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5478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docx

学校课程建松柏中心学校设

立足学校资源优势,构建乡土校本课程体系

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

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座落于美丽的国家四A级风景区九仙山脚下,北有风景独特的马耳山,东临青岛,南通日照,古老的齐长城绵延穿过,这里是五莲县早期的县委县府所在地,更有日趋繁荣的经济开发区作为经济后盾。

可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具有丰富的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乡土文化资源,鉴于此,我校开发“绿色家园、蓝色文化、红色教育”的为主题的松柏乡土文化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一.实施“1+3+1”模式,提高综合实践课程育人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旨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体验与实践密不可分。

基于这一思想,学校实施“1+3+1”模式,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能力。

第一个“1”是一个核心,即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3”就是充分整合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课时和部分内容,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基础条件,第二个“1”就是一个拓宽,即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回扣课本相关知识,拓宽课本内容。

教师从学生们的兴趣出发,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入手,确定研究主题。

让每一位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创新。

九仙山以其突兀的山峰,苍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成为游览圣地,也为我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从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出发,以九仙山为大主题,进行九仙山植物物种调查研究、九仙山中草药研究、九仙山文化与旅游开发对策的研究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了30多个研究子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利用整合的劳动技术、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通过野外考察、采集标本、采访调查等活动形式对九仙山的物种、中草药及不同景点流传的历史名人故事和有价值的民间传说进行收集整理。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等活动形式,详细了解每种植物或中草药的生长习性和主要用途,查阅历史名人的相关成长故事,对九仙山的旅游开发与保护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

截至目前,学生已制作各类标本200多件,收集各类图片500余张,撰写有价值的研究报告40余篇,收集民间故事100多个。

2012年,投资20余万,在九仙山建立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基地。

另外,我校利用五莲县委旧址(位于松柏镇王家口子村)和县府旧址(位于松柏镇白庙村,后迁到长城岭村)这些有利资源,开展了辉煌党史系列的主题研究。

借助靠近海洋的优势,进行蓝色海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突出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立了相应的研究子课题,并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进行不同领域的研究。

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身心潜能,促进人格和谐发展。

二.立足教师资源,全面开发深化实施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不仅能突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也能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更能促使学生的良好个性潜能发挥。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的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松柏镇中心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对学校的课程开发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规划,通过《松柏中心学校课程实施纲要》明确课程目标。

做到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有章可循。

1、全员培训、提高素质,确保学校课程开发质量

制度是保障,落实是关键。

学校课程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教师资源,为确保学校课程开发质量,学校加强了教师对课程开发的培训。

先后针对如何有效开发学校课程、上好学校课程,如何搞好家庭、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问题做了研讨培训。

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开发要求、课程设置要求、学生学习指导用书编写选用用要求以及专题教育的开设要求等。

引导教师进行一专多能的学习,提倡鼓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开发一门学校课程,由学生选择教师课程上课。

这样不仅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更主要的是唤起了每一个教师的资源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对学校课程的驾驭能力。

  2、环环相扣、群策群力,扎实开发实施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开发始终坚持尊重学生个性、挖掘教师资源、突出学校特色这一宗旨,扎实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主要工作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申报、确定课题:

寒假期间,学校教导处为全校每一位教师留一份特殊的“课程开发作业”,要求全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加强自我学习,结合自己的特长开发一门学校课程。

新学期开学后,全校教师全部将自己的课程开发申请表上交学校。

学校开发领导小组对教师申报的50余项课程集中进行了分类整理。

教师安排遵循“一个优先一个突出”的原则即教师安排优先安排学校课程再安排地方课程;突出是课程开设要突出学校办学理念。

最终将音乐话剧社、健身健美操、卓越书画社、松之韵文学社、网络淘宝、手工小制作、十字绣、乒乓球俱乐部等13门课程确定为学校课程。

(2)规范程序、撰写纲要:

申请开设学校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写一份简要的《课程计划》,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上交给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初审。

《课程计划》包括:

课程目标的陈述、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初审通过后,提交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审查,此次审查中尊重了学生的参与权,选取部分学生参与评价,给教师增加了开课的压力,不断加强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

(3)班内开题,学生选题:

校本课程的开设改变传统做法,不是由学校指令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课题,而是让教师开设的课程由广大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学校将选定的13个学校课程进行了汇编,并编印成《松柏中心学校课程学生选课指南》印发给全体学生学习。

学生根据的个人意愿对13门学校课程进行了选报,各年级根据学生报名情况适当对学生进行分组,对于选课学生人数较低的课程进行调整或者取消。

(4)全级同步,走班学习:

学校教导处根据各年级的学校课程课时设置,按年级安排统一的上课节次。

多个班级同时上课,通过“走班制”的方式将学生分组上课,真正实现学生的自由选择、个性发展。

(5)强化评价,确保实效:

为了充分确保课程开设的实效性,学校注重从学生兴趣和教师主观能动性入手,积极探索有效的学校课程学生和教师评价机制,为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兴趣是学生选择学校课程的原动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己成长的经历,帮助学生享受每一个成功的喜悦是学生保持学校课程兴趣的关键。

为了充分遵循这一规律,我校每学期按照“等级+评语”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学校课程的评价。

学期开始,学生选课以后,教师将本课程的《学校课程评价标准》向全体选课学生公布,学期末,由教师按照评价标准,从技能评价、成果评价、基础知识评价、学习态度评价等四个方面,根据各学科的特点逐一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给出各项的等级和总评等级。

在等级评价的基础上,由教师撰写学生的综合评语,对学生在本课程课堂上的成长过程给予客观的评价,概括反映学生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和发展潜能,做到充分反映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又不回避学生的缺点和问题,语言具体、亲切、中肯,充分展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其个性化发展的期盼。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着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效果。

学校注重用制度激励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修订出台了《松柏中心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办法》,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作为教师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课程开发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加分3-5分的奖励。

学校从课程实施过程材料、课程成果展示和学生调查问卷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给予考核,按照具体的考核成绩,将学校课程分为精品课程、优秀课程和一般课程,分别在教师工作考核中给予提高考核等级和加分3-5的办法给予奖励。

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全体教师开发实施学校课程的积极性,目前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情况良好。

目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学科课程类、科技类、艺术类等方面,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校本课程。

我校的体育、书画一直在全县遥远领先。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的开放和使用,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

 

枫泾中学是区内一所普通农村完中。

近年来,在以“艺术让人成为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六十多年来形成的以艺术教育(主要是美术、科技)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切实推进课程改革,确保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合理处理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三者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三统一”、“三策略”、“三系列”的以“八美并进、全面发展”(欣赏他人的美,创建自己的美;感受自然的美,营造人文的美;体验艺术的美,塑造人格的美;探索科学的美,成就人生的美)为培养目标的八美课程体系。

八美课程体系的提出,顺应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趋势。

实施八美课程的过程,就是教师自由地教、学生自由地学的过程。

在课程的建构上,也更关注与强调课程给学生带来创造、创新、创见、自由、自主和自信,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体验快乐。

通过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教和学,使师生的身心都处于愉悦、快乐的状态,享受成功和发展的喜悦,萌生进一步探究与发展的欲望。

八美课程的最终目标是“用美丽的教育,造就美好的人生”。

一、高度重视达成共识

课程改革伊始,学校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具体负责该项目推进的规划、统筹。

教导处成立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工作。

课程改革实行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管理网络,大大提升了课程的执行力。

为使新课程的理念成为教师的共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研读《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以提高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学校先后聘请了区内外的课程专家来校为教师作《新课程下的课程观》等专题讲座,每学年派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课程改革的重点、课程的目标、结构及课程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有更全面、深入的把握,并逐步内化为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二、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制订、修订并进一步完善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

《枫泾中学教师工作任务书》、《枫泾中学教师教学设计基本格式》、《枫泾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枫泾中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要求》、《枫泾中学有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枫泾中学有效课堂教学三年工作计划》、《枫泾中学有效课堂教学推进计划》等,使学校各项教学工作更规范、有效,同时也加强了对课程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校长室、教导处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备课检查制度,教师作业批改制度,落实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听评课制度,健全学校行政领导蹲点教研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补救,重视“以美启智”的教学过程。

教导处作为负责教学的主管部门,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五环节”的常规落实和督查,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切实提高教学工作的时效性、适切性。

学校重新修订《枫泾中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将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真正接触实际,起到激励教育教学的作用。

从07年3月起,根据区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学校制订了有效课堂教学推进计划,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通过全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优势、不足分析及对学情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和改进的阶段目标、措施和对策,探索“以美启智”、“五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学校还引进华师大熊川武教授“自然分材”教学实践研究,开设校级至全国级的“自然分材”教学研讨课和专题研讨活动,极大地带动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和课程执行力的提升。

有效的管理与制度保障为学校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依据校情有效实施

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学校制订了相应年段的课程计划,明确基础型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结合学校实际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内容进行充实和提高,使课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适切性和实效性;拓展型课程是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保持高效优质,拓宽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研究型课程是通过研究型课程学习及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在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升华;学校课程则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艺术系列、劳技系列和科技系列”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几年来学校在多方努力下,开发并形成人文美系列、人格美系列、人生美系列个性化校本课程。

开好开足“三类课程”,学校的八美课程体系日渐完善。

(-)基础型课程—审美化改造,实行“三统一”

基础型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八美课程“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主要是通过基础型课程来实施的。

因此,有必要对基础型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

统一学科教学中美育目标。

根据“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学校对学科渗透“美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譬如,语文突出语言美、数学突出逻辑美、历史突出人文美、化学突出变化美、物理突出科学美、地理突出自然美等。

不同学科在“美育”层面上得到了统一。

课程美育目标的统一对学生课程整体观意识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管任何学科,都可以在美育的层面找到相似点,课程良性互动的氛围得以形成。

美术专业成绩的提高,带动了文化类学科的提高;美育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人格水平的提升。

德、智、体各育在美育的协调下得到和谐发展。

“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已全方位地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成分。

统一“五美”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反映在“目标设计美、教学流程美、师生合作美、方法运用美、教学辅导美”五个方面,以此来达到教学的自由。

1、目标设计美。

教学的三维目标要达成。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容量恰当。

目标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教学流程美:

以美激情、以美导学、以美正学;教学过程要流畅,教学不拖沓。

四十分钟内,体现松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美,让学生或静听、或沉思、或争论,做到动静结合,思维开放活跃。

3、师生合作美:

即在教学当中强调师生互动,教学对话、情感体验、自主学习、感受成功。

4、方法运用美:

教法优化、手段恰当、自然分组、情景创设。

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教材学情,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注重板书设计。

5、教学辅导美:

教学强调课内外结合,教师辅导与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学前自我预习、学中教师点拨、学后归纳整理。

自我辅导与同伴相助相结合。

统一评价体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学校把关注学生的“自由和幸福”作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发动学生会,让学生自己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同学”、“我心目中的好干部”、“我心目中美好的事”等活动,让每位同学在争创“八美”感受到成功。

学校的奖励,特别是“奖学金”的表彰,也从单纯地奖励学习成绩转向奖励特色发展、表现进步的学生。

学校还结合学生自我发展评价手册,探讨了用“八美花”激励学生自我发展的措施。

对部分取得特殊成绩,如夺取世界冠军的科技类特长生以重奖。

学校还专门提供场所,让学生的作品有发表的机会。

譬如,我们在华师大设计学院进行了学生画展,在上海大剧场让学生一展歌喉,在美国哈佛三一学院,让机器人代表团展示风采。

学校已走出了单纯追求中、高考升学率的怪圈。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象“八美花”那般绚丽多彩。

(二)拓展性、研究型课程——审美化开发,推行三策略

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二期课改新课程结构体系三大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对基础课程的补充、拓展和延伸的作用,我校按照拓展、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结合,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学校特色相结合为原则,采用限定选修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两种形式展开教学。

根据“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这一板块的课程主要解决学生自由发展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三大关系: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课程设置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美、人格美、人生美。

在审美化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三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策略一:

博物使人厚实(对应“感受自然的美,营造人文的美”)。

学校以自然博物馆考察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美。

学校邀请了上海博物馆专家来校给学生讲课,让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深切领略到人类文明的厚重与广博。

组织教师编写“江山如此多娇”等校本教材,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美丽景观的同时,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校还成立了“学生业余导游团”等学团组织,聘请枫泾镇专业导游给学生作辅导。

学生开展了“小导游游校园”、“小导游游家乡”、“小导游游中国”等系列活动。

“小导游游家乡”系列活动被评为上海市暑期教育活动优秀奖。

在“博物使人厚实”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学校的春游、秋游发生了质的变化。

春游、秋游的教育不单是简单的放飞心情,更是促进“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进的尝试。

策略二:

审美使人独立(对应“体验艺术的美,塑造人格的美”)。

学校以上海美术馆参观考察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格美。

美术特色的全面推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大有好处。

学校编写了《一画一故事》、《一景一故事》、《校园植物手册》等校本教材,挖掘名画、校园名人背后隐藏的故事,让学生在赏画、析人、识校园花草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

学校开展了评选“班画”的活动,每个班级都选出自己的班画,作为班级的精神象征。

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丹青立志绘人生”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国30多所学校代表参加的研讨展示会上进行展示,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学校还投资创建了百米艺术长廊,分为三个主旋律:

一是“寻根篇”。

学校整理出自唐代以来枫泾地区土生土长的画家、书法家、文化大家数百名,以壁画的形式给予展示;二是“望星空篇”。

学校挑选出世界名画近百幅,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张贴在不同层面的走廊中。

三是“践行篇”。

学校不定期地选出学生的优秀习作,在艺术长廊进行集中展示。

枫泾中学的“艺术长廊”,还是学生品行鉴定的“晴雨表”。

建成两年来,全开放的艺术长廊保存良好。

近2000位学生,以良好的品行,打消了部分教师原先“行不行”的疑惑。

“艺术的美”与“人格的美”在艺术长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策略三:

科学使人明志(对应“探索科学的美,成就人生的美”)。

学校以上海科技馆的参观考察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人生美。

学校邀请优秀校友、发明家包黛林来校与学生进行互动,用典型事例来讲述发明家的人生过程。

学校发动每位学生,进行创新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幸福。

学校善于捕捉学生创新过程中的闪光点,将闪光点放大,变成创新方案。

选送优秀的创新方案进行知识产权的申报。

到目前为止,已有60多项的学生创新方案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

学校舍得投资,对任何有创新火苗的学生都给予支持,派出学生到北京、深圳、西安等地参加比赛,甚至还派出学生到美国、日本、朝鲜比赛或考察。

学校的观点是:

学生学习发明创造的过程,就是成就人生的过程,“探索科学的美”与“成就人生的美”是紧紧连在一起的。

自然与人文、艺术与人格、科学与人生,自我与他我,构成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活动内容。

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美术馆,成为枫泾中学合格毕业生必须要去的三大社会实践基地。

(三)校本课程——审美化提升,形成三系列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本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课程。

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体现“自由与幸福”的课程观,学校重视个性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原有个性化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文美、人格美、人生美”三大系列。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课程。

(1)人文美系列。

人文美是指人文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全方局的熏陶,包括人际关系、交往礼仪、文化遗产、文明行为、整体环境、举止得体、风度姿态、所给予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人文美”系列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接受环境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熏陶,从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厚重人文底蕴的人。

代表课程有:

一百个中学生必去的地方、小导游游中国、悠悠家乡情、一景一故事、民间艺术、科普农民画等。

(2)人格美系列。

人格美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及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体系的美。

人格美系列课程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学生积极的理想、意志、情感、智慧、才能、气质等内在品质,并通过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形体、风度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和实践效率等。

代表课程有:

《人物素描》、《色彩》、《头像素描》、《民间故事进课堂》、《一画一故事》、《一人一故事》、《毽球》、山水写生、金山农民画、程十发国画、中国象棋、音乐欣赏等。

(3)人生美系列。

人生美是指从现实生活中起步,按审美的理想去追求、去体验、去领略审美人生,追求“让人诗意地栖居世界”的人生目标。

“人生美”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是:

让学生从事美的自我、美的人性、美的友情、美的德性和美的人生的陶冶,以审美理想的建构和追求去赋予人生以美的意义,去追求人生的美学意境,去创造美的人生。

代表课程有:

专利与创新、科学家与发明、创造与人生、劳技小制作动手做、机器人等。

四、提升素质专业保障

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是推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执行力的重要条件。

课程改革与开发,关键在教师。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从校长到教师全员参加。

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讨论,请专家进行讲座,派教师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使全校教师对校本课程产生思想、观念、情感上的认同,形成具有共识性的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改革目标。

学校重视对现任教师队伍高一层次学历的培训,把好新教师关。

目前,学校高级教师的比例达25%,新增加硕士学力的教师多人。

学科带头人、教育能手、教坛新秀的人数增加5%,基本构成一支由“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工作室导师”组成的教育思想端正、业务能力过硬,进取精神突出、个人特色鲜明,教育教学双强、工作效果显著的学校骨干教师队伍。

教师学科职称结构和年龄性别结构相对合理。

学校为激发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上实施外在推动与内在唤醒的结合,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的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和创造性发展能力。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注重自我反思与专业引领相结合,实现智慧教学。

作为一所普通中学,一直以来学校对基础型课程非常重视,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型课程优势和优秀教师。

数学、英语、语文、美术、化学、劳科技等学科在区同类学校中榜上有名,成绩显著。

继续发挥本校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积极引进外援,与市、区教科研部门和知名学校建立实质性联系,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

根据现实需要,聘请高校、区教师进修学院专业人员为教学顾问,指导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

学校制定了“新老教师带教制度”,老教师和新教师签定协议,在新教师的见习期内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进行带教和指导。

实施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的青蓝工程,制订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通过教案设计,教学比武、校级交流参观等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一批教学新秀脱颖而出,为学校教学注入了活力,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力军。

营造发展空间,为于中年教师的培养搭设施展才华的舞台。

创造条件促使他们由一个实践型的教师向研究型的教师发展。

创设机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极大地保证了课程改革的人力资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推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多元课程成效显著

(一)学生发展

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新课程推进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八美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有提高,校风、学风有了明显的好转,涌现出一批心灵、智慧、行为自由的学生代表。

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学生获奖不下千项。

其中,国际级8项,国家级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