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35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及各单元练习题

一、定义概念

1、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

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

6、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8、用量角器量角:

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0在左读外圈(0在右读里圈)。

9、锐角:

小于900;钝角:

大于900而小于1800;

直角=900;平角=1800;周角=3600;

1周角=2平角=4直角;1平角=2直角。

1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1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17、梯形的高与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商也会乘(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商反而要除以(或乘)几。

19、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

如:

80千米/时3时240千米每本5元8本40元

225米/分8分1800米每件28元6件168元

20、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二、填空

1、读数:

184020:

()

1567009:

()

6302050:

()

150060003:

()

2、写数:

八万九千二百三十:

()

一亿零五百零三万四千:

()

二十五万零七百:

()

一百万零五十:

()

四千三百零二万三千五百:

()

六万八千零一:

()

3、数的组成:

九百万、四十万、六万、五千组成的数是()。

三千万、五万、七百组成的数是()。

八千万、九十组成的数是()。

4、用0,0,0,9,8,7,6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三个0:

()

、读两个0:

()

、读一个0:

()

、所有的0都不读:

()

5、10个一万是();10个一千万是()。

一百万有10个();10个()是一百万。

一亿里面有()个万。

6、80050060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它是()位数。

“8”表示8个(),“5”表示()个(),“6”表示()。

7、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万位是第()位,亿位是第()位。

百万位的右边是()位,百万位的左边是()位。

一个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位数。

8、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99920805000597042004900000

 

9、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980099809865400002465000002500000000

 

10、把下列每组数从小到大排列。

9970103000899008990490430

4308038040300853800880036

11、□里最大能填几?

最小能填几?

4□583≈5万73□908≈74万

3□864≈3万12□708≈13万

12、□46÷46,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能填()。

13、如果A÷B=54,则(A×2)÷(B÷2)=()。

14、周角的度数是平角的()倍,是直角的()倍。

15、找规律

36×18=648

(36×2)×(18÷2)=()

(36÷3)×(18×3)=()

(36×6)×(18÷3)=()

(36÷8)×(18×4)=()

三、量一量、画一画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用下面的线段做边画出3、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指定

完整的平行四边形。

底边上的高。

4、过P点画出AB的平行线,画出BC的垂线。

5、在下面的梯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6、画一个底4cm,高3cm的,其中一角为60度的直角梯形。

四、计算

1、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29×24=            744÷63=

 

 49×507=         1226÷34=

 

2、用递等式计算

7236÷36-100       420÷15×76

 

64×12-2520÷70    2435-1035÷45×15

 

3、列式计算

295加上195除以5的商,和是多少?

 

240除以30的商再乘4加760的和,积是多少?

 

五、统计

下面是芜湖市某校四年级3班的学生体重情况(单位:

千克)

男:

3336322939423130282327294140515232414425383634

女:

32333447272931322928323127373841402151

1、请完成下列的统计表

体重范围

20~29

30~39

40~49

50~59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2、请将上表制成俯视条形统计图

某学校四年级(3)班学生体重统计图

单位:

10

8

6

4

2

0

男女生

 

六、应用题

1、每棵树苗36元,买3棵送1棵。

如果一次买3棵,实际每棵便宜多少元?

 

2、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钟。

它绕地球59周,比5天时间长些还是短些?

 

3、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

某市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

(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4、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

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5、邮局有一些新式电话机:

A种:

128元/台B种:

158元/台

C种:

198元/台D种:

218元/台

李老师带了3000元为学校选购15台同样的电话机,有多少种购买方案?

分别还剩多少钱?

 

6、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

去的时候用了3时,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用了2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7、一块面积是560平方米的绿地,把宽从8米增加到24米,长不变。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8、苹果:

5元/3千克香蕉:

10元/2千克

妈妈打算买6千克苹果和6千克香蕉,应付多少钱?

 

9、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2千克、418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可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10、学校一共展示了336件昆虫标本。

每块展板排6行,每行放8件。

可以放满几块展板?

 

11、妈妈有33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件?

还剩多少钱?

 

12、12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868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13、张老师带800元买书包。

买了15只书包,剩80元。

每只书包的价钱是多少?

 

14、小张买4只足球花去116元。

①小李有580元能买同样的足球多少个?

 

②300元能买这样的足球多少个?

 

15、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去运大米。

大车每车能运248袋,小车每车能运102袋。

大车运了21次,小车运了36次才把这批大米运完。

这批大米共有多少袋?

 

16、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2千米/时,这辆车第一天行了4时,第二天行的时间是第一天的3倍,这辆车第二天行了多少千米?

 

17、

(1)小明原有30本书,他给小英4本书后,两人的本书同样多。

小英原有几本书?

 

(2)小明原有40本书,小英原有30本书。

小明给小英多少本书后,两人同样多?

 

(3)小明和小英共有70本书,小明给小英3本书后,两人就同样多,原来各几本?

 

18、王师傅每时能做54个零件,他第一天做了6时,第二天做了8时。

这两天王师傅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19、商店里有一种电扇,5台电扇能卖850元。

照这样算,这种电扇24台能卖多少钱?

 

20、北京到广州铁路长2313千米,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广州的速度是112千米/时,行了15时,离广州还有多少千米?

 

21、《故事书》单价每本24元,《儿童文学》单价每本15元。

黄老师带了500元钱,单买一种书,各能买多少本,还剩多少钱?

 

22、自行车的速度是260米/分,从甲地到乙地骑了24分。

同样的这段路,汽车只用了6分。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3、小明买《一课四练》7本,付出30元,找回2元。

每本多少元?

 

24、学校商店一共购进845个机器猫,卖出537个,已经卖出的机器猫单价是28元,共收入多少元?

剩下的机器猫每个减价3元卖出,还能收入多少元?

 

25、某校参加兴趣小组的有28人,全校的人数比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的12倍还多39人,全校共有多少人?

 

26、小刘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他想到7千米外的某地野餐,30分能骑到吗?

 

27、鸡场一周收鸡蛋576千克,每18千克装一箱,已经卖掉24箱。

(1)还剩多少千克?

(2)还剩几箱?

 

28、小明服药,一天2次,每次3片。

一瓶药装有50片,可吃几天?

还剩几片?

 

29、买4个排球需116元。

照这样计算。

(1)348元能买几个?

(2)买10个排球要多少元?

(3)再买3个排球,共需多少钱?

30、学校组织270名学生去参加野营活动。

三角形状的小帐篷限住15人,每晚50元;圆形大帐篷限住26人,每晚80元。

⑴如果只租一种帐篷,各需要多少顶,花多少钱?

 

⑵怎样租帐蓬最省钱?

快用算式或文字来表达你的想法吧!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一、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读作:

376008704读作:

2030607080读作:

200000004读作:

90990900008读作:

57080023040读作:

二、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

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写作:

九亿零七写作:

二千五百四十六亿七千八百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三、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万927000000=()万

40800000000=()亿64780000=()万

534728≈()万629999≈()万

690080000≈()亿89950000≈()亿

4090000=409()

四、填空。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6、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五、在○里填上“<”、“>”或“=”。

10000○999960000○6000009998○899994537○94536十七亿○七十亿三十八万○三百八十万210万元○2100000元

5万米○50000米20吨○2000千克10000万○1亿

思考题:

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3、4、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第一题3分,共27分)

(1)整数数位顺序表。

 

 

亿

 

 

 

 

 

 

 

()级

()级

()级

(2)从个位起,往左第五位是()位,第()位是亿位,万位的左面第一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亿位的数是()位数。

(3)在854006007中,“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4)10个10亿是(),10个()是一千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5)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它写作()。

(6)十位上和千位上都是4的五位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它们相差()。

(7)最小的七位数是(),最大的六位数是(),它们的和是(),差是()。

(8)一个十一位数,最高位是6,第七位是8,最低位是3,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四舍五入到亿位写作()。

(9)一个九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6,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10)由五个千万,六个万,七个百和八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二、写出或读出下列各数。

(8分)

八万三千零八写作();

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

六亿零七千写作();

五百六十亿零三万写作();

814200读作();

108078000读作();

200003050读作();

603000004读作();

三、在○里填上“>”“<”或“=”。

(8分)

84亿○8400000000639925○64亿790000○709999

3404万○304400008888788○888788879018万○8亿

1101万○110100009999899○9998999

四、判断题。

(5分)

(1)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是一万。

()

(2)最大六位数与最小六位数相差1。

()

(3)两位数共有九十个。

()

(4)8亿是8位数。

()

(5)984650改写成万作单位约98万。

()

五、选择题。

(14分)

(1)最高位是万位的数是()。

A.五位数B.六位数C.七位数D.十位数

(2)比10000少1的数是()。

A.9000B.9900C.9009D.9999

(3)八个千和八个十组成的数是()。

A.800080B.808C.8080D.8800

(4)把59490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A.60B.59C.61D.595

(5)李村去年工农业纯收入六百四十万零七十元,写作()元。

A.64070B.6407C.6400070D.640070

(6)四十、四万、四亿组成的数是()。

A.4000040040B.400040040C.400004040D.4000004004

(7)比最小的九位数少1的数是()。

A.99999999B.999999999C.1000000001D.9999999

六、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2分)

230000=()万36700000=()万

635000000=()万1800000000=()亿

5000000000=()亿5063000000000=()亿

七、把下面各数四舍五入到“万”或“亿”位。

7097344≈()万60004795≈()万

240000950≈()万1950400000≈()亿

9946500000≈()亿420438000000≈()亿

八、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6分)

7□070≈8万39□560≈39万365874□021≈365875万

9□7654300≈10亿74□9950000≈75亿9□7654300≈9亿

九、按要求把4个“6”和3个“0”组成七位数。

(8分)

(1)一个零也不读出来:

写作(),读作()。

(2)只读出一个0:

写作(),读作()。

(3)读出两个0:

写作(),读作()。

(4)三个0都读,写作(),读作()。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一、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

二、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1个周角=()度=()个平角=()个直角。

三、画一画,量一量。

1、请分别画出90°、40°、125°的角。

 

2、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A

3、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

 

思考题:

1、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

A、1:

30和2:

30B、3:

30和8:

30

C、9:

00和3:

00D、10:

30和1:

30

2、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2

13

4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所组成的图形,这一点是角的(  ),两条射线是角的()。

2、通过一点可以作(  )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条射线。

3、角的大小与()有关。

4、我们学过的角有()、()、()、()和()。

5、3点整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度,是()角。

6、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7、一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8、已知∠1+∠2=125°,∠2=35°,那么∠1=()。

9、∠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10、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是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C、

D、竹棍

2、小强画了一条()长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D、角

3、把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的是()。

A、直角、锐角、平角、钝角B、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钝角、平角、直角、锐角D、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4、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A、15°  B、20° C、135°D、150°

5、右图中有()个角。

A、5  B、6 C、10D、15

三、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每题3分,共18分)

 

 

四、用量角器分别画出下列度数的角(每个5分,共15分)

105°85°150°

五、计算下面图形中角的度数。

(每小题9分,共27分)

1、已知∠1=75°,

∠2=

∠3=

∠4=

2、

 

1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得数。

42×20=240÷5=700×40=707÷7=60×12=

9600÷8=30×62=340÷4=14×7=810÷90=

2、列竖式计算。

178×46=408×25=37×235=380×23=

3、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380+350÷70(165-75)÷15

 

4、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3×17+5×17(22+44)×30

(18+4)×618×6+4×6

22×30+44×3060×30-60×20

60×(30-20)(3+5)×17

三、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

一班有学生42人,二班有学生38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看表,回答问题。

苹果

桔子

箱数

13

16

23

每箱重(kg)

24

13

16

(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