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2931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刘晓慧).doc

送教下乡培训方案设计

一、培训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提升

二、目标任务

1.通过名师的示范引领,完成覆盖全镇乡村教师的新一轮新课程理论培训,加深农村教师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及职责的转变。

2.以镇级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区域内专家资源,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研讨,帮助形成新的课程意识,改进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新的课堂模式,切实提高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3.通过“同课异构”的主题研修方式,聚集真实课堂的实践性环节,开展现场诊断、评课、议课、磨课等参与式活动,发展农村教师的开放性、多元化思维,有效提升其驾驭课堂的教学实施能力。

增强农村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行动观察、自我反思、感悟体验、行动设计等有效教研的专业引领能力。

4.搭建骨干教师、教研员、农村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

通过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分享,解答教学疑惑等研修方式,促使农村教师主动规划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提高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能力。

5.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推广微课制作,使中青年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互联网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三、培训对象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含完小、村小)的数学教师,32人。

四、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16年4月20日至6月20日,分四个阶段培训,每阶段2-3天。

地点:

大足区中敖镇小学。

五、内容与形式

(一)培训内容:

突出学科性、操作性、实践性,以模块为设计形式,培训内容分以下三个模块:

模块

核心内容

培训形式

学时

(天)

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解读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3.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

4.教师心理调适

专题讲座

研讨

案例分享

参与式培训

2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3.教学评价与研究

专题讲座;案例分享

讲座与案例分析

2

1.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

2.课堂教学技能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的制作)

4.作业设计与评析

5.课题研究及成果运用

专题讲座;案例分享

讲座与案例分析;情景训练

上机操作;课例展示

分组设计

讲座与案例分享

6

(二)培训形式

1.座谈交流

以座谈、随意交流等方式来开展调研活动,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整合到不同的主题上:

备课研修、课例研修。

(1)备课研修。

主要采用参与式培训,通过任务驱动,以构建课堂教学序列,根据主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总结提炼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在参与、研讨中反思总结提升。

(2)课例研修。

主要是在课例观摩中感悟,在课例研讨中深化,在课例实践中提升。

2.案例研修

案例研修,贯穿始终。

除了座谈中有案例展现,同时还将采取经典课例研习、优秀教师课例观摩来给教师以示范。

此外,培训中,我们将以任务驱动,让参培教师进行分组实践,进行备课、上课、讨论、反思、改进,对课例进行多次打磨,从中发现问题,生成策略,提升能力。

整个培训过程,坚持“问题带动、任务驱动、反思促动”,突出参与互动,实践内化,总结提升教育教学经验。

(1)观摩展示、示范引领。

实行被培训教师和培训教师“同课异构”的方式,突出课例中的问题特征与方法价值,引导教师在广泛、充分的参与体验中获得提升。

(2)创设情景,案例载体。

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研修环境为参培教师提供丰富的情景感和话语权,引导教师们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并主动探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3)研讨问题、挖掘潜能。

对准参培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教学困惑进行研讨交流,共同破解教学难题,激发学习潜能。

六、专业引领团队

专业引领团队——区域内学科专家(以大足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为主)。

七、组织管理

成立培训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培训统筹及日常管理。

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殷定剑任组长,舒文颖任副组长,成员有梁怡、黄河莲、黄珍莲。

下设项目实施办公室,由梁怡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陈漪、刘晓慧、于亚明、邱雪梅、刘小龙,分别负责集中培训管理、校本研修管理、宣传报道与资料收集整理、后勤服务等。

八、考核评价

参培教师的学业成绩通过三方面进行评价:

出勤情况(20%)、学习过程(20%)、生成性培训课程(60%,包括学习笔记,学习反思,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培训总结等);三项相加成绩达到总学分的80%方可结业。

1.坚持“合格+激励”的考核标准。

合格指被考核对象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给予相应学分,激励是指在合格基础上的追加学分。

2.表彰优秀,激励先进,调动积极性。

设置优秀学员。

评优比例为参培教师总人数的15%,最高不超过20%。

3.参培教师考核标准如下: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方式

分值

出勤情况

出满勤,无缺席。

查看出勤记录

20分

学习过程

积极参加研修活动,承担并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和校本研修任务

小组考评和学校考评

20分

培训任务

完成情况

一份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

查看文本

20分

一个原创学科教学微课程

查看作品

20分

一份小学数学教学反思(500字以上)

查看文本

10分

一份培训总结

查看文本

10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