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210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doc

六上数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位置

教后反思:

文本对话引起我对教材的进一步解读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休整,孩子们上学的欲望空前高涨。

许多学生早已在家里完成了第一单

元的预习。

从教学前测来看,只有个别学生存在下列问题:

1、写数对时,行与列的位置正

好写反;2、数对没有打小括号。

还有不少学生提早开始完成弹性化作业,其中一位学生在

练习中遇到这样一题:

设计一幅图案在方格中涂色,并用数对表示出涂色方格的位置。

(如

方格图)

她困惑:

要用数对标出方格,横轴和纵轴上的数据是否应该标在每格的中间?

为什么书上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中有的题目数字标在格子中,而有的题目数字又标在点上呢?

孩子们的困惑促使我在备课时解读教材例1与例2的区别?

通过研读,发现例1是用数对

确定教室里实际座位的问题,所以它的示意图行与列的起始数据都是1,数对所表示的结果

是一个位置。

例2是用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所以方格纸上行与列的起始数据是0,数

对所描述的结果是点的位置。

第一课时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测中发现练习4第2小题许多学生画成了五边形,所以在教学时要前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

中的两个词——“依次”和“封闭”。

“依次”是指依照字母的顺序连接;“封闭”则要

求将最后一个字母e与起点字母a相连。

此题正确结果应该是五角星。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感觉有两处较难推进: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课前考虑到学生对此知识可能有些回生,所以特别在复习中通过一

道文字题帮助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

但学生普遍反映以前没学过。

到例1教学中,请学生

根据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再次表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时仍旧困难重重。

2、2/11×3为什么计算时可以写成(2×3)/11呢?

许多学生会算,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可见在课前文本对话时,绝大多数学生的对话成效仅止步于机械套用法则的层面。

果然,

课堂上仅极个别学生能够讲明算理。

有的学生回答“3=3/1,所以2/11×3/1,分子相乘的

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这种回答其实是将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了统一,但却

并未从算理的角度进行阐述。

还有一位同学是这样想的:

2/11×3=2÷11×3=2×3÷11=6÷11=6/11。

他巧妙地利用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推导出

计算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第二课时

教学反思: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灌输式教学。

对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在1/5×1/4的列式过程及直

观示意图中,学生并未得到理解,感觉结论的得出是老师强制性灌输的。

而这对于分数乘

法应用题的学习却十分重要,所以下次再教时应在这部分教学中多花功夫。

2、数形结合困难。

1/5×1/4为什么得1/20?

示意图与算式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绝大多数

学生即使阅读文本也没能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示意图,采取数形

结合的方式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使学生不仅掌握方法,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三课时

教学反思:

别看是一节练习课,其实学生需要掌握的新知识点还真不少,所以应突出重点。

其次,对于分数乘法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大小会有怎样的规律,应引导学生从分数乘法的意义来理解。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总结的结论学生才记得更牢。

同时,因为教材中缺乏相应的练习,所以教师应设计补充习题,以便学生及时进行巩固与反馈。

第四课时

教学反思:

教材上的一句话“分数混合混合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有必要用一节课来完成吗?

通过实践证明,不仅有必要,而且相当必要。

首先,因为使用新课标教材的学生计算能力与以往学生相比明显下滑。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况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教师教学力度不够;二是学生练习力度不够。

新题标教材中很难找到单纯计算例题的身影,它常常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完数量关系,正确列式的基础上才能再来进行计算教学,所以重点常常不那么突出。

而且新课标教材大量使用情境图等,所以练习题量大幅减少。

有的计算题后的练习不是按例题对应设计相应习题,而是综合练习,所以在每一课时完成后可供学生使用的练习题量也明显减少。

其次,五下所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最后结果能约分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而分数乘法则应该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

许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下列错误:

1×3/4=1又3/4;2/5×3/4=8/20×15/20,因此及时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学很有必要。

第五课时

教学反思:

因为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性约分计算,因此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仿佛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在本课的教学中,乘法的分配律是主要任务。

我在课堂教学中,将乘法分配律按正、反两种应用形式分别讲解。

如(a+b)×c=ac+bc,我是用形象的箭头来表示“分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而ac+bc=(a+b)×c,我则是用“提取公因数”来讲解,提早渗透初中代数相关知识。

通过形象的比喻及有针对性地练习,从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不错。

但对于个别学困生仍需加强个别辅导。

学生周记中有一篇写到相关内容,觉得对今后教学有益,现附在此处:

第六课时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到底应该向学生强化哪种方法教学效果最佳”是近几年来我一直苦

苦思考,但却又长期困扰的问题。

我曾经以线段图为分析数量关系的主要方法。

因为其形象直观,又能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每次教学中,我都在黑板上板书标准线段图。

在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效仿。

但标准作图很耗费时间,且学生作图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师批阅带来巨大麻烦。

我曾经以写乘法数量关系式为主要方法。

每次上课前总拿出一组关键句子,请学生先找单位“1”,然后根据其说出乘法数量关系式。

作业中也要求学生无论是列乘法或除法算式前都必须先注明乘法关系式,然后才能列式计算。

但发现强化这种方法时,许多学生并未真正理解数量关系,而是套用某些模式。

如:

占谁的,是谁的、相当于谁的、与谁比,那么谁就是单位“1”;比单位“1”多,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1+几/几),比单位“1”少,那么所乘的分率就是(1-几/几)。

这种方式的教学,对于教材中的基本例题还能应对,但如果遇到复杂的量率对应应用题时,则学生明显感觉到用数量关系式的方式难以应对。

我曾经以校外培优机构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方式。

要求学生熟记两个公式:

标准量(即

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

这种方法确实好用,无论遇到简单或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只需找准单位“1”,然后判断单位“1”的量是已知或未知就一定能够选准计算方法。

但这种教学方式教学出来的学生不是在

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而是套用公式解答。

为此,今年准备来个三维立体教学法。

在教学初期以线段图和数量关系式双管齐下,引导学生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

教师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画草图,但作业中不再作统一要求。

学生在看懂线段图的基础上,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仍是强化训练的重点。

作业中学生可自主选择用

作图或写关系式的方法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式。

最终效果如何,等待时间的检验

第七课时

教学反思:

练习四第4、5、9题都属于分数连乘的应用题,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所以教师有必要补充新授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条件中有两个关键句子时,并非都用连乘解决。

有时可能是两个问题需要列两个独立的算式,有时则需要用连乘来解答。

那什么时候分别列式,什么时候又该用连乘呢?

为此,我将本课定位于让学生不仅会解答连乘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还能准确对这两类题进行区分。

我寻找了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物速度作为练习素材。

第1题在本课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检查了学生对上一节课——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掌握情况,又便于引出连乘应用题,最终可以将两道练习进行对比。

按设计的教学案内容教学后,学生反馈效果不错。

第八课时

教学反思

此课作为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第一课时,教学质量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有极大影响。

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我将画线段图、看关键句子写数量关系式作为本课分析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掌握。

从教学前测反馈来看,学生不太会作图。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什么时候画一根线段,什么时候画两根线段分不清。

其次,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分不清。

针对这种现状,课堂上每讲一道题我都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画,然后再由老师示范,引导学生确实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

我相信这对孩子们学习数学是终身受益的。

通过线段图启发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乘法数量关系式难度较大,特别是“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的类型,需要多花些时间。

一节课完成例2的教学时间太紧。

分析原因有二:

首先是在例2前,我补充了一道求部分量的稍复杂分数应用题;其次是引导学生理解“噪音降低了1/8”耗费大量时间。

因为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找从中到单位“1”,只有将这句话补充完整——“噪音比原来降低了1/8”,才能准确判断单位“1”。

再教建议:

1、在此课前补充一节求部分量的稍复杂分数乘法应用题新授课。

如以20页做一做为例题,以练习五第7题为巩固练习,然后教师再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练习。

如:

一本书有21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3,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7,

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两天共看多少页?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多少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2、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先教例3,再教例2。

例3中的关键句子便于学生分析单位“1”的

量以及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先以例3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待学生基本掌握后,再教学例2。

这时,关键句子中则可以出现“实际增产1/20”,“现价降低1/12”等不完整的句子,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分析能力。

第九课时

教学反思:

也许正像某些人所说“起点越高,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例2教学中的磕磕碰碰到了今天反而成为一种财富。

学生们仿佛经过一天的“煎熬”成长了许多,不仅能够正确列式解答,而且绝大多数学生(2人例外)还能流利说出两种不同的乘法数量关系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十课时

教学反思

生本对话课堂前测结果显示:

学生能准确勾画本课重要概念——倒数的含义,对于怎样求一个分数(或整数)的倒数掌握情况也较好。

只是部分学生对于“1的倒数是多少?

0有倒数吗?

”这两个问题还拿捏不准。

这么高起点的课堂教学,教师该如何设计与推进呢?

1、概念教学抓概念。

别看“倒数”的概念总共只有12个字,但数学简洁精炼、准确严谨的特点在这十二个字中得以充分展现。

这其中除了绝大多数老师会强调的“互为”二字外,我还通过一组判断题强化了“乘积是1”而不是得数是1;“两个数”,而不能是三个数等概念细节。

有了夯实的概念理解作铺垫,学生到判断、分析1和0的倒数问题时,答得可谓是有理有据。

2、倒数求法的拓展

教材例题及练习中只涉及分数与整数的倒数,那么教师有必须补充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求法吗?

我认为小数的倒数是必须讲到并练到的,而带分数由于在新课标教材计算中已不再出现,所以可根据学生能力灵活选择。

为什么必须补充小数的倒数呢?

因为学习倒数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分数除法。

而教材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大量存在分小混合计算题(34、35、36页等),如40页第5题中有“18/35÷0.6×2/3”,要解答这题就必须会求0.6的倒数。

所以小数倒数的求法力争让全体学生掌握。

答疑:

倒数的“倒”应该读第几声?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明倒数的“倒”读第四声。

第十一课时

整理复习

第十一课时教学反思

复习课是是很难上好的课型之一。

上得不好时,同学们会感觉如同嚼蜡,食之无味。

而我今天的教学正巧就成了这种状况。

还是早上第一节课,班上就有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地打起了呵欠。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本单元概念、法则的归纳整理,学生早已熟烂于心。

虽然今天才上整理和复习课,可是每周两次的十分钟数学早读,孩子们利用这段时间已经将这些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了。

2计算方法已经掌握。

无论是分数乘法的计算,还是基本简算,所有学生对于方法都已在平时教学中人人过关,所以复习对他们而言没有太大新意。

下次再教对策:

1在课前安排一次数学周记,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自主进行归纳整理。

因为有这样一个自主复习的过程,到上课时学生就会主动将自己归纳的结果与老师的整理方式、呈现结果进

行对照,提升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

2在练习设计上适当增加难度,使学生总能感觉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整理和复习

(二)

第十二课时教学反思

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近期内每天课前都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写乘法关系式的训练。

不少学生通过长期练习,居然在周记中写到“准确找出单位“1”有技巧:

题目中如果有‘是’、‘占’、‘相当于’和‘比’,它们后面的那个量就是表示单位“1”的量。

”虽然,这种技巧太过机械,也并非百分之百正确(如a的几/几是b,“是”后面的量就不是单位“1”),但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生通过长期训练,已经开始自主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能力,相应的巩固练习仍旧成为本节课中不可或缺的练习内容。

但整理复习课毕竟有别于练习课,所以在本节课上我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一是解答分数应用题步骤、方法的归纳与整理,二是本单元所学应用题类型和解答方法的梳理。

共分三类:

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p26第3题第1小题);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p26页第3题

第2小题);连乘应用题(p27页第5题)。

“两个坚持”。

虽然在黑板上作标准线段图十分耗费时间,虽然个别学生已经在周记中抗议写数量关系式了,但为了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应用题,我仍旧在整理复习课上做到“两个坚持”:

坚持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坚持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数量关系式。

相信,这样的坚持能够对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有较大帮助,同时对下一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也会有极大辅助作用。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单元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

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分数除法

第一课时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经过近一个月的生本对话,学生课前进行生本对话的情况已大有好转(一般只有4人以内的学生未能按要求完成此项作业)。

乘着周五校园开放日活动的契机,以《分数除法》的实验第二阶段的起点,我开始尝试引导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个数除以分数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成功之处

1、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为新知扫清障碍。

篇二: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分数乘分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分数乘分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2单元第2课(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本课时是第1小节分数乘法计算的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学习分数乘分数,应该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去理解和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记住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

但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比较困难。

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所以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帮助区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

最近胡老师家在装修房子(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提出问题:

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4小时可以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学生列式解答:

1/5×4=4/5问: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算?

4.揭示课题:

1/5×1/4如何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分数乘分数?

(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2.师:

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

小组讨论一下,1/5的1/4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

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3.师:

从纸上可以看到,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20)

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

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再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就是这张纸的1/20。

所以,1/5×1/4=1×1/5×4=1/20(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提出问题:

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

怎样列式?

1/5×3/4表示什么?

(表示1/5的3/4是多少)你能涂色表示1/5的3/4吗?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有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2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5×3/4=1×3/5×4=3/20(板书)。

3.想一想:

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归纳的出:

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师: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吗?

介绍蜂鸟的相关知识,出示例4。

2.怎样列式?

依据什么列式?

3.让学生独立计算,再

反馈计算过程,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重点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4.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

5.学生独立完成?

做一做?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同样也是难点。

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

刚上完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有点脱节。

在评完课又听完其他老师的课后,有一种?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觉。

1、敢于冲击教材。

一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王芳改成了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二是我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一次折纸理解了意义发现了计算结果,然后观察发现了计算方法。

这样,为学生探索与交流保证了充足的时间。

2、关注动态生成。

在课的开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

老师每小时织围巾

1/4米?

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

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我关注了动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体现了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3、敢于放手研讨。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

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

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

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1/4×1/2的意义。

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通过数形的结合,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的道理。

学生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探索过程。

4、合适的支点能贯通整个课堂。

这节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有点脱节。

听了同事的数学课,我茅塞顿开!

在折一折的过程中,我直接让学生折1/4×1/2,虽然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在少数同学的带动下折出了1/4×1/2表示1/4的1/2,可是有的迁强。

听了刘虹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课堂脱节,是因为我丢掉了课本提供的支点:

先折1/4×2。

因为学生由整数的意义得出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那只是推测,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体会出1/4×2描2个1/4,才能知道半(1/2)个1/4描1/4的一半,这样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所以说,折1/4×2是成功完成1/4×1/2的支点,很重要。

5、学具的准备是无声的引导。

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

只有让学生准备好学具了,学生才可以探索得更深入,更全面。

比如:

如果只给学生准备一张纸,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就只会折纸,如果

再为学生准备尺子和笔,那学生是不是也就想到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再为学生准备彩笔,学生是不是也就能向导通过画、涂的方法来研究。

总之学具准备的充分,学生探索的才更自由,更全面。

而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和两只彩笔,拘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只用了折纸感受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29.《圆的周长》课后反思

教学思路主要贯穿于这一条主线:

以旧引新激疑-----层层递进探疑-------小组合作明理-----分层练习巩固-------体验探究应用价值。

这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先创设情境:

今天,两只蚂蚁到草地上跑步,白蚂蚁沿着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路线跑,黑蚂蚁沿着直径是100米的圆形路线跑。

如果两只蚂蚁同时跑一圈,猜一猜:

谁跑的路程长?

?

从而达到以旧有知识正方形的周长知识为铺垫引出圆周长知识,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再动口说一说培养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了解之间的区别,前者是线段求和,后者是曲线求长,作好先导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这节课的在学生对圆周长有了较强的感性认识后,体验及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全课从创设现实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到创设小猴甩球,电扇转动形成的圆等引入深化,不断地制造矛盾,最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渗透生活的理念。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

猜想—验证?

又是学生探索中常用的方法,这节课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

是——也是——还是——总是?

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

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

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

提倡自主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