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478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docx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思考练习题

第三篇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四)

61.简述电热器具防火措施有哪些?

超过35W的固定式电热器具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处应紧固,引入线处应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护;电热器具周围0。

5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电热器具的电源线,装设刀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处,其可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

低于3kW以下的可移动式电热器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

3m以上的距离;电热器应采用专用插座,引出线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绝缘套管保护。

工业用大型电热设备,应设置在一、二级耐火建筑内,小型电热设备应单独设在非燃烧材料的室内,并应采取通风散热、排风和防爆泄压措施;为防止线路过载,最好采用单独的供电线路,供电线路应采用耐火耐热绝缘材料的电线电缆,并装设熔断器等保护装置;应装设有温度、时间等控制和报警装置,并应严格控制运行时间和温度。

小型电热设备和电热器具如电烘箱、电熨斗、电烙铁等,在使用和管理上,要注意防火安全。

在电热设备通电使用时,不要轻易离开,应养成人走切断电源的习惯;电热器具使用较多的单位,在下班后应有专人负责切断总电源;根据电热设备使用的性质,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期能及时扑灭。

材,以便在发生火灾初期能及时扑灭.

62。

简述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指示系统的分类。

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

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

63.简述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安装要求.

1)消防应急灯具与供电线路之间不能使用插头连接.

2)消防应急灯具安装后对人员正常通行不要产生影响,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周围要保证无遮挡物。

3)带有疏散方向指示箭头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在安装时应保证箭头指示的疏散方向与疏散方向相同.

4)指示出口的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应固定在坚固的墙上或顶棚下,安装方式既可以明装,也可以嵌墙安装。

5)消防应急灯具在安装时应保证灯具上的各种状态指示灯易于观察,试验按钮(开关)能被人工或遥控操作。

6)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安装时,在正面迎向人员疏散方向,应有防止造成眩光的措施。

7)消防应急灯具吊装时宜使用金属吊管,吊管上端应固定在建筑物实体或构件上.

8)作为辅助指示的蓄光型标志牌只能安装在与标志灯具指示方向相同的路线灯具线上,但不能代替标志。

9)消防应急灯具宜安装在不燃烧墙体和不燃烧装修材料上。

64。

简述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各组件的调试内容。

系统调试系统的调试应在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调试前对系统中的消防应急灯具、消防应急灯具专用应急电源盒、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等设备应分别进行单机通电检查。

(一)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调试

1)采用目测的方法检查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安装位置和标志信息上的箭头指示方向是否与实际疏散方向相符。

2)在黑暗条件下,使照明灯具转入应急状态,用照度计测量地面的最低水平照度,该照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3)操作试验按钮或其他试验装置,消防应急灯具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断开连续充电4h的消防应急灯具电源,使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消防应急灯具主电指示灯应处于非点亮状态,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5)使顺序闪亮形成导向光流的标志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目测其光流导向应与设计的疏散方向相同.

6)使有语音指示的标志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其语音应与设计相符。

7)逐个切断各区域应急照明配电箱或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分配电装置,该配电箱或分配电装置供电的消防应急灯具应在5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8)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输入联动控制信号,系统内的应急灯具应在5内转入与联动控制信号相对应的工作状态,并应发出联动反馈信号;对于设计有手动控制功能的系统操作手动控制机构,使系统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相应的消防应急灯具应在5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二)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调试

1)分别操作集中电源使其处于主电工作和应急工作状态下,观察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主电电压、电池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主电显示和充电显示灯状态是否与生产企业的说明书相符。

2)操作手动应急转换控制机构,观察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该电源供电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情况.

3)断开主电电源,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该电源供电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均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三)应急照明控制器的调试

1)操作控制功能,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任何消防应急灯具从主电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并应有相应的状态指示和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的时间。

2)检查应急照明控制器的防止非专业人员操作的功能。

3)断开任一消防应急灯具与应急照明控制器间连线,应急照明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故障信号,并显示故障部位。

故障存在期间,操作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与此故障无关的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4)断开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电源,使应急照明控制器转入备电工作,应急照明控制器在备电工作时各种控制功能应不受影响,备电工作时间不小于应急照明持续时间的3倍,且不小于2h.

5)关闭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主程序,系统内的消防应急灯具应能按设计计的联动逻辑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四)系统功能调试

(1)非集中控制型系统功能调试

1)分别操作自带电源型系统的手动转换装置和模拟消防联动自带电源型系统的应急照明配电箱,系统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2)分别操作集中应急电源的手动转换控制装置和模拟消防联动集中电源型系统的集中应急电源或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系统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3)分别操作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的转换开关和模拟消防联动集中电源型系统的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供电的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2)集中控制型系统功能调试

1)模拟消防联动控制信号,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控制相关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2)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控制并显示系统内所有的消防应急灯具、消防应急电源、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及其他附件的工作状态。

3)手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器,使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相关消防应急灯具应转入应急工作状态。

65.简述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功能的检测项目。

1)非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应急控制

2)集中控制型系统的应急控制

66.简述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月检、季检和年检的内容。

(1)每月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如果发出故障信号或不能转入应急工作状态,应及时检查电池电压如果电池电压过低,应及时更换电池;如果光源无法点亮或有其他故障,应及时通知产品制造商的维护人员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每月检查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状态。

如果发现故障声光信号应及时通知产品制造商的维护人员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2)每季度检查和试验系统的下列功能:

1)检查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控制器的指示状态。

2)检查应急工作时间.

3)检查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控制功能.

(3)每年检查和试验系统的下列功能:

1)除季检查内容外,还应对电池做容量检测试验。

2)试验应急功能。

3)试验自动和手动应急功能,进行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联动试验。

67。

简述控制器类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控制器类设备主要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电气火灾监控器、气体(泡沫)灭火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防火门监控器等设备。

安装要求:

1)控制器类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要求:

①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

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②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③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lm。

④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m的通道。

⑤与建筑内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间有明显间隔

2)控制器类设备采用壁挂方式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

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

1~0。

2m。

3)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4)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的安装要求:

①配线应整齐,不宜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②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应清晰且不易退色。

③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2根,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并应绑扎成束。

④导线穿管、线槽后,应将管口、槽口封堵。

5)控制器的主电源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控制器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

6)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调试要求:

1)检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2)使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控制器应在1min内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应记录火灾报警时间;再使其他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检查控制器的画次报警功能。

3)检查消音和复位功能。

4)使控制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控制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5)检查屏蔽功能.

6)使总线隔离器保护范围内的任—点短路,检查总线隔离器的隔离保护功能;

7)使任一总线回路上不少于10只的火灾探测器同时处于火灾报警状态,检查控制器的负载功能.

8)检查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并在备电工作状态下重复本条第7款检查.

9)检查控制器特有的其他功能。

10)依次将其他回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接,重复检查。

68。

简述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1)点型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Ⅰ安装要求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最近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

5m.

2)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确实需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Ⅱ调试要求:

1)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对于不可恢复的火灾探测器应采取模拟报警方法逐个检查其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当有备品时,可抽样检查其报警功能。

2)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模拟火灾或按下探测器报警测试按键的方法,逐个检查每只家用火灾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与其连接的互联型探测器应发出声音报警信号。

(2)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

Ⅰ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应安装牢固,并不应产生位移。

在钢结构建筑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可设置在钢架上,但应考虑位移影响.

2)发射器和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和反射板)之间的光路上应无遮挡物,并应保证接收器(反射式探测器的探测器)避开日光和人工光源的直接照射。

Ⅱ调试要求

逐一调整探测器的光路调节装置,使探测器处于正常监视状态,用减光率为0。

9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不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用产品生产企业设定减光率(1。

0~10.0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用减光率为11.5dB的减光片遮挡光路,探测器应发出故障信号或火灾报警信号。

选择反射式探测器时,在探测器正前方0。

5m处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查,探测器应正确响应

(3)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Ⅰ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及敷设方式;探测器应采用专用固定装置固定在保护对象上。

2)探测器应采用连续无接头方式安装,如确需中间接线,必须用专用接线盒连接;探测器安装敷设时不应硬性折弯、扭转,避免重力挤压冲击,探测器的弯曲半径宜大于0.2m。

Ⅱ调试要求

在不可恢复的探测器上模拟火警和故障,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和故障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分别发出火灾报警和故障信号。

可恢复的探测器可采用专用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办法使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模拟故障,逐个检查每只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报警和故障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分别发出火灾报警和故障信号.

(4)敷设在顶棚下方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探测器至顶棚距离宜为0。

1m,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半径要求;探测器至墙壁距离宜为1~1.5m.

(5)分布式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及敷设方式;感温光纤应采用专用固定装置固定;

2)感温光纤严禁打结,光纤弯曲时,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分布式感温光纤穿越相邻的报警区域时应设置光缆余量段,隔断两侧应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每个光通道始端及末端光纤应各留不小于8m的余量段。

(6)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及敷设方式,信号处理器及感温光纤(缆)的安装位置不应受强光直射.

2)光栅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每个光栅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要求,光纤光栅感温段的弯曲半径应大于300mm。

(7)管路采样式吸气感烟火灾探测器

1)根据设计文件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管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及采样孔的设置。

2)采样管应固定牢固,在有过梁、空间支架的建筑中,采样管路应固定在过梁、空间支架上。

(8)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Ⅰ安装要求

1)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的视场角应覆盖探测区域。

2)探测器与保护目标之间不应有遮挡物;应避免光源直接照射探测器的探测窗口;探测器在室外或交通隧道安装时,应有防尘防水措施。

Ⅱ调试要求

采用专用检测仪器或模拟火灾的方法逐一在探测器监视区域内最不利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能正确响应。

(9)探测器底座的安装

1)探测器的底座应安装牢固,与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应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2)探测器底座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10)其他事项探测器报警确认灯应朝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调试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69。

简述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安装要求:

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3~1.5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

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调试要求:

对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施加适当的推力使报警按钮动作,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对不可恢复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采用模拟动作的方法使报警按钮动作(当有备用启动零件时,可抽样进行动作试验),报警按钮应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70.简述消防电气控制装置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1)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在安装前,应进行功能检查,检查结果不合格的装置严禁安装。

2)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消防电气控制装置箱体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端子应分开布置,并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3)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应安装牢固,不应倾斜;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墙上安装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

5~1.8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

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楼)面0.1~0。

2m。

71。

简述模块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1)同一报警区域内的模块宜集中安装在金属箱内.模块(或金属箱)应独立支撑或固定,安装牢固,并应采取防潮、防腐蚀等措施.隐蔽安装时在安装处应有明显的部位显示和检修孔。

2)模块的连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72.简述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和火灾警报器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安装要求:

1)消防应急广播扬声器和火灾警报器宜在报警区域内均匀安装,安装应牢固可靠,表面不应有破损.火灾光警报装置应安装在安全出口附近明显处,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在2。

2m以上。

2)光警报器与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宜在同一面墙上,安装在同一面墙上时,距离应大于1m。

调试要求:

1)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的有关要求,采用观察、仪表测量等方法逐个对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进行下列功能的检查并记录:

①检查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的自检功能。

②使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与扬声器间的广播信息传输线路断路、短路,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并显示出故障部位。

③将所有共用扬声器强行切换至应急广播状态,对扩音机进行全负荷试验,应急广播的语音应清晰,声压级应满足要求。

④检查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的监听、显示、预设广播信息、通过传声器广播及录音的功能。

⑤检查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设备的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

2)每个回路任意抽取一个扬声器,使其处于断路状态,其他扬声器的工作状态不应受影响。

73。

简述消防专用电话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安装要求:

消防专用电话、电话插孔、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宜安装在明显、便于操作的位置;当在墙面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宜为1。

3~1。

5m.消防专用电话和电话插孔应有明显的永久性标志。

调试要求:

按现行国家标准《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的有关要求,采用观察、仪表测量勒法逐个对消防专用电话进行下列功能检查并记录:

1)检查消防电话主机的自检功能。

2)使消防电话总机与消防电话分机或消防电话插孔间的连接线断线、短路,消防电话主机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并显示出故障部位(短路时显示通话状态除外);故障期间,非故障消防电话分机应能与消防电话总机正常通话。

3)检查消防电话主机的消音和复位功能。

4)在消防控制室与所有消防电话、电话插孔之间互相呼叫与通话;总机应能显示每部分机或电话插孔的位置,呼叫音和通话语音应清晰。

5)消防控制室的外线电话与另外一部外线电话模拟报警电话通话,语音应清晰。

6)检查消防电话主机的群呼、录音、记录和显示等功能,各项功能均应符合要求。

74.简述消防设备应急电源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安装要求:

1)应急电源的电池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当安装在密封环境中时应有通风措施。

2)酸性电池不得安装在带有碱性介质的场所;碱性电池不得安装在带酸性介质的场所。

3)消防设备应急电源不应安装在有可燃气体的场所。

调试要求:

切断应急电源应急输出时直接启动设备的连线,接通应急电源的主电源。

按下列要求采用仪表测量、观察等方法检查应急电源的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检查其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主电工作状态、应急工作状态、电池组及各单节电池电压的显示情况,并做好记录,显示情况应与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相符,并满足以下要求:

1)手动启动应急电源输出,应急电源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不能同时输出,且应在5s内完成应急转换。

2)手动停止应急电源的输出,应急电源应恢复到启动前的工作状态。

3)断开应急电源的主电源,应急电源应能发出声音提示信号,声信号应能手动消除;接通主电源,应急电源应恢复到主电工作状态。

4)给具有联动自动控制功能的应急电源输入联动启动信号,应急电源应在5s内转入应急工作状态,且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不能同时输出;输入联动停止信号,应急电源应恢复到主电工作状态。

5)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的应急电源处于自动控制状态,然后手动插入操作,应急电源应有手动插入优先功能,且应有自动控制状态和手动控制状态指示.

6)断开应急电源的负载,按下列要求检查应急电源的保护功能,并做好记录。

①使任一输出回路保护动作,其他回路输出电压应正常.

②使配接三相交流负载输出的应急电源的三相负载回路中的任一相停止输出,应急电源应能自动停止该回路的其他两相输出,并应发出声、光故障信号。

③使配接单相交流负载的交流三相输出应急电源的任一相停止输出,其他两相应能正常工作,并应发出声、光故障信号。

7)将应急电源接上等效于满负载的模拟负载,使其处于应急工作状态,应急工作时间应大于设计应急工作时间的1.5倍,且不小于产品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8)使应急电源充电回路与电池之间、电池与电池之间的连线断线,应急电源应在100s内发出声光故障信号,声故障信号应能手动消除。

75。

简述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检测要求。

安装要求:

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在探测器周围应适当留出更换和标定的空间;在有防爆要求的场所应按防爆要求施工。

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窗口应避免日光直射,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不应有遮挡物。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调试要求:

依次逐个对探测器施加达到响应浓度值的可燃气体标准样气,采用秒表测量、观察等方法检查探测器的报警功能,探测器应在30s内响应;撤去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在60s内恢复到正常监视状态。

对于线型可燃气体探测器除按要求检查报警功能外,还应将发射器发出的光全部遮挡,采用秒表测量,观察等方法检查探测器的故障报警功能,探测器相应的控制装置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电气火灾监控器调试要求:

切断监控设备的所有外部控制连线,将任一备调总线回路的电气火灾探测器与电气火灾监控器相连,接通电源。

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GB14287。

1—2005)的有关要求,采用观察,仪表测量等方法逐个对电气火灾监控器进行下列功能的检查并记录,电气火灾监控器应满足标准要求:

1)检查自检功能和操作级别。

2)使监控器与探测器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监控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短路时发出报警信号除外);在故障状态下,使任一非故障部位的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监控器应在1min内发出报警信号再使其他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检查监控器的再次报警功能。

3)检查消音和复位功能。

4)使监控器与备用电源之间的连线断路和短路,监控器应在100s内发出故障信号。

5)检查屏蔽功能.

6)检查主备电源的自动转换功能.

7)检查监控器特有的其他功能.

8)依次将其他备调回路与监控器相连接,重复本条第2)~5)款检查。

10.简述系统工程质量检测判定标准要求。

P286

系统内的设备及配件规格型号与设计不符、无国家相关证书和检验报告;系统内的任一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无法发出报警信号,无法实现要求的联动功能的,定为A类不合格。

检测前提供的资料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定为B类不合格。

其余不合格项均为C类不合格。

系统检测合格判定应为:

A=0且B≤2.且B+C≤检查项的5%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76。

简述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构成。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报警传输网络、监控中心以及火警信息终端等几部分组成.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