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23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现代汉语词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词类.docx

《现代汉语词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词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汉语词类.docx

现代汉语词类

三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等名称的词,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而一般不用否定副词“不”、“没”修饰。

  1.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例如:

人都来全了。

    文章不是这样写出来的。

    昨天我在图书馆看了一天书。

    大会现正在向各位代表征集意见。

  ②名词一般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

  (一桶)水 (一道)闪电 (两件)衣服 (两个)孩子 (三瓶)啤酒

  ③名词前一般不能加副词,但少数几个副词可以加在名词前面。

例如:

    商店里光人。

    书店里净新书。

  ④名词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共同组成介词短语,例如:

    [用毛笔]写字

   [向朋友]致意

   [从那天]开始

   [给老人]看病

   [在国内]征集

  2.名词的类型

①一般名词

  一般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一般名词不受“不”、“没”等副词的修饰,在句中充当主语和宾语。

  根据名词前面出现的量词,可以将一般名词分为个体名词与集合名词。

  个体名词可以计个体量,前面可以受个体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

  (一棵)树 (两盘)磁带 (三头)牛 (八辆)卡车 (九朵)玫瑰

  集合名词不能计个体量,只能用集合量词修饰。

例如:

  (一批)衣物 (一些)马匹 (一些)青年 (一部分)群众 (一部分)船只

②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是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名词。

例如:

    作风 道德 境界 气氛 风尚 思想 心灵 灵感 

    党性 友谊 观念 想法 原因 内容 形式 政治 

    文化 社会 革命 欲望 力量 交际 裨益 师资

  修饰抽象名词的量词限于“种”、“点”、“类”等,例如:

    (一种)观点 (一种)境界 (一点)灵感 (一点)裨益

  个别抽象名词可以受动量短语修饰。

例如:

    (一场)革命 (一次)苦头 (一阵)痛苦 (一番)斗争

③专有名词

  专有名词表示特定的人或事物的名称,一般不用量词修饰。

例如:

    中国 北京 香港 渤海 泰山 长城

   太阳 火星 地壳 国务院 葡萄糖酸钙

    李白 鲁迅 钱学森 诺贝尔 爱因斯坦

    中文信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中央电视台

④时间名词

  时间名词是表示时间的名词。

例如:

    春天 秋天 春节 元旦 清明 中秋 早晨 晚上

    今年 明天 周末 来年 来日 刚才 今天 昨天

    课外 目前 开端 开始 现在 星期天 

  时间名词是名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

  时间名词与量词短语的组合能力较差,少数成员不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时间名词除了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外,主要语法功能是作状语。

例如:

    [昨天]我已经检查了三遍啦。

    医生建议他[目前]先进行外科治疗,消除炎症。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

    他[晚上]不到十点钟就睡觉

思考

表示时间的词都是时间名词吗?

⑤处所名词

  处所名词是表示地点的名词。

  处所名词常用在“在”、“到”、“往”等词的后面,并且能用疑问代词“哪儿”提问,用指示代词“这儿”、“那儿”指代。

例如:

    近处 远处 高处 低处 明处 暗处 周围 附近

    学校 食堂 教室 会议室 图书馆 故宫 南京 济南

⑥方位名词

  方位名词是表示方向和位置关系的名词。

  根据构成成分的不同,方位名词可以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两类。

  单纯方位词:

    东 南 西 北 前 后 左 右 里 外 中 内 间 旁 上 下

  合成方位词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A、前加型:

在单音节方位词前面加上“之”“以”所组成。

    之上 之下 之前 之后 之里 之外 之内 之中 之间

  之东 之南 以上 以前 以外 以内 以东 以西 以北

  B、后加型:

在单音节方位词后面加上“边”“面”“头”所组成。

    上边 左边 东边 南边 前边 外边 里边 旁边 东面 

   西面 背面 里面 外面 前面 上头 前头 后头 里头

  C、对举型:

两个表义对立的单音节方位词连用为合成方位词。

    左右 上下 前后 南北 东西 内外 里外 

  D、其他类型:

    底下 跟前 面前 里头 开外 头里 当中中间

3.名词的使用之——集合名词和个体名词

集合名词表示集体事物,中间不再细分出个体,如:

船只、书本、车辆、父子、父母、师生、朋友们、树木、衣物、舞蹈、群众、纸张、桌凳、子女等;可以作为个体来计量的事物叫个体名词,如:

自行车、冰箱、白菜、床、桌子等。

集合名词要和集合量词搭配,个体名词要和个体量词搭配。

名词使用中最常见的错误是集合名词的误用。

计量集合的量词叫集合量词,如群、批、堆;计量个体的量词叫个体量词,如支、辆、台、棵、节等;临时借用的量词叫临时量词,如一架子书、一车人、一屋子货物;表示不定量的叫不定量词,如些、点。

集合名词一个重要的语法特征就是一般不受个体量词的修饰,只受集合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的修饰,如:

一些衣物﹡一件衣物一批书籍﹡一本书籍

一屋桌椅﹡两张桌椅一对夫妻﹡两位夫妻

这类名词作用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

案件:

几起案件,例:

﹡开展冬季严打以来,我市公安局共破获六十余件案件。

房间:

两个房间,例:

﹡我给朋友订了三间房间。

干警:

一批干警、全体干警,例:

﹡在这次行动中共有两位干警殉职。

树木:

一街树木,例:

﹡这个单位在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中共植树木千余棵。

舞蹈:

一种舞蹈,例:

﹡她跳了一支新疆的少数民族舞蹈。

车辆:

一些车辆,例:

﹡听说二顺子发了,不但装修了房子,还买了辆新车辆。

夫妇:

一对夫妇,例:

﹡就在这一天的早上,马伯乐和他的夫人同时被德国人逮捕。

两夫妇被逮捕后没有再见过面,马伯乐被关押在巴黎附近的一所监狱里。

河流:

一条条河流,例﹡黄河是一条很难治理的河流。

类似的还有人民、群众、枪支、花卉、事件、信件等。

4.名词的使用之——名词能否受副词修饰

言语中,副词修饰名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A.不+名词例如:

人不人,鬼不鬼山不山,水不水不三不四

B.非常+名词例如:

非常中国非常男女非常观众非常礼物非常赛事非常城市

《非常公寓》的情节由五块组成。

非常行为遭遇非常天气。

非常时期的非常课堂。

C.很+名词例如:

很阳光很女人很男人

其实她的性格相当北方。

(《北京晚报》2004年3月9日)

小资语文还有一种很XX的句式,比如很F4、很野蛮女友、很花样年华、很廊桥遗梦。

说一个人长得可爱,就说你长得很卡通;说一个人很怀旧,就说你很陈丹燕;说一个很幽默,就说你很几米;说一个人很有本事,就说你很卧虎藏龙;说一个人很浪漫,就说你很泰坦尼克啊。

(《北京晚报》2003年2月27日)

D.已经/都/最/刚刚/也+名词例如:

已经大学生了已经春天了已经脂肪肝了都星期三了都大姑娘了也教授了

最核心的人物最本质的问题刚刚中午才星期二最东边极左

对以上几种现象,应区别对待,然后加以解释:

A类情况不宜理解为副词修饰名词。

这里是汉语使用中的省略现象,不能理解为副词修饰名词,因为它不能脱离句法环境。

B类情况不能简单理解为副词修饰名词。

如果认为“非常”是副词,它只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上述例子中的“非常”都不表程度,而是“不一般、特别”的意思。

另外,从语音上看,程度副词“非常”如果重读的话,重音必须放在前面的音节上,而上述例子的重音只能在后面,不能在前面。

因此B类中的“非常”并非副词。

可以有两种处理方法:

一种是把这种用法的“非常”理解为词组(短语);二是把它看作形容词。

C类情况宜理解为词类活用。

这里的“阳光”表示外表明亮鲜艳或个性开朗直率的意思,“女人、男人”表示“女人化、男人化”的意思。

能够进入“很+名”结构的名词是有条件的:

具有异感性,即该名词能从气质、样式、势态等方面反映出人的某处特异感受。

如:

很绅士:

很有绅士风度;

很淑女:

很有淑女风范;

很香港:

很有香港特点;

很西藏:

很有西藏风格。

不能引起人们特异感受的词不能受很修饰,如:

﹡很衣服﹡很土地

D类情况宜理解为副词修饰名词。

但这种现象也是有限制的,只有具有可“推移性”的名词才能进入这种结构,即这种名词一定存在一个序列。

四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

能带宾语,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

  

  1、动词的语法特征

①动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充当谓语,并且大部分能带宾语

  动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

例如:

    那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塌了。

    故障排除了。

    我们明天出发。

    

  绝大多数动词能带宾语。

例如:

    买饭 作画 挖坑 蒸馒头 看电影 盖房子 说英语 装箱子

    喜欢唱歌 打太极拳 展开调查 自愿献血 热爱劳动

②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动词可以受“不”、“都”等副词修饰,但动词一般不受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

例如:

    批评:

不批评/都批评——*太批评/*很批评

    学习:

不学习/都学习——*很学习/*太学习

    发生:

不发生/都发生——*太发生/*很发生  

    存在:

不存在/都存在——*很存在/*太存在

  只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部分能愿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如:

    (很)爱 (很)怕 (很)能 (很)会

    (很)希望 (很)羡慕 (很)讨厌 (很)喜欢

    (很)可能 (很)应该 (很)愿意 (很)可以

③后面能带动态助词

  动词后面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

    他总是躺着看书。

    脸在被角下面痛苦地抽搐着。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小时候他上过几年学

④动词的重叠形式

  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尝试状态,动作的时量短或动量小。

  单音节动词按AA式重叠,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

    走—走走  坐—坐坐  看—看看  听—听听  

    读—读读  想—想想  说—说说  念—念念

  双音节动词按ABAB式重叠,第二、四两个音节读轻声。

例如:

    商量—商量商量  活动—活动活动  调查—调查调查

    讨论—讨论讨论  休息—休息休息  回忆—回忆回忆

    研究—研究研究  打扫—打扫打扫  整理—整理整理

  少数动词可以按AABB式重叠,突出表示动作的状态。

例如:

    唠叨—唠唠叨叨  说笑—说说笑笑  打闹—打打闹闹

⑤能用肯定否定方式提问。

  例如:

    走—走不走 看—看不看 坐—坐不坐 怕—怕不怕

    买—买不买 去—去不去 是—是不是 听—听不听

  双音节动词在用肯定否定方式提问时,有两种方式:

    喜欢——喜欢不喜欢 休息——休息不休息  

      ——喜不喜欢    ——休不休息  

    应该——应该不应该 愿意——愿意不愿意

      ——应不应该    ——愿不愿意

  2、动词的类型

①一般动词  

  一般动词指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动词,具备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是典型的动词。

例如:

    看 听 说 问 停 装 修 住 坐 走 跑 做 是 

    批评 宣传 游泳 学习 订正 提高 朗诵 注意 留神

    保护 绿化 简化 计算 帮助 普及 道歉 开幕 阅读

   动员 服务 唠叨 增加 联欢 暗示 预防 相信 拒绝

②心理动词

  心理动词是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动词。

例如:

    爱 怕 恨 猜 料 喜欢 羡慕 希望 

    讨厌 想念 思念 佩服 感到 觉得 认为

  心理动词除了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属性外,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前面能够接受程度副词修饰,后面能够加上谓词性宾语。

  例如:

 

  我特别爱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到郊外去欣赏大自然的风光。

  大批的民工都希望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

  他尤其喜欢莫扎特。

  他们一点也没有感到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我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③判断动词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表示是非、有无等意义。

 

  判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作用是对事物加以判断或说明。

  判断动词后面带体词性宾语,构成述宾短语。

由判断述宾短语的述语和宾语之间没有施受关系。

例如: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撞伤老王的车是民工骑的那种板车。

    新任县委书记是个年轻人。

    他是一米八的个子。

    遍地是红山楂。

    门外是一个小水塘。

④能愿动词

  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例如:

  表示可能:

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

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

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表示估价:

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  

  能愿动词主要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作状语,不能直接带体词性宾语。

例如:

    幸福和欢乐都是很脆弱的东西,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够影响它们。

  

    我不愿意跟他同流合污。

    你应该知道大器晚成的道理。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

  能愿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但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不~不”和“~不~”的格式中。

例如:

   能——不能不/能不能

   要——不要不/要不要

   会——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应该——不应该不/应该不应该

⑤趋向动词

  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趋向的动词。

例如:

    单音节趋向动词:

    上 下 进 出 过 开 起 回 来

    多音节趋向动词: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过来 回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过去 回去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趋向动词既可以单独作谓语(谓语中心),也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

    你‖出去!

  

    眼里的泪水眼看要掉<下来>了。

    周围的人都“哄”地大笑了<起来>。

    他显然不愿意再这样谈<下去>了

⑥使令动词

  使令动词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动词。

  例如:

    使 令 叫 请 让 教 派 催 逼 求 托  

    命令 请求 吩咐 发动 鼓励 迫使 动员 组织 号召 禁止

  这类动词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带兼语组成兼语短语。

例如:

    老师叫你到教研室去一趟。

    课代表催你交作业。

    领导派他担任谈判代表。

    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这次事件迫使我们讨论校园安全问题。

    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会促使你去追求一种更为理性、更为充实的生活

3、动词的使用之——判断动词“是”

“是”严格讲并无动态义,为何归入动词呢?

一方面因为“是”具有与其他动词相同的语法功能,另一方面,如果另立一类,也会导致词的分类过于琐碎。

判断动词仅此一例,但其语法意义却很丰富。

①表示相等,即前后为同一关系。

认定同一关系的标准在于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位置。

例如:

【例1】许多大人都承认,现在社会上最忙最累的是孩子。

【例2】青春是人生最美妙、最富有诗意的年华。

②表示相属,即前后构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前都包含在后者之中。

认定相属关系的标准是能够变换成“前者属于后者”的形式。

【例1】青蛙是两栖动物。

【例2】良好的记忆力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③表示相似,即“是”前后部分为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可以换成比喻词“像”。

【例1】历史是一面镜子。

【例2】二传手的心应该是能撑进去各种各样船只的大海。

④表示存现,相当于“有”、“呈现”等动词。

【例1】这几对夫妻都是一个孩子。

【例2】遍地是鲜花。

【注意】“是”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面,重读时,表示肯定的意义,相当于“的确”、“确实”,是副词。

例如:

    我是要写状子告他。

    我们是看的话剧,不是看的电影。

  用在谓词前面的“是”不重读时,一般与句末的语气词“的”配合使用,功能相当于语气词,可以省略。

例如:

    你那样做是完全行不通的。

    我们是会帮助灾民解决越冬问题的

4、动词的使用之——动词的形态变化

①V+了完成态(体):

说了看了做了走了吃了用了

②V+着进行态(体):

说着看着写着走着吃着躺着

③V+过经验态(经历体):

说过看过做过去过走过

④V+起来开始态(起始体):

说起来干起来吃起来写起来

⑤V+下去继续态(体):

说下去读下去干下去走下去发展下去

⑥VV尝试态(体):

看看说说试试读读走走打听打听商量商量

动词的重叠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如“动作的量小和时间的量短”、“轻松随意”等,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可以明显体会其中差异:

【例1】每天就是买买菜,做做饭,看看孩子,打扫打扫房间,没什么正经事。

【例2】每天买菜、做饭、看孩子、打扫房间,忙得很呐!

5、动词的使用之——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①只能带体词性成分作宾语、不能带动词性成分作宾语的动词叫体宾动词。

如:

捆(行李)喝(啤酒)写(文章)骑(马)使用(武器)

修理(机器)参观(展览馆)打扫(房间)

②谓宾动词有两类,一类是只能带谓词性宾语,如:

希望(你来)开始(上课)继续(讨论)停止(前进)感到(骄傲)

给予(帮助)进行(研究)打算(出国)禁止(吸烟)

另一类是既能带谓词性成分,又能带体词性成分,如:

喜欢(孩子)喜欢(晚上散步)表示(自己的态度)表示(马上去)

调查显示,中国人写文章时常见的毛病就是让体宾动词误带谓词性成分作宾语。

如:

【例1】《丝路花雨》用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历史悬明镜,强盛不闭关”。

【例2】皮炎平是第一军医大学的科研成果,具有消炎快、止痒迅速、抗过敏性强。

【例3】当前,语法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很多仅停留在语法形式的分析上,而缺乏综合概括语言内部规律。

【例4】如服装款式不合顾主要求,导购小姐会主动建议其他销售点的适当款式。

五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的词。

例如:

    大 小 长 早 全 少 快 慢 甜 苦 好 坏 远 近 直 斜  

    崎岖 含糊 磅礴 优秀 聪明 年轻 雪白 笔直 生动 固定 平等

    明晃晃 热腾腾 绿油油 水灵灵 红彤彤 亮堂堂 胖乎乎 毛乎乎

    黑不溜秋 老实巴交 黑咕隆咚 灰里吧唧 灰不溜秋 甜不丝儿 圆咕隆冬  

  1、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①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和谓语。

例如:

    作定语:

大树 红太阳 年轻侍者 皎洁的月光 丰满的脸蛋 粗壮的腰

    作谓语:

品行端正 论述简洁 描写生动 语言含蓄 态度委婉 观点陈旧

  形容词一般不能带宾语,但有些性质形容词也表示动态,具备动词的某些特性,可以带宾语。

带上宾语以后,就成了“动词”。

这类能够带宾语的形容词属于兼有形容词和动词功能的兼类词。

例如:

    纯洁党的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

    这项举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加上“坏”、“死”后,后面可以加上宾语,一般限于口语使用中,但不应算作形容词带宾语,而是述补短语带宾语。

因此,这类词也不是兼类词。

例如:

    累死我了 酸死我了 困死我了 憋死我了 急死我了 美死你 慌坏了他

②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性质形容词大多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太”等修饰。

  例如:

    长——很长/太长 早——很早/太早 甜——很甜/太甜 

    少——很少/太少 好——很好/太好 矮——很矮/太矮

    优秀——很优秀/太优秀  聪明——很聪明/太聪明

  注意: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例如:

    甜甜——*很甜甜/*太甜甜 好好——*很好好/*太好好 

    慢慢——*很慢慢/*太慢慢 高高——*很高高/*太高高

     状态形容词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例如:

    雪白——*很雪白/*太雪白 笔直——*很笔直/*太笔直

    漆黑——*很漆黑/*太漆黑 冰冷——*很冰冷/*太冰冷

③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Ⅰ单音节形容词绝大多数都能重叠,重叠形式是“AA”(“AA的”或“AA儿”)。

  例如:

    长——长长 高——高高 大——大大 快——快快

    慢——慢慢 深——深深 淡——淡淡 甜——甜甜 

  Ⅱ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BB”(“AABB的”或“AABB儿”)。

  

  例如:

    清楚——清清楚楚 高兴——高高兴兴 大方——大大方方 

    痛快——痛痛快快 整齐——整整齐齐 漂亮——漂漂亮亮

  Ⅲ双音节的状态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

例如:

    笔直——笔直笔直 雪白——雪白雪白 鲜红——鲜红鲜红

    蔚蓝——蔚蓝蔚蓝 喷香——喷香喷香 金黄——金黄金黄 

  Ⅳ有些双音节形容词还可按“A里AB”的方式重叠。

  例如:

    罗嗦——罗里罗嗦 慌张——慌里慌张 

    俗气——俗里俗气 马虎——马里马虎

  但也有很多双音节形容词无法重叠。

例如:

    博学——*博学博学/*博博学学  生动——*生动生动/*生生动动  

    明快——*明快明快/*明明快快  主观——*主观主观/*主主观观

参阅文献:

《河南上蔡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

④可用肯定否定方式提问

  例如:

    冷——冷不冷 大——大不大 圆——圆不圆 高——高不高

  双音节形容词肯定否定提问方式有两种:

    清楚——清楚不清楚 幸福——幸福不幸福 高兴——高兴不高兴

      ——清不清楚    ——幸不幸福    ——高不高兴

    明确——明确不明确 结实——结实不结实 具体——具体不具体

      ——明不明确    ——结不结实    ——具不具体

    主动——主动不主动 紧张——紧张不紧张 固定——固定不固定

      ——主不主动    ——紧不紧张    ——固不固定

  2、形容词的类型

①性质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属性的形容词。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

    大 小 好 坏 冷 热 快 慢 方 圆 冷 高 低 矮 酸 甜

  双音节性质形容词:

    伟大 勇敢 坚强 温柔 崎岖 含糊 磅礴 优秀 聪明 年轻 生动

    固定 平等 主观 主动 封建 具体 含蓄 结实 平淡 简单 干净

  性质形容词一般要重叠或加上“地”才可以修饰动词。

例如:

    得意地一笑 平淡地说 呆呆地望着墙壁 慢慢坐起来

  少数性质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修饰动词,例如“慢走”、“老实说”。

  性质形容词作谓语时含有比较对照的意思,在句子中往往对应使用。

例如:

    这儿冷,那儿热。

    你保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