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68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docx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农业办公室××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央、省委1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市委2号文件的安排部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强领导,增加财政投入,兑现优惠政策,推进结构调整,开展技术培训,强化基础建设,加大扶贫力度,发展农村事业,顺利地完成各项农业和农村工作,农村经济发展继续向前迈进。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粮食作物总播面万公顷,粮食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其中夏粮万吨,秋粮万吨。

全市累计收购烤烟万担,占计划的%。

——预计农业总产值可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畜牧业产值亿元,增长%。

——预计农业增加值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畜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5%。

——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180元,达到1850元,增长%。

——肉类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

全市森林覆盖率可达到2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基本解决一类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抓好农业生产实施粮食增产工程。

在全市92个乡镇实施,涉及560个村,万农户和万人。

完成有效面积万亩,占计划的%。

工程总产粮食万公斤,总产值万元。

平均亩产公斤,增产%。

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在全市72个1000亩以上坝区实施,涉及111个村万农户万人。

工程完成面积万亩,保收面积万亩,占计划的%。

总产粮食万公斤,总产值万元,平均亩产公斤,增产%。

实施马铃薯商品基地建设项目。

在盘县和水城县的12个乡镇实施,涉及2508户农户和万人。

完成面积万亩,占计划的%。

总产鲜薯万吨,总产值达到万元。

平均亩产公斤,增产%。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安排在木岗、梭戛、板桥、滑石、纸厂、龙场、大河等7个乡镇的70个村、70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试点。

实际完成面积万亩,涉及12个乡镇,81个村,943户农户,带动农户万户。

(二)加快畜牧业发展开展牲畜品种改良。

全市有牛改点254个,今年新建57个,共输配母牛万头,产杂交犊牛万头,产犊率为%。

有羊改点130个,今年新建24个,共输配母羊万只,产杂交羔羊万只。

有猪改点601个,输配母猪万头;新建三元杂交猪生产示范点30个,推广杂交猪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万头。

推广良种禽万羽、意蜂2176群。

推广饲草饲料。

全市共完成紫花苜蓿、黑麦草、三叶草等优质牧草人工种植万亩,冬闲田土种植一季牧草万亩,科技处理农作物秸杆万吨,推广工业饲料万吨。

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春秋两防共组织了3289人的防疫队伍,在98个乡镇1095个行政村开展动物免疫工作。

牛的防疫密度达%,猪的防疫密度达%,羊的防疫密度达%。

全年共检疫进出境动物万头,其中猪万头,牛万头,羊万只。

检疫猪毛16吨,畜产品吨。

(三)发展林业生产生产任务顺利完成。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万亩,占计划的100%,人工造林和天保工程直播造林完成计划任务。

封山育林完成万亩,占计划的100%。

实施石漠化治理面积万亩,占计划的140%.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执法工作。

今年共发生森林火灾、火警69起,过火面积7589亩,受害面积亩。

与去年同期相比,过火总面积和受害面积减少了31%和70%。

共受理各类涉林案件701起,查处665起,查处率%。

(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万亩,占计划的%。

其中完成石坎坡改梯万亩,水毁农田治理万亩,生物治理万亩,其它治理万亩。

配套建设小水池1685口,占省计划的%。

建成高标准的经果茶园1200亩,营造水土保持林万亩。

水利建设完成整修山塘45处,渠道防渗治理公里,加高加固堤坊21公里,新增农村供水受益人口万人,新建水池、水窖5002个,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

年度建设沼气池13756口,占计划的%,其中:

主体完工10530口,在建3226口,改厕4051个,改圈3850个,改厨3027个;新建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5个。

完成“三沼”综合利用60000余亩。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土万亩,为计划数的%。

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新增机耕面积万亩,新增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万元。

(五)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普及培训3427期,培训人员万人(次),占计划的%,其中培训农村妇女万人(次),妇女参训率达%。

开设“绿色证书”培训班105个,培训学员6781人,占计划的%;经考试考核,颁发“绿色证书”5778名,占计划的%。

培训农村能人4000人。

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实施“阳光”工程建立劳务输出培训点20个,开展引导性培训万人,职业技能培训743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921人,占计划的120%。

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321人,转移农业劳动力3268人,占年度计划的75%。

(六)推进扶贫开发全市继续抽派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其中市直机关101个行政、企事业单位重点帮扶一类重点村,并实施整村推进计划。

共到位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实施项目458个;投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种养业。

新增发放小额信贷万元,84个乡镇、544个行政村、16297户农民受益。

累计到期还贷率为%,位居全省前列。

54个一类重点村基本越过温饱线,净解决贫困人口万人,减少低收入人口万人,全市已基本解决一类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七)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各地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充实人员,配套经费,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市委市政府已对38个小康村进行了命名表彰,今年启动培育建设的4个小康乡镇有望在明年全面建成,新建了30个小康村。

100个生态小康文明村建设取得进展。

通过一年的建设,全市接近或基本达到建设指标的有21个,其中六枝特区5个、盘县8个、水城县6个、钟山区2个。

(八)搞好社会化服务气象部门按照“准确、及时、优质、高效”的八字方针及“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工作。

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次,人工防雹减灾作业220次,发布《决策气象服务通报》6期。

供销系统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

完成化肥淡季储备万吨,为计划的%。

全市调进化肥吨,销售万吨(含上年库存)。

畜牧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22人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15个(次),饲料市场802个(次)、饮料经营户3271个(次),取缔非法饲料经营摊点18个。

农机部门组织微耕机、粉碎机等小型农机具5万多台投入到农业生产。

认真开展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保险、烤烟生产、龙头企业、结构调整、党性教育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了有质量的调研文章12篇。

全市共编辑《六盘水农村经济》刊物4期,编写《六盘水农村信息》8期,编制《六盘水农村工作简报》4期,为有关领导和部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九)深化农村改革“三补一减”政策按时足额兑现。

发放种粮补贴327万元,“双杂”良种补贴万元,购买农机具补贴145万元。

全市全部减免农业税及附加万元。

农村金融改革向前推进。

农村信用社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涉农部门、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农业发展银行强化支农作用,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

“乡财县管乡用”和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取得进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自然灾害局部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5月至8月份,我市局部地区遭受冰雹、洪涝灾害的侵袭。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491个村、198275户、811961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万亩,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尤其是7月上旬盘县发生的烤烟花叶病,全县感染面积10610亩,成灾面积8868亩,造成经济损失万元。

(二)农用生产资料涨幅过大,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又抵消了农产品价格回升带给农民的好处,给农民增收带来影响。

据各地反映,今年的化肥价格普遍高于上年,其他如农药、农膜等价格也有所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三)农村民用煤十分紧张,失地农民增多。

我市农村经济总量小,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购买力差。

关井压产后煤炭价格上涨,多数农户无力购买,农村生产生活用煤矛盾十分突出。

全市因重点项目建设造成失地农民4万多人,如何妥善解决好他们的长远生计问题,仍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连年发生,石漠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耕地质量较差,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农田污染在加剧,农业人均基本农田不足亩。

四、明年工作打算2016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坚持“一个中心”,确保“两个稳定”,搞好“三个优化”,建设“五大体系”,抓好“十项工程”为重点,加强城乡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坚持一个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城乡居民就业、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体制改革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指导方针,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在工作中一抓规划,争取年内完成部分新农村建设规划;二抓村寨道路硬化,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对全市农村的自然村实施道路硬化;三抓茅草房改造,在“十一五”期间消灭农村茅草房。

(二)确保两个稳定一是稳定农村基本政策。

稳定农业“两减免、三补贴”政策、教育“两减免、一补贴”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稳定家庭联产承包政策等。

06年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达到或超过2000元。

二是稳定基本农田面积。

我市耕地保有量475万亩,其中划定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425万亩,但仅有高产田土万亩。

要严格保护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从严查处各类乱占和破坏基本农田的行为;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保证耕地占补平衡,建立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后备项目库。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

(三)搞好“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农林牧产品品质结构。

积极推广“双杂良种”、“双低”油菜、脱毒马铃薯,积极推进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发展优质经济林木,发展优质林产品加工;积极引进推广优质畜牧养殖品种,提高畜牧养殖规模。

二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例;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烤烟、优质玉米向盘县、水城县集中;优质水稻、优质油菜向六枝特区集中;脱毒马铃薯向水城、盘县、钟山区集中;反季节蔬菜向低热河谷地带和高山夏凉地区发展。

(四)建设“五大体系”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稳定现有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要确保乡镇农技人员有80%以上的时间抓业务工作,农业机构人员中要确保80%以上为专业技术人员。

在“十一五”期间要基本配齐每村1名畜牧兽医员。

二是农产品质量信息体系。

加快农经网的建设、宣传力度,新建100个村的信息服务点,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涉农信息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生产发展方面打下基础。

三是农业质量达标体系。

严格规范农药的使用,限制使用高残留农药;加强对加工食品、畜牧产品添加剂的监管;制定主要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强重点农产品示范区建设,认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开展对农产品安全的检验检测工作。

四是农产品市场体系。

加强各级农贸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集散地的市场建设步伐;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五是农业执法体系。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生态执法的力度,加强执法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五)抓好“十项工程”1、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06年实施石漠化治理试点万亩,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林25万亩,其中争取退耕地造林12万亩,荒山造林4万亩,天保和珠防封山育林5万亩,其它造林万亩;继续实施长江和珠江上游综合治理,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平方公里的任务。

.2、粮食产业工程。

06年计划粮食作物播面307万亩,粮食总产量增长2%,达到79万吨;建成200亩原种马铃薯繁育基地,4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4000亩二级种扩繁基地。

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在适宜区的推广率达80%以上,脱毒马铃薯达60%以上,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1万亩,油菜稻田免耕5万亩。

选择50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坝区共10万亩,组装配套各项粮食生产技术,全部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补贴,达到玉米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水稻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洋芋亩产增加200公斤以上。

实施化肥淡季储备3万吨,平抑化肥市场价格;加强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执法部门的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规范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3、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06年实施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建设万亩,配套小水池建设2723口;实施中低产田土改造万亩;烟水配套工程1万亩。

水利上新增、恢复灌溉面积万亩,新增、改善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加高加固提坎25公里,修建水池、水窖5000个,启动纳骂、许家屯、长海子、泥着落四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解决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4、洁净能源工程:

新建农村沼气池12000口,配套改圈、改厕、改灶,做好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实施好顺场乡以电代燃料工程试点;做好坡上牧场风能发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水城县、盘县第五批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全国第五批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建设“光照、长寨、猴场、双洞、金狮子、顺场、楼下河、水帘洞”等中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万KW,年发电量亿KW·h。

5、阳光工程。

充分发挥非农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引导性培训16000人,职业技能转移培训8000人,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5600人。

6、绿色证书工程。

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普及培训45万人(次)以上;开展“农村能人”培训4000人;开展“绿色证书”培训7000人,颁发“绿色证书”5500人。

7、生态小康工程。

坚持重点突出,实事求是,因势利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06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村30个(其中生态文明小康村20个),小康乡镇3个,启动培育小康乡镇18个。

8、畜牧养殖工程。

06年畜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肉类总产量增长10%以上;加强畜牧百强村建设,年底有50%的村达到建设标准;推广种植黑麦草、皇竹草、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品种,种植面积6万亩,累计达到20万亩;加快商品猪、牛、羊以及奶牛、禽蛋、水产基地建设;做好疫病防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养殖小区,配套沼气建设。

9、菜蓝子工程。

进一步发展早熟蔬菜和夏秋反季节蔬菜,加强二线蔬菜基地建设;结合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在盘县旧营乡开发反季节蔬菜300亩,十一五末达3000亩。

在水黄公路沿线开发新菜地5000亩。

10、扶贫工程。

紧紧围绕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基本素质“三个基本”问题,切实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对36个二类乡中111个一类村实施整村推进,改造农村茅草房6000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