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41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docx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附件1: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加强校内外科普教育的结合,推动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不断丰富科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实现与科普器材、科技展品的近距离接触,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奥妙,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科技、教育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科学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是按照中国科协、教育部、文明办的部署,以科学课程作为连接学校和科技馆的主线,将科技馆活动引进校园参与科学课程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学习实践,延伸学校科学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形成“双向互动”。

在我市今年将主要开展以下内容:

  1、科普专家进校园:

发挥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和科学教师等科普队伍的优势,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送进校园,推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

  2、科普车进校园:

充分利用山东省科协为我市配备的“山东省科普车”这一流动科普平台,发挥车载科普器材和设施的优势,配合科学课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将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典型科技成果展览,新技术、新成果展览,科技知识展览,青春期心理和生理教育展览,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览等送进校园。

  3、主题活动进校园:

发挥科技馆等校外科普场所资源优势,丰富学校劳技课和科学课的内容,利用科技馆阵地和社会科普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如:

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观科普展览,参加科普竞赛活动、把部分科学课程安排在科技馆等校外科普场所进行等。

三、总结评估

活动开展结束后,各活动单位要认真填写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调查表(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同时撰写活动总结,包括新闻报道情况、与学生、教师相关的调查活动信息、及活动照片等,并于活动结束后的10-15天内上报工作调查表和活动总结至烟台市科技馆。

科技馆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设计开发更优质的校园科普资源,从而将此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附件2:

烟台市中小学生航空、航天、车辆模型竞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参赛范围:

全市在校中、小学生。

二、参赛项目:

1、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留空时间);

2、手掷模型飞机(直线距离)。

3、电动自由飞(留空时间)。

4、模拟火箭(留空时间)

5、四驱车模型(竟速时间)

三、参赛办法及活动安排:

各县市区科协、教育体育局统一协调组织本地区的参赛报名工作,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队。

按照各地参加活动人数50:

1比例确定相应参赛人数,参加市级竞赛。

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学校必须组队参赛。

训练、竞赛器材由各县市区竞赛组委会统一汇总,报市组委会办公室。

四、活动时间:

1、4月至10月为各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训练并组织校级竞赛时间。

2、10月上旬为县市区级竞赛时间。

3、11月上旬由市组委会组织全市的航空、航天、车辆模型市级竞赛。

五、奖项设置:

各竞赛项目设定个人奖项及以学校为单位的团体奖。

个人奖:

依据竞赛成绩设定一、二、三等,颁发奖励证书;团体奖:

依据学校参赛选手前五名成绩之和,作为学校团体赛成绩,颁发奖状。

相关内容及表格到(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浏览

附件3:

烟台市第七届中小学“七巧科技”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全民全运,在我心中”为主题,发动、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及与发展。

二、参加对象

全市在校的中小学生。

三、活动安排

各县市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组委会于5月1日前将参加活动的学生数汇总,统一上报市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办公室将于6月1日前将活动器材送达各县市区。

6月—8月,为各学校辅导学生、组织选拔校级竞赛阶段。

9月为各县市区级竞赛阶段。

10月为市级竞赛阶段。

各县市区组委会按照各学校参加活动人数50:

1(五副30:

1)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竞赛。

省级竞赛和全国竞赛时间再另行通知。

四、活动项目与评分标准

(一)活动内容

①、“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竞赛(试卷)

②、“智力七巧板多副组合”创新作品评比(作品)

(二)评分标准:

①作品的主题和命题的一致性;

②作品体现的强烈感受力;

③作品图案的生动性、颜色搭配的合理性;

④作品图案的文字说明;

⑤作品构思新颖、创造性强

⑥参与省级竞赛的展示作品,要求多幅智力七巧板拼图组合,作品规格为120cm*120cm以上。

五、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由组委会统一提供:

单副或五副智力七巧板

六、奖项设置

①按各参赛项目设定个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②对获一等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优秀辅导奖。

③对组织工作突出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

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对推动我市科技普及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积极意义,切实抓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帮助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和要求,采取措施做好本地、本校学生的宣传、辅导、比赛工作,明确“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自主”的指导思想,本着“自愿、兴趣、爱好”的原则,提供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关内容及表格到(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浏览

 

附件4:

烟台市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实施方案

一、参赛范围:

全市在校中小学生。

二、活动安排:

1、各县市区组委会组织参赛学校的预赛工作。

并按照参加活动人数10:

1的比例确定市级竞赛参加人数。

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市级以上科普示范学校必须组队参赛。

9月20日前,各县市区科技竞赛活动组委会将参赛学校及参赛人员名单报市组委会办公室。

2、市级竞赛时间暂定于11月份上旬,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市组委会将根据竞赛成绩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竞赛项目:

1、初中、小学组个人电子模拟实验竞赛(百拼)

2、初中、小学组个人简易机器人竞赛(焊接)

3、初中、小学组个人全能竞赛(百拼、焊接)

4、初中、小学组电子制作团体赛

四、器材要求:

电子模拟实验竞赛、简易机器人竞赛都是统一采用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指定的BD-II型118种图例套材,参赛选手自带上述指定器材参赛,焊接工具由选手自备。

五、奖项设置:

1、团体赛:

按各学校两项竞赛前5名参赛选手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奖,颁发证书。

2、个人全能、单项竞赛:

根据个人参赛成绩确定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

相关内容及表格到(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浏览

 

附件5:

烟台市第二届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研究、探索、创新、广泛参与。

竞赛活动将启用全新的全国网络比赛系统,对应不同参赛组别的学习特性,设置命题搜索赛、网页制作赛及博客赛、电子音乐制作赛等一系列创新赛事内容,让参赛选手在参与中感受、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互动,真正实现让少年儿童“掌握数字技术,走进信息时代”的赛事目标。

二、活动对象、组别设置:

小学生、初、高中学生(以及职高、中专、技校学生)在内的所有青少年。

活动分四个年龄组进行:

小学一组:

(7—9岁)、小学二组:

(10—12岁)、初中组、高中组。

三、活动内容:

分类

项目

年龄组

初赛

复赛

分赛区决赛

全国总决赛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中英文输入赛

全部

通过网页形式输入法软件比赛

命题搜索赛

小学二、初高中

通过网页形式问题闯关程序比赛

网页制作赛

初中、高中

制作作品

提交作品/评比

面试测试+评比

动画制作赛

初中、高中

网页试卷形式

提交作品/评比

面试测试+评比

3D仿真机器人赛

初中、高中

练习阶段

3D仿真软件

特长

发挥

爱好类

博客赛

小学组、中学组

报名阶段(报名后即可开始制作)

提交作品/评比

DV创作赛

小学组、中学组

提交作品/评比

特长类

电子音乐制作赛

小学组、中学组

制作作品

提交作品/评比

面试测试+评比

四、奖项设置:

按四个年龄组及每个单项比赛内容分设一、二、三等奖和创新奖若干。

指导教师设置最佳辅导奖(同时选报100—200名指导教师至全国组委会)。

参与学校设置最佳组织奖。

五、活动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

3月15日前

初赛时间:

报名后即可参加初赛

报名网站:

复赛时间:

3月16日—4月5日

山东分赛区决赛:

4月11日-12日

全国总决赛:

5月底

七、比赛说明:

  1、以各县市区教育体育局、各市直学校为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比赛的组织发动工作。

2、本次比赛的报名、初赛、复赛采取网上报名参赛的方式,为了避免因学生在网上报名的时候填写信息不够详细或不准确造成参赛选手晋级或其他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传递,建议老师在上微机课的时候指导学生集体报名(详细方法详见青少年科技在线网或放学网),学生的信息一定要准确、详细。

  3、各县市区教体局于3月10日前将活动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姓名及参赛学生人数报烟台科技馆。

在初赛后将晋级山东赛区复赛的学生名单报烟台科技馆,电子信箱:

4、大赛组委会网站:

放学网:

山东赛区邮箱:

5、各辅导老师要经常关注官方网站动态,了解比赛流程,及时组织学生上网参赛;初赛结束后及时登陆官方网站或通过个人赛事指定邮箱查询初赛成绩以及是否获得晋级资格。

附件6:

烟台市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1、各县市区科协、教育局分管科技教育的工作人员。

2、省、市级科普示范学校分管校长及科技教师。

3、各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

二、培训内容

1、青少年专家科技讲座,指导和解析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学习策划和组织未成年人科技教育活动的思路和方法。

2、青少年系列活动详细介绍和部分活动的现场指导、专项培训。

3、市级优秀青少年工作分管领导、优秀科技辅导员经验分享。

三、培训时间、地点

培训时间:

暑假(具体时间届时会在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上公布)

培训地点:

待定

四、报名办法

各县市区组委会接到通知后,要认真组织当地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并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加盖公章后,于6月20日前报组委会办公室。

其他未尽事宜请浏览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

 

附件7:

烟台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评选标准及实施方案

一、评选标准

l、将科技教育内容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每学期有相关的活动安排。

2、科技教育领导班子网络健全,有分管领导和科技辅导员。

3、开展科技教育工作具有特色,并取得显著效果。

4、把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并在学校课程建设中,形成有本校特色的科技教育项目和内容,科技内容渗透于各类学科之中。

5、结合新课改,研究型课程中科技领域的学生课题有较高的比例,有一批具有初步科技探究能力的学生群体。

6、对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定期研究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有通过课程落实科技素质培养要求的主题内容。

7、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相整合,校园网中有科技教育的内容,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上网浏览,以信息化推动科技教育现代化。

8、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如讲座、竞赛、观摩、论文研讨会,每年开展有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或活动月,不得少于两次

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科技社团与兴趣小组,有指导、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阵地、有经费。

10、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的各项科技比赛和科普活动,完成市级以上的交流和展示任务,参加科技竞赛项目不得少于六项。

11、把教师科技教育的实绩作为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依据之一。

12、定期表彰科技教育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积极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

13、科技教育教师和科技活动辅导员每年必须安排参加市级以上科技系列培训。

14、重视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投入,并逐年递增,保证活动经费,添置、更新科技活动器材。

15、依靠社会、广集资源、形成合力,支持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有对口的科普教育基地。

16、在校园文化和环境设计中,具有科普宣传教育的氛围,并能体现学校科技特色。

17、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校内外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活动,指导学校科技教育有一定成效。

18、重视科技教育的教研和成果宣传,每年有科技教育的研究论文发表和成果宣传报道。

19、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和双休日、寒暑假积极参与校内外的科普培训、比赛等活动。

二、推荐和评选办法及申报时间:

1、直属单位可直接向市科技竞赛活动组委会申报,各县市区的申报材料由各县市区科技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在审核后,签署意见,加盖公章,报市科技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被推荐的单位,应认真填写《烟台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申报表》,并提供相关材料复印件,一式三份。

3、先进集体的申报材料应为2008—2009年以来的工作成绩。

4、先进集体的申报材料于11月30日前报到市中小学科技竞赛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组委会将根据推荐上报情况进行考核、评审。

希望各级科协、教育行政部门、各直属单位(学校)坚持标准,将评选工作作为促进科技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

通过市科技教育先进集体的评选工作,带动本县市区本单位科技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内容及表格到(青少年科技在线)网站下载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