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558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doc

**学校自然灾害事故与防范应急预案

(一)概述

由于地震、泥石流、台风、龙卷风、洪水、雷电、暴风雪、高温等不可抗力灾害发生时,学校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只要学校对这些常见自然灾害有足够的认识,在学校硬件建设上有所考虑,并对师生进行了防灾减灾知识教育,一般来说,这样的事故引起的损害都不会特别突出,或者说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能够将损失程度降低到最小。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多措并举,学校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重视,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思想教育,经常性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对各种常见灾害发生的原因、后果、防灾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讲解和示范,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防灾救灾演习,这样不仅可以使部分灾害消于无形,而且还能在灾害不幸发生时,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

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

因此,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还应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手段及时向学校发布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方面的预警,要快速地把有可能出现的灾情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一所学校。

另外,要努力提高学校师生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教育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密切合作,随时关注气象变化有可能对师生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发放气象防灾宣传活页、气象防灾宣传册等,教会学生如何防险避灾、自救互救。

我们选编了部分案例,希望能给校长和老师们一些启示。

(二)安全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

雷电是大自然中静电放电过程,是雷云接近大地时,产生云和云之间以及云和大地之间放电,迸发出光和声的现象。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人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减少使用固定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其他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10)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外出。

(11)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遭受雷击后,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

辨别的方法是观察受害者的身体是否出现紫兰色斑纹,若未出现,说明还未真正死亡,应迅速就地抢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压法。

对雷击导致“假死”人员的抢救,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切不可半途而废。

(12)据有关专家介绍,出现雷击事故后,最好对被击伤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3)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14)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15)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

2.地震灾害与防范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灾害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平均每天13700多次,被人们称为群灾之首。

(1)学校之防震措施

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应经常在课堂宣传防震常识,并教会学生避难事宜,举行防震演习。

①教室的照明灯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

②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③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④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

⑤地震时如在行驶的校车上,应留在座位上勿动,直至车辆停妥。

(2)地震来临前的征兆

①动物异常:

大量蛇爬出洞迁移;家禽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②地下水发生异常:

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③出现地光和地声:

地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生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④大气异常:

地震前,尤其是大震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怪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聚然增温或酷热等等。

⑤大自然的报警:

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地声。

⑥小震活动:

有的大地震发生前几天或几小时,会发生一系列小地震,多的话可达到几十至几百次,科学家把这称为前震。

(3)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①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走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②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

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

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

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③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

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④如果在实验室内,应立即熄灭正在使用的明火,关闭水、电、煤气,处理掉正在使用的有害药品,选择就近的实验桌下、矮柜旁、内墙根、墙角作为避震空间;远离玻璃、避开悬挂物、离开药品柜,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口鼻和头部。

⑤如果在礼堂和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内,要听从现场老师的安排,就地蹲下或趴在座椅下,用书包、衣服等护住头部,避开吊灯等悬挂物,避震1分钟左右,紧急疏散。

⑥如果己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

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⑦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

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⑧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该做到的是:

★尽量把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消除口鼻附近的尘土,露出头部保持呼吸通畅。

★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悬挂物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

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利用一切可用的东西,如敲击物体等求援。

不要盲目乱喊,保持体力。

★要尽量向空气通畅(有光亮)和有食物的地方移动,以备长时间坚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4)怎样救助被埋压人员

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救助被压埋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②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③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④救援需讲究方法。

首先应使头部暴露。

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⑤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⑥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⑦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5)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作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作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3.热带风暴灾害与防范

热带风暴经常发生在沿海地区,同时引起狂风、暴雨、巨浪,对沿海城市设施、出海船只和沿海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怎样减轻热带风暴对人自身的危害呢?

(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9)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4.龙卷风灾害与防范

龙卷风是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旋风,多发生在春季。

龙卷风往往来得十分迅速、突然,还伴有巨大的声响。

它的破坏力极强,能够把所经过地区的沙石、树木、庄稼,甚至海中的鱼类、仓库中的货物卷人高空,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极大。

在龙卷风袭来时,怎样有效地保护自己呢?

(1)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4)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5)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

5.洪水灾害与防范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

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6.暴雪、冰雹灾害与防范

暴雪、冰雹比较常见,虽然不一定会形成灾害,但也应注意保护自己:

(1)暴雪天,要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要减少室外活动,避免冻伤。

(2)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避免砸伤。

(三)应急预案

防暴雨雷击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针对夏季多雷雨的特点,依据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行政校长任副组长。

(2)防雷安全宣传教育:

防雷安全全校集中宣传教育工作,主要由XX负责;分班宣传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班主任负责。

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中小学生如何防雷,包括室内、室外如何“避雷”’打雷时应该往哪里躲,被雷电击中后如何抢救、自救、互救,等等。

防雷安全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有集中宣讲、挂图、发放资料手册、知识竞赛等。

人身防雷击措施:

①室内预防雷击

电视机室外天线在雷雨天要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

雷雨天应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

雷暴时,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人波的线路和设备1.5m以上。

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②室外避免雷击

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线。

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大树、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人有宽大金属构架、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和船只,要远离帆布蓬车和拖拉机、摩托车等。

应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旁;尽快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小建筑等。

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

要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要走慢点,步子小点;不要骑在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肩上不要杠带有金属杆的工具。

在校内手中不要拿金属器具,发现雷雨天气要迅速到安全处所躲避,严禁在大树下、电杆旁躲避。

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3)防雷装置:

积极配合气象主管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按规定对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安装防雷装置,并接受定期检测,及时维护。

主要由校长负责。

(4)防雷应急处置:

①校园上空暴雨、电闪、雷鸣即将发生时,XX老师应当切断校园内包括微机房、远程教育室、各教室、各办公室等在内的一切电源。

②各班主任应当召集、通知正在室外活动的学生安全地回到教室。

未经校长批准不得擅自放学。

③雷电正在发生时,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滚雷)窜人室内造成危害,不得打电话、手机,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水管)及门窗等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

④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

应马上对他进行抢救。

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则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若伤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脏跳动,应迅速对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救。

各生物老师以及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学生自救或互救。

⑤发生雷击伤害事故后,不管现场有没有临时急救人员,都要立即拨打120,让专业医生组织抢救。

并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马上赶赴现场或医院。

(5)防雷报告制度:

①后勤XX老师每月检査学校防雷装置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可能不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时,要及时报告校长,由校长向上级报告。

②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灾情,并协助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