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35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第二单元 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docx

一年级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一.教学目标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听唱一组歌颂祖国、国旗与多民族题材的歌曲,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国旗。

2.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3.通过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感受。

(二)具体要求

1.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草原就是我的家》。

2.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3.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并学会正确的演奏方式。

4.能随音乐主动、大方地参加集体歌舞。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钢琴、碰铃、响板、VCD或录像带、录音机、幻灯机。

(二)文字图片资料

有关升国旗、奏国歌的VCD、录像带(最好是香港、澳门回归时奏国歌的场景及运动健儿获奥运金牌时奏国歌、升国旗的场景)或幻灯片、图片;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中国地图。

4、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

1.听赏童声合唱与铜管乐齐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感受人声与乐器音色的不同。

2.背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3.学习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4.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歌唱。

本单元的难点:

1.教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指导学生唱出四三拍歌曲的韵律。

2.组织好歌舞表演《娃哈哈》,使之既有组织秩序,形式又生动、活泼、有趣,并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大方地表演。

五、本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2、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3、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唱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了解我们在奏唱国歌时应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

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

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

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介绍完后,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

2.让学生描述国旗

师:

那谁能为老师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

生:

国旗是红色的;国旗是长方形的;国旗上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

师:

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同学们想一想!

生:

每周一学校都会有升旗仪式,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

天安门广场每天早晨都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

当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候就会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生:

在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得冠军的时候,就会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就会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其实在我们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民心中(包括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每天都会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因为国旗与国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严与荣誉的象征,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骄傲与自豪。

现在老师就要让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请全体同学起立!

3.再次聆听《国歌》音乐

教师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学生庄严、肃穆地聆听音乐。

4.学生自己总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应如何去做

师:

全体同学请坐。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在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的时候,表情都特别严肃,有的同学还在小声地跟着音乐演唱。

那老师想问一问,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

生:

应该立正站好,表情应该严肃。

生:

眼睛应该看着国旗。

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如果我们的胸前都带着红领巾,应该怎样?

生:

应该敬少先队员的队礼……

师:

那我们集体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队礼,敬礼!

(学生敬礼,老师走到学生中间纠正个别学生不太标准的敬礼姿势)

师:

请把手放下,我们刚才敬了少先队员的队礼,如果是一名军人应该怎样做?

生:

应该敬军礼……

师:

那我们就都来当一回军人,一起敬一个非常神气的军礼,敬礼!

(学生敬军礼,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动作,提示学生,注意看老师的动作并模仿)

师:

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一名神气十足的军人了!

刚才做得非常好。

那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小朋友在观看升旗,他又应该怎样做呢?

生:

站好了以后,眼睛看国旗,行注目礼。

5.再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师:

同学们回答得真好,那现在就假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就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角色,分别是……

生:

少先队员(队礼)、军人(军礼)、还有普通小朋友(注目礼)。

(教师遵照学生自己的想法,分配好每名学生要扮演的角色)

师:

我们各自扮演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做军人、做少先队员、做普通的观众的那份神圣与自豪……请全体同学起立!

师:

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二)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师: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把歌词带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师:

那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举手告诉老师。

生:

好像听起来比较舒服,速度还比较慢。

师:

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1)老师分句教唱歌曲,连续两遍。

(2)最后一句歌词节奏有所变化,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模唱。

(3)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地演唱一遍。

(4)请一位同学到台前来表演唱(其余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节奏)。

(5)集体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第二课时《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2、认识常用课堂打击乐器碰铃、响板。

3、听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教学目标:

1、能有兴趣地听音乐,并知道《我爱北京天安门》初步记忆乐曲主题,能听出主题旋律及其变奏。

2、能有表情地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3、认识碰铃与响板,并知道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1、教师挂在中国地图和长江,介绍长江、黄河,并请学生指出长江和黄河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2、教师将歌曲范唱一遍,使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歌词、节奏和情感。

3、跟着教师有表情地分句轻声学唱(教2遍)。

歌曲感情处理

师:

第一句: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你们知道它们在世界上位于第几位吗?

”生若不知道师可自答:

“长江在世界上居于第三位,它横跨11个省市,其流域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你们说长江大不大呀?

师:

“我们在唱第一句的‘大江’时,一定要唱得宽、厚、深、远一些。

师:

第二句:

“当我们班某某同学学习非常优秀,并在某某大赛中获奖。

每当提到他的名字都会有一种得意和沾沾自喜的感觉,因为他是我们的骄傲对吧。

长江也是中国的骄傲,当你唱到长江名字的时候要有那种引以为豪的感觉。

”师范唱

师:

第三句:

把第一、二句有感情地复习一遍,顺便进入第三句

师:

“你们知道‘源远’是什么意思吗?

师:

‘源远’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长江的源头非常遥远,而且流域特别长,你们知道长江的源头在哪吗?

师:

“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那里非常寒冷,到处都是冰川和雪山。

长江就是冰川和雪融化的水流下来的,刚开始是很细的溪流,逐渐的有一些其他的河流加进来,就形成了现在的长江。

第二层含义是指它的历史非常久远。

你们知道长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吗?

师:

“自从有了人类、史书上就有了长江的记载,我们人类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长江的历史比五千年还要长,是不是非常古老呀?

长江不仅是从青藏高原流下来的也是从远古流过来的,所以你们在唱‘青藏高原’时一定要有一种古老的感觉”。

师范唱

师:

“这里的家乡指的是哪里?

师:

“对,这里的家乡指的是中国这个大家,而不是指柳州更不是指你们的小家,所以在唱‘家乡’时一定要唱的宽广一些“注意‘我’字要突出”。

师:

最后总结唱好各句的注意事项,可边总结边提问看看生领会得如何,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第一段。

师:

请几组学生集体演唱,并评出有表情且音色较美的小组进行表扬。

(二)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教师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引导学生欣赏,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跟老师模唱主题旋律。

3、欣赏木琴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教师简介木琴

4、在听赏几遍以后,让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

碰铃、响板

1、教师向学生展示乐器实物,演示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学生识别两种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2、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敲击方法。

3、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演奏。

第三课时《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基本唱准3到6四度音程,6到高音6八度音程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3.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肢体语言来表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音乐的情趣。

重点难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你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你来看看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老师舞蹈(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渗透歌曲教学

学生:

蒙古族

你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

说一说。

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大草原看一看。

2、你在大草原上都看到了什么?

蒙古族的穿着服饰、蒙古包,骑马、舞蹈

老师:

蒙古族是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我们国家最大的草原,他们在草原上生活,能歌善舞,号称“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他们的房屋可以移动。

这就是蒙古包。

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

(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让学生试穿)

——宽基教学

那有谁注意听到了视频中放的音乐呢?

这是一首由蒙古族的特色乐器“马头琴”演奏的内蒙民歌“嘎达梅林”。

马头琴的音色优美,舒展,深沉,让人忍不住和草原上的人们一起起舞。

——宽基教学

二、用“双响筒”,“串铃”为歌曲伴奏、学习歌曲

1、听一听,这两件乐器像草原上的什么声音?

马蹄、马铃

2、了解双响筒,串铃。

学生通过探索乐器,了解名称,演奏方法。

探索学习

3、学生试奏。

没有乐器的同学怎么办?

想一想你可以怎样发出类似的声音?

用舌头在嘴里弹出,拍手等等,还可以作为小牧民,做出骑马的动作。

让学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

4、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再次渗透歌曲教学

5、学生有表情演唱歌曲。

(通过无数遍地听,学生已经很熟练的演唱了)——宽基教学

歌曲处理,音的高低的讲解

66

6、演唱歌曲,能加蒙古族基本动作进行表演。

三、拓展

聆听由五彩呼伦贝尔童声合唱团演唱的《海拉尔河》——宽基教学

他们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的歌曲,全部是代代相传的童谣。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

教学反思:

对于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程度的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不足之处:

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时候,我说的是“声音要甜美一些,轻巧一些,表情要笑起来,咬字吐字要清晰”,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话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太笼统,学生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所以如何使用让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问题,也是下一步教学中急需改进的。

其次,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一些鼓励,称赞的语言,不要只是单一的说你很棒,你很好,因此,在课堂上,如在评价学生的表演时你可以说:

“他的动作很配音乐!

”“他的动作真多!

”“他的表情真好!

”“他的节奏感真强!

”等等。

第四课时歌表演《娃哈哈》

《娃哈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娃哈哈》

2.音乐活动

课程类型

综合唱歌课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愉快的感情演唱歌曲《娃哈哈》,初步了解新疆舞曲的节奏特点。

2.能从神奇的水果声响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水果节奏型。

3.通过综合表演,培养学生独立表演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娃哈哈》

教学难点

前八后十六音符;感受新疆歌曲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教学准备

音响,课件,卡片,打击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

节奏游戏

(1)出示并讲解节奏

老师带来的水果很神奇的,它们会发出声音

(草莓xx)

(葡萄xxx)

(哈密瓜xxxxx)

(2)教师拍击节奏,学生模仿

2.感受歌曲情绪

那里的葡萄最好吃?

谁会跳新疆舞?

3.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4.初步聆听歌曲,提问设疑

同学们仔细听听歌曲中,那里有我们刚才学过的节奏型

二、歌曲学唱

1.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2.师生接龙唱

3.学生分组演唱

4.解决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反复记号,强弱拍,音准

5.请学生有感情地跟唱

三.拓展

1.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综合律动表演

3.欣赏几首新疆歌曲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2、你的收获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