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48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docx

消化系统疾病与药物治疗

总论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和腹膜等脏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临床上十分常见。

一、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特点

1.消化系统结构特点

2.消化系统功能特点

(1)消化吸收功能

(2)运动功能(3)分泌功能

(4)免疫功能(5)代谢功能

二、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

1.食管疾病

主要疾病主要有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癌、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撕裂综合症(Mallory-Weiss综合症),以及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等。

主要症状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反食、嗳气、吞咽困难、呕血、异物感,以及声音嘶哑、咽喉部疼痛不适、哮喘、慢性咳嗽等。

食管疾病体征多不明显。

2.胃、十二指肠疾病

主要疾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胃黏膜下横径动脉破裂(Dieulafoy病)、十二指肠炎等,主要症状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呕血、黑便、胀满不适、早饱、厌食等。

主要体征有上腹部压痛、上腹部包块、震水音等。

3.小肠疾病

主要疾病有急性肠炎、Crohn病、肠结核、肠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蛋白丢失性肠病、小肠梗阻、小肠良恶性肿瘤、肠扭转、肠套叠等。

主要症状有脐周腹痛、腹胀、腹泻、糊状或水性便、果酱样便、大便含不消化食物等。

主要体征有腹部压痛、肿块等。

4.大肠疾病

主要疾病有痢疾、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结肠癌、结肠息肉、功能性便秘等。

主要症状有一侧或双侧腹痛、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粘液脓血便、便血、里急后重、发热等。

主要体征有腹部压痛、腹部肿块等。

5.肝脏疾病

主要疾病有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肝性脑病、肝囊肿、肝血管瘤、Budd-Chiari综合征、Wilson病、血色病等。

常见症状有肝区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乏力。

主要体征有肝大、肝区压痛或叩痛、黄疸,以及门静脉高压症的体征,如脾大、腹水和腹壁静脉曲张等。

6.胆道疾病

主要胆道疾病有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癌、胆道蛔虫症、胆囊癌、胆管癌、胆囊良性肿瘤、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主要症状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烧。

主要体征有黄疸、胆囊区触痛和叩痛等。

7.胰腺疾病

主要疾病有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内分泌肿瘤等。

主要症状有上腹疼痛、腹泻,以及胰腺分泌障碍导致的代谢紊乱。

主要体征有上腹部包块、压痛和反跳痛、黄疸、无痛性胆囊肿大。

8.腹膜、肠系膜疾病

主要疾病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膜原发或转移肿瘤、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网膜扭转、网膜囊肿等。

主要表现有腹痛、压痛和反跳痛、腹壁肌紧张、腹壁柔韧感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化验检查2.超声检查3.内镜检查

4.X线检查5.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CT)

6.磁共振显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

7.核素检查8.功能检查9.剖腹探查

四、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

1.饮食和营养

2.精神心理治疗

3.对症治疗

4.病因治疗

5.内镜治疗

6.介入治疗

7.手术治疗

8.生物治疗

消化性溃疡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上腹痛为主要症状。

2.体征:

发作时于剑突下有一固定而明显的压痛点,缓解时无明显体征。

(二)检查

1.胃液分析2.血清胃泌素测定3.幽门螺杆菌检查

4.粪隐血试验5.X线钡餐检查6.胃镜检查和粘膜活检

(三)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2.胃泌素瘤3.癌性溃疡4.钩虫病

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年龄

青中年较多

多见中年以上

病史

较长

较短

临床表现

周期性胃痛明显

无上腹包快

全身表现轻,制酸剂可缓解疼痛,内科治疗效果良好

呈进行性发展

可有上腹包快

全身表现明显,制酸剂一般效果差,内科治疗无效,或仅暂效

粪便潜血

可暂时阳性

持续阳性

胃液分析

多正常或偏低,但无真性缺酸

缺酸者较多

X线检查

龛影直径<2.5cm,壁光滑,位于胃腔轮廓外;龛影周围胃壁柔软,可呈星状聚合征

龛影常>2.5cm,边不整,位于胃腔轮廓内;龛影周围胃壁强直,呈结节状,向溃疡聚集的皱襞有融合中断现象

胃镜检查

溃疡圆或椭圆形,底平整,边光滑,白或灰白苔,溃疡周围粘膜柔软,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溃疡形状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边缘结节隆起,污秽苔,溃疡周围因癌性浸润而增厚,强直,可有结节、糜烂、易出血

三、治疗

(一)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进餐定时,避免辛辣、过咸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

牛乳和豆浆能稀释胃酸于一时,但其所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多饮。

戒烟酒。

停服NSAID。

(二)药物治疗

1.降低对粘膜侵袭力的药物

(1)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能阻止组胺与胃粘膜上的H2受体结合,使壁细胞胃酸分泌减少。

常用的药物有3种,西咪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

过去一日量分2~3次给与,现在一日量夜间一次给与,也可收到同样良好的效果,即西咪替丁800mg,雷尼替丁300mg,法莫替丁40mg。

(2)质子泵抑制剂:

现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常用剂量为20mg/日和30mg/日,可在1~3天内控制症状,DU在服药后2周愈合率可达70%,4周后达90%以上,6~8周后几乎全部愈合;GU的愈合作用不如DU,应适当延长服药时间。

(3)制酸剂:

现在仍在使用的为胶体铝镁合剂,其余的已废弃不用。

常用量15~30ml,3次/日,4周后可使60%~80%的DU愈合。

2.增强粘膜防御力的药物

(1)胶体次枸橼酸铋(colloidbismuthsubcitrate,CBS):

临床用量为120mg,4次/日,8周一疗程,对DU和GU的愈合率与H2受体拮抗剂相仿。

(2)硫糖铝(sucralfate):

用量为1g,4次/日。

(3)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E):

现临床可应用的有2种,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和恩前列素(enprostil),用量分别为200ug,4/日和35ug,2次/日,疗程4周,疗效与西咪替丁相近。

3.杀灭幽门螺杆菌

(1)含铋剂三联:

CBS240mg,2次/日+甲硝唑400mg,2次/日+四环素500mg,2次/日,或CBS240mg,2次/日+甲硝唑400mg,2次/日+阿莫西林500mg,2次/日,或CBS240mg,2次/日+甲硝唑400mg,2次/日+克拉霉素250mg,2次/日,疗程1~2周,H.pylori根除率85%以上;

(2)含质子泵抑制剂三联:

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2次/日+甲硝唑400mg,2次/d+克拉霉素250mg,2次/日,或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2次/日+甲硝唑4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日,或奥美拉唑20mg(或兰索拉唑30mg),2次/日+克拉霉素250mg,2次/日+阿莫西林1000mg,2次/日,疗程1周,H.pylori根除率90%以上;

(3)在三联疗法根除失败时可用四联疗法:

为含铋剂三联+质子泵抑制剂,疗程1周。

(三)外科治疗

仅限于少数有并发症者:

①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急性穿孔;③器质性幽门梗阻;④胃溃疡疑有癌变;⑤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四、预后和预防

胃食管反流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胃食管抗反流机制减弱

2.反流物对食管和食管外组织的损害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GERD的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既有食管症状,也有食管以外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烧心、反酸、胸骨后痛、吞咽困难、嗳气等。

食管外症状有哮喘、咳嗽、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多涎等。

四、并发症

1.出血

2.食管狭窄

3.Barrett食管

五、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1.治疗性试验2.24小时食管pH监测3.食管压力测定

4.内镜检查5.食管钡餐检查6.酸滴注试验(Bernsteintest)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七、治疗

GERD治疗的目的为控制症状、预防复发、防止并发症。

1.一般治疗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戒烟忌酒,改变饮食结构,避免餐后平卧和睡前进食,夜间症状明显或有严重的食管炎者,则抬高床头10~20cm。

消除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如减肥,治疗便秘,避免紧束腰带和穿紧身衣服等。

避免使用影响LES压力的药物,如避免或慎用抗胆碱能药物、钙通道阻止剂、硝酸酯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物、含孕酮的避孕药和安定类药物等。

必须使用上述药物时,应加用抗反流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1)抗酸药碱性抗酸药可中和胃酸、缓解症状,用于轻症患者和间歇发作患者的临时缓解症状。

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铝碳酸镁等。

(2)促胃肠动力药 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达到减少胃食管反流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轻、中度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用药物有多潘利酮、西沙比利和莫沙比利等。

(3)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减少酸反流,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常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4)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强,用于症状或食管炎较重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妥拉唑、雷贝拉唑等。

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治疗GERD时,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先用H2受体拮抗剂,效果不佳时再改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升档”(step-up)方案和先用质子泵抑制剂取得疗效后,再用H2受体拮抗剂的“降档”(setp-down)方案。

目前多以“降档”方案为主。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促胃肠动力药可有效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但停药后6~12月内,有54%~89%病人复发。

对停药后复发、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患者均应予维持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均可用于维持治疗,其中以PPI疗效最佳。

维持治疗时间因人而异,维持治疗的剂量以使患者达到无症状的最低剂量为最佳剂量。

3.抗反流手术治疗

抗反流手术治疗主要适应于:

①不能忍受长期服药者;②有严重并发症者;③引起严重呼吸道疾病者。

手术方式包括Nissen胃底折叠术,BelseyMark

修补术和Hill胃后固定修复术。

近年来开展经腹腔镜胃底折叠术(laparoscopicNissenfundoplication)和经内镜胃成形术(endoscopicgastroplasty),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4.并发症的治疗

(1)出血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小量慢性出血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合并大量出血时按消化道大出血处理。

(2)食管狭窄合并瘢痕性食管狭窄伴明显吞咽困难者,可行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术后应继续用抗反流药物维持治疗或改用抗反流手术治疗。

(3)Barrett食管 对Barrett食管患者应质子泵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内镜,有重度异型增生和癌变者应手术治疗。

有报道用激光、亚离子凝固术或电凝疗法破坏Barrett黏膜后,再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恢复食管鳞状上皮,但远期疗效仍需观察。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

习惯上将Treitz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部位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

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low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

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85%~90%。

一、病因

二、诊断

1.病史

2.症状和体征

(1)呕血和黑便

(2)便血(3)低血容量和失血性休克

(4)发热(5)原发病体征

3.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常规(3)血生化检查(4)鼻胃管检查

(5)吞线试验(6)X线钡剂造影检查(7)急症内镜或术中内镜检查

(8)胶囊胃镜(9)放射性核素检查(10)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4.出血性质和程度判断

5.病因诊断

(1)胃食管反流病(GERD)

(2)食管癌(3)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

(4)急性胃粘膜病变(5)胃癌(6)胃、十二指肠溃疡

(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8)胆道出血(9)直肠、结肠癌

(10)炎症性肠病(11)血管发育不良

三、治疗

(一)内科治疗

1.一般措施病人易采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以保证回心血量。

动态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尿量等体征变化,必要时吸氧。

注意观察鼻胃管内引流物颜色变化。

大量出血病人应立即禁食。

非大量出血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应尽早进食以中和胃酸,维持营养,促进肠蠕动,加强胃内积血排空缓解恶心和呕吐。

2.治疗失血性休克对低血容量病人应立即建立补液通道补充液体,对大出血的病人应及早行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建立快速补液通道,保证有效循环容量。

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又无输血条件者,可先输注代血浆、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

有条件后,立即输入全血。

对血压过低而又不能及时补充血容量者,或积极补充血容量后血压仍不能维持者,可应用血管收缩药物维持重要器官血液灌注。

3.局部用药对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病变出血可局部应用止血药。

常用方法有口服凝血酶、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和5%孟氏液等。

4.抑制胃酸分泌常用方法为静脉注射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西米替丁200mg,每6h静脉注射一次,2h后胃内pH可达4.3,在2、4、6、8、12h后,胃内pH分别为5.0、5.3、6.6、5.8、6。

奥美拉唑20mg、40mg和60mg静脉注射,胃液pH在15、19和21h时仍可大于4。

5.减低门静脉压力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有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三甘赖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以及硝酸甘油与血管加压素合用等。

(1)血管加压素和垂体后叶素用药方法有:

①血管加压素10~20U加入20ml葡萄糖或盐水中静脉缓慢滴入,有时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AMI、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此种方法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②血管加压素0.5~1.0U/min速度经腹腔动脉造影导管直接灌注,20min后重复造影,出现动脉收缩后以0.2~0.4U/min速度维持12~24h,以后递减剂量。

灌注期间要专人监护,注意发生并发症。

③血管加压素0.2~0.4U/min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持续应用24h以上,出血停止后,逐步减量。

本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治疗副作用少,易被病人接受。

用血管加压素0.3U/min滴注后,门静脉压减低36%,肝静脉楔嵌压减低50.6%,门静脉血流量减低54.3%,平均动脉血压无变化。

垂体后叶素剂量和用法与血管加压素相同,但可引起子宫收缩,故孕妇禁用。

血管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或静脉滴注)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

(2)三甘赖血管加压素有缩内脏血管作用,对心脏血管影响小。

一次注射作用可持续10h,首剂2mg,以后每4h注射1mg,总量10mg。

(3)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14肽生长抑素t1/2较短,仅2~3min。

人工合成的8肽生长抑素(奥曲肽)t1/2达90min,在肝硬化的病人中可长达4h。

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可使内脏血流减少和门脉压降低,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常用方法多为连续静脉滴注,时间2~5d不等。

奥曲肽50~100μg静脉推注,再以25~50μg/h的速度维持。

14肽生长抑素250μg静脉推注,再以250μg/h治疗。

6.促进凝血和抗纤溶药物补充凝血因子如静脉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对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出血者有明显疗效。

抗血纤溶芳酸和6-氨基已酸有对抗或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

7.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二)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包括局部喷洒止血药(如凝血酶、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5%孟氏液等),局部物理方法止血(如激光、热探头、高频电凝、微波、射频、氩离子凝固等),局部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1%~1.5%十四烷基磺酸钠、95%酒精、0.5%~1%乙氧硬化醇、油酸氨基乙醇、凝血酶或立止血等),局部注射组织黏合剂(如N-丁基-2氰基丙烯酸盐、?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金属止血夹,食管曲张静脉圈套结扎和尼龙绳结扎等。

(三)放射介入治疗(四)手术治疗

四、预后

腹痛

持续不到1周的成人急性腹痛或非创伤性腹痛是急症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胃肠、泌尿生殖器、心血管、肺和其他系统的疾病等。

腹痛可分为三类:

内脏性疼痛,因自主神经受刺激所致,常难以定位;腹膜壁性疼痛,由局部腹膜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致;牵涉性疼痛,受影响的器官远离疼痛部位。

疼痛还可按腹腔内或腹腔外病因分类:

腹腔内病因包括腹腔或盆腔脏器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腹膜炎、肠梗阻以及输尿管、胆道、妇产科和血管性疾病如肠梗死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腹腔外病因包括腹膜、胸腔和盆腔的疾病,以及腹腔以外的代谢性或神经性疾病等;腹膜痛通常是由腹壁创伤所致;胸腔内疾病包括肺炎、肺栓塞、气胸、食管疾病和急性心肌缺血等,此类疾病也可同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盆腔疼痛的原因包括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流产、异位妊娠等;代谢性疾病导致的腹痛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卟啉病、蜘蛛与蝎咬伤、重金属中毒、自身免疫病等;此外,神经性疾病有带状疱疹发病前的疼痛和椎间盘疾病导致的腹痛。

一、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腹痛患者的诊断最重要的是要立即识别患者是否有必须紧急抢救的生命危险。

询问患者病史时重要的是要弄清疼痛开始的时间、疼痛的性质、严重程度、疼痛的定位及起源、恶化和减轻的因素,以及这些症状的一切变化;病人是否伴随有心肺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和咳嗽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急、排尿困难和阴道分泌物等;此外,任何创伤的病史也应除外;了解老年患者心肌缺血的病史也是很重要的,如局部缺血状态、心律失常、凝血功能异常和血管疾病;必需知道过去的用药史和手术史并且列出所用的药物,特别是类固醇、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必须注意;应详细记录女性患者的妇科病史。

体格检查应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内脏性疼痛的患者常展转不安,而腹膜炎患者多处于强迫性体位,注意有无皮肤苍白或黄疸。

生命体征的监测应该包括血压和脉搏的变化,但应注意由于药物和年龄因素的影响,有些病人血容量不足时并不一定有心动过速。

应该测量深部温度变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无发热并不能排除感染,特别老年病人。

腹部检查应该查腹部的外形、瘢痕、蠕动、肿块、膨胀和搏动等。

触诊在腹部体格检查中极其重要,应注意腹部压痛、肌卫、肿块、器官肿大和疝等。

腹膜后疾病在腹部检查中无明显异常发现。

所有的成年女性患者应行盆腔检查。

直肠检查可发现低位盆腔的触痛和肿块。

老年腹痛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是困难的:

因为很难从老年患者或护送者那里获得正确的病史,而可能延误诊断;老年患者的疼痛觉降低和对感染或炎症的反应降低,常常不能表现出和年轻患者一样的症状和体征;平常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发生低血容量、出血或败血症休克时,可因血压表现正常而被误诊;对导致老年患者腹痛的原因通常要及早手术干预,因此在诊断不清时需仔细观察,如发现败血症、穿孔、或破裂等征象时,需紧急外科手术处理;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术后有较多的并发症与较高的死亡率;因老年患者腹痛多因胆道疾病、乙状结肠扭转、憩室炎、腹主动脉瘤和急性肠系膜缺血等疾病所致,故任何超过50岁的患者如有与体格检查不相称的腹痛应该考虑肠系膜缺血的可能,应行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是对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的补充。

在疾病发作时外周血常规检查可以是正常的,然而白细胞计数增加时应该仔细查找病因,连续检查红细胞压积对急性失血的患者有价值。

尿常规检查能发现肾绞痛出现的血尿和泌尿道感染或其他临近泌尿道的腹腔内炎症产生的脓尿。

育龄妇女应该做妊娠实验,它对评价异位妊娠有帮助。

血清淀粉酶升高和电解质异常,两者均为特异和灵敏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检查对超过40岁伴有上腹部疼痛或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有重要价值。

影像学检查作为辅助方法在诊断中应用广泛,包括X线腹平片、腹部超声和CT检查。

X线腹平片对结石、钙化、气体和液体的存在可提供非特异性评价,但通常使用范围狭窄、缺乏灵敏性和特异性。

超声波检查对于下列疾病有价值价值,如胆石症、胆总管结石、胆囊炎、胆管扩张、胰腺肿块、输尿管积水、子宫内或异位妊娠、卵巢和输卵管的病症、腹水、可疑的阑尾炎、腹主动脉瘤等。

超声波还对一些对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不能进行CT检查的病人有帮助,但对操作者的技术有一定要求。

随着扫描速度的加快、照片分辨率的提高和不透射线的造影剂需要的减少,CT可诊断下列疾病如胰腺炎、胆道梗阻、动脉瘤、阑尾炎、泌尿道结石等,并已成为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缺点是设备昂贵、需要造影剂和钡剂和对图象需要专业人员解释,故限制其在急诊时的使用。

二、急诊处理

应立即采取复苏和稳定生命体征的措施,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首先予初步诊断,并立即处理后再外科会诊。

1.患者应首先禁食水,静脉内输注生理盐水或乳酸钠林格氏溶液。

2.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完成后,可谨慎的使用止痛剂,必需时可使用鸦片制剂,来改善腹痛所导致的强迫性体位。

如果鸦片制剂遇量,可用纳洛酮逆转其作用。

肾绞痛的患者可用NSAIDs,而在其他情况下使用NSAIDs是有争论的,因为NSAIDs可进一步增加胃肠道的刺激,并掩盖具有诊断意义的体征与症状。

止吐药例如静脉注射甲哌氯丙嗪5-10mg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便于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且不增加胃肠道的运动。

随后,依据可疑的感染源开始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3.对可疑急性腹痛或盆腔疾病的患者需要立即请外科或妇产科医师会诊,如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腔内出血、胃肠穿孔、肠梗阻或缺血和异位妊娠等。

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仍有大约40%到急诊科就诊的急性腹痛患者得不到明确的诊断。

若有明显的中毒征象、或未能明确诊断的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患者、或有顽固性疼痛或呕吐和精神状态改变者、或不能接受随访指导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或需要反复检查而继续观察)。

经予适当处理缓解离开医院后的非特异性腹痛患者若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或症状不能缓解时应立即返院进一步诊治。

功能性胃肠病

一、概述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gastrointestinaldisorders,FGIDs)是指在临床上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和生物化学异常可解释的一组慢性或复发性胃肠道征候群。

1.分类按部位分类(罗马II分类体系)如下:

①食管疾病:

癔球症、反刍综合征、源于食管的功能性胸痛、功能性烧心、功能性吞咽困难、非特定性功能性食管障碍。

②胃十二指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三个亚型:

溃疡样消化不良、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和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吞气症、功能性呕吐。

③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