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568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doc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梁向东

审核石婷婷李晨霞

所属系交通运输系

任课教师梁向东于涵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

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任务

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关系。

(10分钟)

2、讲授新课:

发动机总论。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

课件

3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发动机总论

叙述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发动机总论:

两大机构、五大系统(汽油机)

两大机构:

1、曲柄连杆机构

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讲授

课件

20分钟

教学内容

(二)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1、上止点

2、下止点

3、行程

4、气缸工作容积

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讲授

教具演示

30分钟

教学内容(三)

发动机的类型

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分

往复活塞式

旋转活塞式

2.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按点火方式分

点燃式

压燃式

4.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6.按汽缸数分

单汽缸发动机

多汽缸发动机

7.按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

自然吸气式(非增压式)发动机

强制进气式(增压式)发动机

讲授

课件

15分钟

教学内容(四)

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燃烧及膨胀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

课件

10分钟

训练任务

说明

5分钟

训练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一体化

教师指导

认知

60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点: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讲授

课件

5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因为这节课是这门课程的第一节课,所以在设计本课程时,首先要展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在汽车中得地位、作用,今后的职业生涯与本课程的关系,其次,这节课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对今后的学习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以知识的叙述为主,对本课程的能力要求主要以发动机的认知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二《常用工具的使用》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常用工具的使用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各种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能力训练任务

学会使用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1.《常用工具的使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讲授

讲授

3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常用工具的使用

讲授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一.呆扳手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教学内容

(二)

二.梅花扳手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教学内容

(三)

三.套筒扳手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教学内容

(四)

四.扭力扳手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教学内容

(五)

五.活扳手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分钟

教学内容

(六)

六.旋具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分钟

教学内容

(七)

七.钳子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分钟

教学内容

(八)

八.锤子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分钟

教学内容

(九)

九.铜棒

1.功用

2.使用注意事项

讲授

课件

实物

5分钟

训练任务说明

5分钟

训练

(一)

正确操作常用工具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80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常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能力点:

学会操作各种常用拆装工具

讲授

课件

5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拆装及修理发动机时,经常会用到各种工具,本节课介绍了一些常用工具的作用及使用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操作使用工具,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及损坏工具。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三《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②用专用工具对曲柄连杆机构的零部件进行检验

①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

②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能力训练任务

①汽缸盖的拆装

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④气缸的测量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5、《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曲柄连杆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

讲授

讲授

3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

讲授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机体组

3.气缸体与曲轴箱

2.气缸盖

3.汽缸盖罩

4.汽缸垫

5.油底壳

讲授

课件、

实物

20分钟

教学内容

(二)

活塞连杆组

1.活塞

2.活塞环:

3.活塞销

4.连杆

5.连杆轴承

讲授

课件、

实物

25分钟

教学内容

(三)

曲轴飞轮组

1.曲轴

2.曲轴主轴承

3.曲轴扭转减振器

4.飞轮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训练任务说明

5分钟

训练

(一)

汽缸盖的拆装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20分钟

训练

(二)

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15分钟

训练(三)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15分钟

训练(四)

气缸的测量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40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

能力点: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讲授

课件

5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能量转换的核心机构,其性能及装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及功率输出,因此根据多年企业的工作经验及汽车修理行业国家标准的要求设计本次课程,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2.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原理及影响因素

3.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能力训练任务

①汽缸盖的拆装

②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③曲轴飞轮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④气缸的测量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6、《配气机构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配气机构能进行正确的拆装、检验及调整;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讲授

讲授

5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配气机构的拆装、检验与调整

讲授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一、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4.配气机构的作用

2.组成

讲授

课件

实物

15分钟

教学内容

(二)

二、配气机构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1.配气机构的分类:

(1).按气门布置的形式分类

(2).按凸轮轴的传动方式分类

(3).按凸轮轴布置形式和驱动方式分类:

(4).按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2.工作原理

讲授

课件

实物

15分钟

教学内容

(三)

三、气门组的构造

1.气门

2.气门座

3.气门导管

4.气门弹簧

5.气门油封

讲授

课件

实物

20分钟

教学内容

(四)

四、气门传动组的构造

1.凸轮轴

2.挺柱

3.推杆

4.摇臂

讲授

课件

实物

15分钟

教学内容

(五)

五、配气相位、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

1.配气相位

2.可变配气相位及其控制技术

讲授

课件

10分钟

训练任务说明

5分钟

训练

(一)

气门间隙的调整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40分钟

训练

(二)

配气机构组的拆装、检验及调整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35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2、掌握排气相位的概念、原理及影响因素;3、熟悉可变配气相位。

能力点:

1、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与维修方法;2、掌握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

讲授

课件

3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作用是配合曲柄连杆机构实现能量转换,因此对该机构的学习主要是在了解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正确的调整,因此,本节课的能力目标是以调整为主。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五《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润滑系的油路。

2.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组成;

2.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

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1.《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润滑系的作用、组成及润滑油的循环路线;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判断及处理润滑系的故障。

讲授

讲授

5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润滑系的拆装与调整

讲授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一.润滑系的作用与润滑方式

5.润滑系的作用

6.发动机的润滑方式

讲授

课件

15分钟

教学内容

(二)

二.润滑系的组成

1.集滤器

2.机油泵

3.机油粗滤器

4.机油细滤器

5.机油散热器

6.曲轴箱通风装置

讲授

课件

实物

15分钟

教学内容

(三)

三.润滑系的油路

1.轿车的润滑油路

2.载货车的润滑油路

讲授

课件

实物

15分钟

训练任务说明

5

训练

(一)

根据实物找出润滑系各部件的实际位置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15分钟

训练

(二)

根据实物找出润滑油的循环路线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20分钟

训练(三)

根据所学的知识诊断润滑系的故障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20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1.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类型与组成;2.润滑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点:

1.熟悉润滑系的油路。

2.润滑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讲授

课件

3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润滑系主要是对发动机各运转部位进行润滑,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因此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润滑系的结构组成,最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六《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2.熟悉冷却系冷却水的循环路线。

2.冷却系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1.掌握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

2.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

根据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故障。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1.《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却系的作用、组成及冷却水的循环路线;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判断及处理冷却系的故障。

讲授

讲授

5分钟

引入

(任务)

任务:

冷却系的拆装与调整

讲授

课件

2分钟

教学内容

(一)

一.冷却系的作用

讲授

课件

10分钟

教学内容

(二)

二.冷却系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组成:

1.冷却装置

2.冷却液温度自动调节装置

3.冷却液温度监控装置

工作原理:

讲授

课件

实物

20分钟

教学内容

(三)

三.冷却系主要部件

1.散热器

2.散热器盖

3.节温器

4.水泵

5.风扇

讲授

课件

实物

20分钟

教学内容

(四)

四.冷却液的循环

1.无旁通阀型

2.有旁通阀型

讲授

课件

实物

10分钟

训练任务说明

训练

(一)

根据实物找出冷却系各部件的实际位置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40分钟

训练

(二)

在发动机中找出冷却水大小循环路线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25分钟

训练(三)

根据所学的知识诊断冷却系的故障

一体化

教师指导

学生分组操作

25分钟

归纳总结

知识点:

1.掌握冷却系的作用及组成;2.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

能力点:

1.熟悉冷却系冷却水的循环路线;2.冷却系系故障诊断与检修。

讲授

课件

3分钟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发动机冷却系主要是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持发动机在规定的范围内工作,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效率及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因此在设计本课程时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结构组成,最终达到诊断故排除故障的目的,在本课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上要求,力求全面、完整地体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也兼顾知识目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七《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件进行检测;

2.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1.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

2.掌握燃油供给系、空气供给系、电子控制系以及排放控制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任务

1.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件进行检测;

2.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7、《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掌握汽油机燃油供给检测及故障诊断方法。

引入

(任务)

任务: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教学内容

(一)

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二)

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1.按喷射位置分缸内喷射和缸外喷射。

2.按喷射时刻分连续喷射和间歇喷射。

3.按喷油器数目分单点喷射与多点喷射。

4.按空气量检测方式分质量流量方式、速度密度式、节流速度方式。

5.按控制方法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教学内容

(三)

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各种工况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各工况

(1).启动控制

(2).运转喷油控制

(3).断油控制

(4).反馈控制

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

(1).空气供给系统

(2).燃油供给系

(3).控制系统

训练任务说明

训练

(一)

各种传感器的检测

训练

(二)

使用解码器检测诊断故障

归纳总结

知识点:

1.掌握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2.掌握燃油供给系、空气供给系、电子控制系以及排放控制系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

能力点:

1.能对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零部件进行检测;2.能用解码器进行故障诊断。

课后作业

后记:

本课程的设计体会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是发动机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是发动机集中控制的核心内容,燃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一系统的故障率很高,因此,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着重于结构、工作原理、零部件的检测及故障诊断,因此,对这节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在学习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检测。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八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一.教案头

本次课标题: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拆装与调整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喷油器性能的检验。

2.喷油泵的调试。

3.调速器的调整。

4.喷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5.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了解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

2.掌握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3.掌握柴油机燃烧室的作用和类型。

4.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部件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的作用和类型。

5.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辅助装置输油泵、滤清器、涡轮增压器、中冷器的作用和类型。

能力训练任务

1.喷油器性能的检验。

2.喷油泵的调试。

3.调速器的调整。

4.喷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5.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参考资料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1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告知

(教学内容、目的)

8、《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柴油机燃油供给检测、调整及故障诊断方法。

引入

(任务)

任务: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检测与调整

教学内容

(一)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与组成

1.作用

2.组成:

(1)燃油供给装置

(2)空气供给装置:

由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汽缸盖内的进气道等组成。

(3)混合气形成装置:

由一定形状的燃烧室构成。

(4)废气排除装置

3.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工作过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