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过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43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修行的过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行的过程.docx

《修行的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行的过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修行的过程.docx

修行的过程

修行的过程

佛陀在菩提树下作出思惟,法义思惟,观察:

“何法有故老死有?

何法缘故老死有?

”所以佛陀思惟什么因缘让我们老死,往前推朔。

佛陀悟道:

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

就是这么如实的往前去探讨一一相依相缘的条件。

往前推到最后就是有一个识。

我们为什么会老死,因为有生。

为什么会有生,因为有“有”。

为什么会有“有”,因为有“取”。

为什么会有“取”,因为有“爱”。

为什么会有“爱”,因为有“受”。

为什么会有“受”,因为有“触”。

为什么会有“触”,因为有“六入”。

为什么会有“六入”,因为有“名色”。

为什么会有“名色”,因为有“识”。

这个是佛陀开始的思维。

也就是说,佛陀往内在的条件去思惟。

但是当佛陀探讨到“识”的是受,他又往回去探讨。

识也是缘名色,识与名色也是相依相缘的,一一再往后去探讨,识缘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这也是生死轮回的因缘,也是佛陀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因缘是由于思惟这样的缘起法,不是看到星星悟道的。

原来我们会有生死是因为我们有贪爱执取,造成后有的功能。

如此反复的思维,接着又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

”无明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无明灭了行就灭,那行灭了,识就灭,识灭了,名色就灭。

无明灭了,造作就停止了,后面的识就不会产生作用,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忧悲苦恼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所以佛就是了解四圣谛及八正道,了解真相。

佛陀在菩提树下起初修习四禅,在禅定中正观缘起,终于正觉缘起的寂灭,超脱一切障碍而成佛。

所以佛陀是借助禅定的一种宁静,才能作深入的观察,所以我们说戒、定、慧,在禅定中起缘起的观照,最后才体会到缘起的寂灭。

外道也有四禅八定,但是佛教的禅定与外道的禅定是不共的。

佛陀告诉我们,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到达初禅的境界,要加上对五蕴的观察,是如病,如刺,如杀,苦,空,无常,非我,这样的思惟对于万法才能够生厌,怖畏及防护,才能够离欲,一切爱尽离欲,才能够解脱。

如果没有慧观,比如说你初禅,你没有解脱,就有生初禅天的这个果报;达到二禅你没有解脱的话,那一样的有二禅天的果报;三禅四禅都一样,甚至于到什么:

四空定。

因为空、无相、无所有,等于是进入无色界,那无色界还有四空定。

但是如果我们今天有佛法的正见、有慧观,我们可以证到阿罗汉的解脱;那么如果不证到阿罗汉,证到三果,也可以在五不还天而证涅盘。

佛陀也有开示安那般那念的修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何等为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

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

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

远离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为障碍分,不趣涅槃。

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

息长,息短。

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

觉知一切身行息入息,于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于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觉知心解脱出息,于觉知心解脱出息善学。

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

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要训练知道这个息长息短,注意这个呼吸:

它的长短,这个以外,急或者是慢,微细,这个都要注意以外。

慢慢慢慢的你还要进一步的去觉知到什么:

跟身体有关系的这一部分来。

身出息身出息善学,一切身行息入息,身行息入息是我们在身体活动造作迁流过程中,还要去发现与息的关系,都要有什么:

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觉知’。

要觉知一切身行息出息,还要觉知什么?

“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

”我们的四念处的身受心法都要涵盖在内。

前面是谈到身体的部分,这里要谈到心灵,心的部分,心法的部分。

觉知喜,喜乐是心的一种作用嘛,是吧?

心行嘛,要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

“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

觉知心行息出息,于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

”我们在学一个方法,或学一个法门,但是我们觉得没有办法相续,就是说:

我很容易忘掉了,会跑掉了,是不是这样子?

比如说我念佛,也是会被妄念打掉啊,我禅修也会被妄念打掉啊,我在觉知也会被妄念跑掉了,怕的就是不能相续。

但是这里告诉我们一个方法:

你平常若注意到你的呼吸,这个‘息’:

呼吸,你时时刻刻都注意到呼吸,这个就是让你有一个止处,止息的一个安住处,把你的心念能够绑在这个地方。

所以注意这个息:

出、入,粗或细、或急躁,这个跟我们的身、受、心、法都有关系,进一步就会从息跟身受心法的关系,相依相缘的关系你就会注意到。

你心哪在喜的时候在乐的时候,你的息有没有变化,你有没有发现?

你冲动的时候,心跳会很快,对不对?

那个息是不是就急促?

要注意喔:

这个息跟身、受、心、法的关系、产生的变化你都要觉知,这个是进一步。

身体在动的时候,跟身体在静的时候,这个息一样不一样?

心灵在喜乐、烦恼、痛苦中的变化,那个息的变化,你们有没有注意到?

有没有觉知到?

再来就是:

“觉知心;觉知心悦;觉知心定;觉知心解脱入息,于觉知心解脱入息善学。

”身受心法的心,心在喜悦的时候轻安,在安定的时候,心解脱的时候,那一种入息是什么样子,你有没有注意到?

一个是入息,一个是出息,都要觉知、要善学。

“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入息,”你体会无常,断了一切的执著,断了一切的外相也好,内在心相也好,你也观察到无欲的时候,观察体会灭的时候,那个入息如何?

所以:

“于观察灭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灭出息善学。

”安那般那让我们第一先有一个注意的地方,安住的地方,系心一处的地方,进而这个呼吸止息跟出息,入、出跟我们的身、受、心、法,它的相关性你就会注意到。

我们身体在活动的时候,你就没有注意到你的出息跟入息,是不是?

所以行、住、坐、卧;动、静起落之间,那个‘息’的变化你有没有注意?

由‘息’的这个安住,能够发现到我们的身、受、心、法;喜悦的时候你就很少注意到我们的‘息’,是不是?

出入的问题,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也很少发现,在行、住、坐、卧,我们有没有发现?

都没有。

所以心都是外放的,都是被外境左右的,被自己的意念纷飞而控制,但是我们很少能安住下来观察这些,尤其是观察无常、观察断,观察无欲、观察灭,这样的入息跟出息,更要注意了。

所以安那般那一般都以为修止而巳,止就是指它修定的功能,其实不见得只是这样子,因为跟身、受、心、法的四念处的相应,是能解脱的,是能得法的。

所以一般如果只是修止,那只是修定嘛,但是加上四念处的相应的关系,不离开我们身心的,身、受、心、法的功能,你就能够有出处,能够超越。

如此的修习安那般那念后,就可以满足四念处及七觉分。

以下引杂阿含经的经文来解释:

何等为七觉分说十四?

有内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

彼内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204-2-13)在七觉支里面,分成十四。

为什么?

比如说我们修念觉支,这个念觉支,一个是内法的念住,一个是外法的念住。

内外就分为二,所以七觉支变成十四,只是分内外。

比如讲我们身身观念住,身体,身体还有什么,跟外面的外身的关系,内身跟外身是不是这样子?

心法也是一样,内在的心法跟外在的心法,相依相缘的关系都要明白。

再来就是:

“有择善法,择不善法:

彼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不善法择,即是择法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204-2-16)

如果我们今天没有佛陀的法的熏习,我们要根据什么去择法?

所以熏习正见,把佛法与世不共的缘起法,要理解、深入,用这个法作为根本来择法,就有择法眼。

那么什么是善呢?

与法相应就是善,与法不相应就是不善,就是这样子而巳。

如果这样来,你就知道人间什么叫善法,什么叫不善法。

但是我们佛法如果用现代的,我们以菩萨道的精神来说,什么是善法?

能利益众生的对自己不利的,都没关系,这个叫善法。

对你自己有利,对众生都没有利益的,你认为再好都不是善法。

如果用这个标准来看,那就更容易了。

但是各位:

如果我们有执著,有我执我慢,我们会处处为众生设想吗?

处处为别人设想吗?

都要想到我得到有没有利益,是不是在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而不利于众的,都不叫善法。

虽然对自己不利,但是对众生有利的我都愿意做,这个就是善法。

那这样的抉择也很重要。

但是这里的择法一定要什么:

依据佛法的正见,与世不共的特质,以缘起正见来择法。

符合这个正见的,符合这个真理法则,能让我们解脱涅盘的,这个才叫正法,叫做善法。

如果不是,会让我们执著、堕落,这绝对不是善法!

所以这里要抉择善不善,自己要知道。

所以有抉法觉分的人,就能分别了。

有这个择法觉分的人,就是智,就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不善的法要断,善的法要护持,让它增长,这个叫精进。

“有精进断不善法,有精进长养善法:

彼断不善法精进,即是精进觉分。

”由于无知故,由于无明故,我们现在要精进,听正法,要去实践,要去破我执。

使我们过去种种的罪恶不善法能消失,这个就是精进。

最主要就是我们要觉醒,怎么样去超越,我们不要一直落入凡夫的知见,这个就是精进。

所以缘起法告诉我们什么?

缘起的必归于灭。

即使我们过去一切恶不善法,我们的精进也能超越,也能改变的,这个就是我们众生皆有机会的地方,这个很重要!

所以即使我们有过错,我们过去犯了种种障碍,也没有关系,知道吗?

要觉醒就好,要想办法超越它,想办法把它改善。

所以这里的精进就是怎么样?

使我们的、过去的恶不善法怎么样,能够怎么样把它改善,精进不断,把它断掉过去的这些恶不善法。

“有喜,有喜处:

彼喜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真正用功的人,一定会产生法喜。

“彼喜处亦即是喜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有身猗息,有心猗息:

彼身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心猗息即是猗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猗息’就是轻安。

有了法喜以后,身心相应的时候,身心起的那一种粗重的感觉都消失了。

身体的部分会觉得很轻安,没有负担,没有那个重担,没有那种压力的那种感觉,很轻松、很舒服的那个叫轻安。

不止是身体如此喔,心灵也如此,身心都会在这一种状态。

这个有用功,有精进,有法相应的人,一定都体会得到。

这个身心都会转化,很轻安、很舒服,那个是进入定以前的一种征兆。

所以我们如果要与定相应,前面这一些征状都会出来。

从法喜到轻安,进入、再来就是进入,禅定的那一种体会,这个就是有这个过程,所以七觉分有它的次第。

“有定,有定相:

彼定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定相即是定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初禅有初禅的样子,二禅有二禅,三禅有三禅,四禅有四禅,它的感受,受用,作用,都不一样,所以前面有种种的条件,后面慢慢就会跟定相应,身心就进入那一种定,会体会到定,这些就是定觉分,这也能够转趣涅盘。

再来就是:

“有舍善法,有舍不善法:

彼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彼不善法舍即是舍觉分,是智,是等觉,能转趣涅盘。

是名七觉分说为十四。

真正的‘舍’是两边都舍,真正进入定境要到舍,到真正的证入涅盘。

通过七觉分的修习,可以体会无常无我,而证入解脱。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何所有故,何所起?

何所系着?

何所见我?

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

什么因缘而开始有,如何起来的?

从哪里去执著、系缚?

从哪里起‘我见?

’这个就是两个,一个是无明不了解真相;另一个呢,由不了解真相起的执著、爱染。

诸比丘白佛言: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

唯愿哀愍,广说其义。

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诸比丘!

色有故,色事起,色系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比丘!

色为常耶?

为非常耶」?

答曰:

「无常,世尊」!

佛陀第一个回答主要就是我们的五蕴,以‘色’先提出来谈,后面再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用‘色’来代表。

因为有这个五蕴的关系,种种的现象就生起来了,对于五蕴产生了实有感的执著,起了‘我’见。

其实所有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从这个五蕴引起的,也就是对五蕴产生了‘实有’感,产生了‘自性’见,产生了‘爱染’都是在这里。

今天如果没有五蕴,就不会产生后面这个问题。

现在如果不破除,将来还是继续相续,爱染、执著、无明永远存在。

马上在身心的当下去观察,去觉知。

比如说:

现在我们当下,身体,‘色’,物质的部分,是常呢?

还是无常呢?

一定要向内观察,我们往往因为这个很简单、很普遍,所以我们都不注意。

我们这个‘色身’真的是常的、还是无常的?

它是不变的、还是剎那在变的意思?

有没有真正去观察过、去了解过?

然后我们的感受、我们思念、想象的问题、记忆的问题,我们所有的行为造作,那个动力,这些都是常的呢、还是无常的呢?

佛陀是在问这个根本问题。

复问: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曰:

「是苦,世尊」!

「如是比丘!

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系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无常,苦就是变易法。

剎那不住的,它没有永恒的。

无常就一定会变化,变化的,你所有认为是的,执著的、爱染的、都会消失,就会苦。

从‘色’到‘受、想、行、识’都一样。

我们也可以观察自己,这个物质的剎那生灭,可能比较难体会,看不到,没有‘深观’的话看不到,感受不到。

但是这个‘受’比较容易体会!

不管哪一根,六根不管哪一根,触到你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哪一尘都好,起了感受比较明显。

尤其明显的,喜欢的,就会觉得很舒服,很喜欢,会执著;不喜欢的你会很不高兴,或瞋恨心就起来。

只要有根尘触,一定会有‘受’,所以我们如果对‘色’的部分观察比较难的话,可以从‘受’下手。

‘受’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六根触六尘一定会产生‘受’。

那‘受’一定是什么?

‘乐受’、或者是‘苦受’、或者‘不苦不乐受’,不离开这三个感觉。

‘乐受’的你会执著,‘苦受’的、或者是比较困难的,你会讨厌,你会起瞋心、不欢喜;那么不起苦也不起乐,中性的,你就会跟原来的‘痴’相应,没有感觉。

那众生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只要有五蕴就会变成什么?

跟‘无明’相应之下,一定就是会起‘执著’。

是故诸比丘!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在五蕴:

‘色、受、想、行、识’的功能中起的‘执著’、‘自性’见、‘实有感’,起‘我执、我见’,从这里引伸的,那我们也一样要超越它。

所以在‘色’,其实后面是‘受、想、行、识’,包括在内,‘过去、未来、现在’,不管是已经过去的,还是还没有到的,还是现在当下的,你都可以去体会。

‘若内、若外’,这个‘内外’是我们身心的内在,比如说里面的功能作用,里面的感受、里面产生的问题,或是跟外面接触以后产生的问题;外面的六尘,一切境界。

‘粗’跟‘细’呢?

比如说我们现在人,现在我们在‘凡夫的立场、我们现在所有的感觉’跟‘禅定中四禅天的感觉’,凡夫的感觉比较粗,这样知道意思吧?

在四禅天的感觉就比较细。

如果‘四禅天跟四空定’的比较,四禅天就比较粗了,四空定是可能比较细。

我们的身心感

‘若好、若丑,若远、若近’,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不管是身体的粗细,不管是感受的粗细,‘彼一切非我’或者是‘彼一切无常’,这个地方很重要喔!

今天为什么外道会生到四空天、或者四禅天,你们知道吗?

因为他们执著在定境里面的味!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见言:

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有见:

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

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是名比丘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第184(190)经(上p215)六处法门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若于眼不识、不知、不断、不离欲者,不堪任正尽苦。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诸比丘!

于眼若识、若知、若断、若离欲者,堪任正尽苦。

于耳、鼻、舌、身、意,若识、若知、若断、若离欲者,堪任正尽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处,是生长门的意义,约引生认识作用立名。

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于因缘。

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增上缘,即有情根身的和合体: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体;为生识的有力因,所以名之为处。

六处是介于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

有所知与能知,而此二者皆以六处为中心;如没有六处,能识与所识失去联络,也就不能成为认识。

由六处而引发六识,才能分别境界。

六处为认识的重要根源,所以随六处而分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由于六根门,所以有六尘──外六处、六识。

继之而引起的心理作用,也就分为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等。

这都从认识的来路──根门不同,加以种种的分别。

六处中的前五处,为生理机构,是色法。

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

意处是精神的源泉。

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

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常说六处法门。

六处是我们这个五蕴,色身心法里面的一些功能。

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是不离开我们身心的作用。

因为有六根跟外面的六尘接触,产生种种的问题就来了,所以这个是最根本的地方,所以佛陀这里就开示:

‘若眼不识’,对我们这个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你不认识,不知道它的内涵,然后就不能断除它的染著,就不能离欲,也就不可能‘苦尽’,就是不能解脱。

所以要解脱、要离欲、要断生死,要在‘五蕴’及‘六处’去如实知。

如果对六处不知道、不明白、不了解,就会在这个功能中而迷失,在它的作用中而起染著!

这个就是根本的地方!

所以我们学佛,不是在谈虚无飘渺的,就是找到正确的因,在哪里执著造业、造生死业的?

其实就在我们身心的功能中起执著!

找到正确的因,我们才把这个因调正,其实修行就是从我们的身心去起修!

因为我们执著颠倒,无明,无知,不了解真相,所以在这里颠倒!

佛法告诉我们:

我们的痛苦、执著、烦恼、生死不断,都是什么由于我们的无知,不知道五蕴的功能、六处的功能,在哪里产生执著、产生贪爱才苦不断,回到一个很根本很如实的、一个根本地方来。

这个跟神话没关系,跟迷信没关系,他在告诉我们真相,全世界上只有宗教性来讲,只有佛教是谈真相的!

所以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要去了解它。

了解了,找到正确的因缘,就不会在那边制造痛苦烦恼的因。

<<杂阿含经>>

第219(19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白佛言:

「世尊?

云何知、云何见,我内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

尔时、世尊告罗睺罗:

「善哉罗睺罗!

能问如来甚深之义」。

佛告罗睺罗:

「眼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罗睺罗!

作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

罗睺罗!

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者,是名断爱、转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佛说此经已,尊者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罗睺罗尊者在这段经文问佛陀:

怎么样的去了解真相,如何去发现真相,我这个内在的识身,跟外在的一切万法的相,使这个‘我’跟‘我所’我慢,我、我所、我、我的、我执所引生的这个:

我所、我慢,‘使’就是烦恼,系著不生起来。

佛陀告诉我们,‘眼’不管是‘远近,好坏,粗细,内外,过去,现在,未来’,都一样,要如实的去体会:

它都是无常非我,跟五蕴的观察法都一样。

五蕴是从‘色、受、想、行、识’去观察,六处是从‘眼耳鼻舌身意’去观察。

只要这样去观察,‘我’跟‘我所’‘我慢’‘烦恼’,所有的执著就不会生起,就是‘断爱’,‘转结’,‘结’就是‘缠’,很多的烦恼缠。

如果就能够当下正观,现观当下的因缘,当下就能够解脱。

没有间隔的当下现观,就能够究竟苦边。

不管是五蕴、六处,都不离生命当下的观察。

它是不是无常?

是不是无我?

是不是无我、无我所?

都可以去观察它。

那么这一经也显示出来:

我们要下功夫要在我们的五蕴、六处;就六处上:

眼睛看到外面的色,耳朵听到声,都是我们用功的地方!

六根时时刻刻都触六尘,修行就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管是从五蕴、从六处都是我们用功观察的当下。

那如果我们现在都不跟外境接触,六根不触六尘,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发现真相?

我眼睛都不接触外面的声声色色,耳朵也不听声音,意识也不动,那这样能不能解脱?

能不能找到正确的因而去消除那个执著的因?

比如说你触动的时候,起了贪爱,你要发觉:

我起了贪爱,原来在这里起贪爱,在这里起执著你会发现:

如果避免一切的根尘触,像禅定中意念都不起,能解决问题吗?

能发觉真相吗?

能找到因吗?

能在因上下手吗?

所以修行是叫我们要如实知,不是修到进入顽空,什么都不知道。

我们往往是落到情境中,起了无明、起了烦恼还不自知,就随着相续而流转,然后越来越严重!

如果你能知、能见、能当下看到:

啊!

我巳经落入这个现象,我巳经起了贪,我巳经起了瞋,马上知、马上明白,那个知跟明白当下就止息。

所以这个‘知、见’很重要!

就在六根触六尘去知、去见!

随时六根触六尘的情境,都是我们观察当下最重要的时刻!

我们不知不见,叫做无明,随波流转去还不知道,犯了过错也不知道,造业也不知道,起了无明烦恼也不知道,那就相续不断。

外道的修行是不要听声音,不要看外面的接触,那个叫‘修’根,佛法不是,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了解在哪里下功夫,在哪里把握,在哪里发现问题,就很清楚了。

佛法的修学,以正觉解脱为目标,到达这一目标,要先有闻、思、修慧。

「正见」,最先是闻慧,即对因果、事理、四谛、三法印等,从听闻正法而得正确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为自己的见地。

正见是分别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舍邪恶而信受纯正的(参中含圣道经)。

这是「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杂含卷二八‧七八五经)的抉择正见。

如正见善恶因果,生死的相续与解脱,还是世间的正见,能「转向善道」而不能出世。

如对于四谛真理的如实知见,「依离,依无欲,依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