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601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ok.doc

目录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

3.1应急组织体系 1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2

4预防与预警 4

4.1危险源监控 4

4.2预警行动 5

5信息报告程序 5

6应急处置 5

6.1响应分级 5

6.2响应程序 6

6.3处置措施 6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

职业病防治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以及电气焊施工中的弧光等,都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患职业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切实履行项目部的主体责任,把保障员工、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切实履行公司机关的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机构的作用。

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项目部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地方各种应急队伍的作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信息发布组

通讯联络组

抢险抢救组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值班电话:

项目部安质部。

值班车辆:

项目部机动车辆

组长职责:

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2)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3)指挥现场各专门机构开展救援。

4)与上级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协调内、外救援队伍开展工作。

5)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副组长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安排寻找受伤者等工作事宜。

3)保持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通讯联络组组长:

办公室主任

抢险抢救组组长:

安质部长

医疗救护组组长:

副经理

后勤保障组组长:

保障部长

信息发布组组长:

副经理

通讯联络组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抢险抢救组职责:

1)实施抢险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抢险救援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医疗救护组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感染等)。

2)使重度受伤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伤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进行护理。

后勤保障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提供合格的抢险救援的物资及设备。

信息发布组:

1)对外发布Ⅳ级应急响应的事故救援处理信息。

2)Ⅰ—Ⅲ级应急响应的发布,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现场施工职业病的监控、预防措施:

1)对施工中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施工区域醒目的位置设立公告栏,告知职业病危害、产生的后果、预防和应急措施;

2)为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护职业病的要求;

3)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岗后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有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查体档案,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作业人员,不得上岗;

4)使用气体监测仪进行监测,日常加大施工现场通风力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人员伤害。

4.2预警行动

1)当发现劳保用品达不到安全使用标准时,应立即通知更换;

2)当发现施工现场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立即通知项目部项目经理。

5信息报告程序

a)突发事故发生后,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现场领导在立即组织人员抢救的同时,并向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组长(副组长)立即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进行抢险,并根据响应分级启动相应的响应程序。

b)应使用电话、报警器等方式进行现场报警。

c)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当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通过电话向上级部门和当地领导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d)通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险情大小、人员伤亡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e)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与119、120和当地医院取得联系;若发生Ⅲ级以上应急响应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1)发生事故(险情)可能造成人员特大伤亡事故、虽没有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为Ⅰ级应急响应。

由项目部按照事故报告规定逐级报告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借助属地政府和上级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

2)发生事故(险情)可能造成一次负伤5人及以上、一次重伤3人及以上、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虽没有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事故,为Ⅱ级应急响应。

由项目部报告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借助属地政府和上级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

3)发生事故(险情)可能造成一次负伤4人、一次重伤2人或死亡1-2人的事故、虽没有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为Ⅲ级应急响应。

由项目部报告属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借助属地政府和上级应急预案实施应急响应,开展应急救援。

4)发生事故(险情)可能造成轻伤、一次负伤3人以下或一次重伤一人的事故、虽没有人员伤亡但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下的事故,为Ⅳ级应急响应。

由项目部负责应急响应,并按照事故报告规定上报公司。

6.2响应程序

当发生Ⅳ级应急响应事故时,项目部按照组织成立的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各小组按照各自职责进行布署和行动,应急物资和装备按事故类型进行调配,当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时,要立即启动扩大应急响应措施;当发生Ⅲ级以上应急响应事故时,除做好项目部应急求援工作外,立即向上级部门及当地政府求助,实施应急响应。

6.3处置措施

当检查发现施工人员患有职业病后,应立即送往职业病专业治疗医院进行复查和治疗。

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包括抢险医疗器械和应急车辆。

医疗器械由办公室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通过演练进行正确使用的学习;应急车辆必须专职司机驾驶,并加强日常维修、保养,保证车辆状态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