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684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

学校制度文化应该如何建设

内容摘要:

学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激励、束行、凝聚人心,从而使学校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

学校制度建设应该当作文化建设来抓,应该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公正严明”的理念,扎实科学的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制度。

本文将从“理念、内容、策略”等几方面探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社会是个大环境,学校是个小社会。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一定离不开制度的建设。

制度的建设不仅关涉到学校生存状况,还关涉到学校的发展状况。

科学先进的制度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章可循;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合理、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张弛有度。

其意义是深远的。

但制度建设并不是把制度建设起来就行这么简单,它不是心血来潮,不是一时冲动,制度应该是“人文的”,

它是制度又是文化。

既是文化,必然有一定的先进性、独特性和科学性。

必然是经过集体锤炼的,是科学的,是适合学校的。

学校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制定制度时应该把它当作文化建设来抓。

学校制度文化应该如何来建设呢?

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制度文化建设,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创新中体现科学——以人为本

人们常说“理念先行”。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催生什么样的行动。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也应该以理念为先导,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学校制度建设。

在探索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管理制度是一种“单程管理”,校长发令,教师执行。

作为管理者,在思想上肯定时刻想着如何管好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则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如果学校长久采取这样的理念,那么教师便会缺少主人翁精神和创造能力,他们只会等待任务,而不会主动发现问题;他们只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不会主动地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那我们该树立怎样的观念呢?

我觉得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教师还原成有思想、有需求、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种资源或人力资本存在。

我们实践“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是渴望成功的——激励为主。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教师也如此。

试想:

教师辛辛苦苦,呕心沥血换来的成绩没人赞赏,没人肯定,他们还会有继续奋斗的热情和动力吗?

因此,我们在制定制度时,本着“激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努力让老师的努力得到肯定。

如我们制定了班级工作评价奖励制度,对于工作负责,管理科学,有一定成绩的正负班主任进行奖励,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再如我们修订各种考核制度时都努力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如增加先进奖的奖项和奖额,放弃上限制,超过上限可加分等措施),使教师有不断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2)人是有差异的——各显神通

孔子说:

“因材施教”,这对于管理也同样适用。

每个教师由于年龄、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因此,我们制定的制度也应该努力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让他们在制度中找到自己的肯定点。

如我校制定了“人人扬个性,个个显神通”的先进评比制度。

为教师搭建30多个舞台,使不同年龄,不同部门、不同特长的教师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3)人是需要行使权力的——民主管理

以往的学校管理是“一言堂”,校长说了算。

这样的管理模式弊端很明显:

有些决定难免错误,教师缺少主人翁精神,学校工作不能有组织的进行……学校管理也需要民主的“春风”,它能使教师开始行使自身的权力,开始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校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努力体现民主管理,并在制度中加以突出。

如我们制定中层干部负责制,将重大教育教学活动交班子集体商定,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分部门分小组自主开展,让学校骨干教师有事做;如制定班级全员管理制,对于正负班主任的职责进行分工,使他们能够互相合作,优势互补;再如各种考核评优,我们都采用群众评议打分制,倾听他们的心声,使教师行使民主权利。

这些制度使教师逐渐形成“学校是我家”的归属感,收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人人愿做事,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效果。

(4)人是需要被关心的——关爱教师

在学校的制度中,除了公事公办,板起脸当“刽子手”,我们更需要人文关怀。

必要的惩罚或经济刺激是不可缺少的,但仅仅依靠它们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的、情感的投入,还必须有对教师的智力投资,对教师成功、成才的关心和帮助。

当老师体验到被领导、同事关爱时,那么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工作热情就会高涨,学校的凝聚力自然也就形成了。

我们十分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情况,制定了慰问教职工的规定,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

另外,学校还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立创新班,并制定创新班学习制度。

要求青年教师主动学习,规定他们能上一节满意的公开课,定期撰写论文案例,独立开展课题研究。

学校还创设各种途径,让这些教师努力学习,从而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二、特色里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学校制度就不能五花八门。

繁杂而琐碎的制度不但让它成为一纸空文,而且会使教师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因此,学校的制度应该精当,应该抓住学校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

我们围绕教育教学的几大方面,删繁就简,制定学校的相关制度。

(1)教学:

落实常规。

教学工作因从常规抓起,应该关注教学工作的几大环节以及教师素质的发展。

因此我们制定了教研组规章制度和校本培训制度。

教研组制度明确了教研组的任务及要求,并着重制定了先进教研组及个人的评奖办法,从而激活我校教研工作,形成良好教研氛围。

校本培训制度是将教育局规定的84课时细分为四方面,并提出具体要求,以此促进教师自我学习和成长。

(2)德育:

关注细节。

“德育在于细节”,德育工作不能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具体而实在的一言一行。

本着这种理念,我们制定了班队工作评价奖励制度和安全奖惩细则。

班级工作奖励细则关注的是班级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班级任务完成、竞赛活动、班容班貌、班级特色、百分竞赛情况。

学期期末根据各种得分进行奖励。

这样的分类,使班主任明确了要求,从而做到教育“有的放矢”,工作“有条不紊”。

安全奖惩细则则是对安全问题作了解释,使教师更好地加强安全教育,实现平安校园。

(3)后勤:

服务师生。

后勤工作要做到服务师生,透明公开。

因此我们制定了财务管理、财产赔偿、食堂工作等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力求科学规范,透明公开。

大额支出都需经过班子商讨,以做到透明;定期在校务栏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做到公开。

食堂工作制度力求安全,让师生满意用餐。

特别是加强食品质量和食堂卫生情况的检查。

(4)评价:

多元综合

传统的评价制度常常带有个人情感因素,成为领导的个人意见。

这会使评价有失公正,损害教师的积极性。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建立起符合教师发展的目标多元、形式多样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体验成功,弥补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为此,我们制定了多元的评价方式,通过多方面评分,然后相加的方法,使考核尽可能公正科学。

如优秀教师评比,我们采取领导评分、组员评分、教师评分、考核分、先进评比分等分数相加的方式评出本学年的区、校级优秀教师。

使真正优秀的教师得到肯定。

这种多元综合的评价制度能激励教师从多方面发展自己,并且使评比公正合理。

三、扎实中追求实效——制度束行

制度最大的失败就是它成为一纸空文,没人当成一回事,更不要说去遵守,去履行。

因此,我们努力使学校的制度深入人心,成为教师的工作依据和指南。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实施: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虽然是封建的产物,但却告诉我们制度面前没有特例,人人平等。

身份、地位、学识等都不能左右制度。

只有学校领导树立这种理念,并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做到平等对待,那么教师便会觉得制度是神圣的、是可以相信和尊重的;反之,如果领导只把制度作为教师的紧箍咒,而对自己“法外开恩”,那么制度便不会深入人心,也就成了一张废纸。

我们努力实现制度的公平性,将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捆绑。

工作有成效,领导奖,教师也奖;工作没做好,教师罚,领导也罚。

这样将领导和教师放在同一条船上,使他们能同舟共济,也体现了公正性。

(2)制度细化有理可依

以往的制度常常是大道理,缺乏具体的措施和策略,使得人们想遵守而不知如何遵守。

我们制定制度时,努力使之细化,变成具体可做的方法和规定,让教师“有法可依”。

如我校制定的校本培训制度具体规定了公开课、教学反思、听课讲座、论文案例、观摩实录等各方面的要求(而且是细化到提出具体的数字),同时又考虑教师的年龄差异,对青年、中年、老年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使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提高自己以及如何提高。

这样细致的制度才是教师们所想要的,才是对学校发展有帮助的。

以上只是个人的粗浅体会。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学校制度文化的建立将有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与提升,我们领导应该在这方面做深层次的探索与思考。

我们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充满人文色彩和独特学校魅力制度文化。

这必将引领整个学校走上一条充满温馨、积极向上、人心凝聚、领先潮头的光辉大道。

学校师生将共同生活在一个充满欢声笑语、飘散琴韵书香、放飞自由理想、抒写人生诗篇和体味成功喜悦的“小社会”中。

只要我们的校长尽力而为,这样的校园将不再是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