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357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加、减法计算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有讨论交流的要求或画面,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例如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均是以讨论的形式呈现的,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除了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和开放题,以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2.充分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要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验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总12课时)

1.加法3课时情境法、迁移法、自主探究法

2.减法3课时情境法、迁移法、自主探究法

3.加减法的验算3课时合作法和自主探索法

4.整理和复习1课时归纳法和练习法

5.1、2单元测试和试卷讲评2课时讨论法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7页例1,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运用知识迁移的策略。

3、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笔算题:

34+3649+2753+38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2、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内容。

相机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3、出示教材上的四张动物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属于什么种类的动物。

4、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已知种数:

中国已发现的动物种数;

中国特有种数:

只在中国才有的动物

种数;

濒危和受威胁种数:

指即将灭绝和不

断减少的种数。

 

5、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谁能根据这个统计表的数据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个位进位的加法,为连续进位做好铺垫。

布置课前收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内容,让学生获得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受到教育,并培养学生课外收集信息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和提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体验,理解算法

1、师:

同学们很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板书:

98+25

3、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

4、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5、分组讨论:

十位满十究竟应该怎么办?

教师巡视。

6、学生评议,归纳:

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7、学生检查自己的计算,指名板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试算出的结果及方法在班内交流,让学生的成果得以展示。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设计讨论、交流、评议的活动,给学生创设广泛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他们的潜能,得到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正确方法。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实践应用,掌握方法

1、完成“做一做第1题”,发现典型错误在黑板上分析订正。

2、完成“做一做第2题”,在本子上笔算,全部正确的评为“拔萝卜能手”。

3、连线(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说题意,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解决问题(练习四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出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给学生解应用题的格式。

5、拓展练习(练习四第3题)

出示情境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老师相机板书问题。

重点解决加法问题。

6、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创设“拔萝卜能手”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解决问题中,根据情境让学生理解题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

1、解决第3题中没有解决的两个加法问题。

2、笔算下面各题

45+6879+6355+4883+46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1,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估算能力。

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3、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迁移类推能力,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笔算题:

76+5489+23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2、师:

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3、课件出示“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统计表”,提问:

谁能根据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列式。

板书:

376+284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评议加深对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探究体验,理解算法

1、估算

(1)让学生估算一下376+284的和大约是多少。

学生交流、评议估算方法。

(2)让学生看课本中是怎样估算的,发现了什么?

(3)归纳:

进行三位数的加法估算,一般是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估算出他们的范围。

2、计算

(1)让学生计算376+284,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计算过程。

教师随机板书。

(3)引导归纳;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先独立估算再交流,最后得出估算方法这一过程,使学生体验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放手让学生试做,学生在已有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能够类推出连续进位加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三、实践应用,掌握方法

1、完成“做一做”,学生完成在书上,发现典型错误在黑板上分析订正。

2、比比谁的船行驶得又稳又快,学生在本子上笔算练习五第1题,在5分钟内全部正确的评为“优秀小舵手”。

3、填表(练习五第2题)让学生说题意,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4、解决问题(练习五第3题)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出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练习五第4题)

出示情境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利用画图理解“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正确列式。

6、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创设“优秀小舵手”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培养学生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

从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解决问题中,根据情境让学生理解题意,以画图方法辅助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策略。

关注典型错误,为纠错找到根本的原因。

四、作业

摘玉米:

笔算练习五第5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练习五第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法笔算计算法则,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形式多样的练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师: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上节课已经熟练掌握了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那么谁能说说计算三位数进位加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给小马虎帮忙(练习五第7题)

小马虎贪玩,做作业不认真,在计算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你能当小老师帮帮他吗?

135427162

+69+543+959

8259601011

学生同桌讨论,说明错误并改正。

4、谈感受:

刚才我们共同更正了小马虎在计算时出现的错误,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进位加法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和掌握。

帮小马虎改正错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行认真学习的教育。

二、趣味练习

1、找钥匙(练习五第6题),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方法找到开锁的的钥匙,在书上连线。

(1)可以写竖式来计算,然后连一连。

(2)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试一试。

(3)还可以用计算个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4)还可以用计算最高位数的办法来排除。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其实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

希望你们能很好的掌握它!

那么下面这道题你有哪些办法来解决呢?

2、给辣椒找朋友。

(练习五第8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同上),然后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给锁找到合适的钥匙,给辣椒找朋友的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在练习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特别是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

三、发展练习

1、优选路线(练习五第9题)

师:

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一位小朋友解决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1)小君要去寄信、买书、买东西,然后回家,他有几条线路可以走,请你写出来,并在每条线路上标明每一段之间的路程。

小君家———邮局——书店——超市————小君家218+75+440+510=1243

小君家———学校——超市——书店——邮局——小君家410+125+440+75+218=1268

小君家———邮局——超市——书店——邮局——小君家218+329+440+75+218+1280

(2)你觉得走哪条路最近呢?

说说你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找到方案并解答出来,学生上台来汇报)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多动脑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做事讲效率的人!

你们这么聪明,敢不敢接受下面的挑战呢?

2、巧填数(练习五第10题)

(1)先让学生说说他对这道题的看法,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题目要用数字几?

有没有限制用几个?

(2)你认为解答时应该从哪儿下手来思考比较好?

(3)你认为所填的五个数中,数位会不会都相同?

888+88+8+8+8=1000

3、(练习五思考题)

(1)先考虑哪个图形比较好?

两数相加充其量是18,进一后也只有19,因此三角形代表1,两个相同数相加得8或18,则圆可能是几?

(4、9)。

根据圆代表的数和1相加要满十,则圆应该是9。

最后推出正方形代表的数字。

989+109=1098

4、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创设“小君可以怎样走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线段抽象表示所走的线路,找到不同的线路,并通过计算优选线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优化的思想。

巧填数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

四、作业

1、估一估,连一连。

408+21489+716628+183369+261

比800大比800小

246+489367+353469+357404+513

2、水果店有苹果498千克,又运来276千克。

水果店现有苹果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及估算意识。

2、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观察、介绍美丽的云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说说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你们去的地方离你们家大约有多远?

学生汇报调查的情况。

课件出示主题图:

小明也喜欢旅游。

今年暑假,小明去了美丽的云南。

谁来说一说他的旅游路线。

他们下一站准备去丽江,那么大理到丽江还有多远?

请你们估计一下。

1、要估计大理到丽江有多远,首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就是从“昆明到丽江底517千米中减去348千米”)板书:

517-348

2、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结合学生的说明板书23页的线段图,板书估算方法。

517-348可以看作500-350=150,比150千米多一点

3、揭示课题:

刚才用估算的办法求出了大理到丽江的距离。

大理到丽江到底有多远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笔算减法。

【设计意图】布置课前收集有关旅游地点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观察主题图,使学生弄清题意,培养观察能力。

利用线段图进行抽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探究体验,理解算法

1、教学517-348的笔算方法。

(1)让学生书写竖式,说说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竖式我们会写了,那么这道题该怎么计算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

把你发现的问题记下来。

学生解答后提问,组织讨论:

从哪一位算起?

个位上的7减8不够,怎么办?

(从十位退1,再加上个位的7是17,17减8得9)

十位上1退一后还剩几?

0减4不够减,又该怎么办?

(要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0再减4,即10-4=6)

十位上从百位退1后为什么不是11而是10?

百位上这时是“几减几”?

再把例题边做边说一遍。

然后指名说一说。

小结:

刚才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不同的地方,出现了连续退位的情况,在计算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十位上的计算,当十位从百位退1加本位上的数时,要把本位上的数字减1再加。

2、练一练:

431-98225-147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试算出的结果及方法在班内交流,让学生的成果得以展示。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设计讨论、交流、评议的活动,给学生创设广泛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他们的潜能,得到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正确方法。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实践应用,发展提高

1、完成“做一做”,这是一张体现宋庄果园种的果树数量的统计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板书问题。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同桌把解答的算式按“加法”和“减法”进行分一分。

并说说各是怎么算的。

教师着重出示减法算式,让学生说说怎么解答的。

2、完成“练习六第1题”:

你对小蜜蜂有哪些了解?

看!

这些小蜜蜂在采蜜,他们应该分别在哪朵花上采蜜呢?

学生讲解主题图的图意,然后连一连。

说说采用什么方法找到正确答案。

3、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的减法,在笔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请你说出来提醒我们全班同学注意好吗?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让学生理解题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花蜜,可以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四、作业

练习六第2、3题。

资料链接:

加法和减法的产生

古希腊和印度人以前是把两个加数写在一起,表示加法。

后来又有人用拉丁字母的P或P上加一横表示加。

中世纪,一些商人在装货的箱子上画一个“+”字表示重量略为超过一些。

达.芬奇的画中也有“+”这个记号。

在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大力宣传和提倡下,“+”号才像现在这样普及,原来小小的加号也有这么多来历。

+、-:

加号、减号都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创造的,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从加号中减去一竖,表示多少。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例2、例3,练习六第4、5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经历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及知识迁移的策略。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三、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出示计算题:

524-196634-58517-348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做好知识铺垫。

四、探究体验,理解算法

1、探究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把517改成507,提问:

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1)让学生尝试解答,有困难同桌交流。

(2)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3)组织学生评议。

(4)引导归纳得出:

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

理解记忆:

0上有点记作9.

(5)练习反馈:

405-278302-156603-385,任选两题完成。

教师板书典型错误,分析订正。

2、探究被减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

500-185

(1)让学生用口算方法计算。

(2)组织学生评议几种口算方法,然后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

(3)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试算出的结果及方法在班内交流,让学生的成果得以展示。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设计讨论、交流、评议的活动,给学生创设广泛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他们的潜能,得到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正确方法。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三、实践应用,发展提高

1、找朋友:

完成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把算式写在卡片上,发给学生,和卡片上得数相等的同学上来,集体评议。

2、完成“练习六第4题”:

学生先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

401-289700-563803-276490-217

教师巡视,发现错误让学生找错、改错。

全课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找朋友”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激发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设计改错练习,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掌握,同时也使学生养成做题认真的良好习惯。

四、作业

连一连:

417-358707-479

900-263496-437

610-249782-145

502-274840-479

资料链接:

0的来历

最初,阿拉伯数字没有“0”,经过1000多年后才产生了“0”。

没有“0”这个数字时,为了表示某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不写”或“空写”。

后来,印度人在数字中间加上小点“.”表示空位,又过了很长时间,小点便改成“0”。

我国古代用数筹记数,也采取空位表示零。

古书中缺字常用“”表示,数字里的空位也用“”表示,以后由于书写时常用行书,“”也就容易写成圆圈了,用“0”表示零。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22—26页,练习六第6题。

教学目标:

1、巩固笔算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计算、判断等多种能力。

2、经历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

15-874-1633-2548-2934-1832-1461-3972-5867-1544-1956-3735-26

2、计算各题,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700-354508-275810-17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应用发展

1、根据上面某一题,说一说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件出示:

看看,我们今天请到的朋友是谁?

(小明、小红)他们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帮忙呢?

(出示练习六第6题;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有什么问题?

请同学们想想看。

学生汇报看到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组织讨论:

你们认为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

请画一画。

指名板演。

小红家学校小明家

小红家小明家学校

三、发展练习

1、练习六的思考题

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

8、197-□□=□□指导:

7减几,如果减数个位比7小,那十位的9最大减9,百位会得1,所以减数个位必须比7大,为8或9,十位必须是9则是197-98=99或197-99=98

□□□□-□□□=1指导:

四位数减三位数得1,说明是最小的四位数1000减最大的三位数999。

2、开火车小游戏。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题目也能解答!

接下来我们分组来玩一个“开火车”的计算小游戏。

看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对地完成。

238+78    -195   +479  -388  +398  -293

 316      121     600   212   610  3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