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959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

分析报告

 

预制混凝土桩主要应用于地质结构为软土地区的建筑工程。

由于软土天然地基强度小、承载力差,地基上的建筑物沉降量大且沉降不均匀,无法满足建筑施工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桩基础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上,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减少其沉降量。

同时,当软弱土层较厚时,采用桩基础施工,可省去大量土方、支撑和排水、降水设施,一般均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及主要法律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量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自律性组织等。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一是对行业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二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三是对建筑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标准的管理。

(2)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3)质量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下设质监局等分支机构,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

此外,还有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预制混凝土桩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CBMF)、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等。

CCPA成立于1986年,下设预制混凝土桩分会,主要为协会内企业提供行业调研、产品推介、诚信评估研究、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行业服务。

目前,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实行的产品标准主要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牵头制定,原材料及产品质量控制由各地方相关建设监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管。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

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最终用户主要为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及民生安全的大型工业和民用建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由于其产品应用的特殊性,国家制定了《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业的规范运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2)行业、产品标准规范

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需要满足的基本规范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等。

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施工验收的规范有: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

此外,根据不同的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和类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JC/T2029-20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8SG360)国家标准图集等。

一些地方省市也分别依据前述国家基本规范及地方地质情况编制了各自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等地方推荐性标准图集。

(3)行业政策

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规定明确提出:

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建筑、建材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

2006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把建材等耗能行业作为重点节能领域,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

2006年12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预制构配件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的混凝土工程节材技术。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建筑节能合理改造已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二、行业概况

1、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整体发展迅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10年全国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的总产值为4,510亿元,达到“十一五”期间最好水平,行业总产值增长迅速。

截止2010年底,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经济总量连续四年稳居建材行业第二位。

(2)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生产、使用混凝土和水泥制品最多的国家

水泥制品在我国城乡、工矿企业、农田水利以及能源、交通、通讯等工程建设中得到极为广泛的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建材产品。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统计,2010年,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业完成增加值按可比收入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75%,同比增幅增加14.9%,全年生产增长平稳较快,增长水平保持在30%左右。

(3)主要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

2010年,行业五大类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全面快速增长。

其中,混凝土排水管比上年同期增长18.5%;混凝土压力管比上年同期增长58.0%,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混凝土电杆比上年同期增长6.2%;混凝土预制桩比上年同期增长21%;商品混凝土比上年同期增长32.3%。

(4)“十二五”期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人民居住意识的普遍增强使得对建筑物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追求成为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共同诉求。

高性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特别是建筑桩基础的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统计数据,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水泥消费量将突破20亿吨,假设到“十二五”期末,水泥的工厂化加工率达到50%,则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规模在“十二五”期间将会突破1万亿元,成为我国建材工业的第一大产业。

(5)行业利润水平变动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统计数据测算,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2010年1-11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3,873.26亿元,实现利润201.29亿元,因此其行业平均利润水平为5.2%,较之2009年同期的4.7%增长11%。

2、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发展概况

(1)预制混凝土桩行业概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统计,2006年至2010年是我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企业数量由300家增加到了500多家,发展地域也由17个省市自治区增加到了25个(不包括港澳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

2005年底,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年生产量约1.8亿米,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生产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条生产线能力已达100~150万米/年,截止2010年底全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年生产量已超过3亿米4。

虽然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但形成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家数较少,市场竞争基本上是在少数较大规模的厂商之间展开。

2010年,行业排名前三企业的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53.35%。

随着国产化能力和机械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生产用关键装备、预应力钢筋(PC钢棒)、高效减水剂等已全部实现国产。

生产设备的单机技术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逐步出口东南亚等国家。

PC钢棒经过消化吸收,国产母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加工工艺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已建有80多条生产线,完全满足了我国预制混凝土桩生产的需求,并且也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

另外,高效减水剂的品种、质量和性能也已完全满足行业的生产需要。

(2)各类型预制混凝土桩的基本情况

通过上述比较可见:

1>实心方桩和传统空心方桩均采用手工编笼震捣成型工艺,混凝土强度较低、质量稳定性不高。

但实心方桩在一些特殊工程中仍具优势,因此尚有部分生产,如作为抗拔桩使用时,与承台的连接更为可靠、便捷。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混凝土强度较高,单桩承载力较大,抗弯性能好。

同时,由于采用工厂化批量生产,管桩与离心方桩产品规格齐全,成桩质量可靠,施工便捷,有利于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3>预制混凝土桩行业中的各类型产品在使用范围上较为类似,但由于产品性能上的差异,传统空心方桩和实心方桩已逐渐被管桩和离心方桩替代。

(3)离心方桩的比较优势

1>离心方桩与实心方桩相比

2>离心方桩与管桩相比

按照桩身的受力特点及应用区域的不同,预制混凝土桩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

上部荷载主要由桩身与周围土层的摩擦阻力承受的,称为摩擦桩,多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土层中。

上部荷载主要由坚硬土层对桩端的支承力承受的,称为端承桩,多用于含水量较低的土层中。

如下所示:

通过上述比较可见:

1>主要考虑竖向荷载的条件下,由于离心方桩作为摩擦桩使用时基础承载力具有优势,因此相同侧摩阻力条件下离心方桩的桩径较小,用材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同时,离心方桩较小的桩径能够有效降低承台基础的造价和建筑工程的挤土效应。

2>作为端承桩使用时,离心方桩与管桩的基础承载力等性能相近,因此相同技术要求下桩径和用材量也相似。

但由于两种桩型均依据特定的桩径规格进行批量化生产(如300mm、350mm),因此,在特定规格下两者的基础承载力和用材量无法做到完全一致。

3>目前,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市场主要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呈现“沿海北上、沿江西进”的格局,未来环渤海地区及内陆沿湖地区也将成为预制混凝土桩的主要市场。

由于上述区域内水系分布广泛,土层含水量较高,因此,作为摩擦桩使用的离心方桩具有竖向承载力优势。

三、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

经过近20年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已成为我国较为成熟的产业之一,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各预制混凝土桩生产企业参与建筑施工项目的招投标获得供货权,或与房地产公司、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签订供货协议。

(2)行业领先企业进行全国性产能布局

预制混凝土桩运输成本较高,存在合理经济运输半径,通常为100-200公里。

受运输成本影响,在生产基地的合理经济运输半径区域内,预制混凝土桩企业获得的利润水平相对较高。

而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全国性产能布局,降低跨区域物流运输的成本,同时利用其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生产基地的合理经济运输半径区域内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润水平,提高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3)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具有一定的市场门槛,但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除了始终保持良好的产品质量外,还需要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全国现有预制混凝土桩生产企业5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小型企业,形成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家数较少,少数几家企业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基本上是在少数较大规模的厂商之间展开。

2010年建华管桩集团、广东三和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预制混凝土桩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53.35%,其中建华管桩集团占行业总产量的37.09%。

2、行业内主要企业与市场份额

(1)行业内主要企业与市场份额

我国预制混凝土桩行业中生产企业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不大,少数几家拥有相对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拥有过半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集中,领先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2)影响离心方桩进一步大规模推广的原因

根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提供的相关数据,报告期内国内离心方桩产量占预制混凝土桩产量的比重如下:

3、进入行业的主要障碍

(1)行业准入条件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发[2011]第9号)规定,新开办的预制混凝土桩企业的生产线年产量应达到100万米/年及以上。

预制混凝土桩企业的资质应达到国家二级混凝土构件资质,企业的试验室资质应达到三级以上,试验室一般工作人员不得少于5人,主要负责人必须是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或混凝土制品相关专业的工程师。

(2)产品质量和信誉壁垒

由于预制混凝土桩类产品的最终用户为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及民生安全的大型民用建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因此,质量和信誉是决定预制混凝土桩企业在该行业内竞争的重要因素,树立良好的质量和市场信誉需要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优势。

(3)规模壁垒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几家企业已占有5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场竞争基本上是在较大规模的厂商之间展开。

由于行业内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能够提高与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因此,预制混凝土桩行业新进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需具备较强的资金或技术规模。

(4)销售壁垒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存在产品运输半径,产品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各生产基地周边辐射区域。

因此,预制混凝土桩企业需要在各产品市场储备具有业务知识和营销能力的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并与设计院、各类大型建设单位、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产品销售提供良好保障。

(5)管理壁垒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存在产品运输半径,受地域性限制较大,行业内企业一般通过在目标市场新设生产基地降低运输成本。

因此,企业各分支机构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相对比较分散,要求企业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同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以加强内部信息的沟通和对分支机构的监督。

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市场需求状况及前景分析

预制混凝土桩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桩基材料之一,其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与下游行业发展和规模密切相关。

预制混凝土桩的下游直接相关行业是建筑业,下游主要间接相关行业是房地产业、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和港口)和市政工程等行业。

间接相关行业的发展基本决定了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发展。

(1)下游直接行业发展情况及需求前景

我国属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在大规模投资拉动下,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2010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是2000年建筑业总产值的7.6倍,2010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产值利润率达到3.6%,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扩大我国内需的最主要推动力之一,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著,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6.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由1980年的4.3%上升至近两年的6.6%。

建筑业的发展,不但大大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民居住环境,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作为建筑行业的上游行业,建筑业的发展必将引导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增长。

预制混凝土桩的市场需求未来整体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2)下游主要间接行业发展情况及需求前景

1>城镇化住宅的投资需求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城镇化建设所拉动的房地产业主要包括住宅投资和办公楼及营业用房投资。

自2000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连续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幅度,至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4,038亿元,增长32.9%,办公楼及营业用房投资也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当前国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平稳地发展,近阶段出台了相应的调控政策来抑制部分地区的商品住宅市场投机过热现象,但同时也明显加大了对保障房和安居房建设的规模和力度,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0年11月发布的《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为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72.4%,保障性住房将全面提速。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仍将保持对住宅的旺盛需求。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6.6%,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新增城镇人口4亿人,平均2,000万人/年,每年城市化资金投入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因此城市化的推进将会给房地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15。

2>交通基础建设领域

交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及市政基础设施。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于经济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潜力巨大。

A、铁路

根据铁道部发布的《2010年铁道统计公报》,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大约为9.1万公里,是亚洲最长的铁路网,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由于人口数量多、经济规模大且增长势头强劲以及铁路运输日益普及,我国现有铁路网仍然无法满足运输需求。

2010年,全国铁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7,074.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

2011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有所放缓,2011年全国铁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5%。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我国铁路的投资力度虽有所减缓,但由于铁路运力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未来铁路大规模投资的前景依然确定。

B、公路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和民用汽车保有量都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运输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还是相对于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输水平而言的,公路交通总体上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稳定的。

本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加快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高速公路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不论是数量,还是服务水平,都远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根据交通部已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公路基本形成由国道主干线和国家重点公路组成的骨架公路网,建成东中部地区高速公路网和西部地区八条省际间公路通道,45个公路主枢纽和96个国家公路枢纽,因此未来10-15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期。

C、港口码头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港口特别是沿海港口建设,一直保持着较快发展趋势。

根据《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到2015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数达2,214个,五年增长率达24.8%;民用运输机场数220个,五年增长率达25.7%。

全国沿海港口划分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体,强化群体内综合性、大型港口的主体作用,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

3>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是地方参与投资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市政管线、机场、河道、码头及附属设施等。

其中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河道、码头及附属设施等在前述“铁路、公路、港口码头”中已有涉及,不再赘述。

除此之外,市政工程中的轨道交通是预制混凝土桩行业重要的下游行业。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各城市的交通日益拥堵,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许多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城市轨道规划。

国家已批准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包括南宁、宁波、无锡、大连、东莞、昆明、郑州、长沙、福州等,总计达40多个,轨道交通建设线将达3,400公里以上。

2、市场供给状况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带来建筑工程领域的繁荣。

受其影响,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全行业预制桩产量增长迅速。

2005年,预制混凝土桩总产量约1.8亿米,而到2010年总产量突破3亿米,年平均产量增幅达到15%左右。

尽管行业供给持续增加,但由于预制混凝土桩市场需求的较快增长,行业的产品产销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势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各种预制混凝土桩的需求也快速增加,整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但由于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平均利润率不高。

预制混凝土桩的主要生产原料为钢材(钢棒、端板、高线)、水泥、碎石等,直接原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

虽然近年来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为明显,但由于市场对预制混凝土桩需求的旺盛,产品成本的提高大部分能够转移给下游客户,因此,行业利润水平保持稳定。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国家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均提出,对于建材行业要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预制混凝土管(方)桩作为混凝土桩行业中的节能节材环保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技术工艺作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构配件技术”被国家列入《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

(2)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与基础设施投资,为预制混凝土桩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我国整体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平稳增长,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能源、交通的基础建设投资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都将给预制混凝土桩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

(3)在桩基材料领域,预制混凝土桩产品(如管桩、离心方桩)综合优势明显,竞争能力较强

相对于其它桩型,预制混凝土桩(如管桩、离心方桩)由于其单桩结构承载力高、单位承载力价格相对便宜;设计选用范围大,容易布桩;对桩端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复杂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运输、吊装轻便;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工艺先进、技术含量高、工厂化生产质量保证;采用先张法、离心成型、蒸汽养护等先进工艺,能节约大量钢筋水泥等原材料,符合当前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预制混凝土桩(如管桩、离心方桩)目前已经大量代替了其他传统的各种桩型,成为我国软基处理工程的主要桩基材料。

2、不利因素

(1)预制混凝土桩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我国预制混凝土桩企业数量众多,且大多为低水平重复建设,致使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平均利润不高。

2010年预制混凝土桩企业500多家,大部分企业因规模过小,利润微薄。

(2)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上游产业之一是房地产行业,当前国家对商品房市场出台了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预计在一段时期内会对商品房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的发展,尤其对行业内规模较小、缺乏核心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