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32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公文类有答案Word下载.docx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

”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⑦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注】①夫:

发语词。

②行:

操守、品行。

③淡泊: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④宁静:

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⑤淫慢:

放纵怠惰。

⑥励精:

振奋精神。

励,奋勉,振奋。

⑦险躁:

轻薄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⑧接世:

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

之行 

 

B.意/与日去

C.多不/接世 

D.将复何/及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修( 

) 

(2)意( 

3.翻译下面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诸葛亮在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时,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紧扣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

5.文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常被人们引用来激励自己“志当存高远”,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

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3、 

出师表

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⑶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⑷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⑸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⑻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⑼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⑵以光先帝遗德 

⑶以彰其咎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⑵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对选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听取各方意见。

C.第⑺段一个“当”字引出六个四字句,以磅礴的气势指出这次“出师”的战略目标,使后主深信伐魏势在必行。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7.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6~9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6.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深入不毛(毛发)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7.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以其境过清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之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8.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②两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

B.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无语渡沪,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3)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4)今贼适疲于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B.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辍耕之垄上

C.而议者谓为非计 

水落而石出者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翻译下面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4.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师北伐的三个理由

6、出师表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善恶) 

性行淑均(公正) 

夙夜忧叹(早晨)

B.中道崩殂(死亡) 

躬耕(鞠躬) 

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C.平明之理(治理) 

臣本布衣(平民) 

以彰其咎(表明、显扬)

D.咎诹善道(询问) 

悉以咨之(询问)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

4、⑥⑦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事?

目的是什么?

5、联系选文内容分析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7、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选自《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庶竭驽钝  驽钝:

__________

(2)宜先入南  宜: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

3.综合

两段内容,概括诸葛亮请求出师北伐的三个理由。

4.从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臣子?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一14题。

【甲】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

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

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

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下流无耻 

B.由是感激:

因此

C.夙夜忧叹:

早 

D.躬耕于南阳:

亲自

9.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以告先帝之灵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咨臣以当世之事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斟酌损益 

B.陛下/亦宜自谋

C.锦官城/外柏森森 

D.两朝开济/老臣心

11.对诗文内容和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先帝临崩前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诸葛亮的原因之一是他做事谨慎。

B.甲文第①②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三件事。

C.乙诗颔联描写祠内的美景,体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D.乙诗颈联高度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鞠躬尽瘁的精神。

12.对诗文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①段寓情于议。

B.甲文第②段寓情于叙。

C.乙诗首联运用设问的手法,点明了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D.乙诗的尾联抒情,寄寓了诗人忧国伤

乱怀才不遇的感慨。

13.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乙诗中有一联可看出甲文中诸葛亮“兴复汉室”的理想并未实现,请找出来。

9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9-12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为妙绝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皆以美于徐公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选文第一段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

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

10、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

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①曰: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

以为我擒也。

” 

(《史记·

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

②高起:

③略:

④降:

⑤天下:

⑥子房:

⑦连: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所降下者因以予

之 

收而攻蕲,蕲下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②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

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13.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1.D

2.

(1)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您。

 

(2)打了胜仗却不给他们授功,夺得了土地却不给他们好处。

 

3.C

4.同:

都重视人才,且知人善用,用人所长。

异:

诸葛亮强调了“德”的重要性。

2、1.C 

2

(1)修养 

(2)意志 

3.翻译:

不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4.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确立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养成高尚的品行,要从身边小事做起,要注意时时保持自己的人格。

(2分)

5.在当今追求物质享受的社会,淡泊名利,坚守理想依然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3、1⑴时候 

⑵发扬光大 

⑶表明,显扬

2译文:

⑴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不一样。

⑵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3B

4、【答案】6.C  7.D  8.A  9.①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

②询问(治国的)好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

5、1. 

(1)(托付)

(2)(铲除)

(3)(应该)

(4)(正好,正逢)

2.D

3.

(1)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2)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4.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

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

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6、 

1.B 

2.略 

3.广开言路 

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4.三顾茅庐 

白帝城托孤 

临危受命

目的: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情感,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5.略 

如:

忠心耿耿 

淡泊名利 

知恩图报 

尽心尽职等,不联系选文要扣分。

7、1.

(1)比喻才能平庸

(2)应当,应该

2.

(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2)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不可能

只偏处于蜀地一隅就能得以保全。

3.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或:

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4.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鞠躬尽瘁,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