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372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7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生物与环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docx

《生物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与环境.docx

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共25题,题分合计25分)

 

1.冬季雷鸟的羽毛换成白色,以适应降雪的环境,但是如果冬季降雪晚而少,那么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一个受二口恶英污染的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据图回答:

①体内残留二口恶英浓度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它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营养级。

②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图中________的种群大小与光合能力强弱决定的。

 

3.二口恶英是脂溶性物质,哺乳动物及人肠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

 

4.植物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在光照下能够释放氧气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在黑暗中能够消耗氧气,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

 

5.植物叶绿体色素分布在__________上,其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能够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ATP中,ATP在_______阶段参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6.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的___________之中。

生物体内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要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7.在实验条件下,刺激一条离体神经纤维中间段的某处、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_____。

当人体受到刺激,感受器兴奋,兴奋在反射弧中通过突触时,其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向的,这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造成的。

 

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通过_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统一整体。

 

9.自上个世界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DDT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

图31中的曲线表示1920年~1970年期间两种肉食性鸟类蛋壳厚度的变化,蛋壳薄的蛋容易在孵化前被打破而影响出生率。

(1)据图说明DDT能影响蛋壳的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DDT对大型肉食鸟类蛋壳厚度的影响比小型鸟类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实验证明DDT确实能影响蛋壳厚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你是某化工公司的科学工作者,正在研制新型杀虫剂,指出你在所研制产品过程中要考虑的3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捕获太阳能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总能量是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植物呼吸作用之后,剩余下来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固定的能量叫净初级生产力。

下表反映地球上绿色植物捕获太阳能的情况。

(单位Kj/m2·日)

能量输入

能量丢失

百分率

总太阳能

21000

100

植物色素不吸收

11676

-55.8

植物色素吸收

9324

44.2

植物表面反射

777

-3.7

非活性吸收

924

-4.4

光合作用的有效能

7623

36.1

碳水化合物中的能量不稳定状态

6858.6

-32.5

总初级生产力

764.4

3.6

呼吸作用(R)

256.2

-1.2

净初级生产力

508.2

2.4

上表说明,地球上流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仅仅为总太阳能的__________%。

能被各种动物、人类和各种微生物所利用的能量仅为__________%。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太阳能都不能流入生物系中。

 

11.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

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

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入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

这些“种子”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

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

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是夏季一个北温带湖泊的水温和氧气垂直分布情况。

请回答:

(1)表水层的溶解氧含量约为_____________,水温约为_____________。

(2)表水层氧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水深的增加,氧气含量下降,对此造成影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如何解释静水层和底泥层的氧气含量如此之低?

 

13.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了如下调查:

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l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l)该群落中加拿大一枝黄花与其他植物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________________

(3)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考虑,本调查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14.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喻为'气地球之肾"。

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

(l)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态功能。

(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_____进行传递。

(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

(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

培养液中除须含有________外,还须置于________处培养。

(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①"有光-食物丰富",②"有光-食物贫乏",③"无光-食物丰富",④"无光-食物贫乏"。

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A:

________,B:

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用序号表示)。

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_______关系。

 

16.在一所林区中学,生物教师带领该校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栎树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鸟类调查。

调查资料及数据见下表。

请仔细阅读和研究调查表后,回答:

种名

林冠层12m以上

乔木层5m~12m

灌木层1.2m~5m

草被层0.9m~1.2m

地被层

点斑林鸽

977

14

9

--

--

普通币鸟

1035

435

30

--

--

绿背山雀

1989

3510

2601

315

85

红头长尾山雀

1076

1764

1309

175

86

褐山雀

1590

3728

1343

840

--

煤山雀

1350

3293

2325

585

--

沼泽山雀

172

1200

1676

876

76

大山雀

496

1480

3928

2072

24

戴胜

27

135

447

190

--

乌鸫

12

41

147

525

276

北红尾鸲

--

--

435

480

284

鹪鹩

--

--

125

750

125

(1)在生物学上,该林区的全部点斑林鸽构成一个__________,而林区的全部鸟类及与鸟类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__;该林区的全部生物与其_________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叫做生态系统。

(2)林区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是由该种群的__________等特征决定的。

(3)该林区的鸟类种群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

请分析:

(1)A.B.C三条曲线各代表什么种群?

并指出它们在该生态系统的蕾养结构中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食虫鸟类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从而使其_________________能力受到影响。

 

18.下面的a.b图是两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1)在a图中表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箭头是_____。

(2)在b图中,为了让生态系统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利用,还可在各生物间补充建立哪些能量联系。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任意标出两条。

(3)在b图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生物是_________。

(4)b图生态系统能持续稳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_______。

 

19.动物A和B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图表示A、B在120D内的种群变化。

(1)为什么物种A达到的峰值会高于物种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物种B突然大幅度增加,物种A、B的数量如何变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条件下两者在116D和120D后均死亡,这种情况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第90D时,物种A的各种种间关系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物种B在第17D和第90D的获取食物后能量传递效率的高低:

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图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转化的部分示意图,依据右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A、C两过程,生物体需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非生物因素分别为______、______。

(2)在人体细胞里产生的二氧化碳,需依次经过______、______系统,才能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

(3)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

当血糖浓度大于0.1%时,某种激素进行调节,加速B。

C过程和X物质的合成,该激素是______。

(4)完成B、C两过程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

(5)A过程主要是指______,此过程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21.营养元素(特别是氮和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条件。

有关研究表明,水体中只要有15.5g磷,就能产生1775g藻类;水体中磷的浓度超过0.015mg/L,氮浓度超过0.03mg/L,就足以引起藻类急剧繁殖。

在高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水体上层出现藻类飘浮层,形成“水华”现象,水中动物死亡,水质变劣,臭味难闻。

问:

(1)磷对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磷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片湖区内,蓝藻和绿藻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蓝藻在细胞结构上不同于绿藻之处主要是蓝藻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缺氮而富含磷的湖泊中,绿藻等常常被蓝藻所取代。

缺氮限制了绿藻的生长,但并不能限制蓝藻。

蓝藻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而解决了氮的水源。

(4)“水华”现象严重的湖泊,溶解氧降低,特别是深层水呈缺氧状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______和______之间,通过______和______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它包括地球上全部______及其无机环境。

2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够制造______,为消费者提供______和______;消费者对于植物的__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

2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_____和______这个渠道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大约是______。

生态系统的能量根本来源于______。

 

25.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除阳光、CO2、H2O、N2以外,其余部分总称为______。

(2)在生物因素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_____。

(3)若黄雀增加2g,则需至少消耗生产者的有机物是______g。

 

得分

阅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共1题,题分合计1分)

 

1.关于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对于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种群基因资源

C.越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D.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得分

阅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共72题,题分合计72分)

 

1.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A.3000吨B.1650吨C.1500吨D.不超过300吨

 

2.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不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

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

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3.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白蚁B.蚯蚓C.蜘蛛D.蛇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B.3个C.4个D.5个

 

5.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下表

项目

甲型叶

乙型叶

表面积(mm2)

292

144

体积(mm3)

64

63

表皮厚度(pm)

14

24

试推断: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6.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

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7.下列关于光因子对生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在强光下小麦和玉米才能长的好

B.夜间用黑光灯诱捕的蛾类对紫外线敏感

C.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的繁殖活动没有影响

D.光因子决定水体中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

 

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9.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起主导作用

B.分解者的活动受抑制

C.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强

D.其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消费需求

 

10.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

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1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2.下列各项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物种

 

13.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即使有适合萌发的条件也不萌发,例如有些植物的种子秋天成熟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才能萌发,这类最有可能是自然分布在什么地区的植物?

A.低纬度地区         B.低海拔地区

C.低降水量地区        D.高纬度地区

 

14.在一支装有培养基并已消毒灭菌的试管内接种入一种大肠杆菌,放在恒温环境下培养,在24h内记录下的生长曲线如图17-4。

试管内的生物进行种内斗争最剧烈的是:

A.A~B时间段         B.B~C时间段

C.A~C时间段         D.任何时间段都不存在

 

15.假设图所不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

A.等于

N         B.等于

N

C.少于

N         D.多于

N

16.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单位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比生活在海滨的人多,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17.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18.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

横轴示年龄,纵轴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反映人口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A.图中涂成黑色的部分表示幼年个体,预计A国的人口增长率-定更快

B.设A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A,人口基数为x,则y年后的人口总数为x+Ay

C.若B国的平均寿命增加,出生率不变,则在和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将会增加

D.若A国实施晚婚政策,但每个育龄妇女出生人口数不变,则出生率也不变

 

19.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出墙来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0.菊花通常都在秋天开放,若打算使菊花提前开放,应采取哪种措施:

A.增加灌溉        B.喷施IAA

C.提高栽培小区的温度   D.通过覆盖,缩短日照

 

21.有人将植物叶片捣碎后过滤叶汁,置于容器中作为培养液,然后从池塘中取出池泥和池塘水(含有4种生物)一齐放入装有叶汁的容器中,在黑暗处培养并保持容器内的空气流通。

在以后的10天中,每天从容器内取出4种生物的样品测定其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

那么,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Ⅰ是一种绿藻

B.4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能量流动关系是Ⅰ→Ⅱ→Ⅲ→Ⅳ

C.4种生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D.由于缺乏能量的补充,容器内的生物因能量的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

 

22.家用洗涤剂是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关于城市污水处理时要不要除去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磷是植物生活的必需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排入农田是很好的肥料,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必除去

C.磷对人体无毒,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D.含磷污水排入河流与池塘中,会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池水变质,必须除去

 

23.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

 

24.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可与其他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在该食物网中:

A.有些生物的存在只是为了别的生物的存在提供食物

B.生物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客观联系

C.任何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