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62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docx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习题集填空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37-87条试题B

一、填空

1、凡有更换线索、重要零部件、支柱等,应将更换后的设备名称、材质、型号、厂家等记入中。

2、为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由铁路局组织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于每年月底前对设备进行一次并报铁道部。

3、鉴定的范围应包括所有的接触网设备。

但下列设备可不作鉴定:

的设备;本年度新建或已列入的设备。

对本年度新建或大修的设备,其质量状况可按评定结果统计。

4、鉴定后的质量等级分为、、。

5、质量等级的评定按和分别进行。

6、鉴定结果应详细记录,并以整体设备质量评定结果作为当年的设备质量运行状态填入牵引供电履历簿。

7、鉴定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在鉴定期间将缺陷处理者,可按整修后的状态进行评定。

8、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的要求,有足够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全性能。

9、动态包络线是指运行中的受电弓在最大抬升及摆动时可能达到的()。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电弓动态抬升量()mm(线岔始触区为mm),左右摆动量直线区段为mm,曲线区段为350mm。

10、接触线平直度。

用塞尺检查接触线与检测尺之间的间隙,其间隙不得大于()mm/m。

11、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或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则应更换。

接触线不允许有接头。

1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

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13、接触线高度

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两个相邻悬挂点和吊弦的最大高度差为10mm。

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14、接触线坡度

标准值:

速度在250km/h(含)以下时,坡度为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速度在250km/h以上时,坡度为0。

安全值:

限界值:

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mm。

15、接触线偏角(水平面内改变方向)

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16、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

直链型悬挂,位于接触线正上方。

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于轨面连线。

安全值:

直线区段允许误差mm;曲线区段允许向曲线内侧偏移mm。

限界值:

17、承力索损伤程度

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和断股补强的总数量为:

锚段长度800m以下时接头数量个,锚段长度800m以上时接头数量个(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

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接头。

18、吊弦偏移.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吊弦在任何情况下(交叉吊弦除外)。

标准值:

在无偏移温度时。

安全值:

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mm。

限界值:

19、吊弦状态

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

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

吊弦截面损伤不得超过20%。

20、吊弦线夹状态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一致。

21、载流环

吊弦载流环应固定在吊弦线夹螺栓的外侧,载流环应朝向列车前进方向,线鼻子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

22、吊弦间距

标准值:

安全值:

限界值:

23、相邻吊弦高差

标准值:

相邻吊弦高差mm。

安全值:

限界值:

24、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悬挂点两端长度相等,允许偏差为mm。

25、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mm,允许偏差为mm。

26、弹性吊索工作张力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N。

27、跨中第一吊弦与相邻弹性吊索吊弦的高度差必须小于mm。

弹性吊弦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

28、上、下部固定绳应水平,允许有平缓的负驰度,其数值为:

5股道及以下不超过mm,5股道以上的不超过mm。

29、软横跨直吊线应保持铅垂状态,吊线呈拉紧状态,上端永久固定,无松驰,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线处距离为mm。

30、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距离正线为mm,侧线为mm,允许偏差mm。

31、软横跨应垂直于正线,各部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mm至螺纹全长的。

32、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的电分段绝缘子串应在。

位于站台沿上方绝缘子带电裙边应尽量与站台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应位于股道中间。

横向承力索两端绝缘子串外侧钢帽距支柱内缘应不小于mm,上、下部固定绳两端绝缘子串的瓷裙至支柱内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mm,带电侧绝缘子裙边距线路中心线不得小于mm。

33、各部件应齐全完好,连接牢固,支柱上角钢底座应水平,各斜吊线完好无松驰,并留有不小于mm的余量。

34、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mm。

35、硬横梁应呈水平状态,允许向上微拱,铰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刚接硬横梁的挠度小于梁长的。

各段之间及其与支柱应连接牢固。

37、硬横梁锈蚀面积不超过%。

38、上、下部定位索应布置在同一个铅垂面内,上、下部定位索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平缓的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弛度不超过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mm。

39、正线、站线、联络线一般采用两跨式中心锚结。

40、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高应与邻点吊弦处导高相等,允许抬高为mm,中心锚结线夹锚结绳两边相等,不得松弛或高度低于接触线。

锚结绳处于受力状态,但不改变相邻吊弦受力和导线高度。

41、接触线中锚线夹安装应牢固、端正、不打弓。

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接触线侧锚结绳压接后回头外露长度不小于()mm;承力索中心锚结线夹辅助绳外露长度不小于mm。

42、中心锚结绳范围内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中锚绳两端距相邻的吊弦或电联结距离不得小于m。

43、中心锚结绳的弛度应等于或略高于该处承力索的弛度,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在其垂直投影与线路钢轨交叉处,应高于接触线mm以上。

44、腕臂随温度变化顺线路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

45、五跨关节中间跨为过渡跨,过渡跨两接触线等高处导线高度允许比相邻定位点抬高mm。

46、转换柱、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

()mm。

47、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mm。

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为mm。

48、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m。

49、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

标准值:

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

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高mm,并按设计要求延长一跨抬高mm后下锚。

安全值:

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mm。

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mm。

并延长一跨抬高mm后下锚。

限界值:

50、在始触区至接触线交叉点处,正线和侧线接触线应位于受电弓的同一侧。

对于宽mm的受电弓,在距受电弓中心mm的平面和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高度(最大200mm)构成的立体空间区域为始触区范围,该区域内不得安装除吊弦线夹(必需时)外的其他线夹或零件。

51、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52、两组交叉吊弦的间距一般为m。

其安装位置应能保证在极限条件情况下,两吊弦间距不小于mm。

安装顺序应保证在受电弓从道岔开口方向进入时,先接触到的为的吊弦。

53、两支承力索间隙不应小于mm。

54、岔区腕臂顺线路偏移量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

55、在开口方向第一个道岔柱处两接触线等高,第二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mm,第三个道岔柱处侧线导高比正线抬高mm。

56、腕臂顺线路偏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mm。

57、拉出值、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拉出值允许偏差为mm,导高允许偏差为mm。

58、交叉吊弦应安装在正线接触线距侧线线路中心线,侧线接触线距正线线路中心线水平投影mm的范围内,正线与侧线上的两根吊弦的间距一般为m。

交叉吊弦与其他吊弦的间距(始触区反侧)不大于m。

59、交叉吊弦的承力索端采用滑动吊弦线夹时,绝缘垫块必须安装正确,保证滑动灵活;交叉吊弦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远离另一支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得超过度。

60、接触线正线导线高度为正常导高。

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mm处,非支抬高mm;两线路中心线间水平距离mm处,非支抬高mm。

61、腕臂底座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多线路腕臂底座及连接件安装高度应满足最高轨面至横梁下缘的设计高度,允许偏差mm。

),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mm。

腕臂底座应呈水平状态。

水平腕臂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位置满足承力索悬挂点(或支撑点)距轨面的距离(即导线高度加结构高度),允许误差mm;悬挂点距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符合规定。

62、平腕臂端部余长为mm,平腕臂绝缘子端头距套管单耳mm,承力索座距双套筒连接器一般为mm,接触线悬挂点距吊钩定位环一般为mm。

防风拉线环距定位器头水平距离mm,允许误差mm。

63、正、反定位管状态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管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一般情况下呈水平状态,正定位允许抬头;反定位允许低头,但坡度不得大于()mm/m。

提吊定位管的不锈钢吊线端部余长mm,吊线露出压接管mm。

64、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mm。

65、根据不同曲线半径,定位器静态角度一般控制在。

66、定位管端部余长为mm。

吊钩定位环距接触线悬挂点一般为mm。

吊钩定位环缺口,正定位朝支柱侧,反定位朝远离支柱侧。

67、防风拉线固定环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mm,面向下锚侧安装,防风拉线与水平方向呈45°角。

防风拉线短环端回头mm;长环端回头mm,防风拉线固定环应位于。

68、补偿滑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人力用手托动坠砣能上下自由移动),没有卡滞现象。

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补偿滑轮,应按产品规定的期限加注润滑油,没有规定者至少年一次。

69、定滑轮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偏转角度不得大于度。

70、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不小于mm。

71、a、b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允许a、b值误差不超过安装曲线值mm。

但a、b值在极限温度时不得小于mm。

72、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mm。

73、坠砣应完整,叠码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

坠砣串的重量(包括坠砣杆的重量)符合规定,允许误差不超过%。

74、大、小轮缠绕时最少缠绕,最多缠绕,小轮缠绕时必须。

75、承力索、接触线两下锚绝缘子串应对齐,允许偏差为mm。

下锚补偿装置平衡轮应水平,偏斜不超过°。

75、接触网绝缘部件的泄漏距离mm。

76、绝缘子表面应清洁、光滑无脏污、完整无破损、无破碎性裂纹,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mm2。

77、绝缘子本体线性良好,弯曲度不超过%。

78、绝缘子裙边距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下列数值:

类型

正常值(mm)

困难值(mm)

瓷质绝缘子

有机合成材料绝缘子

注:

采用正常值确有困难时方可采用困难值。

79、附加导线张力和弛度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

误差不大于%。

支柱同一侧悬挂为不同线径及材质的导线时,导线的弛度应以其中弛度较大的导线为准。

80、跨越铁路和一、二级公路以及重要的通航河流时,导线。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做接头;

81、一个跨距内一根导线的接头不得超过个。

一个耐张段内附加导线接头和补强线段的总数量不得超过个,且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大于mm;

82、附加导线不得散股,安装牢固。

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时,其钢芯不准折断。

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铝线断股、损伤截面积不得超过铝截面的%,且载流量和机械强度能满足要求时,可将断股处磨平用同材质的绑线扎紧,绑扎长度超出缺陷部分mm;当断股损伤截面为%时,应进行补强;当断股截面超过%时,应锯断做接头或更换;

83、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下表的数值:

附加导线对地面及相互距离(mm)

序号

有关情况

供电线、正馈线、加强线

保护线、回流线、架空地线

1

导线在最大弛度时距地面高度

居民区及车站站台处

非居民区

车辆、农业机械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和岩石

2

导线距离峭壁挡土墙和岩石

无风时

计算最大风偏时

3

导线跨越铁路时

跨越非电化股道(对轨面)

跨越不同回路电化股道(对承力索或无承力索时对接触线)

4

不同相或不同供电分段两导线悬挂点间距离

水平排列

——

垂直排列,上方为供电线,下方为供电线或回流线

——

5

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

导线与建筑物间最小垂直距离(计算最大弛度时)

导线对建筑物最小水平距离(计算最大风速时)

84、保护线距接地体或桥梁及隧道壁的最小距离mm,困难时mm。

85、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正馈线、保护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正馈线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m。

86、肩架安装位置正确、安装牢固、呈水平状态。

肩架位置的误差为mm。

87、隔离(负荷)开关引线及连接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破损和烧伤。

引线的长度应保证当接触悬挂受温度变化偏移时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并不得侵入限界,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mm。

88、新安装的隔离(负荷)开关在投入运行前应做交流耐压试验,运行中每年用2500V的兆欧表测量一次绝缘电阻,与前一次测量结果相比不应有显著。

89、支柱位置。

支柱的侧面限界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

跨距误差mm。

90、支柱本体。

支柱本体不得弯曲、扭转、变形,各焊接部分不得有裂纹、开焊;表面防腐层剥落面积不得超过%。

91、支柱横线路面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应大于度。

92、单腕臂、双腕臂和中心锚结支柱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斜率为‰;横线路方向,允许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

93、硬锚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顺线路方向,向下锚拉线侧倾斜率为‰。

94、补偿下锚柱横线路方向,向受力反向的倾斜率为‰,顺线路向下锚拉线侧倾斜率为‰。

95、曲线内侧的支柱、装设开关的支柱、双边悬挂的支柱、硬横跨支柱、均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

96、填方地段的支柱外缘距路基边坡的距离小于mm时应培土,其坡度应与原路基相同。

高填方地段培土困难、流失严重或土质强度不够者,应采用干砌片石或砂浆砌石加固,片石应挤压紧密、堆砌整齐,砂浆应饱满、标号符合规定。

97、支柱拉线及拉线基础。

拉线与地面夹角一般情况下为°,最大不得超过°。

拉线应绷紧,在同一支柱上的各拉线应受力均衡;应有防腐措施。

拉线不得有断股、松股、接头及锈蚀。

各部连接件、螺栓紧固良好。

拉线基础周围不得有积水。

98、接触网零件要安装牢固,凡用螺母紧固者应有防松措施,零件上的各个螺栓均应受力均匀,其紧固力矩符合规定。

各种调整螺丝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mm。

各种线索的紧固零件在温度变化时不应使线索往复弯曲,以防疲劳。

应涂油的螺栓必须涂油。

99、客运专线接触网抢修要遵循“”和“”的基本原则,以最快的速度先行供电、疏通线路,及早恢复设备正常的技术状态。

抢修方案应遵循“”的原则,首先使接触网脱离接地,尽快恢复送电,待列车离开故障供电单元时,再对故障地点进行恢复。

100、客运专线接触网抢修作业方式根据故障现场需要,可采取型天窗停电作业或垂直天窗停电作业方式。

客专电调在发布停电作业命令前应撤除相关馈线断路器重合闸。

101、故障抢修采取降弓运行时,降弓运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小时。

102、故障抢修中,现场抢修指挥人员要指定专人负责与联系,随时汇报故障抢修进展情况,并及时传达上级领导对抢修的有关要求。

103、雨、雪、雾、大风及接触网覆冰等恶劣天气时,应避免出现接触网状态。

104、恶劣天气下发生接触网设备故障,由统一指挥抢修。

105、客运专线接触网设备抢修、维护作业,应采用作业车、利用垂直天窗进行。

如遇故障处理、抢修必须采用V停检修作业时,其邻线通过列车应限速km/h以下。

106、凡参加客运专线接触网运营维护的设备管理单位机关、供电车间管理技术人员和工区职工,上岗前必须经过高速列车运行,并经()后方能上岗。

107、在隧道、桥梁等特殊区段及雨、雪、雾或风力在5级及以上特殊天气时,只进行垂直天窗接触网检修作业。

遇有雷电(在作业地点可看见闪电或可听到雷声)应接触网维护作业。

事故抢修遇有上述情况时,应利用垂直天窗,在增设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108、客运专线接触网设备维护作业,要严格执行监护制度,每一个监护人监护范围不得超过一个跨距,同一组硬横跨上作业时不超过股道。

清扫绝缘子、检调附加悬挂作业监护范围按普速线路有关规定执行,作业人员及料具严禁从两线间上下,严禁侵入邻线。

109、铜或铜合金接触线在最大允许磨耗面积%的情况下,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10、承力索的强度安全系数,铜或铜合金绞线不应小于。

钢绞线不应小于;钢芯铝绞线、铝包钢和铜包钢系列绞线不应小于。

111、软横跨横向承力索中的钢绞线安全系数不小于,定位索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12、供电线、加强线、正馈线、回流线等接触网附加导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13、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二、问答题

问答题1、电联结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2、分段绝缘器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3、吊柱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4、弹簧补偿装置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5、吸上线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6、避雷器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7、安全接地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8、保安装置及标志维护技术标准具体是什么?

 

问答题9、客运专线接触网抢修处理方式?

具体内容?

 

问答题10、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如何组织应急抢修?

 

问答题11、接触网覆冰时如何组织应急抢修?

 

问答题12、强风天气如何组织应急抢修?

 

问答题13、绝缘部件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