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33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9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20页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18年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材分析:

全册共有阅读课文21篇,识字课文8篇,分主题组成关联单元,大体由浅入深编排。

每一篇课文后有课后思考练习题,一般2-3道题。

包括读读背背、认字写字、词语积累和一些思考性的题。

每一单元前有单元导读,目的是提示内容、引导学习的(包括文字和图画)。

每一单元后设计一个“语文百花园”,包括基础知识练习、阅读积累、看图说话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生字表按课文附在书后,表

(一)为会认字,计400个,每课后附有本课的会认字;表

(二)为会写字,计200个,每课后在习题中要求学生练写本课的会写字。

学情分析:

寒假过后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散漫,他们依旧是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仍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

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仍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还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因此还需要老师耐心引导,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开发语文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用各种方法主动识字,增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200个。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阅读浅近的儿童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积累自己感兴趣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第一学段的要求。

5、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好、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培养写话兴趣,乐于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7、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讲小故事,讲述简单的见闻。

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愿意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8、热心参加各种活动,观察周围事物,就感兴趣内容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和同学讨论,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难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用各种方法主动识字,增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200个。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认识常见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好、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培养写话兴趣,乐于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5、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讲小故事,讲述简单的见闻。

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愿意与别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6、热心参加各种活动,观察周围事物,就感兴趣内容提出问题,搜集材料,和同学讨论,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合理运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识字一——四6课时

第二单元:

课文10课时

第三单元:

课文8课时

第四单元:

课文10课时

第五单元:

识字五——八6课时

第六单元:

课文8课时

第七单元:

课文10课时

第八单元:

课文8课时

 

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

四个,春、夏、秋、冬。

师: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

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

(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

生: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

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

草、花、鱼、鸟?

师:

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

比如什么样的草?

什么颜色的花?

会做什么的鱼、鸟?

生:

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学生齐读、分组读。

仔细观察,具体形容草、花、鱼、鸟。

师: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具体来形容一下我们发现的草、花、鱼、鸟?

(教师可引导:

哪里的草、花怎么样;鱼和鸟在做什么?

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春风

夏夏雨

四季

秋秋霜

冬冬雪

教学反思:

 

识字2姓氏歌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姓、什、么、双、国、王、方”等七个生字。

2.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请你自豪地告诉大家,你姓什么。

(抽多个学生回答。

师:

在我们这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刘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姓呢?

师:

我们的姓是从祖辈传下来的。

中国人的姓有几千种。

有些研究中国姓氏的专家把常见的姓氏列了一个表,叫《中华百家姓》,读起来顺口,便于记忆,就像一首歌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改编的一小部分。

(教师板书:

《姓氏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了哪些姓?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姓、什、么、双、国、王、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集体齐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秦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

哪位同学还可以说出更多的百家姓?

2、交流姓氏故事。

 

师:

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

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

教师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

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由其他学生讲述其他姓氏的故事。

3、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2)介绍自己知道的姓氏,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3)活动总结:

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一起来说: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2姓氏歌

赵钱孙李……

百家姓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李、张、胡、徐、许

教学反思:

识字3小青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清、晴、眼”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青、清、气、晴、情、请、生”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主识字,正确区分青、清、晴、请、情,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将和我们一起学习,它是谁呢?

老师说,请大家动脑筋来猜一猜: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

小青蛙。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教师板书:

《小青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护、害、事、情、请、让、病”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青、清、气、晴、情、请、生”,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

师:

全班齐读课文,课文有几句话?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生:

文章有3句话,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读课文,解析文章主旨。

师:

读第一句话,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生:

小小的,大眼睛。

师:

谁还能补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样子?

生:

身穿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师:

读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

小青蛙吃害虫,保护禾苗,是益虫。

师:

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生:

猫头鹰、蜻蜓、啄木鸟、壁虎……

师:

读文章第三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

生:

我们应该保护小青蛙。

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说的很棒,青蛙是益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的大自然。

五、课堂练习。

正确区分下列字,并组词。

青()晴()请()

清()情()睛()

六、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3小青蛙

大眼睛、四条腿

小青蛙

教学反思:

识字4猜字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

3.情感目标:

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

怎样猜谜语,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

“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

(一)学习第一则谜语。

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

想想什么是绿色的?

什么是红色的?

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

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

师:

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

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

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学生交流。

背诵谜语。

(二)学习第二则谜语。

复习汉字:

请、情、晴、清。

精、睛。

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

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

朗读谜语,猜谜底。

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扩展活动

猜字谜

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天无它大,人有它大。

(一)

收集谜语。

自编谜语。

板书设计:

《识字5》

第一则:

谜底快乐无限

第二则:

请清情睛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正确区分韵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国”的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

2.通过读、写背积累有关天气的词语和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熟读背诵大小写字母歌和《祖国多么广大》;正确阅读《谁和谁好》。

3.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正确区分韵母an、ang生字;掌握“白、回、国”的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

2.通过读、写背积累有关天气的词语和有关春天的四字词语;熟读背诵大小写字母歌和《祖国多么广大》;正确阅读《谁和谁好》。

3.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春天来到了。

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

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二、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字词。

(教师正音)

2、从这些字词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都和天气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和天气有关的词语呢?

(雾霾、风暴、闪电、狂风……)

4、集体齐读字词。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

(1)出示字母表。

(2)学习字母表应注意哪几点?

(大写字母、小写字母、字母的顺序)

(3)读小写字母,对应认识大写字母。

(4)找找哪些大小字母完全一样?

(CcOoPpSsVvWwXxZz)

(5)背诵字母表。

(6)学唱字母歌。

2、读一读,写一写。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教师泛读,学生跟读,自己正音。

(3)按照韵母给这些生字分类并书写。

(教师指导)

(4)集体读生字。

3、读一读。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

注意读准“兴、岭、岛、盛”四个字。

(2)大兴安岭、长江、海南岛同一季节景色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

(3)学生齐读儿歌,教师指导背诵。

4、小组齐读字词。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

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教师抽查学生,然后泛读。

学生上台书写笔顺。

教师检查,学生书空。

(注意三个字:

都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学生描红、临写。

(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四字词语。

  

2、你有什么发现?

(都和春天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四字词语?

(鸟语花香、万紫千红、春光明媚……)  

小组齐读。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谁和谁好》。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13个生字,学会“吃、主、住、以、叫、江、没”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

同学们喜欢听歌吗?

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

(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师:

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

听到了毛主席。

师:

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生:

他是我们国家的主席……

师:

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课件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

(板书课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吃、主、住、以、叫、江、没”,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听写生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

师: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

“这儿”指哪儿?

生:

毛主席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师:

乡亲们有什么困难?

怎样解决的?

生:

乡亲们吃水难。

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在村里挖了一口井。

朗读这段,指名3~5人。

3、齐读第3段。

师:

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师:

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

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生: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饮水思源。

分小组读,集体朗读。

4、简介毛主席的其他事迹。

学生先交流自己对毛主席其他事迹的了解,体会毛主席的品质,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活动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毛主席的故事。

2、利用班会讲解毛主席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困难

解放前毛主席挖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解放后乡亲们立碑

教学反思:

2.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懂得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

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能谈谈感受吗?

2、激情:

同学们,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我们的国旗都同太阳

一同升起,那场面非常壮观。

你们想去看看吗?

(生:

“想”)

3、出示课题,请同学们带着此刻的心情读一读课题。

(指读,齐读,读好题目)

4、播放升旗的录象。

(观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过渡:

有一位山村孩子,他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升旗,一位叔叔用了一首诗写出了他的心愿,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

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再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学生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交流:

A:

理解“遥远”。

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

谁能读好这句话?

指导朗读

B:

理解“壮观”。

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

指导朗读。

C:

品读第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学习第二段

(1)老师朗读第一句,找出与第一段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2)朗读第二句,完成下列填空。

()的新疆()的天山()的雪莲

(3)全班齐声朗读第三句。

3、有感情的朗读。

(男女生赛读)

4、指导背诵。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课,你读懂了什么?

2、课外阅读补充:

《国旗歌》

3、你还了解北京的什么?

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美丽的风光。

3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