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26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PA财管公式大全.docx

CPA财管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

6.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7.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

8.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9.权益乘数=

=1+产权比率=

10.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11.

12.资产周转次数(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

13.资产收入比=平均资产÷营业收入

14.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15.存货周转率=营业收入(营业本钱)÷平均存货

16.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17.营运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营运资本

18.非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非流动资产

19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

20.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21.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22.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23.每股收益=普通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24.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25.每股净资产(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

26.权益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27.总资产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8.权益净利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29.融资总需求=净经营资产的增加=预计净经营资产-基期净经营资产

30.融资总需求=净经营资产的增加=增加的经营资产-增加的经营负债

31.外部融资额=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增加的营业收入×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可动用金融资产-预计营业收入×预计税后经营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32.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1+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预计税后经营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

33.内含增长率=【(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率】/【1-【(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利润留存率】

34.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

=营业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35.可持续增长率=

=(营业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1-营业净利率×期末总资产周转率×期末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1-期末权益净利率×本期利润留存率)

36.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额占销售增长百分比×销售增长额

37.销售增长率=(1+通货膨胀率)×(1+销量增长率)-1

第三章价值评估根底

1.计息期利率=报价利率/年内复利次数=r/m

2.有效年利率(i)=[1+(r/m)]m-1

3.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4.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σ组合

其中:

Q代表投资者自有资本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

(1﹣Q)代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假如贷出资金进入无风险市场,Q小于1;假如从无风险市场借入资金,Q大于1。

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附加率

Ri=Rf+β×(Rm﹣Rf)

第四章资本本钱

1.资本本钱=无风险利率+该股票的风险溢价Ks=Rf+β×(Rm﹣Rf)

2.股利增长模型:

Ks=D1/p+g=

D1:

预期下年股利=D0×(1+g);

P:

普通股当前市价;g:

股利的年增长率。

3.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Ks=Kdt+RPc

Kdt:

公司发行的长期债券的税后债务本钱;RPc:

股东比债权人承当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是凭借经历估计的。

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风险溢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

对风险较高的股票用5%,风险较低的股票用3%。

4.优先股资本本钱的估计rp=Dp/[Pp(1-F)]式中,rp表示优先股资本本钱;Dp表示优先股每股年股息;Pp表示优先股每股发行价格;F表示优先股发行费用率。

5.永续债的资本本钱

【提示】永续债资本本钱的估计与优先股类似。

rpd=Ipd/[Ppd(1-F)]

式中,rpd表示永续债资本本钱;Ipd表示永续债每年利息;Ppd表示永续债发行价格;F表示永续债发行费用率。

【提示】假如计息期小于1年,需将计息期rpd按照每年复利次数转换为有效年利率,即有效年利率=(1+rpd)m-1(m表示每年复利次数)。

第五章投资工程资本预算

1.净现值=Σ将来现金流入现值﹣Σ将来现金流出现值=Σ现金流量净现值。

<1>净现值>0时,说明投资报酬率大于资本本钱,该工程可以增加股东财富,应予采纳。

<2>净现值=0时,说明投资报酬率等于资本本钱,不改变股东财富,没有必要采纳。

<3>净现值<0时,说明投资报酬率小于资本本钱,该工程将会减损股东财富,应予以放弃。

2.现值指数=Σ将来现金流入现值÷Σ将来现金流出现值

3.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

4.等额年金法

<1>计算各工程净现值的等额年金额=该方案净现值/(P/A,i,n)

<2>永续净现值=等额年金额/资本本钱

5.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本钱

①不考虑时间价值:

②考虑时间价值:

6.营业现金流量:

=营业收入﹣付现本钱﹣所得税

=营业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本钱×(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所得税税率

=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本钱+折旧抵税

=税后利润+折旧摊销

第六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

1.债券价值=将来利息收入的现值+将来到期本金或售价的现值

2.

3.V=股利×(P/A,R,n)+售价×(P/F,R,n)

4.零增长股票:

收益率R=股利D/市价P

5.固定成长股票:

收益率R=股利D/市价P+股利增长率g

6.优先股的期望报酬率rp=Dp/Pp式中:

Pp——优先股当前股价

7.永续债的期望报酬率rpd=I/Ppd式中:

Ppd——永续债当前价格

第七章期权价值评估

1.多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Max(0,股票市价﹣执行价格)

2.空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Max(0,股票市价﹣执行价格)

3.多头看涨期权到期日净损益=多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

4.空头看涨期权到期日净损益=空头看涨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

5.多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Max(执行价格﹣股票市价,0)

6.空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Max(执行价格﹣股票市价,0)

7.多头看跌期权到期日净损益=多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

8.空头看跌期权到期日净损益=空头看跌期权到期日价值+期权价格

9.保护性看跌期权:

组合净损益=执行日组合收入﹣初始投资

<1>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执行价格﹣(股票买价+期权买价)

<2>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股票售价﹣(股票买价+期权买价)

10.抛补看涨期权:

组合净损益=执行日组合收入﹣初始投资

<1>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股票售价﹣股票买价+期权售价

<2>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执行价格﹣股票买价+期权售价

11.多头对敲:

组合净损益=执行日组合收入﹣初始投资

<1>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执行价格﹣到期股价)﹣两种期权买价

<2>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组合净损益=(到期股价﹣执行价格)﹣两种期权买价

12.空头对敲:

组合净损益=初始投资收入﹣执行日组合损益

<1>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两种期权买价﹣(执行价格﹣到期股价)

<2>到期股价(ST)>执行价格(X):

两种期权买价﹣(到期股价﹣执行价格)

13.期权价值=内在价值+时间溢价

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

1.现金流量模型的根本公式:

2.股利现金流量模型。

股权价值=

3、.流量模型实体价值=

4.股权价值=实体价值-净债务价值

5.净债务价值=

6.市盈率模型。

目的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的企业盈利

驱动因素:

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股权资本本钱的上下与其风险有关),其中关键因素是增长潜力。

(1)本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2)内在市盈率(或预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7.市净率模型。

目的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的企业净资产

驱动因素:

股东权益收益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本钱,其中关键因素是股东权益收益率。

(1)本期市净率=[股东权益收益率0×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2)内在市净率(或预期市净率)=股东权益收益率1×股利支付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8.市销率模型。

目的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销率×目的企业的营业收入

驱动因素:

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率和股权本钱,其中关键因素是销售净利率。

(1)本期市销率=[销售净利率0×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2)内在市销率(或预期市销率)=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股权本钱-增长率)

9.市盈率模型的修正

(1)修正平均市盈率法

①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

②可比企业平均增长率=

③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盈率=

 

④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盈率×目的企业预期增长率×100×目的企业每股收益

(2)股价平均法

①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盈率=

其中:

i=1~n

②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盈率×目的企业的增长率×100×目的企业每股收益其中:

i=1~n

③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10.市净率模型的修正

(1)修正平均市净率法

①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

②可比企业平均股东权益收益率=

③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净率=

④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净率×目的企业股东权益收益率×100×目的企业每股净资产

(2)股价平均法

①可比企业i的平均修正市净率=

 其中:

i=1~n

②目的企业的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净率×目的企业的股东权益收益率×100×目的企业每股净资产其中:

i=1~n

③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10.市销率模型的修正

(1)修正平均市销率法

①可比企业平均市销率=

②可比企业平均销售净利率=

③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销率=

④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可比企业修正平均市销率×目的企业销售净利率×100×目的企业每股销售收入

(2)股价平均法

①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销率=

 其中:

i=1~n

②目的企业的每股股权价值i=可比企业i的修正市销率×目的企业的销售净利率×100×目的企业每股销售收入其中:

i=1~n

③目的企业每股股权价值=

第九章资本构造

1.无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

命题Ⅰ:

命题Ⅱ:

2.有企业所得税条件下的MM理论

命题Ⅰ:

命题Ⅱ:

3.权衡理论

VL=VU+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本钱)

4.代理理论

VL=VU+PV(利息抵税)-PV(财务困境本钱)-PV(债务的代理本钱)+PV(债务的代理收益)

5.每股收益无差异点法

[(EBIT-I1)×(1-T)-PD1]/N1=[(EBIT-I2)×(1-T)-PD2]/N2

6.企业价值比拟法

(1)公司市场总价值=股票的市场价值+长期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

(2)加权平均资本本钱=税前债务资本本钱×(1-T)×B/V+股权资本本钱×S/V

7.边际奉献(M)=销售收入-变动本钱

8.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变动本钱-固定性经营本钱

9.税前利润=EBIT-I

10.净利润=(EBIT-I)×(1-T)

11.

12.

13.

14.DFL=

15.DT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EPS/EPS)/(△S/S)

16.DTL=DOL×DFL

第十章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1.发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面值确定:

未分配利润按面值减少(增加的股数×每股面值);

股本按面值增加(增加的股数×每股面值);资本公积不变。

2.股票的除权参考价=

第十一章长期筹资

1.配股除权价格=

=

2.配股权价值=

3.债券发行价格=将来支付的利息现值+到期本金的现值

4.债券发行价格=

5.认股权证的价值

债券附带的总认股权证的价值=附带认股权证债券的发行价格-纯债券的价值

每份认股权证的价值=债券附带的总认股权证的价值/债券附带的认股权证张数

6.可转换债券的估价

债券的价值是其不能被转换时的售价

债券的价值=利息的现值+本金的现值

7.债券的转换价值

债券转换价值是债券必须立即转换时的债券售价。

转换价值=股价×转换比例

8.可转换债券的税前本钱(投资人的内含报酬率IRR)

买价=利息现值+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通常是转换价值)现值

9.租赁净现值=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自行购置的现金流量总现值

10.承租人租赁期的现金流量=-税后租金=-租金×(1-所得税税率)

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管理

1.

2.

3.时机本钱=平均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息率

4.交易本钱=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本钱

5.最正确现金持有额C*=

6.最小相关总本钱=

7.①现金返回线(R)的计算公式:

②现金存量的上限(H)的计算公式:

H=3R-2L

③下限确实定:

受到企业每日的最低现金需要量、管理人员的风险承受倾向等因素的影响。

8.平均收现期=信誉期

9.平均收现期=折扣期×享受折扣客户比率+信誉期×放弃折扣客户比率

10.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本钱

11.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12.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平均库存量×单位购置本钱×资本本钱

13.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销售本钱/存货周转率)×资本本钱

14.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减少=-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本钱

15.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16.折扣本钱=赊销额×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

17.现金折扣本钱增加=新的销售程度×新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旧的销售程度×旧的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18.边际奉献=销售数量×单位边际奉献=销售金额×边际奉献率

19.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本钱=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本钱率×资本本钱=赊销额/360×平均收现期×变动本钱率×资本本钱

20.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平均库存量×单位变动本钱×资本本钱

21.应付账款抵减的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资本本钱

22.现金折扣本钱=销售额×现金折扣率×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23.收账费用=赊销额×收账费率

24.坏账损失=赊销额×坏账损失率

25.有效年利率=实际支付的年用资费用/实际可用的借款额

26.变动储存本钱=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本钱

27.变动订货本钱=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本钱

28.再订货点:

R=L×d=交货时间×每日需求量

29.变动订货本钱=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本钱=D/Q×K

30.变动储存本钱=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本钱=Q/2×(1-d/p)×Kc

31.存货陆续供给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

Q*=

32.存货陆续供给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总本钱公式为:

TC(Q*)=

33.R=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藏=L×d+B

34.TC(S,B)=KU×S×N+B×KC

35.储存本钱要多考虑保险储藏的储存本钱

①根本模型:

储存本钱=(Q/2)×KC+B×KC

②陆续模型:

储存本钱=(Q/2)×(1-d/p)×KC+B×KC

第十三章产品本钱计算

1.间接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间接费用/各个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合计

2.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分配率*某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

3.直接分配法:

辅助消费的单位本钱=辅助消费费用总额/(辅助消费提供劳务总量-对其他辅助部门提供的劳务量)

4.交互分配法

(1)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消费费用总额/辅助消费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

(2)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本钱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本钱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本钱费用)/对辅助消费车间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5.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本钱分配:

月初在产品本钱+本月发生消费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本钱+月末在产品本钱

6.约当产量法

(1)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分配率(单位本钱)=(月初在产品本钱+本月发生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产成品本钱=分配率×产成品产量

(4)月末在产品本钱=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7.混合法

(1)原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材料本钱+本月发生材料本钱)÷(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产量)

(2)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本钱=完工产品产量×原材料分配率

(3)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本钱=月末在产品产量×原材料分配率

8.售价法

(1)结合本钱分配率=待分配结合本钱÷(A产品别离点的总售价+B产品别离点的总售价)

(2)A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A产品别离点的总售价

(3)B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B产品别离点的总售价

9.可变现净值法

(1)结合本钱分配率=待分配结合本钱÷(A产品可变现净值+B产品可变现净值)

(2)A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A产品可变现净值

(3)B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B产品可变现净值

10.实物数量法

(1)结合本钱分配率=待分配结合本钱÷(A产品实物数量+B产品实物数量)

(2)A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A产品实物数量

(3)B产品应分配结合本钱=结合本钱分配率×B产品实物数量

第十四章标准本钱法

1.本钱差异=实际本钱-标准本钱

2.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3.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4.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Q实×(P实-P标)

5.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Q实-Q标)×P标

6.直接材料本钱差异分析

(1)价差: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量差: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7.直接人工本钱差异分析

(1)价差: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2)量差: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1)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消耗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9.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0.二因素分析法

(1)固定制造费用消耗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2)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本钱

11.三因素分析法

(1)消耗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消费能量

(2)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消费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第十五章作业本钱法

1.单位作业本钱=本期作业本钱库归集总本钱/作业量

2.计算作业本钱分配率:

实际作业本钱分配率=当期实际发生的作业本钱/当期实际作业产出

3.某产品耗用的作业本钱=Σ(该产品耗用的作业量×实际作业本钱分配率)

4.某产品当期发生总本钱=当期投入该产品的直接本钱+该产品当期耗用的各项作业本钱

5.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直接人工本钱

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

1.总本钱直线方程:

y=a+bx

2..回归直线法固定本钱a=

单位变动本钱b=

或利用联立方程:

3.本量利的根本模型: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本钱×销量-固定本钱=P×Q-V×Q-F=(P-V)×Q-F

4.边际奉献=销售收入-变动本钱=(单价-单位变动本钱)×销量

5.单位边际奉献=单价-单位变动本钱

6.制造边际奉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本钱

7.产品边际奉献=制造边际奉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本钱

8.边际奉献率=边际奉献/销售收入×100%

9.变动本钱率=变动本钱/销售收入×100%

10.变动本钱率+边际奉献率=1

11.多种产品的边际奉献率要用加权平均数,其公式为:

=

×100%

=∑(各产品边际奉献率×各产品销售占总销售比重)

12.利润=边际奉献-固定本钱=销售收入×边际奉献率-固定本钱

13.保本量(

)=固定本钱/(单价-单位变动本钱)=F/(P-V)

14.

=固定本钱/边际奉献率

15.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Q或

/S

16.平安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Q-Q0

17.平安边际额=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S-S0

18.平安边际率=(Q-Q0)/Q=(S-S0)/S

19.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平安边际率=1

20.息税前利润=平安边际额×边际奉献率

21.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平安边际率×边际奉献率

22.保利量=(固定本钱+目的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本钱)

23.保利额=(固定本钱+目的利润)/边际奉献率

24.保利量=[固定本钱+目的税后利润/(1-所得税税率)]/单位边际奉献

25.保利额=[固定本钱+目的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边际奉献率

26.加权平均保利销售额=(固定本钱总额+目的利润)/加权平均边际奉献率

27.敏感系数=目的值变动百分比/参量值变动百分比

第十七章短期经营决策

1.差额利润=差额收入-差额本钱

2.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本钱=相关收入-(变动本钱+专属本钱)

3.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本钱-固定本钱=(单价-单位变动本钱)×销量-固定本钱=(P-V)×Q-F

4.承受订单增加的相关损益=订单所提供的边际奉献-该订单所引起的相关本钱

5.单位限制资源的边际奉献=单位边际奉献/单位产品所需用的资源

6.差额利润=深加工的相关收入-深加工的相关本钱

7.本钱加成定价法:

产品的目的价格=本钱基数+成数

8.有闲置才能条件下的定价方法:

变动本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

9.本钱加成=固定本钱+预期利润

10.目的价格=变动本钱+本钱加成

第十八章全面预算

1.某项预算本钱总额=预算固定本钱额+预算单位变动本钱额×预计业务量(Y=a+bX)

2.销量×单价=销售收入

3.现金收入=当期现销收入+收回前期的赊销

4.消费预算:

①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下期销售量×a%

②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上期期末产成品存货

③预计消费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5.直接材料预算

①预计期末材料存量=下期消费需用量×a%

②预计期初材料存量=上期末材料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