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2876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七上13课 19课导学案.docx

历史七上13课19课导学案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时间和秦朝的都城;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二、重难点预测

探讨秦统一的意义,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意义;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4-65页“秦王扫六合”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秦的统一

1、战国以来,_______成为大事所趋。

2、____________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3、_______之战后,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4、时间:

___________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

5、开国皇帝:

_______________6、都城:

___________

7、意义:

【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材料解析题“秦

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来源:

学+科+网]

⑴李白称赞的秦王是谁?

⑵“扫六合”指什么事?

具体时间是那一年?

[来源:

学科网ZXXK]

⑶秦王扫六合后于什么时间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都城在哪?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1.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

这场战役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2.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    )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秦朝

4.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周武王D.嬴政

5.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A.秦的暴政B.陈胜吴广起义

C.赋税的沉重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6.秦末农民战争中打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牧

野之战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领导人是( )

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李斯、蒙恬D.张角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请将下列成语与

相关内容用同线连接起来:

揭竿而起    项羽兵败垓下

 四面楚歌 

   陈胜、吴广起义

破釜沉舟     项羽与秦军巨鹿之战

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4课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2.通过评价秦

始皇,学习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重难点预测

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通过评价秦

始皇,学习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

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总揽全国大权。

②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地方,废除,建立_____、_____二级机构

2、经济、文化上

①拆除路障,统一_______。

②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________为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新字体________。

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军事上

①开凿,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

②为防御_________进攻,将原来燕赵秦三国旧长城修补并连接起来,修筑了西起________,东到_______的万里长城。

【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如何区分“秦国”与“秦朝”、“秦王嬴政”和“秦始皇”?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1.“他统一六

国,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这里的“他”是指()

A

.黄帝

B.禹C.周武王D.秦始皇

2.秦朝在中央设置的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吏是()

A.丞相B.御史大夫

C.

太尉D.大学士

3.秦朝时,全国最早通用的标准字体是()

A.金文B.小篆C.隶书D.楷书

5.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A.防止秦朝人民发动起义攻下秦都B.阻止南北人民共同反秦斗争

C.用来防止北方冷空气南下袭击都城D.抵御匈奴的

进攻

6.2002年1月1日,欧洲正式起用统一的货币欧元。

欧元的使用与秦始皇统一货币相同

点是:

①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②为了方便流通③建立统一的市场④增强货币的竞争力

A.①④ B

.①② C.③④

 D.②③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列表: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措施

影响

政治方面

 

经济、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思想方面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学习目标

1.列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的措施及作用;

2.评价汉武帝。

二、重难点预测

列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

的措施及作用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西汉的建立建立时间:

公元前_______年;建立者:

________;

定都_________。

2、西汉初

年,统

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

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谁向汉武帝提出来的?

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汉武帝为什么要削弱封国势力?

为了削弱封国

势力,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这一措施巧

妙在何处?

3、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材料解析题毛泽东《沁园春雪》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著名帝王?

(2)这两位帝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两位帝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为加强监察制度,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两位帝王在军事上采取的共同措施是什么?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有哪些

然后完成下表:

措施

作用

影响

经济问题

思想问题

王国问题

监察问题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史实,学习张

骞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2.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经过的地点;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重难点预测

了解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经过的地点;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秦始皇派________北伐匈奴。

西汉初期,无力抵御匈奴进攻,汉高祖采取政策,把公主嫁给单于为妻。

汉武帝相继起用、等将领击败匈奴。

2.呼韩邪单于率部归汉,汉元帝将宫女

嫁给他。

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3.西域指什么地区?

汉朝把和以西,包括今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看“张骞通西域路线图”,找到西域的大致范围)。

4.张骞通

西域的目的、时间、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的:

时间:

年和年,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作用(意义):

5.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时间、标志分别是什么?

时间

公元前年;标志:

西汉设置。

6.东汉时,派

出使西域,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1.丝绸之路形成于何时?

请依

次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经过和最终到达

2.丝绸之路形成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怎样?

①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相继西传。

②西方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以及_______、魔术、音乐等传入中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西域物产传入内地。

3.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

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2)依据上图看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往西先后经过哪些重要的地区或国家?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C.加强对西域的控制D.打通“丝绸之路”

2.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3.在下列历史人物中,对陆路“丝绸之路”的开通贡献最大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班固       D.张骞

4.“无有张骞通异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这反映出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之一是()

A.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B.使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统辖

C.密切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D.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5.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

A.西汉张骞出使西域B.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C.东汉班超出使西域D.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立

6.汉朝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止点分别是()

A.长安中亚B.长安西亚C.长安欧洲D.新疆欧洲

7.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说出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2.知道秦汊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的杰出成就。

3.了解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二、重难点预测

1.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说出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2.知道秦汊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的杰出成就。

3.知道秦汉时期数学领域的突出成就。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造纸术的发明改进

1、背景:

造纸术发明前,我国主要用________或_____做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发明时间:

_______前期发明了纸。

3、改进:

_______时期,_______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这种造纸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

(二)医学成就

1、东汉医学家_______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______的基础,

被后世尊称为_______。

3、东汉医学家华佗研制成麻醉药剂_______,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______

(三)数学:

《》成书于______时期,记载了负数运算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秦汉时期中国产生了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

成就,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1.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2.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

下面哪个人的发明过程具有这样的特征()

A.李冰B.蔡伦C.张仲景D.华佗

3.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4.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

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研究中医理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发明,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6.《九章算术》成书于()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7.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

8.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突破点是

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

C.扩大造纸原料,使之易得到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完成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简表

科技领域

时间

人物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发明

劳动人民

改进

医学成就

数学成就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2.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

3.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预测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知识清单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佛教传入

1、产生地点:

________2、传入:

_______末年经_______传入我国。

东汉____帝派使臣到求佛法。

3、教义:

宣扬生死轮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生忍耐修行,来世可得到_____________。

4、传播:

_______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5、影响:

为中国_______注入了新的因素,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道教兴起

1、产生时间:

_______2、产生地点:

_______

3、思想来源:

_______和_______

4、教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

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______为主,

______、______、_____三家并存的局面

(三)《史记》

1、作者:

西汉史学家________;体例: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2、内容:

记述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的主要史事。

3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秦始皇陵兵马俑

1、位置:

位于陕西_________以东。

2、价值:

反映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展现出____________的精神风貌。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合作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表比较佛教与道教的异同。

教派

起源地

主要教义

作用(影响)

佛教

古印度(天竺)

因果报应和“来世说”

(重)

麻痹人民,有利于统治阶级维护统治;

对中国文化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道教

 

(重现世)

【拓展练习】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教和道教为什么能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下图三个人物你能对号入座吗?

你想这可能吗?

【当堂检测】组内互相订正批阅

1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A.秦始皇B.陈胜C.汉武帝D.华佗

3.下列宗教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是()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秦始皇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不遗产”名录,暑假期间,小华想参观

秦始皇陵兵马俑,她应该去哪个省()

A.河南B.江苏C.淅江D.陕西

5.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A.法门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大昭寺

6.下列属于佛教基本主张的是()①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②修身养性、炼丹服药③忍受苦难、努力修行④长生不老,得到成仙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7.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8.下列关于道教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②道教宣扬修身养性,可以长生不老③道教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④道教养生炼丹促进了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三教共栖图》,三教中不包括

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

【课后反思】

 

景泰四中七年级历史(科目)导学案

执笔教师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学案编号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领导(审核)

韩小鹏

个性修改

学习流程及学法指导

备注

第19课寻访“丝绸之路”

——学习与探究之三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丝绸之路图和最新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大陆上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友谊、文化传播之路,理解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繁荣和发展。

3、谈古论今,在合作交流中关注和思考

社会现实问

题。

二、重难点预测

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它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三、知识清单

【课内探究】由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讨论交流

在我国的西

北边疆,浩瀚的沙漠、茫茫的戈壁滩上,曾经延伸着一条瑰丽的“丝绸之路”,它昭示着历史上曾有过的繁荣。

今天让我们重新踏上“丝绸之路”,循着先人走过的足迹,探访它的过去、今天,并展望其美好的未来。

1.纸上旅游:

重走“丝绸之路”

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评选为“重走‘丝绸之路’”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在地图上重走一次

“丝绸之路”。

请你为大家讲述沿途经过的省份,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布,主要物产;“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还经过今天的哪些国家?

2.

名人访谈: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名人

在活动中,你一定认识了不少“丝绸之路”上的

古代名人吧,那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位,

谈谈原因并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讨论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如果你是“游山玩水:

‘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

和考古发现”的导游,你打算带你们小组的同学们去哪些地方游览?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整个“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吗?

4.互通有无: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以促进东西方

的对话与交流。

请你写出“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物产交流。

【课后拓展】先独立做,然后对子帮扶,最后教师适当点拨[]

历时两年摄制的记录片《新丝绸之路》已于2006年3月10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

西方人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近代史,甚至

“丝绸之路”(SILKROAD)这样

一个术语都是西方人命名的。

1877年,德国地理

学家——李希霍芬在他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使用“丝绸之路”一词,代替了曾经出现过的“玉石之路”、“佛教之路”等名称。

同学们你能解释“丝绸之路”的具体含义吗?

该记录片说的“丝绸之路”具体指的

又是什么“路”?

【课课有话说】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把你的感受、想法、疑惑或是建议,请你写下来吧。

我的精彩留言

我的收获

我的感想

我想对古丝路上的

商旅说

我想对西部大开发

的投资者说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