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42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8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docx

石化单位小电石炉操作规程超详细解析

 

15万吨电石炉装置操作规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一、装置概述

电石装置是由小电石炉操作、高温净化除尘、尾气水洗操作、净炉气气柜和循环水组成。

其中小电石炉是生产产品的主要生产单元。

1.1装置概况及特点

1.1.1装置概况

1、装置概况见下表

类别

炉体

电极柱系统

液压系统

变压器

上料系统

环型加料机

自动出炉系统

高温净化系统

除尘系统

数量

1

3

1

3

1

1

3

1

2

2、装置组成

本装置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小电石炉操作系统;

(2)高温净化系统。

3、主要产品及副产品

本装置产品为纯度65%—90%的碳化钙(CaC2);装置副产品一氧化碳(CO)经过干法除尘、水洗除焦后回收利用,主要用于石灰石原料煅烧和炭材干燥烘干。

提高了循环经济,节约了资源浪费,从而保护环境。

1.1.2装置特点

本装置具有如下特点:

采用埃肯密闭电石炉和高温净化除尘,炉料通过自重加入炉内,凭借电阻热和电弧热在1900---2300℃高温下进行反应生成电石;产生的高温炉气(CO)通过高温净化回收利用,提高了循环经济,节约了资源浪费。

1.2原材料规格及产品性质

本装置所用的两大化工原料分别是生石灰、碳素材料(焦炭、兰炭),原材料的规格要求如下:

1.2.1原材料性质及要求

1.2.1.1生石灰

  生石灰的质量符合如下条件:

CaO≥90%

MgO≤1.8%

SiO2  ≤1.1%

生过烧    ≤8%

粒度     10mm~50mm占85%

       >50mm ≤10%

       <8mm  ≤5%

强度     ≥80kg/㎝2

气孔率    ≥35%

1.2.1.2焦炭

固定碳     ≥84%

灰分      ≤15%

挥发分     ≤1.5%

水分      ≤1%

粒度  5mm~25mm

1.2.1.3兰炭

兰炭质量应符合如下条件:

固定碳     ≥84%

灰分      ≤9.0%

挥发分     ≤7.0%

水分      ≤17.0%(投炉小于1%)

粒度     5mm~25mm占85%

       >25mm ≤10%

       <5mm ≤5%

1.2.2产品及副产品规格规格

产品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指      标

优级品

一级品

合格品

发气量(20℃、101.3kPa)L/kg  ≥

300

280

260

乙炔中磷化氢(V/V)%     ≤

0.06

0.08

乙炔中硫化氢(V/V)%     ≤

0.10

粒度(5mm~80mm)的质量分数  ≤

85

筛下物(2.5mm以下)的质量分数 ≤

5

产品成份:

碳化钙(CaC2)          85.3%

氧化钙(CaO)          9.5%

二氧化硅(SiO2)2.1%

氧化铁和氧化铝(Fa2O3+Al2O3)1.45%

氧化镁(MgO)0.35%

碳(C)             1.2%

副产品:

CO83.1%

N27%

H27%

CO24%

O20.5%

焦油等

粉尘的成分和含量

粉尘种类

CaO

C

SiO2

Fe2O3

Al2O3

其它

百分比

34.2

37.1

15.8

0.96

7.1

4.84

二、值长岗位

三、岗位操作规程

1、带班长:

1.1定员:

4人

1.2任务及管辖范围:

班组长负责承担本班组现场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包括:

现场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员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培训管理、文件管理。

1.2.1、职权

班组长有权对本班人员行使“建议权“,包括:

建议待岗权、建议罚款权、建议辞退权、建议调岗权。

班组长有监督本车间生产安全的义务,对生产负责,对员工负责,同时拥有监督上报不正常生产情况的权利。

1.2.2、职责

1.2.2.1、负责本班组的思想建设,确保员工的思想与公司保持一致。

1.2.2.2、组织学习、有效贯彻执行或培训公司、本部门下发到本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作业指导书》,并作好上述文件的保管工作。

不准出现文件丢失、乱写、乱画的现象。

1.2.2.3、负责落实、组织人员完成交给的生产任务,严格按照工艺及操作规程指挥生产。

对本班的各项质量、产量指标负责。

1.2.2.4、负责现场纠正、批评、处理员工的违章操作,严重者应逐级上报分厂。

1.2.2.5、负责搞好本班组安全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或工具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运行主管,请求协助处理。

1.2.2.6、督促教育并严格要求员工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材。

1.2.2.7、发生事故立即报告,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

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并落实防范措施。

1.2.2.8、负责搞好清扫、整理工作,保持作业场所整齐清洁。

1.2.2.9、严格执行《交接班管理制度》,尤其要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1.2.2.10、负责对新上岗员工(包括实习、培训人员、调入本岗位)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培训,并在《新员工岗位培训记录》中作好记录,交综合管理科存档。

1.2.2.11、负责本班组员工的考核。

1.3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带班长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负责组织本班所有生产活动,检查监督设备运行情况、产品质量情况以及任务完成情况,领导和指挥本班人员完成生产任务。

1.4带班长工艺指标

电石炉最大运行视在功率:

<33MVA

电极工作端长度(炉墙耐火砖层上沿以下部分):

1000mm~1200mm

每班电极压放间隔时间:

≥30分钟

炉气氢含量:

<15%

空气中CO含量:

<30mg/m3

石灰:

焦炭     100:

55~70(干基)

焦炭粒度             5mm~25mm

石灰粒度             10mm~50mm

电极糊柱高度          4.0m~4.5m

电极工作端长度     1000mm~1200mm

炉气温度             400℃~700℃(与净化系统衔接)

炉压               0Pa~+10Pa(与净化系统衔接)

电极压放长度           20mm/次

电极压放间隔时间         不小于30min

通水电缆冷却水温    <60℃

出炉次数           1炉/小时(负荷在16000kW以上时)

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     10.5MPa

油温     <65℃

溢流阀设定压力     7.5MPa~8.5MPa

循环冷却水分配器压力     0.30MPa~0.35MPa

循环水浓缩倍数2.5~3.5

循环水总磷6×10-6~8×10-6

循环水余氯0.5×10-6~1×10-6

工作区域一氧化碳         ≤30mg/m3为安全指标

动火分析指标 CO         ≤1.0%(V/V)为安全指标

       C2H2        ≤0.2%(V/V)为安全指标

进入密闭容器工作时气体指标

CO  50mg/m3(允许工作时间<60分钟)为安全指标

100mg/m3(允许工作时间<30分钟)为安全指标

200mg/m3(允许工作时间<15~20分钟)为安全指标

O2  ≥18%为安全指标

原材料:

焦炭:

固定碳:

≥84%

水份:

≤1%

粒度:

5~25mm

石灰:

CaO%:

>92%

生过烧:

<6%

粒度:

10~50mm

电极糊:

挥发份:

12.0~14.0%

灰份:

≤4.0%

抗压强度:

≥17MPa

电阻率:

≤53μΩ·mm2/m~68μΩ·mm2/m

体密度:

≥1.38g/cm3

固定碳:

≥80%

1.5带班长开停车操作程序

开车程序

1、正常送电操作

1.1送电前的准备工作。

1.1.1调整或检查各仪表的“0”位,将负载调为最低。

1.1.2检视指示灯信号。

1.1.3检查各开关是否灵敏。

1.1.4检查炉料的配比情况。

1.1.5检查完毕后将结果通知当班班长。

1.1.6填写送电操作表由班长签字后可与变电部门联系送电。

1.1.7送电时将电极调节扭转为手动操作后给信号。

1.1.8送电后,根据班长指示及炉内反应情况,适当调整负载和电流或电阻,并记录时间。

1.2新开炉送电操作

1.2.1检查电极夹持设备每个导电接触元件上的弹力是否正确。

1.2.2检查弹簧组件上的锁定螺钉是否紧固。

1.2.3检查设备是否漏水,各冷却水管路畅通。

1.2.4检查电极加热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1.2.5检查电极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1.2.6保护定温器应该调整到230℃。

1.2.7检查设备的水压、气压是否正确。

1.2.8检查各导电部分有无接地或杂物,以防短炉,检查各电接点是否拧紧。

1.2.9关闭各检查孔(或根据情况按开炉情况执行)。

停车程序:

在正常停炉时,必须事先通知调度及变电站,得到同意后,将电压、电流降低到规定的限度,方可停电;遇特殊情况,需紧急停电时,允许满负荷紧急停电,停电后立即通知调度、变电站、值班电工及供电部门。

 

1.6带班长事故名称及处理方法

事故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1、流突然上升,电极对炉底电压下降。

2、炉气出口温度与H2含量增高。

3、电极筒大量冒黑烟。

4、炉气压力突然增大,防爆孔打开。

1、电极糊的质量差,油份、挥发份多,软化点高。

2、电极自动下滑或过量下放电极。

3、电极糊块大,添加无规律,棚住或架空。

4、电极筒焊接质量差。

立即停电,迅速下降电极,使断头相接后压实炉料,减少电极糊外流,并扒掉外流的电极糊,将电极调节变为手动控制,进行单相电极焙烧。

电极糊应添入电极筒内的高度达到接触元件顶部以上1500mm

 

 

1、电流突然下降后回升。

2、炉气温度突然上升。

3、电炉产生的电弧声异常。

1、电极糊保管不当,灰分增高,粘结性差。

2、停炉时期电极冷却率大。

3、导电接触元件以上的电极糊过热,固体物沉淀,造成电极分层。

4、由于电极进入炉料部分稍带锥形。

当电极降低时,电极与硬壳及炉料产生极大的机械力。

5、长时间停电后,负载增加太快。

1、断头小,残留电极长度可以工作,可将断头压入炉内继续送电。

2、电极断头大,工作端不能工作,可将断头用炸药爆破后取出,适当压放电极,尽量用提高压放率而不用长距离的压放来增加电极工作端。

导电接触元件与电极筒间刺火

接触面与电极筒处发红或有明显炼火。

压放电极时,接触装置不易滑动。

由于弹簧组件上的压力过低。

电极筒或肋板表面有毛刺或不清洁。

更换打火的接触元件,检查其他弹簧的螺母及压力。

电极同肋板损坏,将损坏部分下送,直至接触元件与未损坏部分接触。

炉气中的H2含量高。

单相电极电流可能下降。

炉气出口温度降低。

炉气压力增大。

炉子绝缘不好,产生刺火。

电石硬壳与设备刺火。

炉内温度高。

平时操作细致观察各仪表的变化。

发现漏水后停电处理。

电极不能上下移动,防止热料喷出或爆炸。

料层表面的湿料要清除。

 

1.电极放不下来。

电极夹上过量的负载或水量不足。

电极夹内部有气体燃烧,致使密封损坏,磨损。

取下一个或更多的屏蔽进行检查。

如果电极筒弯曲、变形,要切掉损坏部分。

(注:

不能用氧焊炬,防止着火。

去掉损坏部分后,用放电极系统将电极送至通过底环。

若电极筒严重损坏,须放松支撑底环部件的螺栓和接触元件上的弹簧组件螺栓。

当通过电极夹送电极时,注意不要在接触元件一下馈送烘烤区。

 

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不稳,波动大,电极位置高。

出炉量小,出炉时一相或两相电极的电流下降很小获不下降,反而上升。

炉内温度升高,炉气量波动大。

电极不能深插,炉底温度低,坩埚狭小。

操作不当,炉温低,三相不通。

长时间出炉量小,炉内电石积存过多。

长时间停炉后,负载增加要慢。

提高单相电极电流或单相电极间歇加料。

适当调整炉料配比。

降低电压。

电极

自溜

电流突然上升,对地电压下降。

观察电极距离标志变化。

紧急停电

下溜较少,对电极操作无影响时,暂不停电。

电极系统自降

电流上升,对地电压下降。

电极夹位置记录器显示

紧急停电

仔细观察位置记录器

电极皱皮

1.炉温高,底环以上铁皮烧坏;电极 工作端短,弧光打在上面;长期大电流操作。

2.电极柱内气体压力高,电极起泡;

3.电极壳钢板强度不合格电极起泡;

4.电极糊块度大电极壳与电极接触不良。

1.停电、电极解体,割除皱皮,更换损坏件;

2.做好电极密封;

3.电极压放困难时,不能强行压放,应及时检查分析原因;

4.减小电极糊块度。

二次电流值偏高

1.电极工作端太长;

2.炉内液体未能及时排出;

3.焦炭、石灰粒度大,红料多、炉料电阻小;

4.炉子设计功率因数偏低;

5.炉内硬壳结得太多;

6.加料嘴烧坏,料面提高。

7.配比高,质量高。

1.控制电极长度,

2.及时排出液体;

3.检查焦炭破碎,及时调节或更换牙板;

4.定时打硬壳;

5.更换烧坏的加料嘴。

6.检查计量设备,及时调整配比。

炉气温度高

1.三角区塌陷;

2.翻液体;

3.电极短;

4.密封性差,大负压生产;

5.通水部件漏水;

6.焦炭粒度大;

7.炉料透气性不好,塌料;

8.料管堵料;

9料面高、红料多。

1.炉气温度超过700℃,则停电检查炉况,三角区推料;

2.提高电极班压放量;

3.停电、处理电极密封;

4.停电、处理设备漏水;

5.调整破碎机间隙或牙板更换;

6.增加炉料透气性;

7.疏通料管;

8.处理红料,适当干烧。

1.7带班长设备巡回检查、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接班时按巡回路线全面认真检查一次,并记录检查结果。

按时、按点、按要求仔细检查工艺控制、仪表运行、设备运转情况,按规定要求及时填写检查情况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并向上级汇报,并及时和有关岗位、部门联系解决问题。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隐形缺陷,提高操作工、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设备隐形缺陷的判断能力和巡回检查的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系统的设备巡回检查工作。

第三条分厂应根据各自管理设备、系统的运行特点,制定各工种岗位的巡回检查路线,重点检查项目,检查周期并公布于现场。

第四条巡回检查人员必须由正式顶岗的值班人进行,不得由实习人员、徒工或其他人员代替。

在安全事故易发地段,巡回检查工作必须由两个人同时进行。

第五条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用具。

检查时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看、听、摸、嗅和试,但必须执行安全规程,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六条检查重点应包括:

(一)改变过运行方式和才操作过的设备。

(二)检修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三)设备缺陷消除后的运行情况。

(四)运行参数异常的设备。

(五)安全检查。

(六)重要的备用设备和与运行有关的检修设备配件等。

第七条巡回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时,应按有关规定、规定执行。

最主要的是积极设法消除和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第八条巡回检查的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清洁,润滑,维护等工作。

第九条分厂分管运行的领导应定期巡视的主要内容是:

(一)重点检查运行情况(各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二)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检查事故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三)值班人员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

(四)纠正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调整、操作。

(五)安全生产检查。

设备巡检记录

巡视检查记录表

班别:

日期:

年月日巡检人:

序号

检查项目及标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处理情况

1

 

 

 

 

 

2

 

 

 

 

 

3

 

 

 

 

 

4

 

 

 

 

 

5

 

 

 

 

 

6

 

 

 

 

 

确认签字

 

 

 

 

 

说明:

正常√,有缺陷明确记录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保证检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规范检修程序,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用设备的检修工作。

修理类别

第三条根据修理内容和要求以及工作量的大小,设备修理工作划分为大修、中修、小修。

(一)大修

设备大修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种计划修理,大修需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进行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格的零件,修理、调整设备的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从而达到全面消除修理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二)中修

设备中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或大型部件,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理。

中修时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修理和校正坐标,从而恢复所修部分的性能和精度。

(三)小修

设备小修是工作量最小的一种计划修理。

对于实行状态(监测)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对于实行定期维修的设备,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根据掌握的磨损规律,更换或修复在修理间隔内失效或即将失效的零件,并进行调整,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

修理计划的编制

第四条各生产单位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编制出设备年、季、月修理计划,每年提出次年的年度修理计划;每季第二月末提出下一季的季度修理计划。

第五条计划编制一般按照收集资料、编制草案、平衡审定和下达执行四个程序。

各单位根据生产情况自行制定计划编制开始时间。

第六条各单元编制检修计划经审批后,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组织平衡。

大修计划报生产副经理批准后下达。

第七条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提出备品配件、材料、工器具计划。

修理计划的实施

第八条检修计划经批准后,检修单位根据检修计划编制检修方案,方案包括:

检修内容、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和劳动力、备品配件、材料、特殊工器具需要量、试车验收规程、安全措施等。

复杂的设备大、中修工程需要绘制网络图。

第九条中、小修计划由各单元按照检修方案认真组织施工,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进度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第十条大修计划的实施由公司组织实施,并且要做到:

 

(一)由生产副经理全面负责大修工作。

 

(二)在大修前由生产技术部组织成立大修指挥部,负责搞好检修计划和方案的审定、检修项目的落实、物资准备、施工准备、劳动力的准备和开、停车置换方案的拟定等工作。

分厂也要成立大修领导小组,落实大修指挥部安排的各项工作。

(三)组织和指挥大检修的人员要统一计划、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

要做安全意识到现场、生产指挥到现场、材料供应到现场、设计科研到现场、生活服务到现场。

切实抓好停车、转换、检修、试压开车四个环节。

(四)大检修中,必须严格质量检查和检修竣工验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检修任务,达到一次试车成功。

(五)对于需外委其它施工单位进行的修理,由大修指挥部组织确定。

(六)同安全环保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第十一条设备检修必须严格办理设备交接手续,严守检修安全技术规程,检修单位在检修前按规定进行各种分析工作,办理动火证、设备内作业票等手续。

分厂负责对停车的设备进行处理,进行置换、清洗等工作,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检修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

施工现场应设安全防护栏杆或标志,以确保安全检修。

第十二条任何检修项目要办理检修工作票,明确安全措施,并下发到检修班组。

第十三条各检修单位严格认真执行检修计划、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确实需要调整,必须向分厂或生产技术部报告,并办理批准手续。

设备中、小修计划调整由分厂内部批准。

大修计划调整由分厂提出,大修指挥部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并报分管副经理批准后实施。

检修原则及验收

第十四条要结合设备大、中修实现技术革新(如改变结构、使用新材料),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

技术革新应由分厂向生产技术部提出报告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十五条设备检修要严把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贯彻于检修工作的始终。

分厂要设专人负责检修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六条压力容器的检修,除按检修规程工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设备大、中修要有完整的检修记录,大修要有完整的交工资料,并记入设备档案。

第十八条检修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检修后的余料、余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移使用,尽力节约检修费用。

第十九条检修人员必须做到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要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二十条大修完成后十五日内应由分厂写出大修总结,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经验。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第一条为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坚持"预防为主"和"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生产系统各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三条各设备使用单位应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责任分明,实行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第四条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以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懂性能、懂结构、懂原理、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过考核合格才能单独操作设备。

第五条操作及巡检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

(二)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规定,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三)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规定。

(五)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第六条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在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第七条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做到:

(一)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二)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三)按质按量完成维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