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33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讲 社会群体与组织1.docx

7讲社会群体与组织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案

教研室:

社会工作授课教师:

朱明贤

课程名称

社会学概论

课次

13

主要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第七讲社会群体与组织

一、社会群体的性质

(一)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二)群体的形成和维持

二、群体分类

(一)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二)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三)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四)正是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五)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兴趣群体

(六)内群体与外群体

(七)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结构和作用

(一)社会群体的结构

(二)社会群体的作用

 

10

15

50

 

15分钟

10分钟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社会群体及社会群体的形成、分类、结构及作用。

教学重点

社会群体。

教学难点

群体分类。

教学方法使用教具

课件教学;案例分析。

思考题

授课总结

 

第七讲社会群体与组织

互动的集合体,就是群体。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以来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

群体是人生活的首要环境。

这些具有特定目标的群体就是组织。

人为了获得社会化,就需要与他人接触。

我们大多数的基本生理需要与心理健康,也要依赖于他人。

我们与他人一起工作、嬉戏、学习和生活;事实上,大量的人类生活是以群体的形式进行的,以至于那些喜欢独处者被贴上“孤独者”的标签,并认定为有偏离行为。

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为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人类就是生活在所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群体中。

社会组织是社会群体较大规模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人的生活从根本上说是群体的生活,与他人没有任何联系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

个人总要通过加入各种群体才能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总要通过群体才能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社会生活施加影响。

所以,群体既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群体的涵义

1、群体的定义—我们过去所说的集体,就是群体。

集体,多是指以及组织。

如集体企业。

什么是社会群体?

在分析定义前,我们首先分析以下概念:

社会类别——指一群有某种特征的人。

例:

婚姻状况,收入水平,职业等方面相近或相同的人。

但它:

不构成社会结构;成员之间不必相互认识;不必交往;不必有共同的规范利益。

例:

教师是个社会类别,但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相互认识和交往,妇女是个类别,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遵守同样的规范,拥有同样的利益。

类集体:

临时性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可能有共同规范,但相互可能不认识。

例:

剧场中的观众,同一车厢中的旅游者。

一副日常生活图,星期天的公园,有一群人在热狗摊前排队买东西吃,有六个穿红色T恤的男孩骑自行车穿过山道,树下有散步的人,有几张石凳子边围着人在吃午餐,以上几群人中哪一群是社会群体?

【视频—长途客车上的强奸案。

一是女子自保法律意识不强,依赖他人太强;二是互助意识没有;三是类集体松散,不团结;四是见义勇为精神没有了。

群体:

彼此有持续交往的人群就是群体。

具有一种同样的身份和某种一致感情的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具有某种共同目标和对各自行为的期待。

在共同的以及可认定的界限之内的一群人,如果他们产生一种较明显的同属一体的感觉,而在界限以外的人也认为他们是同属一体的话,那就是一个群体。

这样看来,理解群体有几个要点:

*群体内部成员有身份一致感,认为彼此同属一体。

*群体外成员也认同他们的一致身份,即承认他们是同属一体。

**身份一致感是群体的主要特征。

现在可以给社会群体下个定义了【P147】: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2、群体的特征:

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特定社会群体中的人称他们自己为该群体的成员,并且期望本群体成员做出某种行为,而这种行为又是他们不期望非本群体的外界人做出的。

通过某些可与群体外的人区分开来的标志,这些人不仅被该群体的成员所认同,而且,非本群体的成员也一致认为他们是属于该群体的。

第二,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交往。

一个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是面对面的,非常亲密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比较疏远的。

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或遵守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和态度。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并遵循一些模糊的或者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

在群体面临外部的压力或者内部少数成员的反叛时,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更为清晰,起作用也更为明显。

第四,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

社会群体与乌合之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同样是乘客,公共汽车中的乘客是乌合之众;单位包车旅游,车上的乘客就是一个群体。

(二)群体的形成和维持——即群体存在的基础P148

1、人为什么要形成群体?

第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

个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

相互满足是主要原因。

那么满足与人际结合有什么关系?

人的许多欲望都根源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人要从社会结合中获得满足。

这样的满足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内在的,指的是个人直接从群体得到满足;二是外在的,个人不能直接从群体得到满足,但可以通过群体得到其他方面的满足。

形成群体的理由是与群体所服务的需要有关的,这种需要分为:

工具性需要,指群体可使我们完成一件个人单独难以完成的事,许多工具性群体是十分必要的,例:

单个运动员不可能打赢一场足球赛。

虽然有些工具性群体不是很必要的,但它比个人达到目的要有效的多:

应付考试的学习小组等。

表意性的需要:

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感情上的需要,这常常是为了相互的支持和完全的自我表现,许多朋友之间的群体就是为此目的而形成的。

例如:

妇女社团,互助会。

工具性群体也时常可以满足表意的需要,例:

体育队的成员之间也能建立亲密的场外友谊。

如果群体不能满足成员的需要,而且是长期的,那么这个群体就会面临散伙、解题的危险。

第二,从社会自身来看。

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社会存在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人们再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实际上,正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促成了群体关系的发生和群体的形成。

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群体等。

2、形成群体的条件

第一,接触机会:

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才接成群体,但人要相互吸引必须有个先决条件,这就是接触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接触的机会就是形成群体的一个先决条件。

人是个社会的人,同时也是物质的人,所以决定接触机会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空间的距离。

第二,成员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属性,即具有共同点。

接近是相互吸引的先决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因为接近只是为双方提供一个认识的机会,本身并不必然导致相互吸引。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

彼此具有共同点是相互吸引的主要因素,常言道: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那些属性相同或相近才能相互结合?

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接近的人,较容易成群。

在各种态度中价值观念是核心,具有重要地位,支配着个人对其它事物的看法,所以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很难长久结群。

例:

不同宗教的人,不同政治信仰的人。

性格,在性格方面以性格和爱好最重要。

社会阶层,以上两个要素都属于个人因素,这点是社会因素,一般来讲,同一阶层的人结合的可能性较高。

因为他们在上述个人因素的个人价值观上,一般态度、兴趣、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较接近。

相处一起要容易得多。

除了这些个人的心理因素外,不同阶层代表不同的经济能力,经济条件的差异也是人分群的重要因素。

3、维持群体的条件P149

二、群体分类

我们以大小为标准分析大、小群,以群体界限为标准分析内外群体,以成员之间亲离程度为标准分析初级、次级群体,以成员身份归属划分分析首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一)从群体是否被真实感受到界限为标准,可以区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假设群体是指没有实际界限,只是为了分析和研究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假定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

假设群体又称统计群体,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儿童群体等。

实际群体是指其实际界限,并被人们感受到其范围的群体

(二)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1、首属群体又叫初级群体[P157]、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初级群体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群体类型,如远古时期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家庭、部落等。

就一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来看,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伙均为幼儿最早加入并在其中活动最多的群体形式,故称为首属群体或直接群体。

第一,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C.H.库利提出。

他解释了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

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

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具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但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

库利这里所说的初级群体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养育所”。

后来的社会学家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际关系亲密的一切群体。

第二,初级群体的特征主要是——

A/面对面的互动。

这是初级群体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如果离开直接的交往与合作,就不可能形成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就无初级群体可言。

B/有限定的群体规模。

初级群体通常是小型群体。

人员相对少是彼此能够有足够机会接触和交往的重要保证。

G/不能完全替代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这是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即社会组织的明显区别之一。

个人在初级群体里扮演多种角色,参加各种活动,表现其全部个性。

这样人与人之间便形成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殊关系,如有意外的缺员或置换便会引起群体的震荡和不安。

D/靠习俗伦理维持的群体控制。

初级群体不存在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而依赖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非强制性的因素。

初级群体如果企图诉诸于法律的强制手段,便标志该初级群体的衰落或发生由初级关系向次级关系的转变。

第三,初级群体的类型——按照群体成员联系的纽带,初级群体划分为血缘型、地缘型、友谊型和业缘型等:

①血缘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婚姻、亲子关系基础上的群体,如家庭。

②地缘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紧密相连的地域空间基础上的群体,如邻里。

③友谊型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友好、信任基础上的群体,如儿童的游戏群伙、成年人的朋友群体。

④业缘型的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工作联系基础上的志同道合者,如工作小组。

第四,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不同类型的初级群体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归纳起来有:

A/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功能。

家庭的特殊社会功能之一是担负人口的生产。

此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家庭一直是生产单位。

一部分业缘型的工作小组如班组车间也担负着物质生产的作用。

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农村邻里曾发挥过生产职能。

B/社会化的功能。

所有类型的初级群体对于人的社会化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如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伙对于幼儿的早期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朋友群体和工作小组对于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C/提供个人生活和闲暇活动的场所。

普通的成年人除了在相应的组织或生产单位工作之外,其余的时间大多是在家庭、亲朋等初级群体里度过的,社会性的文化娱乐设施愈是不发达,个人在上述初级群体里活动的时间也就愈多。

D/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初级群体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不同需要的各种功能。

就个人来说,他的某些需要是社会组织所无法提供的,如个人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心理方面的沟通,生活上的特殊照顾或帮助等。

而这些需要往往是一个人在特殊情况下所不可缺少的,满足这些需要,具有稳定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整合的作用。

第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P163

2、次属群体:

指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结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接成的社会群体。

例如学校、工厂。

目的在于实现实际目标,而不是为了提供感情上的支持。

3、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的发展

首属群体的性质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最早的人类社会中,首属群体很可能是唯一的群体类型,目前尚存的传统的农村社区是由熟人组成的社群。

因此彼此的关系较接近首属关系。

现代社会是由不认识的人组成的,除了家庭的人和朋友外,与其余人交往就属于次属性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二者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其一,个人首属关系比例下降。

其二,首属关系的质量下降。

这表现在:

离婚率高,首属关系常常变得十分紧张。

儿童的单亲家庭增长:

更多依赖家庭外的社会环境。

精神病自杀,酗酒、吸毒、社交淡漠的高比率。

(三)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1、所属群体:

指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或日常活动。

2、参照群体:

指那些被某些成员用作其群体的参照对象的群体,它包括以下几个意义:

它可以作为比较的标准;个人渴望的目标;个人观点的来源。

在什么情况下,群体或个人会以外群为参照群体呢?

西方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以下几个假定:

内群越团结,排斥外群的倾向越大,越少以外群为参照群体。

成员从所属群体中所得的满足越大,以外群为参照体的可能越低。

因此以外群为参照群体的人多是群体的游离分子,或异己分子。

在一个地区内,如果多个群体并存,那些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地优于其他群体的,作为参照群体的可能性较高。

同理,一个社会如果有一个阶层的话,则位置越高的职业或阶级常会成为其他职业或阶层的参照群体。

--人往高处走嘛。

在社会流动较为活跃的社会,以外群为参照的较为普遍,因为上升的途径是开放的,对上层群体的渴慕与期待是很显然的事。

综上所述,参照群体应该是一个令人心仪向往的群体。

它有正反两方面之分,而我们一般讲的是正面的参照群体。

反面参照群体,就是警惕自己步其后尘。

(四)依据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来划分:

正是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力、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并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

成员的权力、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一般说来,正式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非正式群体则能增强社会活力。

在社会管理中,既要发挥正式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又要注意协调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发挥非正式群体对于正式群体的补充作用。

(四)以群体功能为依据,可以将群体分为家庭群体、经济群体、政治群体、教育群体、宗教群体、游戏和娱乐群体等。

(五)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和兴趣群体。

主要。

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族等具体形式。

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是个体学习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出发点。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包括邻里、老乡、国家等具体形式。

这类群体的出现比血缘群体要晚。

比较稳定的、牢固的地缘群体是人类采取定居形式后的产物。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做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

这类群体的出现是生产力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阶级社会逐步产生的结果。

现代社会是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并存和协同发挥作用的时代,同时又是业缘群体处于主导地位的时代。

业缘群体处于主导地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六)内群体与外群体。

主要依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

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

(七)按照群体成员数量的多少可以把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

人数较多,成员间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交往和互动的群体称为大群体。

成员间有直接的接触,并经常发生互动的群体称之为小群体。

三、社会群体的结构和作用

社会群体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其内部已因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了一定的结构模式。

规范、地位、角色及成员间的关系,都是这种结构模式中的要素。

(一)社会群体的结构

社会群体的结构包括许多内容,这里将着重讨论其中的群体规模、成员角色、群体领袖和群体行为等重要部分。

1、群体规模

每个群体都是由一定数目的成员构成的,这是群体结构的基本要素。

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群体成员的互动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特征,同时群体对成员的影响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群体最少由两人构成,二人组合的群体,关系纽带最强,能够产生较大群体中所没有的团结感和亲密感。

但是,由于二人群体依赖的是一种单一的联系,成员必须总是相互考虑到对方。

并且在二人群体中,没有任何让别人参加互动的机会。

如果一个成员退出,这个群体就终止了。

三人组合的群体要比二人组合稳定,其中以人可以协调其他两人的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三人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第三者在三人组合群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有四种类型:

中间人、仲裁者、渔利者、分裂者和征服者。

群体成员的关系不仅限于二人和三人组合。

群体越大,群体的关系就会越复杂、越正式。

每增加一个新的成员,群体中可能的社会关系数成几何级数增加。

如三人群体中只有三对可能的友谊关系,增加为四人群体可能成对的友谊关系就是六对,在增加一人即五人群体就可形成十对关系。

这样,群体规模只是增加了两人,而群体中可能的关系对则已由三个上升到十个。

群体规模扩大会使成员之间的交往机会减少,成员的群体参与感下降。

相对于小群体来说,大群体中成员发表意见的机会较少,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意见较分散,不易形成一致的决定,决定后执行的速度也比较慢,很难充分满足每个成员的需要。

群体规模的扩大还会导致群体结构的分化以及机会不均等,成员之间难以建立平等的关系。

2、群体角色

在群体中,成员按一定的结构交往和沟通,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

成员在群体活动中相互交往,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

其中有的人比较受欢迎,有的人只能与很少的几个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还有的人处于群体的边缘,很少与他人交往。

如何测量群体的人际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问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列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

根据社会成员之间互相喜欢和讨厌的程度来确定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

测量员可以通过询问成员愿意与谁合作或不愿意与谁合作确定每个成员在群体中受欢迎程度,从而了解成员在群体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

在群体活动的众多角色种,领导者最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所关注。

3、群体领导

在群体活动中表现积极、能言善辩的人最容易成为领导。

焦躁研究群体领导的社会学家是美国的罗伯特.贝尔斯,他认为在群体活动中有两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一种是工作领导,即领导者提出目标并指到下属完成群体的任务;另一种是关系领导,领导者的目的是创造和谐的群体气氛,使成员团结一致。

当然,一个有效的群体应具备这两种基本的领导方式,这两种方式通常由不同的人承担,一个负责群体任务的完成,另一个则处理群体成员的情感冲突【主任与书记,业务领导与政工领导】。

除了以上两种领导方式以外,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还有其他一些看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勒温、利皮特和怀特所进行的有关三种领导方式研究。

他们根据群体决策、计划制定、选择工作伙伴的自由度、领导者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等指标把群体领导分为民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和专制式领导三种类型。

他们发现,民主式领导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成员的满足感比较高,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专制式领导的工作效率也比较高,但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甚至会产生公开的敌意和攻击。

放纵式领导的效率最低,成员的工作热情比较低,成员之间漠不关心,群体的整体意识比较差,有时处于无政府状态。

群体与领袖:

什么是领袖?

领袖是群体中的成员。

此成员对其他成员所发挥的影响多于其他成员对他发挥的影响。

根据此定义,领袖就不仅指那些带领成员达到群体目标的人,也包括那些带领成员脱离群体目标的人。

领袖的产生、类型、领导方式、继承。

第一,领袖的产生

关于领袖的产生问题,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

A/品质论

品质论认为:

领袖之所以成为领袖,是因为他具有不同于一般成员的品质和才能,这即所谓的:

“英雄造时势”。

那么,在哪些方面超过一般成员才成为领袖人物?

①能力方面:

包括智慧、学识、洞察力、运用语言的能力、适应力、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社交方面:

可靠性,活动参与,合作,受欢迎程度;③动机:

主动性、毅力等等。

B/时势论

时势论认为:

英雄是客观环境的作用而产生的,故是形势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

马克思主义关于领袖的产生的观点。

品质论有两个缺点:

①没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个人在任何处境都成为领袖。

某种品质可以使某人在某种形势之下成为领袖,但如换了环境,或另一种形势,则这种品质的作用可能会完全消失;②个人的品质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某人在某种形势下很活跃,但如换了一个陌生环境,却可能会退缩起来,因此品质及时势都重要。

一个小群体中哪些人可能成为领导?

①对群体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②群体中活动最积极的人;③最能运用语言能力的人,表达能力强。

第二,领袖的类型----韦伯的领袖权威理论:

A/从权力的获得途径划分,分为三类:

(1)法理权威。

权力由法律赋予,即个人依照法规而获得领导地位,因而有了权力。

当他失去此职位时,权力也同时失去。

人们对他的服从是出于理性,而不是由于他个人的特质。

(2)传统权威。

权力来自传统,人们服从他不是由于他的特质,而是出于对传统的遵从。

例如王位及其相应的权力是世袭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代代相沿成为传统,对人的行为具有相当的约束力。

(3)神宠权威。

权力来自个人卓越的品质,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超凡的本领,因此被人们拥戴为领导。

至于如何鉴定这些特质,或者该人是否真的具有这些特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使人们觉得他似乎在替天行道或完成某次特殊的历史任务。

以上是对领导类型的理性分析。

然而现实中,一般讲领导都应当是具备了以上两个以上的特性,此外,群体内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权威类型领袖同时并存。

因而有了正式的和非正式领袖的划分。

B/正式的和非正式领袖的划分

正式领袖。

具备法理或权威的领袖是正式领袖。

非正式领袖。

在职业上不是,但由于他个人所具备的品质和才干而对群体成员发挥影响力的人。

当两者同时并存于一个群体中时,意味着什么呢?

它表示:

①后者已经削弱了,或分享了前者的权威;②后者的权威往往比前者的更大。

C/从活动类型划分,可分为两类:

①工具性领导:

又叫任务性领导。

与解决群体的任务有关,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②表意性领导:

关注成员的精神状态及维系成员之间的团结有关,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和谐。

一个群体要想成功,这两种形式的领导都是必要的,一般来讲,这两种角色由不同的人所扮演的。

第三,领导的作风

不同的领导会采取不同的领导作风。

领导作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独裁式:

领导不民主征求意见,而是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分配任务以及做出评论。

B/民主式:

这种类型的领导多是通过与群众讨论来决定政策和任务的分配。

C/放任式:

领导很少干预群众的活动,群众有完全的自由。

这三种不同领导作风对群体活动及成员状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