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铁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42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铁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福建铁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铁矿.docx

《福建铁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铁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铁矿.docx

福建铁矿

一、铁 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建铁矿的地质工作只进行少数地区的矿产调查和路线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低。

部分矿点土法开采,产量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铁矿地质工作陆续开展起来。

截至1997年,全省已提交勘查报告的铁矿72处,累计探明储量68849万吨,居全国第15位。

已开发利用的铁矿床有41处。

除了安溪潘田、漳平洛阳、德化阳山等3处为省属矿山外,其余均为县及乡镇企业开发。

福建铁矿分布于龙岩、漳平、安溪、大田、德化、华安、南靖、永定、上杭、连城、长汀、永安、三明、尤溪、将乐、南平、顺昌、邵武、政和、周宁等20个县(市)。

由于地质构造特点和成矿条件不同,又主要集中分布在龙岩、漳平、安溪、大田、德化等县(市)。

其探明储量占全省探明总量的97.25%。

福建省铁矿的开采以露天为主,主要生产矿山有:

省潘洛铁矿,省阳山铁矿,大田县汤泉铁矿、前锋铁矿、银顶格铁矿、太华铁矿,龙岩市中甲铁矿、马坑铁矿地表矿,漳平市挂山铁矿,安溪县珍地铁矿,邵武市洪墩铁矿等。

省潘洛铁矿是福建省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

  

(一)地质资源

  春秋时期,福建就有铁矿的开采和冶炼。

唐代,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福建有铁矿产地8处。

南宋绍兴至乾道年间(1131~1173年),产地主要在安溪县。

元代,铁矿产地有6处。

明代,据《安溪县志》(嘉靖版)记载,潘田有炼铁炉8座。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铁皆取矿土炒成,闽、广诸山中产铁。

清代前期(1644~1840年),铁矿产地仍有6处。

近代,据《中国矿产资源一览(铁矿)》记载,福建省潘田铁矿为热液(充填、交代)矿床代表产地之一;福建省永安、建瓯为漂沙矿床代表产地之一。

  福建铁矿地质工作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先是对福清渔溪和莆田后门山两处矿点进行地质调查。

民国5~37年(1916~1948年),开展地质调查的主要有安溪、永春、永泰、龙岩等地。

由于工作程度低,规模小,对于铁矿成因等一些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地质局地质队、冶金厅地质队、重工业厅地质勘探队、冶金部第二地质勘查局、华东地质局闽中地质队、化工部福建地质勘探大队等地质部门分别对全省进行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提交各类地质报告,为铁矿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954~1957年,福建省工业厅地质队、华东地质局闽中地质队、378地质队、冶金部南京地质勘探公司福建普查队、806队等单位先后对安溪潘田、珍地、青洋,漳平洛阳,龙岩,德化县阳山铁矿区开展普查勘探以及地面磁测工作。

  1957年4月,地质部物探局北方物探大队124队(后改为403队)在潘田铁矿区进行物探工作。

华东地质局闽中地质队在安溪潘田进行初勘,探明该地铁矿石储量1029万吨,其中工业储量94万吨。

8月,冶金部地质局物探三区队四分队在马坑铁矿区开展1/25000磁测,发现完好磁异常带。

10月,华东地质局403物探队、闽中地质四分队在龙岩马坑铁矿区开展1/10000磁测,均发现磁异常带。

  1958年6月,华东地质局闽中地质队二分队提交《福建省大田县万湖及南坑铁矿普查评价报告》,探明D级储量275.8万吨,平均品位含全铁(TFe)50.33%。

省地质局闽东地质队提交《福建安溪县青洋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12.40万吨,平均品位TFe35.78%。

11月,省冶金厅地质四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三坑铁矿普查总结报告》,探明D级储量21.60万吨,平均品位TFe39.32%。

该队还提交《福建省龙岩下甲铁矿区详查总结报告》,探明D级储量14.60万吨,平均品位TFe47.44%。

  1959年1月,省冶金厅地质三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县山坪头铁矿详查总结报告》,探明D级储量83.40万吨,平均品位TFe34.25%。

3月,省地质局102分队提交《福建省尤溪县南洋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9.40万吨,平均品位TFe48.10%。

10月,省地质局403分队提交《福建省永安溪南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472.20万吨,平均品位TFe42.66%。

省冶金厅地质二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乌龙奇铁矿区详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29万吨,平均品位TFe44.71%。

12月,该分队又提交《福建省永定县石犁三坝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12.40万吨,平均品位TFe48.87%。

  1960年1月,福建省地质局506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培斜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9.60万吨,平均品位TFe63.35%。

3月,省地质局五大队507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大池山背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65.20万吨,平均品位TFe42.23%。

4月,省冶金厅地质五分队提交《福建三明市富兴堡、长安堡、后门山铁矿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10.70万吨,平均品位TFe41.64%。

6月,省地质局304分队提交《福建大田县湖坪铁矿区地质普查勘探报告》,探明D级储量29.50万吨,平均品位TFe38.73%。

  1961年1月,省冶金地质二分队提交《福建省连城县莒溪铁矿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22.90万吨,平均品位TFe40.93%。

4月,龙岩专署地质局二分队提交《福建龙岩东宫山铁矿普查检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24.90万吨,平均品位TFe39.93%。

6月,省地质局101分队提交《福建省顺昌县何厝坑铁矿普查评价报告》,探明D级储量120.60万吨,平均品位TFe50.36%。

10月,该分队又提交《福建省邵武大头王硫铁矿普查评价报告》,探明D级储量14.20万吨,平均品位TFe46.33%。

  1962年,省地质局507分队在龙岩马坑铁矿区进行普查和初勘,探明C1+C2级储量5139万吨。

省冶金厅地质一分队与湖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603队、省冶金厅物探队共同对德化阳山铁矿区进行初勘,探明C1+C2级储量1742.22万吨。

省地质局102分队提交《福建南平徐岭(葫芦山)铁矿普查评价报告》,探明储量75万吨,其中C级32.30万吨,平均品位TFe35%。

  1963年12月,省地质四队403分队提交《福建省大田县龙凤场硫铁矿多金属矿初步地质勘探报告》,探明铁矿D级储量45.30万吨,平均品位TFe49.25%。

  1964年4月,省地质局304队提交《福建漳平洛阳铁矿区最终地质勘探报告》,探明铁矿地质储量1440.23万吨,伴生和共生锌、硫、钼等矿。

12月,省重工业厅地勘公司第三勘探队提交《福建省龙岩青草盂钨铁矿地质评价报告》,探明铁矿D级储量83.30万吨,平均品位TFe42.44%。

  1965年6月,省地质局304队提交《福建省安溪潘田铁矿地质勘探最终报告》,探明铁矿储量2931.70万吨(其中,A+B级718.9万吨,A+B+C级1568.9万吨),平均品位TFe50.48%、S0.70%、P0.05%。

矿床类型为矽卡岩铁矿床。

矿石系赤铁矿、褐铁矿(混合铁矿石)。

矿体17个,其中南Ⅰ号矿体,长880米,宽28~232米,厚21米,埋深323米,储量占总量46.06%,可供露天—地下开采。

  1966年10月,省地质局305地质队提交《福建上杭县湖洋铁矿储量报告》,探明铁矿储量105.9万吨,其中C级63.90万吨,平均品位TFe43.89%。

  1971年12月,省地质二团八中队提交《福建大田县万湖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探明储量914万吨,其中C级828.2万吨,平均品位TFe35.81%。

省地质二团四中队提交《福建将乐县狮子寨铁矿区检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11.30万吨,平均品位TFe39.72%。

省地质六队一分队(后改冶金地质一队)对德化阳山铁矿区进行补勘,确定为中型磁铁矿床。

  1972年4月,省地质二团八中队提交《福建大田县太华铁矿区详细普查报告》,探明铁矿储量277.16万吨,其中C级215.4万吨,平均品位TFe38.81%。

5月,省地质一团提交《福建龙岩马坑地表铁矿地质勘探报告》,探明铁矿储量167.30万吨,其中C级136.80万吨,平均品位TFe37.38%。

7月,省地质二团八中队提交《福建大田建爱铁多金属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探明D级储量435.50万吨,平均品位TFe45.02%。

8月,省地质二团九中队提交《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探明储量1800.20万吨,其中C级1766.70万吨,平均品位TFe45.88%。

11月,省地质一团五中队提交《福建省龙岩三井铁矿区储量报告》。

探明储量18.50万吨,其中C级14.40万吨;平均品位TFe38.50%。

12月,省地质二团八中队提交《福建大田汤泉铁矿南北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246.90万吨,其中C级166.90万吨,平均品位TFe42.67%。

  1973年,省地质局物探测绘队实验分队,对龙岩马坑铁矿区西、中矿段进行磁法剖面工作,预算西矿段储量20300万吨。

  1974年2月,省地质局三团七中队提交《福建政和县铁山硫铁矿勘探报告》,该矿床系共生矿床,探明共生铁矿D级储量91.40万吨,平均品位TFe31.65%。

7月,省地质局二团九中队提交《福建西洋铁矿补充勘探报告》,探明储量272.70万吨,其中C级264.10万吨,平均品位TFe37.74%。

12月,省地质二团八中队提交《福建大田东埔铁矿地质初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88万吨,平均品位TFe45.22%。

  1976年3月,省闽西地质大队四分队在龙岩开展铁矿普查勘探以及地面磁测工作,提交《福建龙岩马坑铁矿东矿段磁异常验证报告》,探明D级储量791.60万吨,平均品位TFe34.31%。

4月,省地质三团八中队提交《福建省政和县螺岗铁水晶矿地质勘探报告》,探明共生铁矿D级储量51.10万吨,平均品位TFe31.65%。

9月,省地质六队一分队提交阳山铁矿区地质工作小结,估算阳山铁矿东矿段D级储量7394.81万吨,西矿段D级储量1359.43万吨。

  1977年,闽西南地区列为全国寻找富铁矿会战重点地区之一。

对龙岩马坑、德化阳山、漳平洛阳、安溪潘田、漳平挂山等大中型铁矿进行进一步勘探或补充勘探。

2月,省地质二队208分队提交《福建大田上蔡硫多金属矿地质初步报告》,探明共生铁矿D级储量52.50万吨,平均品位TFe34.61%。

12月,省地质八队804分队提交《福建龙岩合溪铁山铁矿初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78.70万吨,平均品位TFe45.32%。

  1978年6月,省地质八队802分队提交《福建龙岩县秀东坑铁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70.60万吨,平均品位TFe34.15%。

8月,省地质八队801分队提交《福建龙岩下畲铁矿区普查评价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67.90万吨,平均品位TFe42.21%。

9月,省地质四队提交《福建周宁县吾凤楼矿区钨铁矿详查地质报告》,探明共生D级储量17.8万吨,平均品位TFe33.42%。

10月,省冶金地质三队提交《福建省龙岩县中甲铁矿区补充地质工作报告》,探明储量851.60万吨。

其中A+B级135.70万吨,A+B+C级734.50万吨,平均品位TFe47.81%。

12月,省地质二队208分队提交《福建大田县龙凤场硫多金属矿区东矿段初勘补充地质报告》,该矿床系共生矿,探明铁矿D级储量19.30万吨,平均品位TFe46.46%。

  1979年3月,省地质一队101分队提交《福建省长汀县草坪铁矿区普查评价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53万吨,平均品位TFe39.16%。

同月,冶金部地质会战指挥部第二勘探队提交《福建省德化县阳山铁矿西矿段补充勘探报告》,探明储量1343万吨,其中A+B级156.50万吨,A+B+C级823.6万吨,平均品位TFe41.58%。

矿体44个,主要矿体Ⅲ7号,长1000米,宽800米,厚4.36米,埋深为18.90~75米,其储量占总量的40.36%,剥离系数2.8,可供露天—地下开采。

5月,省地质局地质八队802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县天池圹矿区深部验证报告》,探明储量72.5万吨,其中C级46.40万吨,平均品位TFe44.72%。

6月,省地质八队801分队提交《福建省漳平县挂山铁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1247.20万吨,其中A+B级15万吨,A+B+C级100.60万吨,平均品位TFe31.74%;省地质局七队702分队提交《福建南靖五更寮铁矿区地质评价报告》,探明D级储量68万吨,平均品位TFe41.50%。

7月,省地质八队801分队提交《福建省连城县田心铁、硫铁矿区普查评价报告》,探明铁矿D级储量110.80万吨,平均品位TFe49.63%。

9月,省地质三队301分队提交《福建南平主部坑—良坑铁矿点初查和物化探异常验证报告》,探明D级储量19.10万吨,平均品位TFe35.71%。

  1981年6月,省冶金地质三分队提交《福建省连城县珠地铁锰矿区普查评价报告》,探明D级储量20.90万吨,平均品位TFe37.05%。

  1982年1月,省地质八队802分队提交《福建永定大排铅锌矿区普查评价报告》,累计探明共生铁矿D级储量52.60万吨,平均品位TFe39.39%。

6月,冶金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二队提交《德化阳山铁矿区详勘地质报告》,探明B+C+D级储量5060.60万吨。

9月,省冶金地质一队一分队提交《安溪潘田铁矿区补充勘探》,探明860米标高以下储量978.24万吨。

12月,省冶金地质一队提交《福建安溪县珍地——雪山铁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134万吨,其中C级39.10万吨,平均品位TFe45.16%。

  1983年5月,冶金部第一地勘公司二队提交《福建省德化县阳山铁矿区东矿段详查勘探地质报告》,探明储量3713.70万吨,其中A+B级435.60万吨,A+B+C级2019.60万吨,平均品位TFe42.82%、S0.19%,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磁铁矿,矿体(层)数45个,主要矿体M21矿体,长949米,宽263.7米,厚5~178.3米,埋深232~389米,储量占总量36.14%,供地下开采。

  1984年5月,省地质八队提交《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区西矿段详勘地质报告》,探明储量33151.60万吨,其中A+B级4254.20万吨,A+B+C级23568.20万吨,平均品位TFe37.85%、S0.3%、P0.008%,矿床类型为矽卡岩铁矿床,矿石工业类型系磁铁矿,需选铁矿石,矿体(层)数154个,其中主矿体长1650米,宽1016米,厚54.04米,矿体埋深197~808米,储量占总量的97.14%。

可供地下开采。

12月,省闽西地质大队提交《福建大田县汤泉铁矿区东北矿段详细普查报告》,探明储量366.80万吨,其中C级161万吨,平均品位TFe41.53%。

  1985年2月,福建省121煤田地质勘探三中队提交《福建龙岩马坑铁矿中矿段详细勘探地质报告》,探明储量13751.60万吨,其中A+B级1652.80万吨,A+B+C级8477.00万吨,平均品位TFe38.40%、S0.3%、P0.019%,矿体数24个,主矿体长1600米,宽1080米,厚21.76米,埋深52~808米,储量占总量96.12%,矿床类型为矽卡岩铁矿床,可供地下开采。

11月,省闽东南地质大队提交《福建省漳平县洛阳铁矿区南矿段补充详勘暨普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2911.60万吨,其中A+B级382.4万吨,A+B+C级1258.60万吨,平均品位TFe48.57%、S3.0%、P0.01%,矿体数179个,其中2号矿体为主要矿体,长400米,宽236米,厚10.34米,埋深53~229米,储量占总量的13.18%,剥离系数1.6,可供露天—地下开采。

12月,省地质闽西大队九分队提交《福建大田上蔡多金属矿前锋西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64.60万吨,平均品位TFe41.6%。

  1987年5月,化工部地质勘探公司福建地质勘探大队提交《福建省大田县银场硫多金属矿区初步普查地质报告》,探明铁矿D级储量116万吨,平均品位TFe43.06%。

  1988年10月,省闽西地质大队一分队分别提交:

《福建省大田大安南铁矿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8.4万吨,平均品位TFe45.21%;《福建大田县张地铁矿寒岭矿段普查地质报告》,探明储量33.80万吨,其中C级21.00万吨,平均品位TFe46.23%;《大田县文经东铁矿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236.30万吨,平均品位TFe36.65%;《大田县碉堡山铁矿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10.40万吨,平均品位TFe39.25%。

11月,省冶金厅地质二分队提交《福建省龙岩竹仔板铁锰矿详查总结报告》,累计探明D级储量120.70万吨,平均品位TFe44.10%;省闽西大队提交《福建大田县大坑洋铁矿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63.10万吨,平均品位TFe41.15%。

  1993年9月,冶金部地勘局地研所提交《福建省将乐县上湖铁矿普查地质报告》,探明D级储量124万吨,平均品位TFe37.79%。

  1994年9月,冶金部第二地勘局提交《福建安溪县尚卿乡青洋铁矿地质普查报告》,探明D级储量105.4万吨,平均品位TFe43.71%。

  截至1997年底,经勘查的铁矿区有72处,其中大型矿区(床)1处(马坑铁矿区),中型矿区(床)5处(漳平洛阳、安溪潘田、德化阳山、漳平挂山、大田银顶格等矿区),小型矿区58处。

另有矿点181处,矿化点242处。

情报点470处。

  1955~1997年福建省已探明铁矿区储量和各时期铁矿探明储量详见表1-1、表1-2、表1-3。

  

(二)开发利用

  福建省铁矿的开采历史较早,汉代就有采矿冶铁小作坊。

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均有铁矿开采,但规模小,产量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福建省仅有少数地、县少量开采富铁矿,进行土法炼铁。

“一五”期间,全省仅开采铁矿石400多吨。

  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形势下,各地、县、乡(镇)组织当地农民开采铁矿石,铁矿产量骤增。

当年全省采出铁矿石116万吨。

同年,福建省开始建设潘洛铁矿,10月和11月,分别成立潘洛铁矿洛阳采区和潘田采区。

洛阳采区规划年露天采矿20万吨规模,建破碎、筛分、贮矿系统。

潘田采区年露天采矿35万吨。

均采用手工开采地表矿和人工运输。

来自全国13个省(市)9765名干部和工人、民工参加生产和建设。

边生产边基建,土法上马,当年完成台阶的开拓,采出铁矿石36710吨,供应三明钢铁厂。

  1959年,苏联地质专家毕敏诺夫到德化阳山铁矿区考查,认为阳山铁矿是储量大的富矿山,并提出开采设想。

同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委员会组织南平葫芦山(徐岭)铁矿万人大会战,历时不到一年,后因储量小,不具备大规模开采条件而停建。

10月,洛阳(大深)至梅水坑铁路建成通车,改善了潘洛铁矿矿区对外运输。

1960年,组建德化县阳山铁矿,少量开采阳山铁矿区地表富矿,当年开采铁矿石8900吨。

1962年,中共福建省委决定三明钢铁厂暂时停产,福建省潘洛铁矿也于5月份宣布停产。

此后,阳山铁矿及其小矿山相继停产。

“二五”期间(1958~1962年),全省共生产铁矿石289万吨,其中潘洛铁矿78.62万吨。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全省仅生产铁矿石600吨。

  1966年,福建省潘洛铁矿、德化县阳山铁矿及其他小铁矿山相继恢复生产。

当年全省生产铁矿石9000吨。

  1967年,省潘洛铁矿洛阳变电站投入运行,洛阳矿区开始由外部电网供电;开始架设洛阳至潘田的35千伏输电线路;大深至潘田的新公路开通;福州铁路局恢复修建大深至福德的铁路。

  1969年,省潘洛铁矿洛阳矿区至潘田矿区35千伏输电线路架设完工。

潘田矿区5公里长、运输能力35万吨/年的架空索道开始施工,露天采矿50万吨/年规模建成投产。

采矿的主要设备有:

YQ150A、Ф150、Ф170潜孔钻各1台;上海SH120推土机5辆,W1002、W1001型1立方米电铲5台,ZL-40装载机4台,4L-20/8空压机3台,8~12吨自卸汽车31辆等。

采用穿孔爆破,电铲采装,汽车、索道运输。

  1970年5月1日,省潘洛铁矿更名福建生产建设兵团一团,以兵团建制组织生产。

10月1日,潘田采区架空索道建成投入运转。

10月15日,大深至福德段铁路建成通车,缩短运输距离。

是年,大田县建爱铁矿、万湖铁矿、汤泉铁矿、南坑铁矿、华溪铁矿、银顶格铁矿等相继投入生产。

德化县阳山铁矿、龙岩县铁山铁矿也相继恢复生产,进行露天开采。

“三五”期间(1966~1970年),全省共生产铁矿石43.40万吨。

其中潘洛铁矿41.86万吨。

  1971年,龙岩马坑铁矿地表矿由龙岩特钢厂露天开采。

1972年,大田县太华铁矿区由大田县桥头选矿厂露天开采。

8月,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区由大田县第二铁厂和银顶格铁矿组织露天开采。

规模为年采矿14.50万吨。

1973年,福建省潘洛铁矿撤销兵团建制,隶属关系划归三明钢铁厂。

洛阳采区年露天采矿规模扩大为45万吨,其中入选矿40万吨。

采用汽车运输开拓,矿岩穿孔爆破,电铲采装。

采矿的主要设备有:

YQ-150A型潜孔钻机2台、YT-25型凿岩机10台、W-1002型1立方米电铲4台、4L-20/8型空压机3台、1-10/8型空压机1台、9立方米/分移动式柴油空压机1台、100马力推土机1台、75马力推土机1台、8吨自卸汽车5辆、3.5吨自卸汽车20辆。

5月,福建省潘洛铁矿年处理原矿40万吨的洛阳选矿厂选铁系列建成试产,年产铁精矿24万吨。

选矿工艺流程为:

一段破碎(600×900毫米老虎口1台),一段磨矿(4×1.4米自磨机2台,-200目占40%),一道磁选(永磁CYT-600×1750毫米1台),获得磁选精矿(精矿品位65.00%以上,回收率82%,产率61.80%)。

磁选尾矿进二段球磨(-200目占75%),再经浮选一粗、一精、一扫,得硫精矿(副产品)。

是年11月,福建省龙岩特钢厂组建中甲铁矿,进行露天组合台阶开采。

采出

  岩特钢厂供高炉炼铁。

采运主要设备有:

0.6立方米电铲1台、75马力推土机2台、7655型风钻3台、2.5吨汽车2辆。

  1974年10月,福建省潘洛铁矿洛阳选矿厂选硫系列试生产。

同年,福建省永安县西洋铁矿成立,露天开采西洋铁矿区。

“四五”期间(1971~1975年),全省累计生产铁矿石279.06万吨,铁精矿6.05万吨。

其中潘洛铁矿生产铁矿石253.20万吨,铁精矿6.05万吨。

  1976年,大田县银场铁矿区由大田县硫铁矿组织露天开采。

1977年,大田县成立矿山公司。

管理汤泉、建爱、银顶格和南坑等铁矿。

当年生产铁矿石8335吨。

12月,龙岩马坑钢铁厂组织露天开采龙岩合溪铁山铁矿,设计年采矿3万吨。

  1978年,潘洛铁矿改为省属企业。

5月,洛阳选矿厂选硫系列投产。

同年,地方国营大田汤泉铁矿成立,第一期2万吨/年的采矿工程建成投产,进行露天开采。

主要采剥设备有:

挖掘机1台、潜孔钻2台、空压机3台、卷扬机1台等。

当年生产铁矿石6371吨。

是年,龙岩中甲铁矿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设计建设年采矿10万吨的规模,露天开采用潜孔钻机穿孔爆破,电铲装车,汽车运输。

主要的采矿设备有:

1立方米电铲2台,潜孔钻机3台,8吨自卸汽车19辆,100马力推土机2台等。

当年该矿生产铁矿石6.28万吨,成为龙岩特钢厂原料基地。

1979年,漳平县成立挂山铁矿,进行露天开采,年采矿能力5万吨。

  “五五”时期(1976~1980年),全省累计生产铁矿石401.19万吨,铁精矿55.70万吨。

其中潘洛铁矿生产铁矿石327.48万吨,铁精矿55.70万吨。

  1981年,省潘洛铁矿潘田采区980台阶和大格排土场竣工,改善了矿区生产条件。

  1982年,福建省最大铁矿床——龙岩马坑铁矿由冶金部马鞍山矿山设计院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确定建设方案为年采选500万吨、年产铁精矿200万吨的规模。

但由于矿体埋藏深和资金等原因,该方案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