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391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docx

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基础管理制度

 

中试车间

2015

1、技术中心中试车间来访登记管理规定……………………………1

2、技术中心中试车间属地安全管理规定……………………………2

3、技术中心中试车间“5S”管理规定……………………………3

4、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使用管理规定……………………………4

5、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巡检管理规定……………………………5

6、技术中心中试车间事故应急管理规定……………………………7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来访登记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规管理中试车间生产秩序,规属地化安全管理,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围:

经许可进入的非本部门工作人员。

三、责任人: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管理负责人。

三、具体管理规定:

1、来访须经过部门领导许可,工作人员须现场验证是否经过许可。

2、来访人员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人员应对来访人员进行相应查看。

3、来访人员应配合做好车间属地安全管理工作,遵守属地相关的管理制度。

4、现场工作人员须对来访贵宾进行安全交底,提醒其注意相关安全事项。

5、来访人员须进行来访登记,登记时须黑色水笔、楷体字,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提醒。

6、由于本中试车间的特殊性,禁止在车间拍照(包括设备、工艺和记录等)。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属地安全管理规定

一、目的:

促进属地安全管理,防微杜渐,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二、适用围: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安全管理。

三、属地安全管理负责人:

中试车间主管。

四、具体规定:

1、生产前对所属属地进行安全生产巡查,包括对人员、水电、设备、防护用品等,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

2、在抽提白炭黑原料时必须佩带口罩,预防粉尘吸入肺部。

3、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要求,严禁直接接触设备正在传动、转动以及高温的部位。

4、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禁止随意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

5、严格做到三不伤害:

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帮助他人不被伤害。

6、设备维修时必须及时挂牌,电控制柜同时挂牌。

7、严禁烟火,禁止随意调整消防器材位置。

8、禁止工具随意摆放。

9、下班时必须关闭总电源。

10、严格遵守车间所在厂区域属地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五、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5S”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促进生产车间规管理,为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围: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

三、“5S”管理负责人:

中试车间主管。

四、具体规定:

1、 生产现场要求区域划分清晰鲜明。

 

2、 门窗完好,玻璃齐全、干净。

门窗及窗台、玻璃清洁无灰尘、无料迹。

 

3、 物料、容器分类摆放整齐,不同物料有间距,并挂有品名标志牌。

4、 地面没有积水、落尘,无卫生死角,无杂物,对于洒落的物料要及时清理。

 

5、 车间使用的各种容器要标明所装物料名称,使用时放置整齐,保持洁净。

 

6、 生产完成后的工具、容器要清洁无异物,无前次产品的遗留物。

 

7、 墙壁无料迹、灰尘,无涂抹及刻痕,墙皮无脱落,顶棚洁净、完好。

 8、 墙壁上各种标牌贴端正,距地面高度一致,室各种规章制度整齐,无灰尘。

五、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一、目的:

促进中试车间生产设备的规使用,建立良好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围: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管理。

三、设备管理负责人:

中试车间主管。

四、具体规定:

1、设备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接受培训。

2、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设备,清楚设备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

3、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员解决处理。

4、所有动力设备,未经车间管理人员允许,不准乱修、乱拆,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时需及时上报分管领导,车间不得私自拆、修。

5、不得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类、棉纱类物品。

6、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制度,准确填写规定的各项运行记录。

7、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拿用其他车间的机器零件和工具。

8、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五、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巡检管理规定

一、目的:

促进设备规管理和使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围: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设备巡检管理。

三、设备巡检管理负责人:

中试车间主管。

四、具体规定:

1、在巡检间歇期的时候要多学习各台设备的说明书与电路图,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掌握巡检容、标准和方法,要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熟悉所管设备的性能结构及工作原理,做到会操作、会判断、会维护、会修理。

2、在巡检过程中要提高警惕,注意人身安全,做好各种安全防护措施。

3、按照指定路线巡检(1#工位7#工位),巡检过程中要全而细,必须按照巡检表所列的巡检点逐点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不了的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

4、必须如实做好巡检记录,规定如下:

利用巡检工具和人的感官(看、听、嗅、尝、摸)进行每天巡检(非中试生产时,每周巡检一次),并做好《设备巡检记录表》,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做好记录并予以跟踪。

5、巡检时先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然后逐点巡检,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有利于排除设备隐患,并逐一填写《设备巡检记录表》。

6、在巡检过程中发现重大故障应立即停机,及时上报。

7、巡检过程中注意设备各润滑点、管路,设备噪声、温度,设备仪表的示值等参数。

8、在巡检过程中随身携带工具(测温枪、燃气检测仪、电工工具等)。

9、巡检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巡检记录;对需要进行维修的问题发出维修申请;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问题应该向领导汇报,共同讨论确定处理意见,同时加强对该点的巡检力度。

五、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事故应急管理规定

一、目的:

促进属地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围:

技术中心中试车间事故应急管理。

三、管理负责人:

中试车间主管。

四、具体规定:

1、基本情况:

车间位于公司二厂,靠近二厂污水处理中心和天然气气站。

现有员工2人,管理人员1人。

主要从事新产品中试生产。

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和对周围的影响:

本车间为中试车间,靠近卫生工具区旁边放置有一桶甲酸、隔开有一桶氨水,生产过程经常使用原料是白炭黑粉。

操作不当时,可能造成局部皮肤被腐蚀、氨中毒,吸入粉末等情况,也可能使氨水、甲酸泄露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另外加工生产过程使用到传动、转动、高温设备,设备操作不当时可能发生夹手、碰伤、烫伤、设备短路着火等事故。

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

本车间配置有口罩、防护手套、水鞋等防护用品,并有手提式、手推式灭火器,水管供水充分,距离车间100米的公司EHS管理部备有医用酒精、红花油、创可贴、纱布、碘酒等应急用品。

4、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的职责划分:

(1)、应急救援组织指挥机构:

本车间应急管理归属地化管理,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总指挥。

如果总经理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突发重大事故时,需报本车间主管,主管负责上报技术中心总经理,同时上报公司EHS管理部及公司总经理。

(2)、车间应急指挥小组:

组长:

总经理艺,:

副组长:

华刚,车间管理:

蔡修锦,设备管理:

组员:

邓留冰,研发、技术:

冼英,操作人员:

黄少红,操作人员:

本车间应急指挥小组归属于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管理。

5、报警:

急救:

120

火警:

119

急警:

110

EHS管理部:

08

6、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轻微事故:

甲酸、氨水因操作不当与皮肤接触后,应及时用水冲洗接触部位;若液体溅到眼睛时,在冲洗后,报EHS管理部,送医院检查救治。

(2)、较大事故及重大事故:

如:

电柜着火、手臂夹伤,甚至更严重的事故时:

a、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车间主管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切断事故源和控制事态发展;

b、车间主管接到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紧急疏散。

同时上报技术中心总经理,同时上报公司EHS管理部及公司总经理。

c、有EHS管理部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7、本车间应急小组积极参与公司举办的各类安全、消防等培训和演练活动。

五、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