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18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汇报材料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精品版

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它被被增设为必修课程、法定课程。

在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科学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专门的教师队伍、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这一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我们这些一线教师们普遍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开展。

如何切入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有机整体,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与教育这项内容,初步建立教学模式?

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一些粗浅认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更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力。

马克思说: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这是宇宙从形成开始演变到今天这样一个文明世界的真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证明了劳动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只有靠人类的高能思维劳动和劳动实践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没有人类各个方面的劳动,宇宙就会停止发展,人类社会就会倒退。

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中央全教会议又再次强调在学校中必须实行素质教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学校中要开设并上好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这明确指出了学校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必要性。

其二,从当前学校学生的现状来看,同样也要求学校必须开设劳动技术课。

目前,在校学生都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可以说过惯了舒服的生活,对劳动创造价值观是一无所知的,再加上部份学生的家长出于对子女的偏爱,忽视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更不让子女参加必要的劳动锻炼。

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甚至连学校的环境卫生也不愿意做;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做艰苦的劳动,拈轻怕重;有的学生即使参加了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怕苦怕累,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

 

一、什么是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训练和制作实践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教育。

过去的劳动课程教学,我们往往把学生参加劳动当成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方式,比较注重劳动习惯的培养,只关注他的德育功能,忽视了劳动教育所蕴含的其他更丰富的教育价值。

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大课程背景的认识,我们应当赋予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广阔的视野。

不仅仅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培养,要考虑对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多种价值取向。

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完美结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背景下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新要求。

要让学生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必须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如洗手帕小活动的开展,除了引导学生掌握洗手帕的步骤,还可以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节约肥皂?

怎样能把手帕洗的又快又干净?

怎样洗能节约用水等等,使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手技能都得到训练。

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具有跨学科的内在综合特征。

如在“做元宵”的活动里,有数学问题,几份米粉加几份水和出的米粉最适合做元宵;有科学问题,为什么说沸水中浮起的元宵就是熟了的元宵;有艺术问题,元宵只能是“圆”的吗,是否可以做成其它的形状等。

总之,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运用了数学、语文、艺术、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涉及社会、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多方面的教育内容。

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也是新知识与新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动技术教育还要加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

特别是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当有的同学不会做或做错了、做坏了、做的很难看,其他的同学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当有的同学忘记带劳动工具了,怎么办?

对同一个问题有不一致的看法和做法时,又该怎样处理,等等。

要教育学生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要学会合作,合作共赢。

总之,只有增加技术含量,赋予创新活力,深厚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高品味的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背景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劳动与技术教育包括哪些内容

适合小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大致分为这些:

劳动实践活动、技能练习活动、工艺制作活动、简易设计活动、技术试验活动、发明创造活动、职业体验活动等(举例说明)。

这些内容又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自我服务性劳动。

这种劳动主要是以自己和自己的亲人为服务对象。

主要包括料理个人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如:

 搞好个人卫生,洗好自己的衣服,打扫好自己的房间,学会使用针线等;学做简单的饭菜,帮助父母清洗碗筷,收拾家庭卫生等。

适当从事此类劳动能够使他们具备最起码的生活能力,培养关心和尊重长辈的道德意识。

这是社会生活中万万不可缺少的东西。

(二)社会公益性劳动。

这种劳动主要体现为不计报酬地为他人服务。

它包括在学校范围内的日常劳动和特定劳动周内的劳动,如建设校园,美化校园环境等。

但更多的是指志愿者性质的社区服务和援助劳动。

如:

植树、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对伤残弱小者提供体力和智力援助等。

在这种劳动中,学生将转换心态,以他人的需要为中心,急他人之所急,学会关心他人。

这是学生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途径,能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学校就经常带领学生搞这样的活动,学生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出示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社区”“雷锋活动月”的相关图片)

(三)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

这种劳动主要指具有较强智力色彩或知识背景的手工创作或实验,它既可以通过正规的手工课、实验课来体现,也可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展开。

(出示学校剪纸活动小组活动图片)这种劳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审美观念,它把知识引入到劳动中,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点,鼓励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

公益劳动强调协作,审美创造性劳动则强调个性。

如:

水仙花的制作,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学会了水仙花的制作方法,并能创造性的将其技巧运用到其它花的制作过程。

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在实践操作中也得以潜移默化的培养。

上述三种劳动的划分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的理念和逻辑,即:

首先是服务自我,学会生存、竞争;然后是服务社会,学会相互协作;最后是审美和创造性的劳动,将个性的施展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以适应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如果以马斯洛的需要梯级学说为依据的话,那么;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满足学生生理和安全的需要;社会公益性劳动则可以满足学生社交、尊重和认知的需要;审美创造性劳动则满足了学生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是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的要求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为依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以及经验,确定内容、方式和活动形式。

二是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可不受课时限制),设计内容、制定课题、定期评比展览。

四、具体操作流程

劳动技术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由于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明显不同,课堂教学的结构也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是和其它学科一样,它的基本教学结构还是存在的。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有多种类型,如汇报交流课、劳动实践课、技术学习课等,无论是哪种课型,在实施过程中,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生成课题、拟订方案阶段;2.活动实施、具体实践阶段;3.展示汇报、交流分享阶段;4.全面评价、立体延伸阶段。

(如下图)

劳动技术类课型实施的模式,大致如下:

 

劳动与技术教育类课型实施模式模式

 

 

 

 

全面评价立体延伸

 

展示汇报

交流分享

活动实施

具体实践

生成课题

拟定方案

 

 

 

 

下面,就《剪雪花》阐述这一活动的流程:

《剪雪花》这一活动需要5——6课时完成

1.生成课题、拟订方案阶段

这是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筛选、确定要研究的主题,然后拟订研究活动实施的计划方案。

包含两种情况:

一是有教材。

所谓的有教材,也是没有公开发行的,而是各个地方的地方教材,或者是学校的校本教材。

(出示几本教材),这样,老师和学生不必筛选主题,直接选用书上的主题;二是没有教材,需要老师和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筛选和确定主题。

活动课题的确立,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只有这样,活动才具有生命和活力,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

(举例《剪雪花》的主题确立:

关注生活及学生的好奇心,联系学校校本课程这一实际,从学生兴趣出发等方面)主题确定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从中筛选和确定子课题。

经过筛选提炼,《剪雪花》就确定了许多子课题,如:

雪花的形成,雪花的颜色和形状,雪花的重量和大小,雪花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怎样剪雪花等。

然后根据研究兴趣,组合划分活动小组,并讨论和拟订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中一般包括小组名称、组员名单、活动步骤、活动分工、预期成果、成果表达方式等内容。

如下图: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计划

主 题

 

小组名称

 

组  长

 

 

组  员

 

 

 

 

 

 

 

 

研究方法

 

分  工

 

 

 

 

 

 

 

 

 

 

 

 

 

 

教育调查报告小学 

数学文化答案 

探究学习法研究过程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研究表

问题的提出

教学诊断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连线题提出假设

 

机器人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方案的实施

教师名言 

挫折作文材料研究报告

 

2.活动实施、具体实践阶段。

这是教学活动的第二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产生的问题,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不断修订、完善研究活动的计划方案。

其中包括:

(1)收集信息,根据学生要开展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活动内容,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收集的渠道可通过查阅文本资料、网络或走访专家等形式进行。

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

如:

《剪雪花》一课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和筛选,获得了关于雪花的非常系统的知识,(出示相关内容)

(2)设计制作。

这一阶段是实践体验、解决问题阶段。

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亲身体会和感悟的过程。

学生个体或小组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参与最后设计方案,并选好材料,教师可帮助设计选材,做好制作准备。

记得《剪雪花》一课在选材上就有波折,开始好多学生为了好看,选择了卡纸,还有学生选择了折纸需要的材料,还有学生选择了皱纹纸……而我没有去制止他们,而是让他们经过实践,发现这些好看的纸,摸起来手感好的纸并不一定适合剪雪花,于是最后在大家的亲身体验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选纸这一阶段的任务。

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阶段。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制作,受到挫折训练,收获成功喜悦,同时使技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这一环节中正确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讲述与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演示操作应根据操作的难易程度适时进行,突出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的指导。

《剪雪花》一课,我没有手把手的去教他们如何折如何剪,而是把提前制作的折纸作品分给同学们。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折叠方法,并在组内交流。

当他们已经基本掌握时,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推荐一名学生到前台演示并说出折叠过程。

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抓住每个环节的难点,适当点拨,但只是点到为止,把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

在这期间,教师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这一过程就要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锻炼而教师则应该适时、适度的引导、点拨,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

3.展示汇报、交流分享阶段。

这是教学活动的第三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班展示汇报,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

每名学生或每个小组把收集到的信息在全班交流,使每名学生都获得大量的信息互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如“雪花的形成”小组,“雪花的颜色和形状”小组,利用课件、手抄报、绘画、室内外展板、图片、知识竞赛等方式展示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成果。

“雪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小组则针对雪对人类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开展了辩论会。

这样,各个小组将信息在全班范围内有效交流,达到了信息互补、资源共享。

记得《剪雪花》一课在展示作品这一环节中,一名学生报告说找到了快速折纸三等分的窍门,当时我也没想到,很是惊喜,于是,我带领全班按他说的窍门去做,结果被推翻了,但是我对他的敢于创新大加赞赏,并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因为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

对于孩子的大胆新奇想法,教师应该激励!

这一阶段师生在讨论中都应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或建议,供大家互相参考,教师可适时点拨、启发,集思广益使学生个人的设计更加完美,从而开发学生的潜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全面评价、立体延伸阶段。

是教学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对作品的自我欣赏和相互欣赏的过程,完美的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励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

评价,是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事实上是不断反思、不断完善的过程,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课程的完善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价要注意全面性,不能过于注重结果,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如何、技术运用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创新等内容进行的全面评价,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

评价重在指导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凡是参与劳动与技术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的,都应给予肯定。

对那些设计与制作成果特别优秀,或有所创新、发明者,应给予特别的鼓励。

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包括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有关的专业人员。

评价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作品展示、谈体会、互相交流、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日常观察等形式。

针对评价的的个体或群体,应多采用纵向评价,少采用横向间的学生之间的比较性评价,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在活动中生成的、有创意的设想,师生共同研究可以生成下一个探究活动的主题。

如:

在《剪雪花》这一活动即将结束时,有学生提议,雪花是立体的,而我们剪得雪花却是平面的,能不能剪出立体雪花呢?

这个想法非常好,有创意,赞赏之后,我们又生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做立体雪花。

全班同学情绪高涨,于是,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后来,我们用了一节课研究出了做法,一节课完成了作品,收获颇丰。

(展示学生作品)做完这个工作之后,我们又衍生出了下一个课题——剪纸,于是新一轮的研究探索又开始了。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它虽然是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一领域,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渗透了其他领域的内容,这也正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提倡“自主”,关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种 ‘课’。

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会在课堂上进行,但那与一般的 ‘课’有本质区别。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容易出现课堂化倾向。

综合实践活动的某些环节需要在课堂上集中进行,但活动的主要空间应在课堂之外。

具体哪些活动要在课堂外,哪些在课堂内,要看活动需要。

比如《剪雪花》一课,查找资料就要放在课堂外,而学习剪的过程就要放在课上。

具体的课堂教学该如何呈现?

我将选取活动实施、具体实践阶段的一个课时加以说明。

(补充《剪雪花》说课)

一、教材简析

《剪雪花》属于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本课课型题材新颖,来源于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剪雪花》一课主要分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 交流信息,形成认识——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动手实践,鼓励创新—— 展示作品,评价激励——畅谈收获,延伸拓展六个环节。

其核心内容是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动手实践,鼓励创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生活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总体目标: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获、看有所思、听有所悟、劳有所得、玩有所乐。

具体要求:

1、学生能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雪花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探究发现雪花的制作方法及技巧,并能剪出个性雪花。

3、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体验。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发现、掌握雪花的相关知识及制作方法,培养搜集处理信息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剪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雪花,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次活动的内容,考虑到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本节课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讨论、实践、评价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由于四年级小学生对于雪花知识了解还不够,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我布置了以下内容。

想一想,查一查,说一说:

让孩子想一想关于雪花你想了解些什么,并在小组内把感兴趣的几个问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资料、访谈、上网等方式弄明白,准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准备:

课件、各式剪纸作品及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在“观察”、“探究”、“操作”、“劳动”等一系列活动当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开课之时,我直接由谈话引入“你们喜欢听歌吗?

我给大家带来一首赞美雪的歌。

”。

在学生兴奋而又充满期待中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

(播放课件)音响及画面从视觉和听觉上冲击着学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接着谈话:

喜欢雪吗?

自古以来,雪一直被文人墨客所赞颂,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赞美她?

由于同学们课前作了准备,此时定会有感而发。

在学生动情之时教师巧妙过渡:

多美的雪呀!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听到这些赞美,你此时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剪雪花,而后板书课题。

让他们直观的感受到情感和现实的矛盾,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剪雪花留住雪”的想法。

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

课堂很自然地进入到第二个环节。

(二)交流信息,形成认识

要想剪出雪花,必须真正的了解她,所以我安排了交流信息、形成认识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课前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介绍关于雪花的知识。

并以小组为单位,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在这个环节中,我提供了精心筛选、制作的课件说明,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出示。

(出示课件)网站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范围太大,加之四年级学生本身知识与能力的局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交流学习中,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要带有目的去研究问题,学会筛选、分析信息,选择对本节课有价值信息,(比如:

雪花虽然六个瓣,但是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朵雪花)抓住重点。

这个环节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通过教师的评价及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自主介绍一方面满足了他们急于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使他们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网络探究的快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趣。

通过交流信息,学生获得了许多感性认识,他们知道雪花是六个瓣的,但是千姿百态,看完展示之后,学生的热情很高,引起学生继续钻研雪花的积极性,并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要想剪出雪花,必须先学会折纸,怎样才能知道折纸的方法呢?

我没有讲解,也没有示范,而是把提前制作的折纸作品分给同学们。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折叠方法,并在组内说出折叠过程。

当他们已经基本掌握时,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推荐一名学生到前台演示并说出折叠过程。

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抓住每个环节的难点,适当点拨,但只是点到为止,把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

当他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折纸方法后,便开始学习剪纸了。

这时我将作品发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去探究,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小组活动,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并在研究实践活动中养成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在这期间,教师以平等的对话者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然后师生交流探究结果,用同样的方法推荐一名学生到前台演示剪纸方法。

教师适时指导、示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作为指导者的作用,适时、适度的引导、点拨,做到了“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

(四)动手实践,鼓励创新

在他们知道了折纸、剪纸方法以后,我小结并设计了激励性的过渡语:

短短几分钟,大家就找到了剪雪花的方法,真是了不起,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

剪雪花。

好!

剪一朵与众不同的,自己最喜欢的雪花,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比一比,谁做的雪花最漂亮。

然后播放背景音乐,(播放背景音乐)让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自由创造。

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创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也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在这一环节中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五)展示作品,评价激励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朵最美的雪花贴到黑板上,用同学评、自评等方式看到自己在制作中的得失,老师给与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制作的小结,从而能更好地总结经验,相互取长补短。

为了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同学们,看到一张张纸在你们灵巧的双手下变成了一朵朵活泼、美丽的雪花,我真高兴!

看,下雪啦……(画背景)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把自己最喜欢的雪花贴到黑板上展示!

通过这一环节,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愉快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感受到课堂永远是美好的。

(六)畅谈收获,延伸拓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过程取向,强调的是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情绪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活动目标和主题。

我想,这一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反思和拓展。

于是我又一次组织谈话:

“同学们,老师发现每一朵雪花都很美,因为你们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该说再见了,谈一谈你的收获吧。

”在亲历了探究实践的过程后,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把实践的体验,知识的理解,情感的感悟融为一体,形成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地认识,建构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能有效地指导今后的探究活动。

学生此时拥有的是探究实践后的满足,是获得成功的喜悦。

记得在上这节课时,有不少学生感慨地说:

“我的收获太大了!

”“大自然真美呀!

”“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发现了美,创造了美,所以我们充实而快乐!

”“谢谢老师,您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这些来自内心的声音让我感到欣慰。

学生们在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后,一定会有更多的问题和想法,接下去我设计的就是拓展学习,出示剪纸作品(播放课件)并做总结: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同学们的作品继承了民间剪纸的特点,并有所发明、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