一方面,坚持公示制度,竞岗、聘用人员的名单向社会公示;考试考核的情况向社会公示;民主测评情况向社会公示;拟聘人员及岗位职责向社会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做到公平、公正。

4、坚持无情分流,有情操作。

由于我市乡镇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多,安置难度大,各县市区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未聘人员坚持无情分流,有情操作,探索了多渠道、多途径安置乡镇事业单位示聘人员的办法。

对符合退休条件的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对一部分具有大专、中师以上文化程度的未聘人员,通过参加考试考核合格的,转岗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对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乡镇人员给予政策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对辞职人员,抓好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皖办发[2008]28号文件明确规定的五项优惠政策逐项落实。

据统计,全市自2000年实施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以来,妥善分流安置乡镇事业单位未聘人员13905人,没有出现严重事故和大面积上访事件,从而保障了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平稳实施。

5、强化聘后管理,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后,强化聘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我市多数县市区规定,对已聘用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实行严格的考核管理,末位淘汰。

对工作开拓性不强,不出成绩又无过失的聘用人员,根据聘用有关规定和程序随时解聘,空出的岗位重新进行竞争上岗。

对年度考核两次不合格的人员不予继续聘任;对严重失职的人员予以解聘。

市及各县市区人事局还重点加强对乡镇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的鉴证工作,加强人员聘用争议案件的受理、调查和仲裁工作,切实为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6、打破传统录用,新进人员公开招聘。

从2002年开始,我市乡镇事业单位对新进人员全部

实行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优胜劣汰。

招聘采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乡镇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情况,每年由县市区人事局统一组织安排,严格按照计划申报、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考核、拟定人选、进行公示和办理聘用手续等程序进行。

二、主要成效

通过近四年的努力,我市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归纳起来,实行聘用制度带来了五种新的变化。

1、转变了思想观念。

乡镇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后,单位职工从过去传统观念的“单位人”变为新型的“社会人”,从过去的“要我学,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学,我要干”,制度改变,观念更新。

目前,在全市基层乡镇广大事业单位职工中已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共识,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2、创新了用人机制。

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建立,以及公开考试择优聘用、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等用人制度的实行,彻底改变了旧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加快了事业单位职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转变,由“固定人”向“合同人”转变,职工对单位的依赖关系被打破,工作和职务的终身制被打破,聘用制度的推行和完善,促使乡镇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不断竞争和持续激励的用人机制。

3、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

通过推行聘用制,乡镇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和综合素质得到优化。

通过竞聘上岗,乡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平均年龄普遍降低,站(所)长8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许多专业技术人员经过激烈的竞争找到了适合本人专长的工作岗位,个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一大批素质素质较高,有技术专长的人员通过竞聘,走上了乡镇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为乡镇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持。

4、转变了工作作风。

这次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是一次影响大,震动大,涉及面广的改革,一方面强烈冲击了“铁饭碗”和“官本位”意识,另一方面强化了上岗人员的责任感和危机感。

全市乡镇事业单位上岗人员签定聘用合同后,工作责任心大大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主动做好本职工作,深入下去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忧排难,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5、促进了乡镇民主政治建设。

在推行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过程中,各地充分实行民主,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在组织竞岗和实行聘用工作中,各地将岗位设置、报考资格、竞聘条件和程序等,在乡镇公开栏内予以公布,考试、考核和整个竞岗、聘用过程在群众和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对拟聘用的人员组织由各方面干部群众参加的民主测评,充分让干部群众参与,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乡镇民主在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加强。

三、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市乡镇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由于我市事业单位整体改革相对滞后,市及县(市、区)直事业单位大部分还没有实行聘用制,这在客观上对乡镇事业单位聘用制的进一步巩固有直接影响,同时乡镇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聘期内管理、聘期满后的续聘

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

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需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二是需要政策上的配套改革,例如人才流动制度、工资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未聘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制度的改革。

随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

人事部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中要求,用2至3年的时间,在事业单位全面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再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正规化、规范化的聘用制度。

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抓住当前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运作,逐步在事业单位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聘用管理新机制。

1、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抓好三个到位。

首先是各级人事部门抓好思想认识的到位。

搞好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学好学透中组部、人事部有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解决好思想上的各种模糊认识,形成事业单位不实行聘用制不行,不抓紧实行也不行的共识,依靠思想认识上的到位,增强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是组织领导要到位。

各级人事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纳入人事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的位置,按照国家人事部的要求,分步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三是改革宣传要到位。

2000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务院转发了《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人事部下发了《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有关问题的解释》,人事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宣传这些政策,强化舆论造势,形成改革氛围,让人们了解政策,消除疑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2、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行聘用制度。

在事业单位建立聘用制度是一项新的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必须在初中逐步摸索,在改进中加以完善。

抓好试点是推行聘用制的有效方法,按照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可以选择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的文化、教育、卫生、城建等行业,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稳步推进。

在抓试点的具体过程中,重点抓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竞争上岗、签订聘用合同和未聘人员安置四个环节。

3、严把进口,畅通出口,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人员新陈代谢机制。

按照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制度,并实行人事代理。

今后,凡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考核、择优聘用,新聘用人员必须先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到有关部门办理合同签证和人事代理手续,然后才能核准编制、核发工资。

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人员新陈代谢机制,从制度上规范人员出口,主要是做好解聘和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真正畅通出口,保证事业单位充满生机和活力。

4、突出重点,配套推进,保证事业单位聘用改革制积极平稳推行。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建立事业单位新的用人机制的关键。

在实施事业单位改革中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对推行条件成熟的,抓紧推行,一步到位。

对尚不具备条件的,要抓好试点,摸索经验。

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事业单位的体制、机构、工资、社会保险、人事仲裁等方面的改革,因此,在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的同时,还必须注重配套改革的整体推进。

篇二: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

**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编办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省、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精神,协力推进,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事业单位分类工作顺利进行。

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

我县共有事业单位xx0个、事业编制xxxx名,其中,纳入分类范围的事业单位xx0个、事业编制x5xx名。

纳入分类的事业单位中,全额单位2x1个、事业编制名,差额单位个、事业编制45x名,自收自支单位个、事业编制70x名。

截止目前,已完成了x04个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x0%,达到了市上提出的“已分类事业单位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x0%”的进度要求。

已分类事业单位中,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x7个,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7x.2%;公益二类事业单位7个,占拟分类事业单位总数的1.x%。

2.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一步改善。

通过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扎实推进、权责清单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合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等各项工作,政府各部门职能得到有效转变,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规划,加强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强化,减少了对事业单位微观事务的管理,事业单位法人

自主权得到加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同时,在充分调研、反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规范乡镇机构和驻地站所工作的意见》,乡镇“五办一室”和“一站一所四中心”的管理等到有效加强,理顺了乡镇机构和站所管理体制,有力推进了规范化建设。

x.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更加规范。

结合行业体制改革和职责任务调整,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

整合了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将原县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站整合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撤销了职能任务弱化的市场建设中心洛门市场管理所,按照组建不动产登记管理机构的要求组建了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要求,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在县外资扶贫项目中心加挂了县精准扶贫中心牌子,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与综合服务服务中心加挂了精准扶贫工作站牌子,有力保障了重点、中心工作顺利开展。

4.编制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按照“控总量、优结构、保重点、促发展、增活力”的要求,全面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坚持“动态调控、余缺调剂”的原则,加强编制的动态管理,重点从长期空缺、职能弱化的调剂调剂了多名编制,充实到教育、卫生、环保等民生重点领域和任务繁重的单位,有力加强了社会事业发展急需部门的工作力量,有效保障了公益事业用编需求,优化了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编制使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5.分类改革配套政策推进取得新成果。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

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需要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共同推进。

今年,在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工作顺利推进的基础上,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开拓创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职业年金制度破冰前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有益的探索,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和登记管理制度不断改进,这些工作不但有力推进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和实施,而且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工作取得实效,早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水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打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二、主要做法

1.稳妥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按照分类方案,采取“三审定案”的方法,分四个阶段稳妥完成了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工作:

一是初审阶段。

各主管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提出本单位及下属事业单位类别划分初步意见,与县编办充分沟通协商后上报。

为了加强对分类工作的指导,县编办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多次深入到执法局、建设局、交通局、财政局等单位,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有力促进了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研究复审阶段。

县编办对对各单位上报的初步意见汇总、整理后,对照《**县事业单位分类目录》进行反复论证、认真审核,与省、市事业单位分类结果进行了逐一核对,按照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成熟一批、批复一批的工作要求,提出了第一批事业单位拟批复分类意见。

并就第一批事

业单位拟批复分类意见向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单位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三是会议审议阶段。

筹备召开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就我县第一批事业单位拟分类结果进行了审定,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根据会议审议意见,对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意见进行了修正后,再次向领导小组成员征求的意见,形成了我县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的具体意见。

四是发文批复阶段。

事业单位类别确定后,由县编办确定了x名责任心强、业务精干、工作细心的同志专门负责第一批事业单位分类意见批复文件拟制、印发工作。

目前,发文批复工作已全面完成,并按要求将分类意见批复文件向市编办进行了备案,共拟制、印发文件54个、x00多份。

2.坚持事业单位类别划分标准。

坚持以社会功能为根本标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依据,不附加其他条件,严防生产经营类向公益服务类挤、公益服务类向行政类靠的倾向;坚持根据职责和特点,细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对完全符合某一类型的,直接确定期类型,兼有不同类型特征的,按主要职责和发展方向确定其类型;坚持“三个不突破”,即不突破原有机构总额,不突破原有编制总额,不突破原有财政负担,单位提出的分类意见不得突破原有机构总额、编制总额,不得增加财政负担;坚持精简效能的原则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继续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工作,及时调整任务不饱满、长期缺编单位的人员编制充实到民生重点领

域和任务繁重的单位,对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合并设置,对职责单一、规模较小、工作任务不饱和的予以整合,对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能撤销的坚决撤销,不能撤销的,重新界定职能,理顺关系,合理设置。

x.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

把制度建设作为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重中之重,立足机构编制工作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

通过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激发事业单位活力,确保公益目的实现。

一是根据《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运行办法》,建立机构编制联席会议机制。

凡是在人员调动(招聘)中,涉及大额编制的使用审批,由县编委主任主持,召开由县委办、政府办、组织、编制、监察、人社、财政等部门参加的机构编制联席会议,共同研究,互相监督,切实增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管合力。

二是建立乡镇站所规范化管理机制。

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和驻地站所规范化管理的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能定位、隶属关系、设岗定员、岗位职责、人事管理等方面,对进一步规范乡镇站所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切实形成了管理层级规范、隶属关系清晰、充满活力的乡镇干部管理新常态。

4.统筹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我们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抓,在人员力量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选调负责心强的同志充实到事改办,加强了事改办工作力量。

在工作中,通过将分类改革工作与其他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篇三:

事业单位2012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事业单位2012年度安全工作总结二oo四年以来,我局在县政府、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机关事业保险办和市机关事业保险局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工作水平”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