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671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docx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思路

高波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

雨污分流,是指各用一条管道输送,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它是一种排水体制,这种排水机制能够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

通过雨水管网,雨水可以直接排到河道;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污水需要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排放到河道里之前进行水质达标检测,这种雨污分流体制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农村集镇由于比较落后,基本采用的是合流制的排水系统,即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没有根据水的来源,分设排水管道。

随着水资源越来越珍贵,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村集镇开始对雨污分流机制进行思考。

关键词: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思路

1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所面临的问题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牵涉到农村集镇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各个局部区域的客观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采用适合的改造方式,对交通、农村人民生活降低工程实施的干扰,避免财政投资上的浪费。

从工程实施到完成,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需要延续长达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漫长的工程实施期内,必须考虑的污水收集解决方案,因此,在短期内,对于难以实现雨污分流的农村集镇,为了控制近期的污染问题,可以考虑推行截流合流制的解决方案。

2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前提条件

由于农村集镇地广人稀,改造区域范围较广,在加上现有的排水系统复杂,要实现雨污分流改造,必须先行考虑一下三方面的改造工程前提条件:

①首先必须了解整个改造区域的排水系统建设状况,全面摸查农村集镇已建的排水管网系统,以及污水系统的运行状况。

在改造的全范围内,明确现状的雨污合流区和分流区,对现状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评估,对污染源摸查与水浸街区域进行原因分析。

②整合现状管网摸查资料,针对农村集镇排水体制的客观实际,包括截流合流、雨污分流、或者两者并存的混流制等,在整个改造区域内重新规划的雨水系统与污水系统。

③初步预测工程实施建设年限,估算雨污分流改造实施的工程投资和工程量,分区分期实施计划构思工程,制定阶段性目标,确定资金投入计划,落实工程资金来源。

3雨污分流改造的技术思考

3.1农村集镇较为发达地区雨污分流改造

农村集镇的排水管道,除特殊状况外,基本拥有大体的排水系统的骨架。

整个污水分区的道路基本上有污水管道覆盖,各个街区污水排放终端均有延伸,依据地势建设雨水管道,分散排入城市的河涌水体中。

据资料显示,农村集镇老的排水系统包括两种类型:

较老的道路上排水终端多为临近的河涌水体,仅建有一套合流排水管,通常污水被截流入截污管中;较新的道路上一般建有两套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污水管衔接污水处理厂或者污水泵站,雨水管接入临近河涌。

实现区域雨污分流的基本条件,是农村集镇道路上具备雨污两套管道,所以在仅具备合流管道的农村集镇道路上,必须新建一套排水管道。

合流管道设计规模远大于服务区域污水收集规模,通常与服务区域雨水收集规模相当,排放末端多为临近的河涌,附带建有道路雨水收集口。

管道埋深较浅,采用分散排放,污水收集系统后的上下游衔接关系,在标高上无法得到满足和改造。

所以,作为雨污分流系统中的雨水管道,应该优先将道路现状合流管道改造为道路雨污分流。

在管径与标高上,新建污水收集系统应以雨污分流规划为依据,满足上下游衔接要求,见图一所示:

(图一)合流制管道

对现状合流管道接户井的改造工程,是农村集镇道路雨污分流改造的难点所在。

原有合流管接户井接入管性质,首先必须逐个清查,然后按照改造雨接雨、污接污系统。

但是在改造中通常遇到一个问题,由于农村集镇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先于农村偏远地区的改造工程,在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前,原本接入道路合流管道的街区内合流管道是接入道路雨水管道还是道路污水管道?

相同面积区域内,农村集镇是无法接受直接接入雨水管道,但由于污水量与雨水量存在差别,将道路污水管直接接入街区合流管道风险很大,通常情况下在污水管道上,被迫设置溢流措施与雨水管道连通,待改造完成雨污分流后再取消溢流措施。

3.2农村集镇欠发达地区雨污分流改造

农村集镇欠发达地区的排水系统状况有三种:

①周边不具备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但是本身具备雨污分流排水系统;②本身具备接入临近的雨污分流系统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③主要出现在依涌而建的欠发达的农村,本身仅具备一套合流排放系统或根本无系统的排水系统,不具备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农村集镇欠发达地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较容易,依据道路预留的雨、污水接入口,待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后,确定现状雨污管道的排放口位置后,进行排放口改造,即可实现雨污分流。

农村集镇欠发达地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在街区内,必须新建一套或两套排水系统,作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污水管道接入部分雨水优于接入部分污水的雨水管道负面影响。

为了确保新建雨水系统中无污水接入,应优先考虑新建一套雨水收集系统,作为合流街区内的雨污分流改造。

通过封闭拍门,原有的合流排水系统结合与截污管道(此系统中少量雨水进入是可接受的),转变为闭合的污水收集系统。

(图二)原有的合流排水系统结合与截污管道

4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的启示

4.1注重整体规划

雨污分流改造不仅统筹考虑工程的风险评估和矛盾调处,以及后续管理和产生的社会效果,还要考虑到工程本身的路面开挖施工,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因此,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前,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是项必要工作。

一是要对现在本地区地下铺设着错综复杂的电缆、光缆、水管等管线铺设情况了解清楚;二是提前做好群众对此项工程反映,注重收集群众的意见,做好风险预估和矛盾调处;三是规划要有前瞻性、开放性、长远性,不仅仅局限于将眼前的工程做好,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城市的过往经验,吸取优秀做法,科学考虑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确保建成后五十年甚至上百年都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雨污分流工程量大,是项费心费力的工程,需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来自各方的矛盾协调工作,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在前期做好建设资金的测算,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前提。

资金测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

不仅包括工程本身的投资额,还有建设中矛盾处理成本以及建成后的维护和管理费用。

此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人口集聚、地势、降雨、污染的特点,应当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污分流工程。

不能片面追求大一统,个别施工难度过于大的地区应考虑雨污合流,经妥善处理后排放,力求找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4.3强化制度建设与长效管理

雨污分流管道后期的运行管理是实现雨污分流的必要保证,建设仅仅是实现雨污分流的物质基础。

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与社会监督机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保排水用户规范排放;同时还需要加强管养的责任落实、监督和考核,完善后续长效管理。

5结束语

农村集镇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不能片面追求大一统。

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是雨污分流制区域占据绝对优势。

但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在较长时期内,原有的截流合流制排水系统应被个别难以改造的区所允许。

实现雨污分流的物质基础是雨污分流管道的建设,实现雨污分流的必要保证才是后期的运行管理。

因此,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与社会监督机制,在建设农村集镇雨污改造工程后,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保排水用户规范排放。

参考文献

[1]吴雪军.雨污分流制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改进的探讨.中国工程.2005(3

[2]夏冬青.农村集镇排水体制的选择.环境科学导刊.2009(4

[3]李田,周永潮,冯仓,李贺.分流制雨水系统雨污混接水量的模型分析.同济

大学学报.2008(9

收稿日期:

2013年6月13日

作者简介:

高波;男;汉族;出生于1970年1月;贵州湄潭人;现任工程师职

称;主要从事市政工程设计及建筑结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