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文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52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工艺管理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管理文件.docx

《工艺管理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管理文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艺管理文件.docx

工艺管理文件

××××公司

××厂

 

一、工艺管理概述

工艺管理是技术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技术管理的核心,是体现企业的生产方针---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的保证,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

1.对在计划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工艺准备工作,而影响新产品试制进度和生产任务完成负责。

2.对因工艺编制或工装设计问题,导致产品大量报废或返修,造成经济损失负责。

3.对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工艺技术问题不及时,影响生产负责。

4.对审查签署的工艺技术文件、产品技术条件、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等工艺资料的正确性、合理性、完整性负责。

5.对原材料工艺消耗定额存在计算方法或数值错误,造成浪费或损失现象负责。

6.对由于工艺设计不合理,造成不良影响负责。

7.对本科方针目标未及时展开、检查、诊断、落实负责。

8.对在工艺技术上发生失、泄密现象负责。

 

二、工艺管理制度(分厂级)

1.总则

1.1.工艺是产品生产方法的指南,是计划、调度、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原材料供应,工艺装备和设备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是优质、高效、人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手段。

1.2.工艺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应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工艺人员要坚持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为生产服务。

1.3.工艺工作要认真贯彻工艺规程典型化、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的原则。

2.制度

2.1.工艺工作必须完善工艺手段,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工艺过程合理、可靠、先进为原则。

2.2.工艺文件必须保证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工艺文件是用于指导生产作业,识别工艺流程,规定作业方法,明确作业参数的技术文件。

工艺文件包括:

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工艺文件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发放,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

其文件控制应按照《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2.3.生产技术科负责根据各工序特点,制定《硫酸生产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并发放各工序,对各工序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生产技术科对操作进行指导后方可进行生产。

2.4.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艺,各工序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操作规程、技术文件内容,如有某种原因无法按工艺生产时,应由主管技术厂长签字方可生效。

2.5.设计标准的修改需经主管科长、主管厂长批准。

2.6.凡是工艺文件出现的差错,应由技术科负责,凡属不按工艺文件而出现的差错,应由操作者负责,追查责任事故。

2.7.工艺员应不断对车间操作人员进行工作纪律教育,严格按工艺标准监督工艺执行。

2.8.工艺文件的编写,个性等项工作由生产技术科负责,并按工艺文件要求编写工艺质量要求。

2.9.技术人员对工艺文件、图纸的修改,除下达修改通知单外还应对全厂新发文件全部修改完毕,各修改单上应在存档通知单上注明。

2.10.工序负责人对本工序操作过程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11.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12.在必要时,生产技术科组织质检科及生产车间,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实施监控。

2.13.生产技术科应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变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2.14.质检科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加工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制度与规范,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和检验数据,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2.15.生产技术科应对生产设备、工装等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反馈。

3.考核

3.1.为提高工艺文件执行的严肃性,保证生产作业的工序质量,生产技术科制定《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车间负责人及生产技术科对工艺执行进行检查。

3.1.1.车间检查:

车间负责人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重点内容:

关键工序控制点控制参数及加工质量,对违反工艺规定及产品加工质量问题,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罚款。

3.1.2.生产技术科对工艺纪律进行检查。

检查频次:

正常情况下每周检查一次,生产过程不稳定或发生质量事故时,质量负责人决定增加检查频次。

3.2.生产技术科制定各工序违反工艺及制度的处罚规定,各检查责任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责令采取改正、整改外,根据罚则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3.3.生产技术科、质检科对检查结果汇总总结,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3.4.相关文件:

《生产工艺规程》、《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3.5.相关记录:

《工艺管理考核记录》

 

三、硫酸操作法

详见附件。

 

四、作业指导书

详见附件。

 

五、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公司

××厂(20**)第0*号

××厂工艺管理实施细则

一、本细则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工艺管理工作责任及考核办法;

适用××厂范围;

二、管理关系:

受技术部管理;

三、工作职责:

1、工艺管理员负责工序控制措施的制定和监督实施,负责关键工序控制指标的评定;

2、组织车间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工艺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决定,全面完成技术经济指标和各项生产任务;

3、车间负责工序的状态控制,××一、二车间还应负责关键工序(净化工序)管理指标的控制与记录;

4、各车间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原料的变化、装置的工艺状况,及时申请需要更改的工艺指标,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5、通过操作人员自检、班长巡检以及车间主任抽检,及时修正指标的偏离状态,确保工序的有效控制;

6、分厂工艺管理员及车间管理人员有对生产现场进行督促和指导的责任,必须经常检查岗位操作指南的执行情况,加强工艺纪律的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生产操作技术,优化操作环境;

7、分厂和车间每月对工艺纪律和工艺指标执行情况巡检至少15次,主要工艺指标(硫铁矿各品位库存量、搭配方式、转化阻力、清酸压力、净化阻力、酸浓指标、尾气情况、发电量、汽机负荷、进汽压力、温度、水质指标)每天巡检1次,且记录存档;

8、每月28号前车间必须将下月生产计划报至分厂,后由分厂在30号前汇总报至生产部,同时分解到车间;

9、硫酸一、二车间每月1号12时前将净化工序管理控制图上交到分厂;

10、分厂技术管理员每月30日前下发控制图界限值;每月2日前根据净化工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评定,做好备案工作;

11、每月1日前原料车间报送一份配矿分析总结;发电、硫酸车间报送一份工艺总结到分厂,由分厂工艺管理员汇总报至技术部,同时留档备案;

12、各车间每月1日12时前报送一份月生产总结;

四、考核办法;

1、各操作工应严格按岗位操作指南履行工艺职责,不得图简便违章作业,凡违章作业造成一切事故将按直接损失的一定百分比予以重处;

班组及个人事故处理:

500元以下的按30%考核;500-1000元的按25%考核(考核金额基数150元);1000-2000元的按20%考核(考核金额基数250元);2000元以上的,班组按15%考核,事故员工则在岗培训学习三个月,每月只发生活费800元;人为造成系统停车半小时以内的,除按事故处理考核当事人,另将考核班组200元/次;超过半小时的,除按事故考核当事人,另将按事故考核当班班组,车间连挂考核;

2、分厂工艺管理员及车间未履行细则规定的职责,按单项次50元考核当事人;

3、无外界原因,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工艺指标偏离操作指南标准,将予以考核(具体见附表);

4、工序若有如下偏离情况,则按下述标准考核:

原料车间

1)入炉矿原则上不允许波动;因操作不当造成入炉矿品位波动4%(班与班间、新老系统间、每次供矿间),月波动超过3次,该班组组长、矿场管理人员、行车、热渣岗均考核10元/次;特殊情况或外界有原因的,必须提前说明。

2)因原料粒度大而造成沸腾炉冷灰,硫酸班长要求换矿而置之不理的考核原料车间该班组200元/次;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

3)由于搭配原因,入炉矿含砷矿偏高,考核矿场管理员200元/次,导致停车处理的,按事故处理;由于班组未执行矿场管理人员的指令而导致含砷偏高的,将考核班组200元/次,导致停车处理的,按事故处理;

4)原则上不允许断矿,在无外界原因影响的情况下,单套系统断矿超过3次/班,超过按5元/次考核该岗位人员;如断矿时间较长,造成炉温下降的,按20元/次考核;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外界原因必须提前说明。

发电车间

1)因操作不当或大意,导致水箱溢水(包括凉水塔),考核50元/次;造成除氧器或锅炉満水的,每次考核100元;造成除氧器或锅炉轻度渴水的,每次考核200元;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

2)在水处理设备处于正常情况下,使炉水出现红、白、黑任何一种颜色,每次考核200元;

3)严格控制水处理指标,确保锅炉安全运行,如因水处理指标偏离导致锅炉爆管的,按事故处理;

4)操作工原始记录弄虚作假的,考核50元/次;操作记录仿宋化,对记录潦草或涂改的,按10元/次;

硫酸一、二车间

1)气浓及主风机的风量必须规范控制,只有分厂技术管理员及车间主任有权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小幅度的调节,班组及个人无权进行调节,如发现班组违规调节,按500元/次考核至个人;

2)无外界原因影响,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炉温大幅度波动的,100℃以内的,考核20元/次。

温度波动超过100℃的,考核50元/次;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

3)因操作不当造成尾气冒烟,按50元/次考核(暂定);

4)黑水、黑渣或红水、红渣操作,发现一次,按10元/次考核;因操作不当造成丝网阻力降上涨200pa或酸变色的,按50元/次考核;

5)净化工必须保证文氏管畅通,要求不定期清理、疏通,若由于阻力降高而导致沸腾炉冒正压的,按50元/次考核;

6)因操作不当导致泡沫塔筛板堵塞、变形的,将按100元/次考核;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

7)确保电雾运行正常,如因人为因素造成电雾不能正常工作的,按50元/次考核;造成停车的,按事故处理;

8)严格控制转化各段进口温度,因操作不当造成转化大幅度降温的,按100元/次考核;造成尾气烟害的,按环保事故处罚条例处理;

9)因操作不当导致循环水池溢水的,按20元/次考核;循环槽、地下槽及稀酸池出现抽空、溢酸的,按200元/次考核;造成环保事故的,另将按环保事故处罚条例处理;造成设备损坏的,另将按设备事故处罚条例处理;

10)各压力点、取样点必须保持畅通,发现一点不准或不通,将按5元/次.点考核(如某点在开车情况下无法处理,车间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分厂技术管理员,但要有整改计划,分厂将按时予以验收,不合格的按规定考核);

11)操作工原始记录弄虚作假的,考核50元/次;操作记录仿宋化,对记录潦草或涂改的,按10元/次;

分厂工艺管理员、各车间主任

1)车间发现某单项指标长期偏离,应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至分厂技术管理员,分厂技术口将针对反馈意见进行跟踪核实,经核实后,上报技术部进行指标修正;同时,分厂将以通知的形式下发新指标,不报或未报者,将按原指标执行考核;

2)对公司及分厂的指标考核实行连挂制度,每单项车间主任按10%-15%连挂,车间副主任按5%-10%连挂,剩余部分各相应车间自行承担;

3)分厂或车间工艺月巡检少于15次的(有记录),按50元/次考核工艺管理员或车间主任;

4)工艺分析、总结和生产计划、总结上报不及时的,按50元/次考核该车间主任。

五、本细则自2011年3月1日开始执行。

六、本细则由硫酸一厂生技口编制,分厂具有解释权。

 

制订:

×××审核:

×××批准:

×××

 

六、培训计划

详见附件。

附控制指标标准

工艺指标控制标准(暂定)

序号

控制点

控制范围

优化控制范围

偏离考核

备注

01

入炉矿含硫

≥24%

27%-28%

3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02

入炉矿含硫

≥27%

27%-28%

2元/次

03

入炉矿含水

≤6%

1元/次

04

沸腾层温度

700—1000℃

750—950℃

5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05

炉底压力

8000—13000Kpa

900—11000Kpa

10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06

灰渣残硫

≤0.5%

≤0.4%

20元/次

重点指标

07

烧出率

≥98.5%

≥99%

20元/次

重点指标

08

污水颜色

棕色—深棕色

深棕色

20元/次

重点指标

09

净化,丝网阻力上涨

上涨20MMH2O

-20元

电雾升不起来

-50元

重点指标

10

文氏泵出口压力

≥0.3MPa

0.3~0.4MPa

20元/次

重点指标

11

文氏管出口温度

≤65℃

20元/次

重点指标

12

泡沫塔出口温度

≤42℃

20元/次

重点指标

13

电除雾器二次电压

35~72KV

20元/次

重点指标

14

电除雾器二次电流

≥100mA

20元/次

重点指标

15

绝缘箱温

80℃—200℃

120—160℃

10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16

主鼓风机出口酸雾

≤0.03g/Nm3

20元/次

重点指标

17

主鼓风机出口含尘

≤0.005g/Nm3

20元/次

重点指标

18

主风机出口含水

≤0.1g/Nm3

20元/次

重点指标

19

稀酸浓度

≤0.6%

≤0.5%

10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20

进转化器二氧化硫浓度

7—9.0%

8.5---9.0

10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21

一层进口温度

405-420℃

405±1℃(8、10)

410±1℃(4、6)

5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22

二层进口温度

460±1℃(4)

460-490℃(6、8)

460-540℃(10)

 

2元/次

转化阀门盘活后重新制定范围

23

三层进口温度

430-490℃

2元/次

同上

24

四层进口温度

405±1℃

410±1℃(8)

5元/次

25

吸收率

≥99.95%

50元/次

重点指标

26

干燥循环槽液位

90—140㎝

120—130cm

5元/次

优化控制

27

一吸循环槽液位

90-140㎝

120-130㎝

5元/次

优化控制

28

二吸循环槽液位

90-140㎝

120-130㎝

5元/次

优化控制

29

干燥酸浓

94~97﹪

≤94﹪5元/次

≤93﹪20元/次

≥97﹪

1元/次

重点指标

30

吸收酸浓

98~99﹪

≤98﹪5元/次

≤97.5﹪20元/次

≥99﹪

1元/次

重点指标

31

成品酸浓

>93%

100元/次

重点指标

32

干燥塔上塔酸温

≤65℃

50±5℃

20元/次

重点指标

33

一吸塔上塔酸温

≤75℃

65±5℃

20元/次

重点指标

34

二吸塔上塔酸温

≤75℃

65±5℃

20元/次

重点指标

35

干燥酸冷器保护电位

+50—+100mv

10元/次

36

干燥酸冷器监测电位

-50—+550mv

10元/次

37

吸收酸保护电位

+200—+250mv

10元/次

38

吸收酸监测电位

0—+550mv

10元/次

39

单台泵絮凝剂量

300-450L/h

350L/h

5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40

清酸/污酸/污泥池液位

1000-1800mm

1500mm

5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41

给水硬度

≤5umol/L

5元/次

重点指标

42

给水碱度

0.05-0.30umol/L

5元/次

重点指标

43

给水PH值

7-9

10元/次

重点指标

44

炉水碱度

2-5mmol/L

10元/次

重点指标

45

炉水磷酸根

5-15mg/L

20元/次

重点指标

46

炉水PH值

10-12

10元/次

47

饱和蒸汽碱度

≤20umol/L

2元/次

48

过热蒸汽碱度

≤15umol/L

5元/次

49

主蒸汽压力

3.0-3.53Mpa

3.23-3.53Mpa

50元/次

重点指标

50

主蒸汽温度

390-445℃

420-445℃

50元/次

重点指标

51

排汽压力

≤0.98Mpa

0.7-0.98Mpa

10元/次

52

汽包液位

-30—+30

20元/次

重点指标

53

给水压力

≥4.0Mpa

5元/次

54

给水温度

≥102℃

≥102℃

10元/次

55

清水箱液位

现场液位计可视液位

2元/次

56

中间水箱液位

现场液位计可视液位

2元/次

57

软水箱液位

现场液位计可视液位

5元/次

58

润滑油温

35—48℃

35—45℃

50元/次

重点指标

59

循环水池液位

1000-1900mm

1500mm

2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60

反冲水泵压力

0.15-0.25MPa

0.18-0.2MPa

2元/次

按优化指标控制

 

附:

工艺巡检要求

工艺巡检要求

序号

巡检内容

记录次数

要求

1

重点指标

2次/天.套

1、严格认真按要求做好巡检工作,真实记录;

2、班组时刻关注指标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无法调整的,及时向车间、分厂反馈,同时做好记录;车间、分厂按巡检频率加强巡检,同时记录备案;

3、分厂工艺管理员每星期到车间检查一次,对违规无记录的,在月底结算时对各主管领导进行10元/次考核;

2

一般指标

1次/天.套

 

附工艺技术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工艺技术员绩效考核实施细则8G"t1d*g/k3x6y:

O8t+q,D  g%`!

v$l%m0L&W&i4i6A"

项目

序号

考核内容

评分标准

 

1

对于班组提出的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不能及时全力解决扣1-4分,处理有效的加1-4分

2

按时参加交接班会,参与生产管理    

不参加交接班会,不能了解情况,不能与班组及时沟通,出现问题的扣1-4分

3

通过巡检、察看报表,熟悉了解生产情况    

能够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的加1-4分,耽误生产,贻误战机的扣1-4分+c#

4

所负责界区内的各种漏点的处理    

不能够达到公司标准的扣1-4分

5

对于车间生产、班组操作的指导性建议    4~9v$|:

z9{.b7M   

提出指导性建议的加1-5分

6

对于分厂交办的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无特殊原因不能够完成的扣1-4分

7

 对于所负责界区的厂控工艺分析指标完成情况  

未尽力解决达不到标准的扣1-4分

8

对于生产中出现的各种事故的处理    

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的加1-4分,处理不及时、有效的扣1-4分

9

积极参与生产检修   

 在检修工作中有特殊贡献的加1-5分,出现问题和疏漏的扣1-5分

1

针对长周期、高负荷、成本、质量等方便的技改技措+f6V0];a.B(@#O$v

能够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改方案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加1-10分

2

各种日志、台帐、档案、总结、报表、方案、计划的完成情况    

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扣1-4分

3

积极对负责区域进行技术方面的优化调整检查和管理    

出现技术问题的扣1-4分

4

车间职工的培训情况    

培训没有认真准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扣1-4分1v)j5D-l1F$E$Z

5

对于分厂交办的技术方面的任务的完成情况    .|(t9h7

无特殊原因不能够完成的扣1-4分

6

参与分厂的管理、成本核算等工作    

能提出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加1-10分

1

严格考勤、请假制度

病假、事假一天扣10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4分,其他情况仿照执行,加班加点处理问题的加1-10 分

2

按要求参加公司、分厂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各种会议   

无故不参加的扣1-4分

3

严格遵守公司、分厂的各项规章制度    ;g+v3Z,_

有违反的扣1-4分#K!

]

1

对卫生规格化的执行情况

不能够达到要求的扣1-4分p,Q.n

1

对于公司、分厂安全环保工作的执行情况    

有违反公司、分厂各项安全、环保规定的扣1-4分

2

从技术角度参与安全环保管理    

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的加1-4分

即日起执行

××厂

2011年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