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28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docx

国际贸易地理复习资料

一、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理论的核心

(二)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理论基石和发展方向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地”是指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人类活动是人地关系巨系统中的主体与中心。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人和自然的原始共生阶段;

②人类利用自然的农业阶段;

③改造自然的工业化阶段;

④人和自然共生阶段。

二、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理论的中心内容:

共生思想

三、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基本目的:

寻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

一、社会地域分工的规律是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地域分工规律是经济规律的一个特殊的变种,是由各国间商务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

任何商务活动都需要在一定空间(地域)上进行,并始终在空间与时间的相统一中表现出来。

二、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源泉

(一)生产要素多样化的新特点

(二)生产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

(三)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产生各国比较优势的差异

贸易可持续发展观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理论的发展方向

一、古代环地中海贸易中心区及其演变

14世纪欧洲形成的主要贸易中心区有:

⑴地中海贸易区;

⑵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

⑶罗斯贸易区(包括基辅、诺夫哥罗德等城市);

⑷汉萨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及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⑸不列颠贸易区。

亚洲的主要贸易区有:

⑴东亚贸易区;

⑵东南亚贸易区;

⑶南亚贸易区。

二、地理大发现促使区域贸易中心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1.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国际贸易的范围、内容、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

2.地理大发现使区域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国际贸易中心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萌芽,随着产业革命的胜利而迅速发展,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

一、产业革命推动区域贸易中心由局部向全球发展

(一)大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二)大机器生产引发了人类运输史上的重大革命

(三)大机器生产使国际地域分工和国际经济联系内容发生变化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

(一)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二)交通运输设备和通讯设备的更新与发展,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市场经济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资本输出成为殖民主义者扩大国外市场和争夺原材料的主要方式。

一、国际区域经济集团化

指在地理位置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根据平等、自由和互利的原则,在共同战略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对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对外采取贸易保护,以实现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超国家的经济组织。

(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区域经济集团化兴起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建立区域性经济集团已形成全球性趋势

1.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集团出现第二次高潮。

2.形成北美、欧洲及亚太呈三足鼎立之势。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世界经济知识化

(二)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

当代国际贸易地理格局的演变:

一、21世纪初,跨洲际经贸合作组织迅速增加

二、国际贸易仍维持北美、欧洲、亚洲三极主导格局

(一)世界货物贸易地区分布高度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经济体

1.从货物贸易占世界进出口的份额看:

三洲共占80﹪以上。

2.从区域经济集团与主要国家所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份额看均占50﹪以上

(二)在世界服务贸易的地区构成中,北美、欧洲、亚洲占有绝对优势。

三、国际经济贸易地理格局的新变化

(一)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2.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贸易增速缓慢

(三)全球经济力量转移,新的多极中心正在形成

第四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多种要素,这里仅指与人类经济贸易活动有关的主要要素,而不是自然环境的整体。

第二节人文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环境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与周围社会人文诸因素之间的联系,包括人口,民族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政治历史、风俗习惯等,这些因素对国际贸易有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一、人口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人是市场需求和市场分析的基础。

人口的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的迁移与地区构成等因素综合起来构成影响一个国家市场容量的基本因素。

(一)人口的数量

(二)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劳动技能、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三)人口的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

(四)人口迁移及地区构成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二)语言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宗教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四)商务礼俗诸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政治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经济环境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发展水平

(一)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及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

(二)人均国民收入(人均)

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

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世界银行按照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

2008年的标准为:

1.低收入国家,指2008年人均为935美元及以下的国家。

2.中等收入国家,指2008年人均为936~11455美元之间的国家。

它们又可用进一步划分为:

下中等收入国家,指2008年人均为936~3705美元之间的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指2008年人均为3706~11455美元之间的国家。

3.高收入国家,指2008年人均为11456美元及以上的国家。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通常用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主要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它反映了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就是要多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比较劣势的商品,因此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

纵观世界各国三次产业的变化大致分四个阶段。

1.产业结构呈一、二、三阶段国家处于农业社会阶段。

2.产业结构呈二、一、三阶段,国家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间,初步形成较强的工业基础。

3.产业结构呈二、三、一阶段,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

4.产业结构呈三、二、一阶段,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即后工业化社会。

三、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一)消费水平

1.实物消费量指标是从实物消费方面衡量消费水平的基本指标

2.劳务消费量指标是从消费服务方面衡量消费水平的基本指标

3.价值消费量指标是从货币形态衡量消费水平的基本指标。

第五章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第一节国际物流运输

一、物流运输的定义

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运、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二、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定义:

国际物流是组织货物在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或转移而发生的国际贸易活动。

三、国际物流运输的重要作用

(一)国际物流运输在国际物流中起核心作用。

(二)现代化物流运输对国际物流合理化起关键作用。

(三)国际物流运输的先进水平和能力是国家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

四、国际物流运输的特点

(一)物流环境复杂。

货物运输难度大

(二)国际物流运输需要以最低成本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三)国际物流运输以电子数据交换()为基础

五、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际物流运输主要分为国际水路运输(包括国际海洋运输及国际河道运输);国际陆路运输(包括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和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国际航空物流运输;国际管道物流运输,以及在综合利用多种单一运输方式的优点基础上形成的复合运输方式。

本章重点讲以下三种运输方式。

①海洋运输

②国际集装箱运输

③国际多式联运

第二节国际物流海洋运输

一、国际海洋运输的作用与特点

(一)作用:

1.海洋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总运量75﹪以上是由海洋运输完成的,我国对外贸易运输海运量占总量90﹪。

可见远洋运输是完成国际物流的坚强后盾。

2.海洋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海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是国家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特点:

1.运量大。

2.通航能力大,受限制少

3.运费低廉。

4.对货物的适应性强。

以上特点使海洋运输基本上适应各种货物的运输。

5.风险较大,运输速度慢。

二、世界主要大洋航线

(一)太平洋航线

(二)大西洋航线

(三)印度洋航线

(四)北冰洋航线

三、国际海运中的重要海峡及运河

﹙一﹚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

﹙二﹚直布罗陀海峡

﹙三﹚马六甲海峡

﹙四﹚巽他海峡

﹙五﹚龙目海峡和望加锡海峡

(六)霍尔木兹海峡

(七)曼德海峡

(八)黑海海峡(土耳其海峡)

(九)莫桑比克海峡

﹙十)尤卡坦海峡、向风海峡、莫纳海峡

国际海运的重要运河有: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第三节集装箱运输

一、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是国际贸易运输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物流运输普遍采用的重要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一)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二)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三)高质量的运输方式

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

(一)集装箱专业化

(二)船舶大型化

(三)港口深水化

(四)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三、集装箱港口布局新特点及世界航运业中心的调整

(一)大中心港成为物流运输核心

(二)世界运输中心港自西向东转移

第四节国际多式联运

一、国际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

“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支付的货物运输”。

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他物流运输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①长距离运输,全程运输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手续简单,节省费用;

②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质量;

③复式联运可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做到合理化运输。

二、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

海陆联运,海空联运及陆桥运输

(一)海陆联运:

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主要运输方式,主要以航运公司为主。

(二)海空联运:

又称空桥运输。

(三)陆桥运输

三、国际大陆桥运输线:

大陆桥运输在国际多式联运中占用独特的地位,它是远东——欧洲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

(一)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利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及公路作为中间桥梁,将大陆两端的太平洋远东地区口岸与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以及西欧大西洋口岸连接起来的大陆桥运输线。

(二)新亚欧大陆桥运输

第一、地理位置适中,运输布局合理。

第二、辐射范围广大,气候条件适宜。

第三、开发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三)北美大陆桥

第五节国际物流的其他运输方式

一、国际铁路货物联运

(一)定义与特点:

它是使用统一的国际联运票据,由铁路部门负责办理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铁路全程运送的货物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比较,铁路货物联运有以下特点:

1.运行速度较快,货运速度每昼夜可达上千公里,远高于海上运输。

2.运载量比较大,远高于航空运输和汽车运输。

3.有高度的连续性,铁路运输受气候影响小,能保持常年运行,并能定期的有规律的准确运行。

4.运输中风险比海上运输小,安全可靠。

5.初期投资大,超过其他运输方式。

二、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一)重要性及特点:

全世界公路线约达2000万公里,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运输方式。

1.空间上灵活:

实现了门到门运输,简捷方便,运行灵活,可深入到其他运输工具达不到的地方。

2.时间上灵活:

可以根据货主要求随时启运,应急性强,是及时与港口、空运、铁路衔接,完成许多突击抢运任务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

3.服务上灵活:

能根据货主要求,有针对性,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性质的货物运送。

4.投资少收效快,是短途运输的重要力量。

5.公路运输局限性是装载量小,能源消耗大,车辆运输时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

三、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国际航空货运的特点:

1.运送速度快是航空运输最大优势

2.安全、准时,保证运输质量,货物破损率低。

3.机动性大,对灾区和边远地区急救及紧急货运,航空运输是不可缺少的。

四、世界管道货物运输

第一节亚洲主要经贸集团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齐全

2.劳动力充裕,社会文化多样

3.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贫富差距悬殊

4.产业结构类同,出口商品结构相似

(二)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

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一)南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环境特征

1.地区差异明显,矿产资源较丰富

2.社会文化环境复杂

3.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

(二)南盟合作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三、石油输出国组织()

(一)中东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环境特征:

1.国际交通要冲,石油资源丰富

2.三大宗教圣地,民族分布集中

(二)欧佩克经济合作特点与地位:

1.夺回了油价标定权,提高了石油出口税率,增加了产油国的收入。

2.实行石油生产国有化,增加在西方石油公司中的股权。

3.的决定对国际油价有重大影响

4.成员国共同筹建数十亿美元,作为共同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特征:

1.幅员辽阔,成员众多,差异显著

2.经济发展方式多样性,市场开放程度多样性

3.存在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

A.东盟自由贸易区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澳新自由贸易区

D.“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E.“10+3”(中、日、韩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日本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一)海岸线漫长

(二)多山的岛国

(三)水利资源及水产资源丰富

(四)资源匮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现代化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及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二、人文环境特征

(一)人口老龄化是日本人口最显著特征

(二)民族语言单一

(三)商务礼俗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第二位,人均高收入国家;外汇储备世界第二。

1.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产业结构特征:

1.第三产业是经济增长中心

2.工业在中比重下降

3.农业在中比重继续下降趋势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外贸出口持续增长。

(二)出口商品中制成品占绝对优势,进口商品中制成品比重上升超过初级产品比重,居民消费倾向变化。

(三)主要贸易对象是东亚、东南亚、其次是美国及欧盟。

五、对外直接投资——重振经济的关键,重点投资第三产业

六、中日经贸关系——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

第三节韩国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一)战略位置重要

(二)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

(三)丘陵低山多,气候四季分明

(四)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依赖进口

二、人文环境特征

(一)人口增长放缓,日趋老龄化

(二)民族、语言单一,韩国民族是朝鲜族,通用韩国语

(三)商务礼俗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经济发展历程及特点

1.20世纪60年代“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开发战略

2.20世纪70年代实施“重化工业发展计划”:

产业重心是重化工业(十大战略产业)

3.20世纪80年代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政策:

加速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

4.20世纪90年代经济融入国际化的时期

5.21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金融、商贸全面发展的工业型国家)

(二)产业结构的特征:

服务业与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占比重大,农业比重下降。

1.农业

2.工业

3.服务业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对外贸易地位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

制成品占绝对优势;进口商品:

矿产品为首。

(三)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三大顺差来源:

中国、美国、中国香港;

三大逆差来源:

日本、沙特、阿联酋。

(四)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特点。

五、中韩经贸关系

(一)双边贸易发展特点

1.中韩贸易高增长

2.贸易商品结构优化

3.两国贸易发展不平衡

(二)双边投资

(三)劳务合作

第四节新加坡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一)战略位置重要,“远东十字路口”,新加坡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扼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咽喉

(二)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匮乏

(三)旅游资源丰富

二、人文环境特征

(一)人口密度大,东南亚之最。

(二)民族众多、语言多样,新加坡是多元民族社会

(三)商务礼俗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产业结构特征

一是完成从传统的转口贸易经济向出口导向的制造业的转变。

60年代至70年代重点发展炼油业,修船、造船业、电子业等制造业。

二是完成了从制造业向综合服务业的转变,80年代中期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当时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新加坡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是世界上签订多边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二)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第五节印度

一、自然环境的特征

(一)国土辽阔

(二)资源丰富

二、人文环境特征

(一)人口众多

(二)民族、宗教众多、语言异常繁杂

(三)商务礼俗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印度经济发展特征

(二)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自独立以来主要时期都高于第二产业,并且第三产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超过第一产业,一直占主导地位,稳步发展,形成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二是制造业比重过低成为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由于农业人口中60﹪滞留在农村,而印度发达的软件业对教育水平及专业水平要求高,无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社会就业压力,必须发展制造业才能大量吸收农村人口就业。

1.农业

2.工业: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工业、软件业、制药工业,珠宝加工业。

3.服务业:

服务外包业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对外贸易的地位

(二)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第六节沙特阿拉伯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沙漠王国、干旱炎热

(二)石油王国、资源丰富

二、人文环境特征

(一)人口增长快,外籍人口多

(二)伊斯兰教发源地

(三)商务礼俗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海湾地区最大的经济体,以石油为主的经济。

(二)产业结构

1.农业

2.工业

3.服务业:

交通运输、财政金融。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长期顺差

(二)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三)对外贸易地区结构

第八章非洲主要经贸集团与国家

第一节非洲主要经贸集团

一、非洲联盟

二、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

三、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四、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五、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六、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第二节埃及

一、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理位置重要,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二)资源丰富,非洲第四大产油国

(三)沙漠高原,干燥炎热

二、人文环境

(一)文明古国,旅游圣地

(二)伊斯兰教为国教

(三)商务礼仪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经济发展水平:

连年增长,属中等收入国家

(二)产业结构:

1.传统农业国,世界产棉大国。

2.国民经济四大支柱:

石油、旅游、侨汇,运河。

四、对外贸易特征

(一)对外贸易的地位

商品结构的特征:

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气、原棉,纺织品等。

五、中埃经贸关系:

中埃合作互补性强

第三节南非

一、自然环境特征

(一)战略位置重要,欧亚海上要冲。

(二)高原地形为主,气候类型多样。

(三)自然资源丰富。

二、人文环境

(一)多种族、多民族的国家

(二)商务礼仪与禁忌

三、经济环境特征

(一)经济发展水平:

是非洲经济水平最高,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属上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二)产业结构特征:

1.农业:

有“非洲的粮仓”之称。

2.工业:

四大支柱部门:

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和能源业。

3.服务业:

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A.旅游业:

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和就业部门

B.交通运输业:

庞大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C.电信业:

发展迅速

四、对外贸易特征:

非洲大市场的主要货物集散地,享有进入欧美及南部非洲市场准入优惠条件。

五、中南经贸关系:

优势互补强,合作潜力大。

 

第七章欧洲主要经贸集团和国

第一节欧洲主要经贸集团

欧洲联盟

独立国家联合体家

一、欧洲联盟

(一)欧盟的形成和发展

欧盟一体化从最初的6个成员国(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建的欧洲煤钢共同体),经过6次扩张,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拥有27个国家的大型区域一体化组织

(二)欧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环境特征

1.自然环境:

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大部分在北温带

2.人文环境:

27国人口4.93亿(2007年),人口素质高

3.欧盟的经济与特征:

经济规模、国际贸易、跨国公司

(三)中欧经贸关系

1.中欧双边贸易:

2008年欧盟连续第五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中欧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

二、独立国家联合体

(一)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上幅员最大的国家集团

大部分处在温带,自然资源丰富

(二)人文环境特征

常住人口2.8亿(2008年初),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1.4亿人),最少的是亚美尼亚(323.8万人),各成员国均为多民族国家

(三)独联体经济特征

成员国通过经济恢复和体制改革,各国经济均已步入稳定发展阶段,2007年多数国家平均增速为9%,2008年各国平均增长5%

(四)独联体贸易现状

1.进出口增加:

2007年前9个月,独联体国家对外贸易额为5765亿美元,其中出口3383亿美元,增加12%;进口2382亿美元,增加40%

2.中国与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关系

2008年中国与独联体国家贸易额最多的成员国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

第二节德国

一、自然条件

地形有高地、平原和山地,其中以平原为主

境内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利于航行

二、“德国制造”的人文精神

德国技术教育普及,全民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