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65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docx

2《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

《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

固体废物监测

适用专业:

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环境监测技术》专业

制订时间:

2014.02

 

《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实施方案

1.课程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环境监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根据企业对固体废物监测人才专业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主要研究固体废物中各种污染物的分析和测定,借以评价环境质量。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突出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固体废物监测的技能,达到从事相关工作的上岗要求。

2.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为主旨”的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固体废物监测》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以固体废物监测具体指标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固体废物监测》课程一方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和固体废物监测技术方面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同时根据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来选取教学内容。

在课程的设计上,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以真实监测指标为基础,设计了固体废物试样的采集和制备、固体有害物质的监测、生活垃圾的监测、土壤监测四个模块,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达到知行合一,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3.课程能力目标

3.1课程核心能力目标

(1)能采集和制备固体废物样品

(2)能鉴别固体废物的毒害性

(3)能对固体废物的腐蚀性进行辨别

(4)能测定固体废物中重金属含量

(5)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并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分析、检测

(6)能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

(7)能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3.2课程通用能力目标

(1)培养规范、整洁、有序的工作习惯

(2)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及与人沟通能力

(3)具有安全、节约、环保意识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5)能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4.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4.1课程整体框架

项目名称

核心能力目标

固体废物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1)能正确进行固体废物样品的采样布点,制定采样方案

(2)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制备固体样品

固体有害物质的监测

(1)能鉴别固体废物是否有害

(2)能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

(3)能判断固体废物的腐蚀性

(4)能用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物中铅、镉含量

(5)能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铬含量

生活垃圾的监测

(1)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2)能检测生活垃圾渗沥水的细菌总数及有害物质

土壤监测

(1)能采集并制备土壤样品

(2)能测定土壤中污染物质(如汞、农药残留等)的含量

4.2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固体废物监测》课程内容及课时分配

项目

学习(工作)任务

理实一体化教学

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固体废物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准备知识

2

6

14

采样方案设计

2

固体废物样品采集

2

样品制备

2

固体有害物质的监测

固体废物浸出液的制备

3

10

21

固体废物有毒有害特性检测

4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

1

固体废物中铅、镉含量测定

2

固体废物中铬含量测定

1

生活垃圾的监测

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1

3

8

生活垃圾特性测定

4

土壤监测

土壤污染与净化

4

5

14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

2

土壤中汞含量测定

3

合计

33

24

57

4.3能力训练及活动设计

 

编号

项目名称

学习(工作)任务

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教学组织形式和训练方法

结果(可展示)

1

固体废物试样的采集和制备(14)

准备知识

(2)

-----

能概述我国固体物污染的来源与分类;

能概述固体废物的基本特性及对环境的污染。

【班级授课】

1.观看视频、图片;

2.分组讨论我国固体污染物现状。

1.小组报告

2.习题解答

采样方案设计(4)

会收集资料

能设计采样方案

能说出固废样品采样程序、采样量、布点方法、采样方式及采样过程种安全控制。

【班级授课,分组活动】

1.分组收集资料

2.就模拟固体废物的堆放场,设计采样方案。

1.采样方案

2.习题解答

固体废物样品采集(4)

会选择和使用采样工具

会采集固体废物样品

能列举常用的采样方法;

能说出各类采用工具;

能说出需要现场测定的参数。

【班级授课,分组活动】

1.设计采样方法;

2.在模拟场地进行采样操作;

3.填写采样记录表,并保存样品。

1.采样记录表

2.采集到的样品。

3.习题解答

样品制备(4)

能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能概述固废样品制备方法、步骤。

【班级授课,分组活动】

1.制定制样计划;

2.制备样品。

1.制备好的样品

2.习题解答

2

固体废物有毒有害特性的检测方法(21)

固体废物浸出液的制备(3)

会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

能列举固体废物浸出液的制备方法。

【班级授课】

1.观看视频、图片

2.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

1.制备出的固废浸出液

2.习题解答

固体废物有毒有害特性检测(4)

----

能说出有害废物特性的定义;

能列举固体废物有毒有害特性的检测方法。

【班级授课】

观看视频:

动物的选择及毒性试验,吸入毒性试验,口服毒性实验,鱼类毒性试验等实验。

习题解答

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4)

会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的PH值

能判断固体废物的腐蚀性

能记住固体废物腐蚀性的评价标准;

能解释用PH玻璃电极法测定废物PH值的原理和方法。

【班级授课,独立实验】

利用直接电位法对固体废物浸出液测定其腐蚀性。

1.实验报告

2.习题解答

固体废物中铅、镉含量测定(6)

会使用原子吸收仪

会测定固体废物中铅、镉的含量

能解释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废物中铅、镉含量的原理;

能说出测定中干扰的消除方法;

能复述测定的方法及流程。

【班级授课,独立实验】

利用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铅、镉的含量。

1.实验报告

2.习题解答

固体废物中铬含量测定(4)

会使用分光光度仪

会测定固体废物中铬的含量

能解释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铬含量的原理;

能复述测定固体废物中铬的含量的方法及流程。

【班级授课,独立实验】

利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铬的含量。

1.实验报告

2.习题解答

3

生活垃圾的监测(8)

生活垃圾分类

(2)

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能说出生活垃圾种类及其特性;

能复述生活垃圾分类依据。

【班级授课,分组活动】

模拟常见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1.垃圾分类结果

2.习题解答

生活垃圾特性测定(6)

会检测生活垃圾渗沥水的细菌总数

能概述生活垃圾特性测定的方法;

能记住渗沥水的特性;

能说出渗沥水需分析的项目及方法;

能复述生活垃圾渗沥水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

【班级授课,独立实验】

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生活垃圾渗沥水细菌总数

1.实验报告

2.习题解答

4

土壤监测(14)

土壤污染与净化(4)

--

能记住土壤的性质;

能复述土壤环境背景值及环境容量的概念;

能说出土壤自净作用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

【班级授课】

1.观看视频、图片

2.分组讨论土壤自净作用影响因素。

1.小组报告

2.习题解答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4)

能采集并制备土壤样品

能概述土壤样品与一般固体废物采样的区别;

能概述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的方法;

能说出土壤样品采集制备的方法。

【班级授课,分组活动】

1.在模拟场地进行采样操作,填写采样记录表

2.制备样品。

1.采样记录表

2.采集到的样品。

3.处理好的样品

4.习题解答

土壤中汞含量测定(6)

会测定土壤中汞的含量

能记住土壤中汞污染的特点;

能记住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方式;

能解释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汞的原理;

能说出测定土壤中汞的含量方法。

【班级授课,独立实验】

利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汞含量。

1.实验报告

2.习题解答

5.教学建议

5.1教学资源

多媒体、实训资源:

为了使教学有效开展,结合了现代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产学合作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产学合作,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实训室,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材及参考资料:

《固体废物及土壤监测》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邓益群等编

《土壤及固体废物监测与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石光辉主编

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GB/T15555.12-199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5085.5-2007

总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15555.5-1995

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555.1-1995

5.2教学模式

本课程是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必修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希望在教学过程根据社会对固体废物监测人才专业水平与能力的要求,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边讲边练,讲练交替,因此宜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3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1)任务驱动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以实验报告等为任务驱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2)现场教学

注重以学生为主,“教”与“学”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实际岗位典型的项目和常用的仪器设备,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操作,学生独立操作训练,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识别不同的仪器设备,同时能熟练使用和进行基本的维护保养。

(3)问题探究法

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意愿。

5.4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其中。

对于新知识新技能化新为旧、化繁为简,通过问题探究法、现场教学法等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获得新知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多想多做多练,从而是他们学的更快更好。

6.教学评价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多元化学业评价表

~学年第学期

班级:

学科:

任课教师:

序号

项目

姓名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总分(%)

终结性评价(%)

总评

课堂纪律

活动参与

作业笔记

职业素养

项目评价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各项考核项目具体包含的内容如下:

(1)过程性评价:

课堂纪律:

如礼貌修养,出勤(迟到、早退、缺席),课堂言行表现(睡觉、讲话、玩手机等),遵守各实训场所的规章制度。

活动参与:

如团队协作(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力(语言表达),回答课堂提问(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作业笔记:

如课后作业情况(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作业、的书写与清楚情况、作业的正确率,作业完整性),资料查阅收集,平时操作练习,笔记情况(记录笔记的积极主动性,记录笔记的完整性)。

职业素养:

如安全意识,规范操作,爱护公物,环保意识。

项目评价:

如动手操作能力(如安全规范、基本操作、正确读数、规范记录、常见简单故障判别及排除、实训设备维护情况、实训环境清理整顿等),产品或项目完成质量情况(作品展示,作品创意,规格标准,实验报告,完成速度)。

学生自评、互评:

以课堂纪律情况、活动参与情况、作业笔记情况、职业素养为主要内容,可参考“学生自评/互评表”。

表2学生学业自评/互评表

说明:

表中每项内容的考核满分5分,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优得5分,良得4分,及格得3分,不及格1分。

项目

内容

得分

合计

基本态度

出勤、着装

上课纪律

独立完成作业情况

主动学习能力

上课举手发言

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后积极讨论与交流专业知识

查阅并收集相关资料

团队协作能力

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

组织能力或服从领导意识

与同学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逻辑思维能力

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

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

思维创造能力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问题

对于自然现象与专业技术有好奇心

实践操作能力

亲自动手、操作规范

具备安全、环保意识

根据操作情况写出实践小结

及时对实训经验总结、改进

总结

我较满意的地方

 

我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评/互评成绩

(2)终结性评价

以项目评价或期末考核为主,包括理论考核、答辩、小论文、工件作品等形式。

7.其他说明

本课程实施方案是按照新的《固体废物监测课程标准》,并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编写,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将依据安全生产和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