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640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26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docx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目录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1)2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2)4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3)7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4)13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5)16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6)20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7)24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8)28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9)32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0)36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1)40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2)43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3)46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4)50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15)53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1)

2009-09-0706:

51:

5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翁江诸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六月初的北京,气温居高不下

无论男女,都穿的不能再少,露的不能再露

某个周五的下午,四点左右,位于海淀区的清华东门附近,人头攒动

下班的,办事的,男的,女的;漂亮的,丑的高的,矮的

但唯独没有老的

年老的不属于清华科技园

年老的不属于发展中的中国

这里的人都是年轻的面孔

这里是白领的聚集地,是北京各大外企的中心

一个三十八,九岁的男子,穿着打扮简朴,心事重重的走在人行道上

他的目标是清华科技园A座2301,北极光创投公司

他要找的人是邓总,邓锋,北极光风投的大佬

他是邓锋的旧部下--西南联大

电梯开启,闭合,开启

23楼,迎面的是一个前台办公室和秘书打扮的靓丽女白领

“先生,请问您找谁?

“我找邓锋”

“您有约吗?

“唔,没有”

“对不起,邓总不在”

“不在?

不在北京?

“是的,不在北京”

那位男子的脸上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但似乎有点不甘心

“你是说邓锋不在北京,还是说不在中国?

“我不方便说”

那位男子似乎反映过来了,微微一笑

“我是邓总老部下,来看他”

“您的名字?

“我叫西南联大,麻烦您了,我很不容易来一趟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

(2)

2009-09-0801:

49:

03

“您稍等,我问一下邓总的秘书”,前台接待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

“谢谢,谢谢啊”

能与邓锋见上一面,在北京城的VC圈子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西南联大知道,邓锋是一个义气的人,对于老部下,应该是会见的

他相信这一点,但也不肯定

人都是会变化的

“你好!

我是邓总秘书,您找邓总有事嘛?

”,西南联大从沉思中被打断

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孩子站在面前

邓总的秘书--年轻,貌美,干练

西南联大略显慌乱

“从美国回来的?

“啊?

,是,你怎么知道?

是的,我是原来NetScreen的现在是已经辞职创业了”

西南联大似乎很强调自己在创业

“邓总在北京的老部下,我都见过,例如山石网络的童总他们”,年轻秘书轻轻的笑道,

“另外,你的打扮在北京一看就是从硅谷回来的”

她笑起来,很好看浅浅的酒窝,洁白的牙齿明眸善睐

她知道,来找邓总的,有两类人

如果穿着T恤衫,棉布裤子,白袜子,不修边幅,就是来自硅谷的工程师

如果穿着有品牌服装,很体面的,应该就是国内的投资商或者来要钱的

硅谷工程师大多数人与西南联大一样,基本上与在校学生的打扮差不多

“你先回去吧,邓总今天不在您留一个电话我与你联系”

“我后天就要回硅谷了,能不能安排一下时间谢谢了,啊?

我是原来NetScreen的”

西南联大知道该求人的时候,一定要求人

毛润之当年在重庆,还高呼蒋委员长万岁呢

夜晚的北京,一丝夏风,万家灯火

西南联大从一个小餐馆吃完晚饭,漫无目的的在北京的街道上闲逛着

街道两边是金碧辉煌的饭店,酒吧

北京的晚上比白天漂亮,很热闹,很精彩

但西南联大知道,

这份热闹不属于他,这份精彩不属于他,

热闹和精彩永远属于年轻人,或者属于成功者

他已经不年轻,也不成功

邓锋38岁的时候,已经领导NetScreen的中国工程师们,登陆NASDAQ了

西南联大不由得想起了其在硅谷的家

北京再好,不是他的家;

中国再好,离他有些遥远

加入NetScreen的那年,西南联大才30岁

那是2000年的11月一晃9年了NetScreen被Juniper收购都已经5年了

现在还有人知道NetScreen吗?

还有人知道曾经的一批中国人在硅谷的故事吗?

知道的已经知道,不知道的不一定想知道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3)

2009-09-0911:

32:

30

第一回 NetScreen的前世今生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西南联大还清楚的记得那一天,2001年12月12日

那一天,美国各大财经和科技媒体大幅报道这样一个新闻:

网络安全设备公司网屏(NetScreen)在投资银行高盛(GoldmanSachs&Co)的带领下,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其股票代号为NSCN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天股票开盘价位$23.76,收盘价位于$23.72总交易量达1千5百万股公司市值为15.9亿美金

那一天,NetScreen旗下员工330人创办人和工程师团队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大陆,是一批中国人

西南联大还记得,那一天,大家都喝了不少葡萄酒

大家都很高兴,许多人变成了百万(美金)富翁,NetScreen的创办人们变成了亿万富翁,

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同一个年级,同一个宿舍:

清华大学电子系1字班的邓锋,柯严和创办一年就离开的谢青。

当然,不是2001,1991年,是,1981年

这仨1981年7月拿到清华大学入学通知书的时候,西南联大拿到了小学毕业证书

上市6个月后,股票可以买卖了NetScreen的中国工程师们,就像当年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子弟一样,开始到处看房子除了在硅谷,还在北京成群结队的

有钱的买大房子,新房子;差一点的买小房子,付头期

大家都高兴没有白干一场过去几年的辛苦拼搏都得到了报偿

这批人与山西煤老板的区别是:

NetScreen员工的钱是自己工作赚来的血汗钱,没有见不得人的地方,理直气壮

西南联大没有在北京买房子,没有足够的钱,他有时很嫉妒的想,这帮家伙真是没有出息,如果允许纳妾,NetScreen的这批工程师一定都纳妾了

西南联大今年39,要奔40岁了

西南联大业余时间喜欢读点历史书,中国通史读了两三遍

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也买来一套盗版的,读了一遍

他总爱盘算着名人出道时的年纪,并与自己比较

光阴一年又一年,后院的玫瑰花开了,又谢了,再开,再谢了

目前来看,也就比刘邦,左宗棠出道时年轻

NetScreen的三个创办人出道时也只是34岁

有一种急迫感,其实,也没人逼他,自己逼自己

这种急迫感,就是传说中的中年危机

平平安安一辈子,其实挺好的

年轻时很喜欢“Icandoit”这句话,现在很怕“Ican'tmakeit”这句话

记得小肯尼迪的飞机要栽下去时,就是这样说的

在硅谷,其实在硅谷的人不太说“硅谷”这个词,一般都是说“湾区”

其来源于硅谷是在一个海湾旁边在这个海湾旁边有许多小城市

NetScreen就创办,成长和融化在这片土地上

2004年2月9日,全球第二大网络通讯设备公司Juniper以NetScreen股票NSCN2月6日市值26.40美金为基点,以股票交换率1.404出价约40亿美金并购NetScreen此并购协议并在同年4月16日正式完成NetScreen股票持有人共占Juniper股票的24.5%.

2004年4月19日(星期一),NSCN的股票代号正式从NASDAQ市场消失NetScreen成为Juniper的网络安全和企业网的解决方案部门,代号SPG(SecurityProductGroup),与在路由器解决方案部门IPG并列NetScreen作为法人,彻底消失但作为Juniper的网络安全产品的商标依然存在,销售并安装在世界各地的网络环境中,日日夜夜处理着Internet主干网,企业网的奔流不息的数据

NetScreen.员工,从2004年4月19日,开始进入Post-NetScreenEra(后网屏时代)

在湾区,有两个著名的华人超市,一个叫大华,一个叫永和许多中国人都在这两个超市买东西

据说,在这两个超市里,摔一个跟头,就能撞上一个清华,北大或者科大的毕业生

同学,朋友遇见,一般都是谈谈孩子,聊聊谣言,例如谁海龟了,谁离婚了,谁换房子了等等然后大家挥挥手手,各自回家过日子最近,一般还加一个话题,哪个公司又开人了,哪个朋友丢工作了等等

湾区经济确实不太好失业率屡创新高

天踏下来,其实不可怕大家都完蛋,有钱的,没钱的,大家一个样

失业比天塌了更可怕,老婆的哭泣,孩子的无助,比失业更可怕

国内的白领是白领,硅谷的白领是蓝领,今天的有业之人,明天,明年,有可能就是失业之人

关键时刻,没人能帮助你只有自己帮自己,其实有时自己也帮不了自己

有时西南联大与朋友们聊天,对NetScreen,大家都心存感谢

相信绝大多数原NetScreen的工程师也应该是同样的想法

NetScreen给了一批中国工程师,为了家庭,孩子,自己的生存和将来,一个拼搏的机会并且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回报

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过去的一切都变得有点遥远

似乎剩下的只是感谢,感谢过去的同事,过去的经历

西南联大发现,年纪大了,基本上不嫉妒别人了

朋友发财了,真心替朋友高兴

朋友都比自己穷不是个好事情

在别人都找你借钱,和你可以找别人借钱之间,一定要选择后者

硅谷人才济济,卧虎藏龙,多少startup起来,倒下,再起来,再倒下许多前浪都牺牲在了沙滩上

据说邓锋也在许多场合,非常谦逊的说NetScreen是非常幸运的

天时地利人和,错一步,NetScreen就与其他许多初创公司一样,两手空空

西南联大总觉得应该为NetScreen写点什么,留个纪念也好,为将来的中国工程师们创业有所帮助也好

NetScreen的成功无疑是幸运的

在幸运的后面,也应该蕴含着一些将来可以借鉴的东西

在幸运的后面,也应该蕴含着一些将来可以避免的东西

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有中国工程师创办的企业在湾区

西南联大非常坚信这一点

这也是西南联大这次来北京,要找邓锋的一个原因

他想听听邓锋对NetScreen的看法

当然,与许多人一样,西南联大来找邓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来要钱

西南联大与几个朋友,做了一个Web2.0的网站,想让当年的大佬支持支持

硅谷所在地SanJose,中文常翻译成圣荷西圣荷西水星报(SanJoseMercuryNews)每年都会出一个硅谷地区15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按销售额排名)专题,称为SV150(SiliconValley150),SV150公司中不乏华人创办的公司,2008年有16家华人创办的公司入选

但,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创办的公司为零

是,没有一个入选,16家全部来自台湾或香港的华人

另外,西南联大认识到,从大陆来的中国人在湾区开的公司,(不算上来自台湾和香港人开的公司),基本上没有做大的没看见过50亿美金(5个Billion)市值以上的都是上市之后,稍微像个样子,就被人收购了

从目前来看,来自大陆老中创办的高科技企业中,NetScreen仍然是身价最高的(2004年4月15日,Juniper以41亿美金的股票价位收购)

其次应该是老有晚成的朱敏的WebEx(2007年3月15日,被Cisco以32亿的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收购)第3名是普林斯顿大牌教授李凯的DataDomain(2009年7月23日被EMC以21亿美金现金收购)

OmniVisionTechnologies是清华陈大同开的,但市值不到10亿美金要死不活的样子

展讯(Spreadtrum)是清华武平等开的,现在股票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每天的交易量让人感觉就是一个人自己在玩希望不是武平自己左手买,右手卖西南联大还在2块钱的时候买了一些展讯的股票,希望不是接了武平的卖单,成了展讯的股东

大陆来的人公司做不大,这到底有没有什么原因?

西南联大不知道,也不关心

这个问题似乎是北大光华学院等教授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4)

2009-09-1106:

16:

58

第二回 邓锋这个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NetScreen的三个创办人邓锋,柯严和谢青当中,邓锋,柯严是与NetScreen一起走过各个历史阶段。

谢青因为各种原因早期离开,基本上与NetScreen后来的发展,壮大,上市,兼并,被兼并的历史脱节无关

柯严,作为首席软件架构师,为NetScreen的软件系统ScreenOS的缔造,设计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柯严在NetScreen期间除了全局把握ScreenOS之外,基本不做管理的任务为什么说是基本不管人?

柯严管而且只管NetScreen的预研部预研部的头是谁?

毛宇明,来自于南开大学计算机系并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现在是湾区一家startup公司的创办人(也成道上的大哥了)和首席架构师,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PaloAltoNetworks毛宇明这个人技术水平比较狠,他和他领导的团队,是NetScreenASIC芯片定义,ScreenOS底层系统架构,和NetScreen高端系统研发的主要力量柯严相对邓锋而已,日子要舒服一些,担子要轻一些

邓锋,作为NetScreen的研发副总裁,董事会成员,负责着NetScreen研发的全局,在最初几年,并兼任NetScreen的硬件开发(硬件和ASIC)的掌舵人在NetScreen

统领ASIC设计的头是韦文,韦文,来自清华电子系,美国南加大电子系博士,技术比较狠(炒股更狠),韦文离开NetScreen后曾经出任北京的网络安全公司天融信的CTO

硬件板子部门研发的头是童建,也来自清华电子系NetSceen期间,各个高中低端产品的硬件系统基本上出自童建及其团队也是NetScreen的狠人之一童建就是现在位于北京上地的山石网络公司的创办人和CEO终于转正当大哥了,当然后面撑腰的是大大哥--邓锋

在NetScreen期间,邓锋如果要不高兴了,基本上逮谁训谁敢正面反抗大哥的好像不太多都在后面骂:

-)

可见,要当道上的大哥,首先要从当跟班练起想要当大哥,要会忍和勤于学习

当你的大哥不愿意出头当大哥了,你就(才)成大哥了

2005年邓锋离开Juniper回到北京,创办北极光风投四年以来,北极光创投发展的不错在2008年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二期基金的募集基金的LP(Limited Partner)分别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地区,包括普林斯顿大学、一些政府基金、捐赠基金和非营利基金其二期基金将延续以往的投资策略,即专注于中国地区的TMT(技术、媒体、电信)和消费类的产品与服务领域

现在大名鼎鼎的开心网,就是北极光投资的,其实祖国大地,Facebook的克隆是满天飞但是投你钱,还是不投你,都是大哥说了算

目前邓锋旗下的公司不少,有二三十家公司了其中包括几家原来Netscreen子弟兵出来创办的系统公司,例如山石科技HillstoneNetworks和艾诺威科技AerohiveNetworksAerohive的创办人和大哥叫做刘长明,这个名字比较狠公司一定会成功刘长明,来自清华计算机系,是为NetScreen系统网络部分,特别是Routing部分和高可靠性(HA)方面的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作勤勤恳恳,深得邓锋赏识,邓锋就喜欢老黄牛,听话的,不过大哥们好像都这样,这也不是邓锋的特殊癖好,山石和艾诺威科技这是目前北极光网站上列入系统(System)方向上仅有的两家公司当然属于软件服务业的,杰华科技Sigma也是原Netscreen的班底杰华科技的大哥是当年Netscreen的QA的头,陈廷川,是个马来西亚华侨

西南联大没事就会去北极光的网站溜达一下,看看昔日大哥最近又投了那家公司并做一些统计分析工作,从而希望更好的把握大佬的投资喜好

把握大哥的喜好,比商业计划书更重要

把握大哥的喜好,才是创业团队的实力

关于邓锋的采访报道很多,特别是他回国创办北极光风投公司以后

什么回国当农民啦,身在硅谷,心在祖国啦

邓锋频频出现在各大风投高峰会,创业人员恳谈会,和母校清华大学的一些活动中

国内的记者们基本上是靠邓锋自己侃大山,写出的一些采访报道

邓锋是个很能说,很能吹牛,比较能影响别人的人

他的性格基本上是,他认为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是你理解的不对

这个性格比较狠好像有点独断专行但做startup要成功,领军人物就得这样

西南联大学了九年,就这点练不成

NetScreen出来的人看邓锋,柯严和谢青,自然与那些记者们有些不一样

西南联大认为,邓锋是这样的一个人:

作为朋友,邓锋是个比较随和,讲义气的人

作为公司创办人,邓锋是个节省和能吃苦的人

作为公司研发副总,邓锋是个严谨,注意细节的人

作为风投大佬,邓锋目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作为个人,邓锋确实有具有一定领袖和领导气质的人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5)

2009-09-1206:

36:

59

第三回 自由的渴望

Ihadtobefree    Hadtobefree   Fromfeelingsthathaunted

Iwantedtosee     Wantedtobe     Free

西南联大的黑莓手机响起了莎拉·布莱曼(SarahBrightman)的天籁之音

他的思绪回到了2009年的北京

夜色下的街道,音乐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歌名是“Free”,自由或者解脱的意思

西南联大最喜欢的女歌手就是莎拉·布莱曼,就是去年北京奥运会唱主题歌“你和我”的那位

在莎拉的歌里,他最喜欢“Free”和“ScarboroughFair”

自由,西南联大现在最渴望的就是自由

如果能够还清房屋贷款,那该多自由呀

如果想不工作就不工作,那该多自由呀

如果想不自由就不自由,那该多自由呀

那就得发财,像邓锋,柯严他们一样,发个大财,至少要发个中财

否则,没有自由,西南联大似乎很相信这一点

他在NetScreen发了点小财,但买房子的时候头期都花光了

西南联大有个优点或者叫做缺点,爱反思

NetScreen的人都知道他的这个毛病

他,常常困惑问自己,邓锋自由吗?

柯严自由吗?

谢青自由吗?

好像还都不自由

邓锋成天忙着北极光的事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投钱其实就是被别人变相绑架;不投钱被人骂,据说VC每天要阅读或者从电子信箱里删除上百个商业计划书

柯严似乎好一些,但也成天找不着人一会儿在北京;一会儿在湾区的好不容易见一次,一般也就给30分钟期间还电话不断神情神秘兮兮的估计也都是找他要钱的

谢青,Fortinet估计就够他忙活的了最近又要准备上市了一定是忙的不亦乐乎,还不天天熬夜准备材料,与基金公司们套磁,做路秀(RoadShow)等等

NetScreen那些第二梯队的,现在转正当老大的人,自由吗?

每次在湾区或者北京遇到他们,感觉每个人的脸上写满了“不容易”都是一付上了贼船下不来的样子

似乎他们都很羡慕西南联大每周可以打打羽毛球,游泳,和上网冲浪的日子

西南联大是个聪明人知道这些小困惑是小知识分子的毛病不应该有

自由其实就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和能力,有选择不自由的权利;也有选择自由的权利,才是真正的自由

西南联大知道,哪天没有了工作,他的这点自由的权利就都没有了

但是,没有选择不自由的权利,下岗了

还是要发财,要创业!

西南联大经常勉励自己,要不忘NetScreen的精神

不能颓废刘邦40岁的时候,还在徐州当混混,啥都不是呢,还来得及

“Hello?

”西南联大接通了电话

接电话时说“Hello?

”还是“喂?

”,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从国外回来的不二法宝

西南联大知道,国人特烦这些从硅谷回来的人说话带英文但有时还是习惯成自然

“你好,请问是西南联大嘛?

”,

甜甜的声音,是她,没错,邓锋的秘书

西南联大心中有一点点莫名其妙的兴奋,她是他喜欢的那种类型

“啊?

是,是我”

“你好,我是邓总的秘书我与邓总联系上了他今天晚上在东方君悦有个风投的高峰会很忙你能否在8点半左右去东方君悦的大厅与他见个面?

“啊?

好的,好的谢谢,谢谢了”

从海淀的清华东门,要赶去位于王府井的东方君悦而且还要来回!

老大就是老大;老大不需要考虑细节

老大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实现的困难

西南联大知道,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这次去以后不一定有机会,不去以后是一定没有机会

检查了一下钱包,似乎还有2,3百人民币

要先把出租车的钱准备好,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一听说是去东方广场,很兴奋

西南联大在车里冷静了一下,

见邓锋谈啥呢?

他很聪明的一个人

就谈两件事情吧

一是想写点文字关于NetScreen,关于我们过去的岁月;

二是想问问他关于社区网络(SocialNetwork)的一些看法

西南联大知道,对付聪明和精明的邓锋,就是在他面前,以诚相待,看着他的眼睛,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他

邓锋是个性情中人,是个念旧的人

这一点,西南联大很自信

中国人在硅谷--NetScreen的故事(6)

2009-09-1307:

21:

18

第四回开放的路上

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

在那些开放的路上,踏碎了多少理想

 橘黄色的出租车拐上四环,箭一般的朝东飞驰

路很宽,司机的技术很好在车流里,如鱼得水

北京变化很大,日新月异;中国变化很大,改天换地

“师傅,你车开的很好呀”,西南联大由衷的佩服

“谢了,习惯了”,司机30出头,长相厚道

西南联大看的出来,他不是本地人据说现在开出租的都是郊区的

西南联大不喜欢油腔滑调的北京人,其实他是不喜欢舌头乱卷的北京话

西南联大是江西人没有江西人,就没有新中国江西人都这样认为 

许多历史学家都说中国近代史是湖南人的历史说什么中国不能没有湖南

西南联大一直认为,中国不能没有江西

没有江西人,就没有主力红军;没有主力红军;就没有八路军和新四军

没有八路军;没有新四军,就没有解放军没有解放军,就没有新中国

西南联大理科出身,拿这个逻辑与不少朋友抬杠

西南联大也很好奇为什么近代湖南出了不少名人,并作了一些调研他的结论是湖南之崛起皆源于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曾国藩创办湘军,除了忽悠儒家报国那一套之外,其实就是许诺湘军的弟兄们都可以发财致富,会得到银子,其中包括高工资和分红(打完仗后洗劫城市,例如南京)

不抢鬼都不相信曾国藩自己都承认这一点

这帮穷弟兄被曾国藩解散之后,都是大包小包地带着银子回到了湖南还有大为开阔的眼界和胆识,由此,原本落后的湖南风气大变接着干什么?

购置房产做生意,这其中包括办私塾搞教育培训

搞培训是很赚钱的你看看现在北大青鸟新东方俞敏洪也是搞这个的都发了

湖南的民智一开,自然封侯将相近代以来,人才跟井喷一样正反馈了

钱最重要了,西南联大真心的认为没钱,既修不了身,也齐不了家;更别瞎扯什么治国平天下有钱,才能民智开启;有钱,中国才能繁荣富强

他才不相信湘军是为了大清朝的伟大复兴,大家多留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