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538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新版

人教版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碘酸钙是一种补碘、补钙的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a(IO3)2,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1

C.-1

D.+7

2.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固体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4.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反应物氨气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3:

1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

5

5.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这一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行为与这一主题不符合的是()

A.节约纸张

B.使用环保电池

C.使用难降解塑料

D.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6.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肯定大于6毫升

B.肯定小于6毫升

C.肯定等于6毫升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影响因素是催化剂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是能与氧气反应,影响因素是反应温度

C.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种类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影响因素是反应物的凝聚状态

8.我国科学家建立国家尺度的氮足迹混合分析方法,来评价生命周期的氮流动.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氮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单质氮由原子直接构成

C.氮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

D.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

9.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

A.23︰9

B.16︰9

C.32︰9

D.46︰9

10.《天工开物》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良好的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50℃时,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B.4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2

C.若要将20℃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降低温度

D.若A溶液中混有少量B,提纯A物质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12.下列物质的鉴别或除杂中正确的是()

A.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可以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除掉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直接将混合气体点燃

C.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可以在点燃的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D.除掉氧化铜中含有的少量木炭粉,可以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13.下列实验中,描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B.甲烷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D.用CO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1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1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

Al

B.2个氢原子:

H2

C.2个氮分子:

2N2

D.钙离子:

Ca2+

二、填空题

16.圆规是学生学习常使用的工具,在圆规组成的材料中: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 (选一种材料名称)。

(2)使用铝合金做支架的优点是_____。

(3)能证明铝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废旧的铝合金支架、不锈钢螺丝不能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

17.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琉酸、大理石、二氧化锰、火柴、药匙、镊子及下仪器;

①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再补充一种化器___________(填名称),就可以制取氧气,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该气体时,需要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此时,容器内温度⑤___________,压强④___________,若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⑤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将药品_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_即可;

(3)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4)①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需要将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观察到的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气体己集满。

1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家用热水瓶内胆壁的银白色金属是________(填符号,下同);液体金属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

Mg17Al12是一种特殊的镁合金,通常选择真空熔炼而非空气中熔炼的原因是_____(任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该合金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是一种储氢材料,完全吸氢后得到MgH2和Al,“储氢过程”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如图能表示锡铅合金的是________(填序号“a”“b”或“c”)。

(4)铝冶炼厂以氧化铝为原料,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铝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19.根据图中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硫化氢()

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物质,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

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小虹同学认为用D或E装置收集该气体有缺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你改进后的收集方法:

______。

四、简答题

20.7分)我市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大的海域面积……“沿海兴,则盐城兴”。

某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

(1)盐城在古代以盛产“盐”而得名。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可以得到粗盐。

①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下列步骤除去:

溶解→过滤→     (填写操作步骤)。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粗盐提纯实验中,先称取5.0g粗盐,量取10mL水只溶解4.0g粗盐,最终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

(2)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请写出两种制取氯化铜的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

②                                               。

五、科学探究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D、E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

NaCl; 乙同学猜想:

NaCl、CaCl2;丙同学猜想:

NaCl、CaCl2、HCl;

丁同学的猜想:

NaCl和Na2CO3。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

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_____(填“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2.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__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四、简答题

1、

五、科学探究题

1、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