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51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docx

河北师大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习题库

中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之魏晋隋唐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建安风骨

(1)】

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建安时期,正处于汉魏易代之际,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代表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他们掀起了文人五言诗的创造高潮。

其作品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广泛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了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了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去的精神;同时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

特点是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于是,后人把这种独特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钟嵘《诗品》“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故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

【建安风骨】 

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

【正始之音】

指魏晋玄谈风气,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此即所谓“正始之音”。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为古代文学理论著作。

作者刘勰。

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

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三曹】 

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悲愤诗】 

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正始文学】 

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

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

宣扬消极思想,滋长了脱离现实的倾向。

只有阮籍、嵇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就较大。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

  

【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章篇名,曹魏正始间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这是一篇与司马氏集团决裂的宣言书。

文章申明自己不愿当官是为了远祸全身。

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

 

【太康体】 

晋武帝太康时期的诗体。

以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等为代表。

其诗讲究雕章琢句,追求词藻,流于轻靡,诗风繁缛华丽,代表着当时诗坛的主流。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

他们是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左思风力】 

是对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

语出钟嵘《诗品》。

左思是西晋最杰出的诗人,代表作《咏史诗》八首,风格刚健,感情深沉,和当时流行的华丽诗风迥然不同。

他的诗承建安风骨,抒写怀抱,抨击现实,多不平之音。

气势雄健,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象鲜明,风格独树一帜,人称“左思风力”。

  

【玄言诗】 

指东晋时期在玄学思想影响下,诗坛上流行的“寄言上德,托意玄珠”的作品。

代表作家有东晋孙绰、许询。

玄言诗以玄学思想方法体悟玄理,诗味不浓,但其中通过景物来表现哲理的作品,为山水诗的出现起到了催化作用。

  

【游仙诗】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

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

 

【田园诗】 

指以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描写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也表现了诗人参与农村劳动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本来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异趣,但随着南朝齐谢脁山水诗注意表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田园诗与山水诗的界限遂渐渐模糊。

人们一般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可见其合流的趋势。

 

【陶谢】 

指东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和谢灵运。

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之句,即指此二人。

他们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但陶多写田园,而谢多刻划山水;陶诗语言朴实自然,谢诗则讲究词藻与对偶,崇尚绮丽,风格并不相近。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三位著名的诗人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的并称。

谢诗富艳精工,颜诗华美典雅,鲍诗雄恣奔放,是谓“宋初三体”,诗风差异明显,共同之点是描写山水,都讲究词藻和对偶。

  

【永明体】 

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诗体。

又称新体诗。

这种诗把音律声韵与晋宋以来的对偶之风结合起来,注重四声、八病之说,增加了诗歌艺术的形式美,对近体诗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沈约、谢脁、王融、范云、江淹以及齐梁间的何逊、吴均和陈代的阴铿。

  

【宫体诗】 

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大都描绘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

倡导者是梁简文帝萧纲,徐陵、庾信父子是代表作家,其创作风格流丽轻艳、“辑裁巧密”,被称为“徐庾体”。

风气所至,陈时陈后主与江总亦有此类创作。

徐陵编有《玉台新咏》,只收“艳诗”,可说是宫体诗的合集。

  

【北地三才】 

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温子升、邢劭和魏收的并称。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南朝文风的模仿者。

温子升一部分诗风格清婉,辞藻华丽,讲究对偶,近似南朝,一部分诗受到过北方民歌的影响。

邢劭诗文多模仿魏晋和南朝人。

魏收所长在史传文。

  

【哀江南赋】 

赋篇名。

北周庾信作。

作者原仕南朝,后出使西魏,被羁留而仕北朝,虽位尊名显,甚受优待,但常惦念故国,追忆往事,因作此赋以抒怀。

赋篇以作者自身遭遇为线索,写出梁朝由兴到衰的过程,揭露了梁朝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描写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蒙受的深重灾难。

从艺术风格上看,格律严整而又不失疏放,寓雄健于苍凉沉郁之中,感情奔放,声调铿锵,颇富个性。

  

【吴歌】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一带地区的南朝民歌,今存326首。

现存吴歌多为女子的吟唱,生动而集中地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与坚贞,相思的欢乐和痛苦,婚姻不自由的苦闷,以及对男子负心的怨恨等种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感情和复杂的心态。

  

【西曲】 

指《乐府诗集·清商曲辞》所收主要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以江陵为中心地区,包括其周围一些城市的南朝民歌。

今存142首。

西曲多写商人妇的相思离别和劳动者的爱情生活,题材较吴歌略宽,风格也更明快。

  

【敇歌】 

乐府杂歌篇名。

北朝民歌。

敕勒歌辞系从鲜卑语译出。

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命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

这首歌辞歌唱了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

风格异常雄浑朴质,不愧为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

  

【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

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

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

  

【水经注】 

北魏郦道元著。

系替相传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

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

  

【志怪小说】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

志怪小说是受当时盛行的神仙方术之说而形成的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形成的。

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神异经》等;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等;讲说鬼神怪异的迷信故事如东晋干宝《搜神记》等。

志怪小说对唐代传奇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志人小说】 

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数量上仅次于志怪小说。

是在品藻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

著名的有《笑林》、《世说新语》等。

志人小说和其他小说一起,开启了后世小说之先河。

  

【搜神记】 

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二十卷。

东晋干宝作。

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

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

  

【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

语言精炼,韵味隽永。

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

 

【文赋】 

西晋陆机以赋体的形式写的文论作品,从分析文学的创作过程入手,论述作文的利弊,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着重阐述创作论。

文章围绕文、意、物三者的矛盾展开论述,通过总结直接或间接的写作经验,企图解决“意不称物,言不逮意”这一在创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昭明文选】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系我国现存第一部文学总集。

本书选录先秦至梁八百年间的诗歌、辞赋、杂文等各类文章近八百篇,诗、赋以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基本囊括了这一时期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概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唐代李善注本最有名

【上官体】

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

“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  

【文章四友】 

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吴中四士】 

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山水田园诗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在陶渊明以来的田园诗和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的基础之上。

偏重于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大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闲适心情,偶或反映农家生活现实。

所作以五言为主,风格多清淡恬静,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和审美价值。

代表诗人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常建等,而以王维、孟浩然为首,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边塞诗派】 

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

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

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七绝圣手】 

指盛唐诗人王昌龄,他大力用七绝写作,留存下来有七十馀首绝句,约为存诗的五分之二。

他的七绝不仅数量多,质量也高,在唐人七绝诗的发展过程中据有重要地位,前人往往将他与李白并称,故有“七绝圣手”之称。

 

【李杜】 

特指李白和杜甫,二人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成就最高,且生当同时,交谊深笃,故唐人习惯将其并称。

  

【“诗史”】 

“诗史”是后人对杜甫诗的评价。

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不仅如此,他的诗还提供了比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

  

【“沉郁顿挫”】 

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曲折有力,而不是感情奔放,一泻无余。

 

【大历十才子】 

指活跃于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不同史籍所载十人姓名略有出入。

主要有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翃等。

所作诗歌多应景献酬,流连光景,粉饰现实。

部分诗作抒写沉沦下僚,怀才不遇之感。

诗歌艺术造诣较高,多为近体,五律成就尤高。

 

【“五言长城”】 

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风格含蓄温和,清雅洗炼,自称为“五言长城”。

 

【韩孟诗派】 

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

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

  

【以文为诗】 

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

“以文为诗”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影响极为深远。

  

【郊岛】 

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

二人诗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

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

  

【长吉体】 

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

其诗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新乐府】 

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

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

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

  

【新乐府运动】 

中唐时期由白居易、元稹等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是中唐革新思想在诗坛的反映。

李绅首先创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写了和诗十二首,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五十首,正式标举“新乐府”之名。

张籍、王建也创作了不少新乐府诗,由此形成影响较大的新乐府运动。

51  

【张王乐府】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

 

【韦柳】 

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二人皆长于山水田园诗,且诗风淡远,后人往往并称之。

 

【小李杜】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李白、杜甫之后,故称。

  

【无题诗】 

是李商隐的创造。

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

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以确解。

 

【古文】 

古文之名,始见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

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上继先秦两汉、奇句单行的文字,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而言的。

  

【骈体文】 

【骈文】指讲究对偶、声韵、辞藻华丽、多用典故的文体,又称之为骈俪文或四六文。

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但到后来,弊端也随之而生,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

  

【变文】 

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

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通变化”等义,或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

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

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

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人物。

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数量也少,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

 

【词】 

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

  

【敦煌曲子词】 

现传最早的唐代民间词,因是在敦煌发的,故称。

敦煌曲子词保存了词的初始形态与内容特征。

内容丰富庞杂,风格自然朴实,感情直率,生活气息很浓。

  

【花间词】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

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

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

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

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鹿虔扆、牛希济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库及答案(来自网络)

一、填空题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13、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14、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15、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1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0、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2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29、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39、禅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4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8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8、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92、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9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行人。

9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9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0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0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08、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0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111、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11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5、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116、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11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33、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136、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13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3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4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4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14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6、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14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0、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153、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15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5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6、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15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5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61、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6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6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6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6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67、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6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17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2文学自觉主要体现在文学分化、文体区分、审美追求三个方面。

43曹植在《白马篇》一诗中,通过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寄托使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4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第一个以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谢灵运,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燕歌行》,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杜甫。

46、曹植的《_洛神赋__》善于对女性形貌姿态的描写,是建安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47、建安七子中,被刘勰许为“冠冕的是王粲。

48、建安七子是指孔融、王粲、陈琳、阮瑀、应瑒、徐干、刘桢,以诗文著名于世。

49、竹林七贤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50、竟陵八友是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陆倕、任昉。

51、北朝著名的三大才子是刑邵、魏收、温子升52、我国最早的大型政治抒情组诗是咏怀。

53、陆机的《文赋》是早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54太康诗风的繁特征主要表现在语言有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55、《___咏史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56、西晋末年最擅长于写游仙诗的作家是郭璞。

57、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58、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孙绰和许询。

6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陶渊明,被钟嵘成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其思想倾向主要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其文章《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6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山水诗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64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叙事长诗《木兰辞》,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65、谢灵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